小杨手工特产 辽宁特产黏土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2 04:24:18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鄂伦春自治旗 桦树皮手工艺品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自公元386年起,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一带。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森林覆盖率占全旗总面积的97%,鄂伦春人居住的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几乎所有的鄂伦春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鄂伦春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在深山密林间度过长期的游猎生活,进而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山林文化和狩猎文化。

我们的桦皮制品:鄂伦春人为适应游猎生活特点的需要,用大兴安岭遍地皆是的桦树皮,制成了轻巧耐用的生活用具。他们将崇拜的各种神偶也装在桦皮盒里,放在斜仁柱后面的树上, 鄂伦春族主要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鄂伦春族传统桦皮用具主要有桦皮碗、桦皮水桶、桦皮盆和桦皮盒。在桦皮盒中包括有针线盒、烟盒、神偶或神像盒、梳妆盒、火柴盒、帽盒、儿童玩具盒、骨灰盒、装火种的盒等。妇女们还在这些盒上刻或贴上美丽的图案、花纹,以供欣赏。这些盒具鄂伦春人统称为“毛力春”。
   

现在鄂伦春人已经下山定居了,有些桦皮制品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弱化,但它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桦皮制作工艺已作为一种鄂伦春民族特有的文化被保存下来,并将传承下去。这项工艺已成功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手工造纸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手工造纸引起人们关注。一些外地游客对傣族手工造纸比较感兴趣,一边询问制作方法,一边听工作人员介绍造纸步骤。

景洪市傣族手工造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造纸原料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树皮,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5步流程和11道工序。由于在造纸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造出来的纸不但纸纤维韧性好,而且久存不陈、防腐防蛀,除了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缅寺抄写1之用外,还广泛用于民俗活动及日常生活,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 山东省 济宁 邹城市 手工煎饼

邹城人会自豪地和你说起陈毅将军的“煎饼卷大葱猛咬不放松”, 煎饼为首推, 最具有代表性。



乡间的煎饼是原汁原味的, 把小麦洗净和水磨成糊, 放开一张大鏊子, 用一根长而扁的竹匹在鏊子上画很艺术的轨迹 等到吱吱啦啦,一阵热气萦绕过后香味就飘了出来, 一片片大而圆的饼便可以揭下来了, 只有亲眼见到最好是见到自己的祖母或母亲如此做才会感觉这样的艺术, 最好的应是秋收将近田里的玉米新鲜的快要成熟, 农人慢会到自家自留地里掰下新鲜的玉米棒头回到家脱粒, 放到麦子里一起打成糊, 这香甜的味道真是让人怀想不已回味不已。 煎饼是北方人的主食, 无论吃什么好饭饭桌上都不能够少了煎饼。

四. 甘肃省 平凉 崆峒区 崆峒手工编织芦席

崆峒手工编织芦席

五.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黄陂手工糍粑

黄陂手工糍粑

黄陂糍粑是黄陂当地备年货时的必备美食。黄陂糍粑以糯米为主料,清洗浸泡后澡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切成小块儿,放入不同的模具制作成可大可小,文案各异的糍粑块,整齐摆放阴干即可。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

黄陂糍粑食用方法:

1,可油煎,切大小适中糍粑块,放入少许油,慢火细煎,当两面煎至松软金黄时,撒上白糖即可起锅食用!

2,可水煮,切块与黄陂豆丝,面条同锅煮松软,也可下火锅煮熟。

3,可火烤,切块于火上烧烤,膨胀松软后即可食用。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六. 山东省 滨州 博兴县 手工棉布

山东博兴手工棉布(董永牌),绿色天然、环保健康、质地柔软,透气吸汗,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抗静电,防螨止痒、不倦边、调节新陈代谢、有效防御紫外线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高档消费产品。

七. 上海市 徐汇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和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都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八.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日腾手工面线

说起面线,南安人并不陌生,每天早晨,桌上那一碗浓浓的面线糊,无疑是打开一天新生活最重要的美味。切入大肠或是醋肉,再撒上些葱花,一碗氤氲香气的美味蒸腾而出。

闽南人的制作手艺与众不同,千万缕细长的面线,便可成为餐桌上最动人的美味和记忆。

乐峰镇制作面线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潘招扬并不清楚,只是闽南一带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

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一个闽南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乾隆在一秀才家门口落了轿。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刺,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从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木薯粉,和着做出了一碗面线糊。乾隆吃后,感觉味道极为鲜美,询问是用什么做的。秀才妻子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加工而成。美味的面线糊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九. 四川省 广安 邻水县 陈龙手工面

“陈龙”牌手工挂面是四川三大品牌手工面之一,该产品产生于清康熙年间,当年康熙南巡,地方官员用九龙面献贡,康熙享用后,连声称赞,旨定为贡品。

“陈龙”牌手工挂面选料考究,辅料随气候变化而变换,产品风味独特,久煮不烂,晶莹透明,似银丝,如玉带,如今有有“银丝”、“韭叶”两大类,近几十个系列产品。产品曾多次选入北京、广州、省、地、县展销会,多次获得省、地、县多种奖励和“消费者喜爱商品”等荣誉称号。

【联系信息】

厂址:邻水县九龙镇陈家坝面粉厂

电话:135082819170826-3512252

做土特产的小杨大别山土特产小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