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牛肉干酸奶西藏特产 西藏拉萨牦牛肉干西藏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5 01:52:41

一. 西藏 拉萨 城关区 藏香

佛教圣地大昭寺、小昭寺香火不断,其线香均由当地生产。这里的线香叫“藏香”,与其他省区不尽相同,一是配的香料多,如麝香、木香、藏红花等20多种;二是粗长,长约60厘米,粗约5-6毫米;三是包装讲究,用彩色丝线绑扎,置于精制的木盒内,便于馈赠。

二. 西藏 拉萨 曲水县 曲水青稞

【青稞】青稞属于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由于它的籽实没有外壳,所以又称之为裸大麦、米大麦。青稞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占西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6%-60%,有的地区多达80%以上。青稞籽实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5%左右。将它炒熟磨成糌粑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主要食品,携带方便。用它配制的青稞酒又是藏族人民的最好饮料。其秸秆质地柔软,是牲畜的良好饲料。(拉萨)

三. 西藏 拉萨 达孜区 金银器

金银器制作是藏族民族手工业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种传统工艺。其主要工具是榔头和刻刀,另外还有火炉、风箱等。工序有两道,先把金银放在木炭火上烤热,再用榔头千锤百打,做成半成品。然后在半成品上精雕细刻,制出成品。镯子、项链、发饰、刀销、酒杯等金银器上多雕刻有各种精美图 。

四. 西藏 拉萨 城关区 奶品

最普遍的是酸奶子和奶渣两种。酸奶子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奶子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象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奶品是藏族的重要食品,家居或外出,人们都带着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西藏,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 拉萨)

五. 西藏 拉萨 城关区 布达拉宫藏毯

圣品堂西藏藏饰连锁专卖是西藏第一家以企业性质经营西藏特色产品饰品连锁销售的网上平台。公司总部位于圣城拉萨,拥有多年民族开发,藏饰品营销经验,目前西藏特色产品种类已超过千余种,并与藏区内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模式,通过西藏专卖全国网络连锁销售平台使西藏特色产品走向国内外。

主要产品包括:西藏药材、藏药、藏饰品、特色青稞酒、虫草饮料、藏红花饮料、牦牛肉制品、西藏特色食品、青稞饼干、糌粑、藏香、印度香、西藏民族手工艺品、宗教用品、藏银饰品、民族服饰、西藏天珠、藏式礼品,西藏土以及印度尼泊尔饰品等。

依托公司强大的产品开发力以及充足、稳定的货源和遍布全国的西藏专营网络,产品在品种、价格,档次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圣品堂西藏专卖秉承“诚信、高效、独特,专业”的服务宗旨,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让民族产业走向世界,使得更多的专卖店从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六.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藏雪鸡

藏雪鸡,藏北牧区群众也称“贝母鸡”,藏语译音为“公莫”。藏雪鸡体形大小与家鸡相似,重鸡3斤以上,雌雄羽色相同。头和颈呈褐灰色;翅膀有一大块白斑;上体棕色;丁体白色;前额胸部各有较暗色的环带。由于它们经常活动在裸岩和碎石地带,因此脚垫生的厚而坚硬。

藏雪鸡经常5至7只或十几只成群一起,到冬季可达几十只至上百只一群,在那些积雪被岩羊踏开的地方寻找食物,有时下到牧民帐蓬附近觅食品。雪鸡食性较杂,主要以高山植物的根茎、叶、果实、杂草种子等为食,偶亦啄食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

藏雪鸡其经济与科学研究价值较高。目前,国际濒危动物名册上列藏雪鸡为一级濒危物种;我国已把它定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七. 西藏 拉萨 当雄县 “强木都”茶

“强木都”茶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 拉萨)

八. 新疆 阿克苏 拜城县 赛里木老酸奶

超市里,各种“老酸奶”热卖。所谓“老”,便是将酸奶盛在碗型塑料器皿中,略稠呈半固态,可我总觉得那滋味差了些许。而心仪的正宗老酸奶,在拜城县赛里木镇呢!那是瓷碗装的,从牛奶开锅后倒入瓷碗,兑引子、发酵,直至送入食客口中,全在瓷碗中完成。这是地道的老做法,那滋味醇香无比、鲜嫩爽滑,喝了便忘不了。

赛里木是一个小镇,距县城不远。“赛里木”一词系突厥语,为“祝福”、“平安”之意。拜城县素有“先有赛里木,后有拜城”之说。《拜城乡土志》中记载:“考拜城在唐虞之世统为流沙,唐为阿恶言城,《今典》谓之拜城。其城周一里三分,东一城唐俱毗罗城,《今典》谓之赛里木。”赛里木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龟兹国的商埠、冶炼中心和军事要塞,规模很大。但赛里木城是何时因何湮灭的,至今还无定论。

赛里木酸奶好喝的秘诀在哪里?来到赛里木镇,走进一户居民家才揭开了秘密。原来制作这种老酸奶,需挤奶、煮奶、盛碗、放引、发酵五道工序。

牛奶质量直接影响着酸奶的口感。当地人喜用土黄牛的奶制作酸奶,黄牛的产奶量很少,但奶质很好,这是赛里木酸奶品质非凡的重要原因。该镇地处天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平均海拔1201~1396米,草原广阔,盛产甘草等中草药野生植物。黄牛吃着中草药,喝着山泉水,奶汁品质自然不在话下了。

煮奶时,奶皮子绝不能打掉,水瓢不断搅动,并舀起牛奶高高扬起又落下,将牛奶中多余的水分挥发,使牛奶浓度更高,这样做出来的酸奶才够粘稠。

接着,待牛奶凉温后,倒在小碗中,每个碗里加入一小勺“库奈格(酸奶引子)”并搅拌均匀,再在碗口上盖上一块小木板,用一层薄毛毯盖严实,约8小时后,美味的赛里木酸奶便做成了。这种酸奶十分醇厚,如果搅拌再扬起,竟能拉得出丝来,令人称奇。

赛里木的每户人家,每次做酸奶都要预留一小碗,作为下一次发酵的引子。而许多家的酸奶引子有几年的历史,赛里木人爱吃酸奶、离不开酸奶,由此也可见一斑。

赛里木酸奶远近闻名,有关它的传说也广为人知。最大众版本的关键词竟是“驴奶”。相传几百年前,一支匪军洗劫了拜城,先遣士兵抵达赛里木,发现当地人做的酸奶非常好吃,便强迫老乡天天用酸奶招待他们。由于当地黄牛产奶量极少,几天后便应付不了庞大的军队需求,人们开始出门躲避,士兵便挨家挨户找酸奶。有一天,一聪明主妇想出主意,惩治贪婪的士兵。一天,一队士兵又来要酸奶了,主妇故意放大嗓门对家里人喊:“今天的酸奶做不成了,母驴的奶都让小驴吃完了!”一听是驴奶,士兵们顿感反胃,再也不强迫老乡为他们做酸奶了。

因为赛里木镇的黄牛产奶量很少,所以平日在县城除了巴扎日,即便是到了赛里木镇也很难买上赛里木酸奶。老乡们一般自制自饮,鲜有出售,拿到集市上顷刻便销售一空。

几百年来,赛里木酸奶一直由各家主妇制作,这种老技艺一代代由母亲传给女儿。目前,赛里木酸奶技艺得到了保护,拜城县已将赛里木镇的“维吾尔族克特克(酸奶)”制作申报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但要让更多人喝上美味的赛里木酸奶,还需要将这种酸奶很好地推广,并且让它走进市场。

九. 西藏 拉萨 墨竹工卡县 强木都茶

强木都茶是拉萨藏族特色食品,食用方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

十.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牦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类乌齐牦牛肉是西藏昌都类乌齐县的。

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西藏,西藏牦牛看类乌齐。类乌齐俗称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类乌齐牦牛就在这里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由于类乌齐的牧民们从古自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类乌齐牦牛保持了“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特点,被专家论定为全国品种最纯的牦牛。藏家牦牛产品肉源均选择正宗原产地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县是自治区指定的藏东牦牛产业带,牦牛业是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类乌齐的牦牛肉名扬全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走遍全区,打下了牛肉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品牌,类乌齐牦牛肉品质好、口感好,而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现代人健康饮食要求。类乌齐县有人口4万多,牦牛肉是当地群众的肉食品之一,每年需145吨的牛肉产品,在市场上有明显的市场优势。除本地市场外,昌都市场、拉萨市场对类乌齐县牦牛肉的需求量也十分大。

类乌齐县,其牦牛一直以膘肥体壮、肉质鲜嫩、口感好享誉区内外。为加强商标的保护,使类乌齐县的牦牛肉走出西藏、走向国外,2005年12月,类乌齐县已正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了“类乌齐牦牛肉”绿色食品商标。

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长毛岭乡、岗色乡、卡玛多乡、类乌齐镇共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类乌齐牦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请示》,类政发〔2015〕34号

《西藏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类乌齐牦牛肉生产技术规范的通知》,类政发〔2015〕39号

风干牛肉干拉萨特产第一名拉萨牛肉干西藏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