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哪有卖土特产的 邯郸特产在哪可以买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9 19:26:34

一.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曲周粉条

粉条是曲周县南马店村特有的食品,粉条又称粉丝,是由红薯、马铃薯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成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口感爽滑有韧性。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
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 ,粉条按形状又可分成圆粉条和宽粉条两种。
红薯粉条,灰色、黄色、黑色,有宽有细,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马铃薯粉条,色白,条细,养分多。适于熬菜,烹炒和凉拌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因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孕妇慎用!

二.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广平凉面

广平县文明开化久远,物阜民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很多具有独特口味的地方美食,广平凉面便是其中之一。

传唐天宝十一载(752年)年春天,诗仙李白探望在清漳县(广平县的前身)当县令侄子李聿,游历一天回到县衙,又热又困。下厨忙端上热气腾腾的面条。白皱眉苦脸到:天热嗓干难下咽。厨子一看,灵机一动,遂将面条浸入凉水中少顷取出,放上可生食的鲜嫩菜叶,辅以油、盐、糖、酱、醋、辣椒等,又送上桌。李白一看,面白如玉,菜色碧绿,扑面的凉气中还有各种香味,不禁胃口大开,连吃三碗,不断称妙。此后,凉面便成了当地人待客的必备主食。诗圣杜甫对凉面也情有独钟,曾作诗《槐叶冷淘》赞到: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今天的广平凉面制作更为精良,面粉选上等的富强粉,和面时再加入鸡蛋。面经手工揉至不软不硬,再切成长条,放入沸水中煮至九成熟捞出。浸入凉水中3—5分钟后取出放入碗中,再加上备好的鲜嫩菜叶、火腿片、辣椒、香油、醋、酱油、白糖、蒜泥、盐等辅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广平凉面便做成了。如今,为了照顾不同口味的人们,广平凉面还准备了各种荤素热卤。

关于广平凉面在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民国时期,广平县某村一中年男子续弦一外地女子,新婚后虽然夫妻恩爱无比,但口音一时还难听清。一日女子问夫爱吃何物,夫曰:过凉面。正午夫归,其妻忙端上“过梁面”,只见面上布满灰尘和泥土,汤也浑浊不堪,夫不禁大怒。妻曰:君爱吃“过梁面”,我虽手巧,但力量小,咱家屋梁又高,擀好面条后,从大梁上只过了三次,面就成了这样。下次做面,还请夫君在家,我擀面来,你过梁。

三. 河北省 邯郸 鸡泽县 鸡泽棉花

鸡泽棉花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公尺(20呎)高,一般为1∼2公尺(4∼6呎)。花朵乳白色,开花後不久转成深红色後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0.75∼1.5吋),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我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四.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小米焖饭

小米焖饭:涉县小米色黄味香,质绵软,小米焖饭是涉县群众常吃的家常便饭,做法有两种:一是将白菜或茄子等时菜炒在锅里,放入米加盐加水一齐焖熟,吃时不需另配菜便是一餐美味可口的佳肴。二是纯小米焖饭,配以炒胡萝卜条、土豆丝、山上采的野韭花或农家自制的酸菜。小米焖饭就胡萝卜条在涉县民间被戏称为“金米捞饭人参菜”;小米饭配酸菜好吃开胃,小米焖饭就野韭花别有风味,有的野韭花里还加了青花椒汁,味道更佳。

五.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核桃

涉县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县地处深山区,耕地少,水源缺,粮食生产不是涉县的优势。但有157万亩山场,利用山场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是涉县独特的优势。千百年来,涉县就有种植核桃的历史。

2004年,核桃树有108万株,核桃产量达到1180万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涉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此外,太行核桃城、核桃系列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项目进展顺利,林果公司、冷配公司等十大农业服务公司投入运营,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3%,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完成2.88亿元,同比增长7.8%。

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核桃种植,河北省邯郸市的涉县则是种植核桃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并且2005年涉县核桃就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我国核桃产品中较早被纳入保护的产品。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涉县是一个以林果为主要农产品的山区县,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涉县的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已近两千年,其产量高,品质优,是涉县“三珍”之一。目前,涉县辖区内大量500年生以上大树仍能正常结果。涉县是全国重点核桃产区县之一。

涉县核桃品种很多,其中以石门和温材产的薄皮核桃品质最佳。其特点是皮薄仁满,色泽金黄,含油量高达60%左右,如果两手持核桃一碰,皮破碎,整个核仁自然脱出,呈大脑纹路状,恰如一件精心雕制的古玩。放在嘴里越嚼越香,滋津生液。

涉县核桃经济价值很高。果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B、C等。除生食外,可作糕点、糖果的原料,还可用来榨油。核桃仁性甘温,对某些疾病疗效甚佳。据《本草纲目》记载,它可“补血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

六. 河北省 邯郸 邱县 邱城手工挂面

邱县手工面为中国传统面食,邱县手工面在继承了传统手工面的做法上,又加以改进,,以科学方法加工制成,做工精致,条细如丝。产品爽滑可口,易于消化是老人小孩产后妇女的理想食品,如果在配以鸡蛋,肉卤等等佐料则更加美味,该类产品在各大超市销售良好,产品供不应求.

邱城手工挂面系河北邯郸地区邱县邱城镇地方,主要分布在西街南街一带。邱城手工挂面是选用当地无污染、无杂质的优质小麦,经筛选后粉碎。纯手工挂面,完全手工制作,秉承祖传工艺,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使生产工艺、更加科学成熟化。

邱城手工挂面的特点是:1、 面有丝、回锅如新、入锅即熟、劲道好吃。2 、因是自然凉干,不烘烤,口感特好,滑柔爽口。3 、好消化、易吸、易煮熟。 自投产以来,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更满足了老人,幼儿,病人,孕妇,产妇等层次的消费需求。

七.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州大米

磁州大米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磁县大米的特点是色泽洁白,晶莹透明,煮熟后粘甜而香。历史上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磁县至今还流传着农民巧建晋祠娘娘庙抗贡米的故事。磁县大米主要产区在花官营乡、辛庄营乡、高臾镇一带。这里土地低洼肥沃,水源丰富。

八.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南关恰铬

南关恰铬

南关恰铬,据考隋代已开始出现在摊点上,是魏县一道名食。它色艳味浓,肥香不腻,是请客宴友的上等佳肴。其原料以精细小米面为主,加一些榆皮面。卤子是鲜猪肉炒的。存三年,过三夏,不变色,不变味。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曾吃过魏县恰恪,对此赞不绝口。民国35年(1946),国际救济总会三人小组来魏,县长白佩珩曾用铪铬宴请客人。

魏县南关申家榆面饸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历经1400余年而不衰,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之一,申家榆面饸饹以精细的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主,配一些榆皮面,以一定的比列配制并加水和好后,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饸饹卤由鲜猪肉或羊肉酱炒而成,耐储存。申家榆面饸饹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被梨乡人称为“洘汤饸饹”,其意为“面起汤随,面落卤现”。从明朝开始至今代代传承,发展延续。明洪武三十年,燕王扫北,连年战乱,颗粒无收。当时,魏县环境特别适合榆树生长,人们为了充饥,把榆树皮晒干磨成面配草面蒸熟吃。魏县南关申家第十一代人申彤把榆皮面配以小米面、豆面、荞麦面等杂粮面按一定比例,用自己发明的饸饹床子轧制榆面饸饹,供人们食用。到清朝末,申家十二代人申玉亭开办了申家榆面饸饹馆,申家饸饹名气大增,魏县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赶集吃饸饹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九.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抿阶

抿阶:这是涉县群众广为喜爱的一到饭食。做法是:以杂豆面、玉米面和少许白面和团,沸水煮胡萝卜条、扁豆丝等菜,以打满小孔的铁皮加框为床(称为抿阶床),用手将面团自小孔抿入锅内,熟油加葱、盐为“调花”,注入锅即成,涉县北部的群众熟油加野山葱花为“调花”香味更浓郁。如今这道民间风味以登上大雅之堂,在涉县星级饭店宾馆也可吃到。

十.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丸子煎饼

丸子煎饼

配料:

牛肉400g﹐豆腐100g﹐鸡蛋2个﹐面1粉/4杯﹐盐3小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用于煎煎饼的油3大勺搅拌好牛肉﹐将豆腐除水份后压碎。混合搅拌好的肉和豆腐加佐料拌匀﹐并做成4cm大小的圆形后蘸一层白面和鸡蛋﹐用油煎出来。

配以醋酱油。

邯郸特产哪里买最好邯郸附近的土特产购买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