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特产去哪买送人 合肥特产方便送人的哪里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24 17:30:56

一.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竹簧雕刻

在竹簧上刻画花鸟、人物、山水,表面光滑细腻,呈象牙色,别有风格。

二.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米面

米面

大米水磨成浆,锅烫成薄片,刀切成丝,入汤煮熟。佐以精肉丝、香菇丝。也可加0鸡汤,味道鲜美。面皮厚薄均匀,切条工整,汤味鲜美。

三.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庐江小红头

产于庐江县,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小而圆,大如钱,正中染一红点,故名。主要用细白面、棉白糖、鲜板油、再加适当比例的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成。特点是油糖滋润,甘腴细腻,味美爽口,香甜无渣。( 合肥)

  庐江“小红头”是安徽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以细面、糯米、白糖、猪油、金橘、桂花精心制成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红点,故而得名。

    相传在清同治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吴筱轩,是庐江县沙湖山人,奉命出征山东。尽管将在外征战,但难割难舍的是不散的乡情、乡思。加上长期在外,水土不服,随身同去的家乡厨师从一日三餐中看出端倪,于是,便常为他做此点心以慰籍,很受吴的赞赏。该厨师回乡后,在庐江城关岗上开设“段万和”饭店,继续做这种点心,深受食者欢迎,遂驰名于世。

   “小红头”制作十分考究,近年选料更为精细。其特点是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为方便游客购买,均以精致的小竹篓包装,可随身携带馈赠亲友,十分方便。食用时,蒸、炸、煎、炒均可。清光绪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奉献宫廷。1979年省小食品展销会上曾被评为优质产品,1982年北京“方便小食品”会上又受到好评。

四.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丰乐酱干

丰乐酱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丰乐酱干,是一种具有千年文化的独具肥西乡土特色的美食。传统酱干采用丰乐河终年清澈的天然活水手工制作,具有色彩纯正、香味悠长、口感细腻、富有弹性、回味清香的特点。

发源于舒桐山区的美丽的丰乐河流经丰乐镇20多公里,是丰乐河中游的主干所在。历史上的丰乐镇名气很大,是与三河镇齐名的水乡古镇,这里是丰乐河的咽喉航道,由于农产品丰富和运输便利而形成了闻名于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米市。

丰乐镇人民自古以来,利用清洌的河水结合本地所产优质黄豆,制成豆腐、豆干等副食品,更是闻名全国。据传,古时的丰乐、碧水清波,绿树葱笼,气韵清新,引得凤凰栖落与此,从而得名“凤落”,后经演化,并取“丰收快乐”之意,谐成丰乐。

丰乐酱干产地范围为安徽省肥西县丰乐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杂烩

相传公元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宴请美国宾客。曾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另一种说法是:李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合肥城乡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

李鸿章杂烩基本材料:鸡肉、海参、熟白鸡肉、鱼肉、熟火腿、油发鱼肚、鱿鱼、水发腐竹、干贝、冬菇、玉兰片适量。

制法:

1、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熟火腿切片;

2、猪肚、鸡肉、干贝加葱结、姜片、绍酒蒸透入味、切片;

3、熟白鸡肉、熟火腿切丝;

4、鱼肉制茸上味,粘上干贝丝蒸熟;

5、将干贝球、各种原料和调料下入鸡汤烧烩入味,装碗蒸5分钟,滗出原汤勾芡,浇在杂烩上即成。

六. 安徽省 合肥 长丰县 下塘烧饼

下塘烧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塘烧饼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下塘烧饼干香扑鼻、外焦内软、酥酥绵绵,一直深受消费者“宠爱”。

下塘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鼎立之时,曹吴两军大战,又饿又累的曹军吃了这种做法独特的烧饼取得了大胜,下塘烧饼的工艺也流传下来。“天锅地灶”的做法,馅料的讲究,面团的劲道,使得下塘烧饼有一种“香脆酥软、鲜美肥嫩”的口感。下塘烧饼不仅走出了下塘镇,还走到了合肥、上海、南京、烟台等地。

“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烘烤烧饼用的是穹形吊炉,炉壁悬在炭火的上方,火势能够达到均匀。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烧饼酥脆可口,还有冷却后不变硬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快餐速食需要。

长丰下塘镇的“烧饼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有3000万只下塘烧饼被端上市民餐桌,年产值已达6000万元。而为了擦亮这张“名片”,长丰县下塘烧饼餐饮协会已经将“下塘烧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拿下该“金字招牌”。

七.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庐江绿茶

  庐江县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提到“庐江好茗”。至今百年以上茶树犹存。庐江主产“绿茶”,分“青大茶”(把子茶、兰花茶)和“炒青”两种。名优高档主要有:“白云春毫”和“潜川雪峰”。产于汤池和柯坦一带的二姑尖、百花寨、平顶山山巅。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兰花丛生,无污染的优越自然环境,孕育出名茶,一片片形似雀舌,外披白毫如雪,香气清爽持久,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鲜醇甘甜。具有提神益思,止渴生津、消食除腻、清火明目之功能。 

八.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老谢龙虾

老谢龙虾

合肥是出了名的龙虾城市,到处都有龙虾店。以前都是大排档,现在都是开店经营。而合肥的龙虾大王又非老谢龙虾莫属。

九.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居巢石榴

主要品种白石榴,又名水晶石榴,果大、皮薄、形端,籽粒白色晶亮,柔嫩多汁,甜而不腻。主产居巢银屏、散兵、高林一带,成片受益面积850多亩,年产量30多万公斤, 大部分作为商品成交。居巢石榴历史上与怀远、濉 溪石榴齐名,为安徽三大石榴主产区。

十.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合肥小龙虾

在安徽省会合肥,吃龙虾成为一种时尚。全市围绕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产业经济总值超20亿元。最近,该市荣获“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成为全国惟一在淡水龙虾领域获此殊荣的城市。

近年来,合肥市不断加大龙虾产业的政策扶持、产业规划等综合发展措施的落实力度,把小龙虾做成了大文章。目前,全市现有龙虾养殖户8000多户,近3万农民从事龙虾养殖、捕捞、收购和运输。龙虾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8万亩,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初步形成沿巢湖龙虾养殖产业集群。仅龙虾养殖一项,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 小龙虾

龙虾美食在合肥也已成为一大特色餐饮。全市经营龙虾餐饮的大小餐馆已经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年消费量8万~10万吨。宁国路、芜湖路、巢湖南路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街”,诞生了“十大虾王”,出现了“四大名旦”等优质龙虾菜肴品牌。

全市现有较大规模龙虾出口企业12家,年加工出口能力近3万吨,创汇4000万美元以上。预计今年合肥市龙虾经济总量将达20亿元。

合肥特产哪里买最便宜合肥特产方便送人的一百块钱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