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给湖南特产写广告语 湖南土特产广告语 宣传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2 10:27:53

一.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族油茶

侗族没有喝茶品茗的习惯,却有一年四季吃油茶的习俗。清香甘甜的油茶, 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围,由主妇动手烹调。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 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

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会不断地盛油茶,让你享用。

二.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三屯西瓜

三屯西瓜是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谭家场乡的。三屯牌西瓜个大、皮薄、肉脆、味甜、含糖量高,口感非常好,可谓西瓜中的极品。

湖南省辰溪县谭家场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山气候,早晚温差在20℃以上,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该乡产出的“三屯”牌西瓜个大、皮薄、肉脆、味甜、含糖量高,口感非常好,可谓西瓜中的极品。2013年该乡西瓜基地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预计产量将超过300万斤。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和渣

黄豆全身是宝,即便是制作豆腐过后的和渣(过滤后的黄豆渣),其丰富的营养,也被喜爱美食的人们当作一道美味菜肴。
在临澧,和渣是一道最为普遍而又吃法较多的绿色食品。最常见的有残菜和渣。一般是有人家办了红白喜事后,为表示感谢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会主动地送上锅里面有肉汤残莱的大杂脍和渣,放在柴火炉上一煮,其香诱人,其味爽人。还有和渣豆食,每逢过春节,每家每户作了豆腐后,便用一些和渣煮熟发醇、熏干成很香很香腊制品,食用时捣碎放水加料,成为最好的下饭菜,增强食欲。
和渣是一道素食,有健美减肥的功能,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渣越来越受到

四.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朱红橘

朱红橘 溆浦传统特色柑橘品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果皮光滑,鲜艳美观,风味较浓、甜酸适度,果皮易剥,较耐贮运。先后荣获“全国橘类第一名”、“广州南方名特优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溆浦素有“桔乡”之称,产桔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战国末期,爱国诗人屈原流放到溆浦,在溆水两岸桔园的流连中有感而写下《桔颂》。朱红桔属亮皮柑桔类,外形美观,汁液甜酸适度,风味可口,含糖8~9%,酸0.9~1.1%。可溶性固形物11~12%。既可鲜食,又可加工为桔子罐头。目前已发展到了万余亩,总产量达11.5万吨。溆浦朱红桔先后荣获“全国橘类第一名”、“广州南方名特优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五.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托口生姜

托口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托口生姜”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姜枝细嫩修长,色泽美观,姜肉脆嫩化渣、香辣适中,产品远销湘、黔、川、渝等省、市,去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

托口镇位于洪江市南部,属两省(湘、黔)、四县市(洪江市、会同县、芷江县、天柱县)交接地,东与江市镇相连,南接会同县,西与芷江侗族自治县相邻,北与沅河镇为界,土地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大桥街居委会,距市治黔城22公里。该镇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8公里。境内地势西南高,群山起伏,属低山、中低山区;东北部地势低,属丘陵地夹有小量河谷平原。最高点在豹雾山,海拔804米,最低点为杉木桥,海拔185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835mm。

“托口生姜”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姜枝细嫩修长,色泽美观,姜肉脆嫩化渣、香辣适中,产品远销湘、黔、川、渝等省、市,去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托口生姜独特的鲜脆、肥厚、口味醇正的优势,已成为农副产品的后起之秀,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成为托口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

作为托口“三宝”之一的“玉竹”牌生姜是托口的,它素以“嫩”、“鲜”、“脆”而闻名,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在以前,人们只是简单的种植加买卖生姜,而市场上生姜的价格一般并不高,所以种植生姜的农户增产不增收。近年来,托口镇党委、政府把生姜的深加工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对生姜市场进行整合,把坛子生姜作为食用产品来开发;另一方面,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农业、食品博览会,成功的把文章做到了省内外很多地区。

目前,托口的生姜加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产品年产量达到80万公斤以上,年利润已达到了200万以上,并创出了“玉竹”、 “招招”等驰名品牌,产品更是远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洪江市“托口生姜”正式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六.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鹅

溆浦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与分布:原产于湖南省淑浦县淑水流域,分布于淑浦、怀化地区及隆回、洞口、新化、安化等地.

品种特征:.体格较大,呈长圆柱形.羽毛分灰、白两色,白羽个体比例平均占57.5%,灰羽占34,3眺。群体中约有20%个体有顶心毛。灰鹅的颈、背、尾部羽毛为灰褐色,腹部白色,喙、肉瘤为黑色,胫、蹼为橘红色。白鹅全身羽毛白色,啄、肉瘤、胫、蹼为橘黄色。成年公鹅体重6.0~6.5千克,母鹅5.3~6.0千克。

生产性能:60日龄仔鹅体重3.0~3.5千克,90日龄平均体重4.4千克。180日龄公鹅体重5.89克,半净膛、全净膛屠宰率分别是88.6%和80. 7;母鹅体重5.33千克,半净膛、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87.3%和79.9%年产蛋2~ 3期,主要集中在秋末和初春,年产蛋最30枚左右,平均蛋重212.5克.蛋壳以白色为主,少数呈淡青色.毋鹅一般在210日龄左右开产。公母配种比例1:3~5.种蛋受精率 97.4%。受精蛋孵化率为93.5%.就巢性较强,每年就巢 2~3次。

溆浦鹅的吃法与众不同,它以本地鹅为主要原料,辅以芋头、麻油、猪油、精盐、桂皮、红干椒、姜、葱等配料,焖火煮制,注重刀工,讲究火候,汤水浓稠、色泽红亮,具有外热内软,香酥可口等特点,食后余味满口。

溆浦鹅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溆浦县仲夏乡、观音阁镇、低庄镇、谭家湾镇、双井镇、桥江镇、水东镇、桐木溪乡、小江口乡、思蒙乡、水隘乡、让家溪乡、大渭溪乡、祖市殿镇、岩家垅乡、油洋乡、岗东乡、两江乡、小横垅乡、统溪河乡、龙王江乡、两丫坪镇、九溪江乡、北斗溪乡、龙潭镇、黄茅园镇、葛竹坪镇、卢峰镇共2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锦

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锦之一。是侗族传统的纺织工艺品,历史悠久,妇女用黑白棉丝或丝绒手工编制,多用于侗族服饰如头巾、腰巾等,色彩绚丽多彩,花样别致,是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八.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大曲

沅陵大曲( 沅陵)

九. 湖南省 邵阳市 绥宁 薏米

薏米是湖南,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薏米是湖南有名的,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粉刺、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文化:

传说一

薏仁是一味传统的美肌艳肤食物,也是常用的治病良药。其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肺、清热排脓之功效,为治疗面部扁平疣、痤疮、黄褐斑等损容皮肤病的首选药物。其美肤悦色由来已久,颇受医家和女性的青睐。相传古代有一位长了赘疣的妇女,在给当郎中的丈夫制造苡仁酒(薏仁、白酒)时,因常偷偷品尝此酒,天长日久,不仅颈部的赘疣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就连脸上的皱纹也没有了,显得十分年青,后来苡仁酒美容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二

还有一个传说,古代一位富翁家的千金小姐,不知何因,皮肤没有弹性,粗糙得像海桐皮似的。经多方医治无效。年近24岁仍无人上门提亲,员外心急如焚。后听说用苡仁煮粥,可除此疾,于是每日早中晚用50g左右苡仁煮粥,又用100g净苡仁米煎水给小姐当茶饮。半年后,小姐皮肤光滑如珠,细腻如玉,光彩照人!

功效:

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4、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5、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初步鉴定,它对癌症的抑制率可达35%以上。难怪桂林地区有首

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薏米是补身药用佳品。据医药部门化验分析,薏米含蛋白质16.2%,脂肪4.6%,糖类79.2%。冬天用薏米炖猪脚、排骨和鸡,是一种滋补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饮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薏米的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

十.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葛面

相传宋时饥荒,百姓为填饱肚子时山去挖葛根,发现里面淀粉很多,于是做成葛面。葛面粗圆滑亮,用开水烫煮后,加上葱、姜、香工菜、酸萝卜和油发辣子,味道香辣,不仅是一道名小吃,而且还有生津、发汗、解热等功能。
为湖南省的特产设计一条广告语你能给湖南的特产设计几条广告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