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坝有什么特产 富阳鱼鳞坝景区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8 04:17:54

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杭锦后旗 陕坝蔬菜

杭锦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处河套冲击平原,土壤性质属沙壤土。境内土壤肥沃、灌排便利、气候适宜,自古就是农耕放牧的好地方。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无霜期141天左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充裕的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旗盛产小麦、玉米、花葵、油葵、黑瓜子、番茄、西瓜、蜜瓜、大豆及大白菜、青红椒、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辖8个镇、107个村。总人口308324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旗人口的1.6%。陕坝镇凭借城郊优势,蔬菜产业一直较为发达。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粗放的蔬菜生产方式,努力把“菜篮子”工程做精做细做优,探索出一条“品牌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陕坝镇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形成反季节蔬菜、西甜瓜、常规蔬菜和脱水蔬菜四大生产基地。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坝漆

坝漆又称国漆,特指产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优质天然生漆,现在主要有利川毛坝坝漆和咸丰小村坝漆。

周恩来总理曾经这样赞誉利川毛坝的生漆:“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的确,用过利川毛坝漆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涂料。其漆酚含量高,膘度特别厚,亮光好、燥性好、浓度大,这是一般的人工合成漆无法比拟的。产于毛坝的生漆不仅是优良的漆料,其树还是传统的经济林,其漆木合一的特点曾经给漆农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坝漆分家培品种和野生山漆树两大种类,通俗称为中、小木漆和山大木漆。

坝漆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清初的1684年。据史料记载,清代改土归流时,现在的利川市毛坝乡隶属于当时的咸丰唐崖土司,因毛坝集镇处于南北湘川的古驿道上,是商贾的必经之地,因此毛坝便成了生漆的集散地,坝漆也因此而名。光绪二年,江西漆商邝二川首到利川经营生漆,并在毛坝设立了收购点,收漆的商号多达几十家,产品远销日本、法国、美国、德国、英国、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解放前,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吉田彦文来此考察后这样称赞坝漆:“白云转红云,酸香味奇特。世界称美好,品质超全球。”

建国后,我国更加注重坝漆的发展。1952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题写奖旗:“坝漆名冠全球”。坝漆从此海内外扬名。据记载,仅利川毛坝,1951年的产量就达5000多担。后受极左路线影响产量一度下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坝乡实行恢复性生产,1981年的产量达到了1064多担,成为当时我州出口创汇农副产品中的佼佼者。当地还将坝漆编成民歌进行传唱:“毛坝坝漆清如油,光泽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味酸香,提起弹丝如鱼钩。”渐渐的,坝漆成为了湖北的一块“金”字招牌。

毛坝人民将生漆加工后输送到全国各地,广泛用于高级红木家具、工艺品、药用、啤酒桶等以及化工工业、石油工业、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随着生漆加工业的发展和生漆产品的畅销,“毛坝坝漆清如油,光泽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味酸香,提起弹丝如鱼钩”的民歌也传遍了五湖四海。渐渐地,坝漆成为湖北的一块金字招牌。

科技兴漆,将坝漆打造成毛坝的支柱产业,成为毛坝乡乃至利川市历届领导的决心与共识。1997年,这里专门建起了坝漆中学,设置了坝漆培植、加工、研制等课程,先后培养出了1000多名适用型人才。与此同时,利川市还先后办起了两家制漆厂,研制了10多个品种,开始了坝漆的工业化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利川市供销社还利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中国生漆》科教片,拨出专款请漆农观看,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该市还通过生漆研究会等形式,培养出了150多名坝漆科研人员。

三.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张坝桂圆

张坝桂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张坝桂圆

四川省泸州市张坝景区办事处、茜草街道办事处、黄舣镇、泰安镇、弥陀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请示审批张坝桂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泸江府函〔2014〕148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0502/T01.01-2012

《张坝桂圆生产技术规范》

四.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朱坝小鱼锅贴

"活鱼锅贴",渔家称"小鱼锅塌",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湖上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湖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名肴。"小鱼锅塌"起源很早,久负盛名。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没有渔具,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讨来的杂面或湖中捋来经捣碎的蒿苗王子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 法做饭填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湖水甘甜、湖鱼鲜嫩、湖草种子清香)小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逝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正宗的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传统的做法是: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
美味扑面而来。"小鱼",鱼小,鱼鲜;"锅塌",饼脆、味香;"鱼汤",鲜美、爽口。用"锅塌"蘸上鱼汤食之,间品"小鱼"鲜香,顿感鱼香肉嫩,汤鲜饼脆,足令品尝者口津横流、举箸称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现在,只要渔家的近亲好友到船上来,往往在早晚饭时常用此法待客,尤以临淮、半城、尚嘴、老子山、前码等一带湖上为常见。
现在,"小鱼锅塌"已被"发源地以?quot;的人们叫做"活鱼锅贴"了。叫"活鱼",是为了迎合现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活"则"鲜","鲜"则引人就餐;鱼也不是"小鱼",而是常 用个体较大的鱼;锅也不是"铁锅";面和后,也不是贴在锅上"塌",而是摊于锅边,通体变簿而成"贴"。"小鱼锅塌"已演变成了"活鱼锅贴"。细揣思,也不无道理,这种演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从洪泽湖湖边,及周边公路旁,已能屡屡见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活鱼锅贴"招牌。人们只要从洪泽湖周边走过,总以吃到"活鱼锅贴"为口福。
近来年,"活鱼锅贴"又有新的发展。其做法已很少"一锅熟"了。普遍是将"锅贴"、"活鱼"分锅做。"锅贴"也不是贴在锅上,而是在锅边摊成"簿饼"。讲究的再在面里 放上芝麻、罗卜丝,或改用玉米面、高梁面等做成不同品味的"锅贴"。有的吃前将"鱼汤"涂在"锅贴"上,也有的吃时用"锅贴"蘸"鱼汤",这样食之既有原"韵",又添新味。夹着香脆的"锅贴",蘸上鲜浓的"鱼汤",你就会感到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生活韵味。即使宴席已尽尾声,你的情趣会依然如初,即便你离家千里之遥,也会令你留连忘返。不过,你如果有闲情逸致,还是请您到洪泽湖中的鱼船上,或者洪泽湖岸边的渔民家,尝一尝真正小鱼锅塌的味道,那才是地道正宗"小鱼锅贴"呢!

五. 重庆市 合川 青草坝萝卜

青草坝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草坝萝卜种植历史悠久。传说当年曹操下江南带领 83万人马路过青草坝,官兵又饿又渴,曹操看到当地的萝卜又大又多,于是就下令官兵们吃,吃了三天三夜没吃完,剩下的萝卜就化成江水,流下去把下江人淹得喊天叫地,三天不退。据当地的百岁老人高百诚回忆,其祖上种植青草坝萝卜可能始于清乾隆41年左右。1924年,大户李九成,组织农民大力种植青草坝萝卜,用船运往周边及江浙一带贩卖,一举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民国时,青草坝年年都在禹王庙做庙会,庙会上就用青草坝萝卜做菜吃斋。同时还要评选“萝卜大王”,谁家的萝卜最大最重就是“萝卜大王”,要搭台唱戏以庆贺丰收,据说有位叫孔合川的保长家,就出了个10多斤重的大萝卜。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时,有一架美国飞机曾被日军击落于青草坝,死里逃生的美国飞行员靠青草坝萝卜充饥才活了下来,后国民政府派兵来青草坝接应盟军飞行员时也将青草坝萝卜带回重庆,使青草坝萝卜声名大振,连蒋介石也点名要吃渠河二郎滩下的青草坝萝卜,使青草坝萝卜在重庆成为-货。人们赞誉“青草坝的萝卜煮腊肉,不放油盐都好吃”“青草坝,萝卜大,不放油盐吃得下”,“青草坝,立冬萝卜小人参”。以至于青草坝现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儿歌:“萝卜红、萝卜白,说起萝卜都晓得;萝卜香,萝卜甜,萝卜出来快过年。”

青草坝萝卜产于渠江两岸的合川区龙市镇青坝无公害蔬菜基地和香龙镇枣泥坝无公害蔬菜基地,是重庆的名优地方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近10000亩,年产量30000余吨。青草坝萝卜个大、皮薄、色艳、脆嫩,肉白、汁浓、味甜,可作水果生吃。青坝萝卜含有丰富的糖分、维生素、无机盐、植物纤维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还含有淀粉分解酶,能促进人体的食欲和消化,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土洋参"的美誉,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重庆市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利用青草坝萝卜,以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萝卜线、萝卜卷风味独特,正在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青草坝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区域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青坝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3′52″~106°34′12″,北纬30°16′22″~30°17′28″。面积118公顷,年产量5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长9cm~14cm,粗7cm~12cm,单重0.3kg~0.8kg,皮为胭脂红色,肉为象牙白,切面光滑细腻,生食微甜、嫩脆、清香、无辣味,熟食微甜、化渣、爽口,生食、熟食和加工皆宜。 2、独特内含成分:青草坝萝卜维生素C15.0mg~20.5mg/100g,硒0.0100mg~0.0154mg/kg,钾260.0mg~330.0m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标准规定。产品质量符合NY5082-2002《无公害食品萝卜》标准要求。

六.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坝金鸡茶

翁坝金鸡茶

始产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是翁源县茶,栽植主要分布在坝仔镇,因产区在坝仔镇金鸡村而得名“翁坝金鸡茶”。茶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由来传说

相传良久以前,“金鸡山”乃是一座无名之山,山上有一片茶树。茶虽长得很美,但品之味磨折咽。据说只有一棵茶味甜喷香醇,白叟喝了能返老还童,孩子喝了聪明过人,灌于死人有起死回生之效。然而,谁也找不着这颗茶,因而也就无人能领略它的神力。不知过了若干好多年月,一天,突然来了一位如斯少年,自称是黄家子孙,特来迁祖坟的。他家祖坟就在这块茶地上。

四周的乡亲闻知后都赶来看热闹。少年环视人群,突然在一位白首童颜的老者面前叩头便拜:“尊敬的长老,您是这里的老寿星,世态沿革您最知晓。黄家祖坟葬何处?舅阑罡教。”白叟笑而不答。待到夕照西坠,围观的人群散去,白叟才神秘地问少年道:"你可是黄游人的第八代子孙"。

“恰是。”少年甚感诧异。白叟呵呵一笑:“前天午夜,我作了一个神茶梦。梦中有一个姓黄的人来找我迁坟,这两天我一向在深思这梦,刚好你就来了。今晚午夜南天门开时,我们才能正式揭墓。”少年惊喜地抱拳长揖,请白叟奉告哪颗是“神茶”。白叟说:“到时自然明白。”

午夜时分,东南方一声霹雷,一道金光闪过,只见茶丛中的一棵茶树放出宝石般的光环,耀人眼目。“神茶!”少年急不成待地奔去,拔起那棵发光的茶树,接着拼命地创起土坑。一块晶莹的石板呈现了。“不能搬。让石板自开!里面有……”白叟的话未说完,少年已把石板掀起,一对斑斓可爱的小金鸡“嗖”的一声飞跑了。少年不顾一切地追去。可怜小金鸡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时辰,没飞多远,扑楞两下,一前一后地落在小河里不见了。从此,这条小河就叫落鸡河,这块茶地就叫金鸡垱了,金鸡垱的最高处就叫金鸡山头了。

据说,打那往后,这片自然茶园所产的茶再也不苦了,而且喷香味怪异,叶片呈金黄色,汤汁也为嫩黄色,饮之无限愉悦。是以,作为贡茶,世世代代到现在。

七. 河南省 濮阳 台前县 吴坝大蒜

吴坝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台前县吴坝乡大蒜协会申请的“吴坝大蒜”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注册。吴坝大蒜的特点是蒜头大、皮薄、质细辣味香,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被人们视为上乘调味品,生熟食用俱佳,具有抗寒能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

台前县吴坝大蒜出蒜薹,黄河大堤下的万亩蒜田里数万名男女老少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蒜薹。

吴坝乡便民服务中心大蒜产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组织经纪人将几十辆货车开进田间地头,直接向群众收购蒜薹。一位经纪人说:“今年订单不少,北京、济南、沈阳甚至韩国的都有。”

刚卖过蒜薹的李孝忠老汉数着钞票高兴地说:“今年种了5亩大蒜,这三天能卖4000斤,仅蒜薹收入6000元,再过半月出大蒜,每亩收入少说也得5000元。”另一个正在过磅的老汉搭话说:“今年还算一般行情,去年我一亩地收入一万还窜头咧。”

吴坝乡是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滩区乡。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黄河对岸东平县斑鸠店镇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农民内心着急,却又苦于没有项目、没有资金、没有技术。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在对当地土质论证后认为种植大蒜是个出路,就带领部分村干部去山东省寿光县考察大蒜种植经验。回来后,又从信用社贷款60万元先期扶持100户农民种植大蒜300亩。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大蒜品质,乡里从山东多次聘请专家指导生产,动员村干部和资金宽裕的农民投资上千万元建起5个恒温库。同时,乡便民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蒜业服务队,分为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肥料检验、良种培育、市场销售5个小组,全程为蒜农服务,形成了产、供、销稳定的大蒜市场。

“这几年从‘蒜你倒霉’到‘蒜你狠’,酸甜苦辣俺都尝到了。”周庄村村民周庆斌说,“能做到行情好时多卖钱、行情差时不赔钱,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出了大力、帮了大忙。”2008年,当大蒜形势处于低谷时,乡政府从各项办公经费中挤出60万元,按每亩补贴200元的政策鼓励农民种大蒜。

如今全乡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产品远销国外。“吴坝大蒜”在享誉一方的同时,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便民大蒜”。

八.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铜锣坝野生干蕨菜

【铜锣坝野生干蕨菜】蕨菜别名龙头菜、如意菜、乌糯、拳菜,是野菜的一种。蕨菜鲜嫩细软、余味悠长,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用功能,享有“山珍之王”的美称。也是一种最具保健美容功效的绿色健康蔬菜。所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

该干蕨菜是以我县铜锣坝野生的鲜嫩蕨菜为原料,经开水漂过晒制而成。

食用方法:用水冲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浸到柔软即可,炒、炖、煲均可。

保质期:12个月

储存方法:阴凉干燥处。

九.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月坝石斛

利州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条件,是铁皮石斛的原产地之一,生产加工月坝石斛悠久历史,品质优良。利州区现有铁皮石斛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十多家,全区月坝石斛总面积36.19万平方米,其中工厂式和大棚生产22.80万平方米,仿野生和野植33.3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727万元,年产值2.02亿元,产业从业人员300余人。主要产品有月坝石斛枫斗、月坝石斛鲜条、月坝石斛干花、保健品和盆景等。争取到2020年,种植基地面积达2000亩以上,产品销售产值达4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2—4家。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产品销售产值达6亿元,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2家。

主要采取七项措施推进月坝石斛产业发展。一是重视种源保护,月坝石斛的种源具有悠久的历史,优异的品质,是全国一流的石斛品种。由于近年来药农的滥采,珍贵的野生月坝石斛资源逐渐枯竭。利州区加大了对野生月坝石斛的保护力度,设立了以月坝为中心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野生月坝石斛自然保护区,并实行禁止采摘的政策。二是保证品种纯正,2012年8月对野生月坝石斛和人工种植的月坝石斛取样,送省级中医药研究所检测,检测的结果显示:1、月坝石斛的液相图谱与国家标准的石斛图谱高度吻合,证明品种的纯正性。2、①多糖含量为33.84%(野生)和38.76%(人工种植),均高于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25%②甘露糖含量为16.74%(野生)和30.10%(人工种植),均符合国家药典的13.0%—38.0%的规定。证明月坝石斛品种的优异。三是加大科研投入,设立月坝石斛研究所,加强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合作。在月坝石斛种源保护、品牌建设、科学生产、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投入,利用月坝石斛品牌优势,提高月坝石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扶持龙头企业,经验证明,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是分不开的。因此,扶持月坝石斛龙头企业十分重要,利州区积极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月坝石斛产业发展。财政、林业、农业、发改、科技等部门协调配合,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建设

月坝石斛产业基地。政府相关部门在企业用地、资金信贷、供水用电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五是提供金融支持,为了解决好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利州区积极利用贷款平台,协调担保机构和银行部门做好贷款发放工作,帮助企业和种植户解决投资困难,仅2012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就向月坝石斛企业和种植户发放贷款超千万元。六是培养产业人才,为了确保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种植户月坝石斛的种植技术,提升月坝石斛品质,真正使农民通过月坝石斛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积极组织农户举办月坝石斛种植管理培训,邀请专家和科技示范户传经送宝,使种植户学到月坝石斛种植管理技术、掌握了技能,树立了科学种植的理念。七是注重品牌战略,拨专款进行月坝石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把月坝石斛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月坝石斛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致富,建设生态康养利州。

老河坝土特产有哪些尧坝古镇方便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