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闽西好特产 正宗福建龙岩有哪些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8 14:03:45

一.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连城根艺

连城根艺

连城地势较高,这里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峰恋耸峙,形势险要;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在连城境内。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全国重点林业区。林区县份的地理优势,为连城根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同其它事业一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已有二十多家根艺生产专业户,每年产值一百多万元,其艺术水准和产量均为福建之首。

二.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山麻鸭

山麻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又称新岭鸭。属小型蛋用型品种。主产于福建省龙岩县湖邦乡,龙岩地区也有分布。 山麻鸭可能随移民的迁入由江西引入本地,再经过山区生态环境的自然选择和当地人民的长期选育,逐渐形成善于奔跑、觅食力强、适应于梯田放牧饲养的蛋用品种。目前,福建省龙岩市建有原种场。

外貌特征:公鸭头中等大,眼圆大。颈秀长,胸较浅,背稍窄,腹平,体躯长方形。喙青黄色或米黑色;虹彩黑色,头及颈上部的羽毛为孔雀绿,有光泽,有一条白颈环(部分公鸭没有);前胸羽毛赤棕色;腹羽洁白;从前背至腰部羽毛均为灰棕色,飞羽除间生2-3根白羽外,均为黑色;尾羽及性羽全为黑色。母鸭羽色有浅麻、褐麻和杂麻。浅麻色山麻鸭全身羽色较浅,每根羽轴周围有一条纵向黑色条纹。褐麻色山麻鸭全身羽色淡黄,羽轴斑纹与浅麻鸭无异;从头的顶部经颈背直至腰部的羽毛均为黑褐色,眼眶上有白色的画眉。杂麻色山麻鸭羽色不规则,一般为浅麻与褐麻色。胫、蹼橙红色,趾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5克;30日龄公鸭473克,母鸭507克;60日龄公鸭1013克,母鸭977克;90日龄公鸭1317克,母鸭1328克;120日龄公鸭1506克,母鸭1578克。刚开产母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72.00%,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0.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00天。平均年产蛋243枚,高者达280枚,平均蛋重55克。平均蛋形指数1.32。公鸭性成熟期110天。公母鸭配种比例1:25。平均种蛋受精率7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0%。公鸭利用年限1年,母鸭2-3年。

生产性能 110~130日龄开产。年平均产蛋299枚,平均蛋重66.6克。成在体重1.4~1.6千克。公母配比1:(20~25),公鸭利用年限1年,母鸭2~3年。

三.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龙岩沉缸酒

龙岩沉缸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岩沉缸酒,历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笔记文学中,多有记载。现在为福建省龙岩酒厂所产。这是一种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总糖可达22.5-25%。内销酒一般储存两年,外销酒需储存三年。该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荣茯国家名酒称号。龙岩沉缸酒的酿法集我国黄酒酿造的各项传统精湛技术于一体。比如说,龙岩酒用曲多达4种,有当地祖传的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药材;有散曲,这是我国最为传统的散曲,作为糖化用曲。此外还有白曲,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红曲更是龙岩酒酿造必加之曲。酿造时,先加入药曲,散曲和白曲,先酿成甜酒娘,再分别投入著名的古田红曲及特制的米白酒。长期陈酿。龙岩酒有不加糖而甜,不着色而艳红,不调香而芬芳三大特点。酒质呈琥珀光泽,甘甜醇厚,风格独特。

龙岩沉缸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糯米:产地范围内生产的龙糯496等。

2.糖化发酵剂:红曲及产地范围内生产的白曲、糖化曲、药曲。

3.水:产地范围内山泉水。

二、基酒生产技术要求

1.工艺流程:糯米→浸泡→洗涤沥干→蒸饭→淋饭→下缸拌曲搭窝→灌酒养醅→滤酒压榨→酒液沉淀→煎酒→陈酿。

2.生产流程:

(1)糯米浸泡:除去米中杂质,使米粒充分吸水膨胀,便于糊化;浸米时间12至14小时。

(2)洗涤沥干:清洗除去米中杂质和不良气味。

(3)蒸饭:蒸至熟透均匀,软而不烂,内无生心。

(4)淋饭:将糯米饭冷却至适合酿酒微生物繁殖的温度,冬春季32℃,夏秋季28℃。

(5)下缸拌曲搭窝:将曲混合均匀,1.1kg曲/100kg糯米。

(6)灌酒养醅:原料与原料酒按1:1的用量标准、红曲与原料酒按1:30的用量标准。

(7)二次灌酒养醅:灌酒养醅后第6天进行,温度控制在20℃发酵养醅,时间50至60天。

(8)滤酒压榨:酒液和酒糟分离,酒液抽入澄清罐进行沉淀。

(9)酒液沉淀:酒液沉淀7天。

(10)煎酒:澄清的生酒加温至86℃。

(11)陈酿:热酒灌入酒坛内密封陈酿,陈酿时间3年以上。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传统甜型。

项 目

要 求

外观

褐黄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香气

具有本类黄酒特有的醇香、浓郁,无异香

口味

入口甘甜,口味鲜美、醇厚

风格

酒体协调,具有本类黄酒的典型风格

(2)半甜型。

项 目

要 求

外观

橙红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香气

具有本类黄酒特有的清雅醇香,无异香

口味

柔和,鲜甜,清爽,无异味

风格

酒体协调,具有本类黄酒的典型风格

(3)半干型。

项 目

要 求

外观

橙黄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香气

具有本类黄酒特有的幽雅芳香,无异香

口味

柔和爽口,无异味

风格

酒体协调,具有本类黄酒的典型风格

四.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笼床糈

笼床糈,又名“簸箕糈”,为长汀城乡传统食品。笼床饧蒸好后,切成片条晒干,加佐料煮食者称“米粉条”,蒸好后整张包入炒熟的瘦猪肉丝、韭菜段、豆芽等卷成筒状,淋上花生油、酱油者称“笼床卷”。

[特色]:质地细嫩,色泽洁白,清香可口,多食不腻。

五.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象洞鸡

【主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武平县象洞乡、十方镇、岩前镇、武东乡、中堡镇、城厢乡等地区,相邻的上杭县和广东蕉岭县、梅州市也有分布

【皮肤颜色】 黄色

【鸡冠颜色】 单冠直立,冠体后端0成叉状(前端有4~6个冠尖,后端分为2~3个叉),冠基较厚,呈红色

【体型特征】 体态浑圆丰满

【其它特征】 喙呈黄色。颌下长有放射状胡须,无肉髯或肉髯不明显。胫呈黄色

【品种优缺点】 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皮薄骨细、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属于“珍味型”优质肉鸡。但是象洞鸡性成熟迟、产蛋少,加之近年来外来鸡种的引入导致象洞鸡出现品种杂化、退化现象

六.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漳平笋干

俗称"闽笋",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嫩脆,畅销国内外。很早以来,"闽笋"就被列为十番素物、百味山珍。传统烹调技术中,闽笋是久负盛名的佐料。

七.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客家凉帽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八.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糍粑

糍粑

相传宋朝长汀满岚岭宝珠峰有座龙庙,天旱求雨时,城乡群众多以糍粑供

奉。后来庙内住持也制作糍粑出售。因糍粑柔韧甜美、价廉耐饱,来往旅客至此多争相品尝,致使满岚岭的糍粑子无人不晓。糍粑成为宴席上的点心首菜,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食品,市场上常有出售。

(特色)形圆质白,柔韧甜美。

九.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涮九品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俗称“涮九门头”,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涮九品俗称“涮九门头“,是连城一道药膳兼济的佳肴,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涮九品,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癖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烹制,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法寒去湿之攻效。

十.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下洋牛肉丸

著名侨乡永定下洋镇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看初溪土楼,观虎豹别墅,洗侨乡温泉,尝下洋肉丸。)下洋的美食真多,如老鼠粄、马头圈、焖狗肉等,而最负盛名的当数下洋牛肉丸。闻名遐迩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韧、松爽、味香的独特风味跻身于客家美食之林,可谓闽西一绝!

永定下洋牛肉丸,相传由广东兴宁人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如今,牛肉丸摊店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产品销往福州、厦门、深圳及临近县乡。下洋牛肉丸各家的制作大同小异,风味却大相径庭。

制作过程:选取新鲜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匀切成一厘米厚的层肉,用干布汲干水分;然后剁碎并反复拍打,使肉色转为鲜红柔韧,加入适量盐、薯粉,反复揉搓,捏成一粒粒拇指大的肉丸;然后放入冷水盆中漂洗半小时,捞起,放入盛有骨汤的沙锅中,用木炭火文煮;待肉丸蓬松胀大,加入少量胡椒、味精、葱花等调味品即可食用。

龙岩特产一览表福建龙岩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