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本地特产是什么水果 云南宣城特产是什么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05 07:46:38

一.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水果场蜂蜜

黄坡水果场蜂蜜品质极佳,确为上上精品.

《保健时报》报道,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著名科学家德漠克利经常食用蜂蜜,他俩都活到了107岁。俄国教授谬尔1,每天早晚服用蜂蜜,120岁时还精力充沛。

蜂蜜几乎含有蔬菜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神,慢性肝炎、肝功能不良、高血压、肺结核、胃溃疡等患者常吃蜂蜜能改善症状,此外它还可润肺止咳、祛痰、润肠通便、解毒、医疮、止痛、众中益气、调和诸药,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 安徽省 宣城市 旌德县 三溪竹编

三溪竹编

三. 安徽省 宣城市 旌德县 拔丝芋头

拔丝芋头

制作方法:1.先把芋头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切或菱形块,放盘内待炸。2.芝麻拣去杂质后待用。3.火上架炒勺,烧好后倒入油750克,烧至六成熟时,将芋头块放入,两次炸熟上色(呈金黄色)滗漓出油。4.将炒勺内油倒出,留余油15克,将白糖200克放入锅中、不停地搅动,使糖受热均匀熔化,但火不宜太大,等糖液起小针尖大小的泡时,迅速将炸好的芋头块倒入,撒上芝麻,颠翻均匀后,盛盘急速上桌。

四.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粑粑

宁国粑粑是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的特色小吃。宁国粑粑以香、软、油而不腻而出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外地游客对其也是赞不绝口。

宁国的粑粑到底有多吸引人,听听出门在外的学子们、老乡们的话就知道了:“好想吃家里炕的腌菜粑粑哦,真想念那灌肉、加鸡蛋的豇豆干子包的粑粑。”任何一个出门在外的宁国人只要提到宁国粑粑,不会没有不流口水的,尤其是宁国西街粑粑和大华市场粑粑。

宁国的粑粑盘子般大小,厚度不到一厘米。外表看起来黄黄黑黑,其貌不扬,但是却有百吃不厌的魔力。菜馅一般都有豇豆、豆腐干、笋子、萝卜丝、大葱、腌菜,当然离不开更重要的鲜猪肉和鸡蛋。

看着老板用一到两分钟时间揉面包馅,然后再用5分钟左右时间不断地翻烤,让粑粑在飘着浓香的菜籽油锅里从粉白慢慢变成褐黄,实在是一种享受。一口下去,还冒着油泡,一个字“香”!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泾县琴鱼干

泾县琴鱼干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典故:关于琴鱼的由来,当地有许多有趣的传说。相传,晋代时,有一位隐士叫琴高,他在这里修仙炼丹,常将丹渣倒于山下溪水中,丹渣入水,就化作条条小鱼。一日,琴高“-道成,控鲤上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取名“琴溪”;溪中小鱼则称为“琴鱼”。在泾县古县志中,也有不少有关琴鱼的记载。

特点:琴鱼干,是一种罕见的小鱼干,为安徽泾县独有的著名。这种鱼干一般不作食用,多用来泡水代茶饮,故有“琴鱼茶”之称。琴鱼长不过寸,口生龙须,重唇四腮,鳍乍尾曲,嘴宽体奇,龙首鹭目,味极鲜美。饮用时,将琴鱼干放入杯中,冲入开水,鱼干上下游动,栩 栩如生,似活鱼跃于杯中;入口则觉清香醇和,沁人心脾;喝罢茶汤,再将琴鱼吃在口里细 品,鲜、香、咸、甜,别具风味。

功效:有解毒养生之功。

工艺: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捕捞琴鱼的旺季。当地渔民使用竹篓、竹篮在琴溪捕捞。所捕获的琴鱼放进盐开水中,再加入茴香、茶叶、食糖等佐料炝熟,然后以炭火烘干,即为成品琴鱼干。

六.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野兰香茶

野兰香茶是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的。“野兰香”茶叶产于宁国市板桥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具有“两优一特”的特点,即优越的生态条件,优异的兰花香内质,特殊的燕尾状外形。

野兰香茶主要产区在板桥自然保护区内的王母庵、星岭脚、大河口和大黄山等地,该处崇山峻岭,层峦迭嶂,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共生,自然生态群落保存完好,原始森林未遭破坏。茶园均分布于森林覆盖下的溪旁两岸,直射光少,漫射光多,有利于茶树体内优良品质的形成。森林中的兰草花遍地皆是,叶出幽雅的芳香,被新萌发的茶树芽叶所吸附,制出的茶叶大都带有兰草花香。因此,野兰香茶,不仅兰花香气高,而且滋味醇厚鲜爽。

野兰香茶自1994年研制成功以来,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优异的内质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南京、合肥、芜湖等城市,外销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1997年5月,野兰香茶通过省科委组织鉴定。专家们对该茶的评语为:外形——燕尾形,舒展、平直、匀齐、完整、净度高,色泽绿翠显毫;内质——兰花香,高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醇,味有花香,叶底嫩绿明亮,朵形。同年,在北京‘97中国国际茶技术及茶文化交流会暨’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上,野兰香茶被评为国际新名茶,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颁布的金奖。 2006年,在安徽省茶叶博览会上被评为“全省十大创新名茶”称号。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宣州板栗

安徽著名。产于宣城地区的广德、宁国和泾县。“宣州板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1602年苏颂著《图经本草》记载:“栗处处有之,而兖州、宣州者最佳。”现在该地区集中成片的种植面积约8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0%。主要品种有广德县的“处署红”、“大红袍”、“大油栗”、“小油栗”、“九月寒”和宁国县的“乌早”、“软刺早”、“二新早”等。板栗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0.7%、脂肪7.4%、糖及淀粉70.1%、粗纤维2.9%、灰分2.4%以及较多的维生素B等。“宣州板栗”以其甜、香、糯3大特点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被统称为“中国甘栗”。

八.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九.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板栗

宁国板栗是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的。宁国板栗特点是丰产性能好、上市早、耐贮藏、风味佳,大的栗子每公斤40个。

宁国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天目山蜿蜒屹立于东南边缘,黄山山脉由西延伸入境,构成南高北低、峰峦叠嶂的地势形态。

宁国板栗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地方特有品种达20多个,其中特早、软刺早、二新早、黄栗蒲等列为安徽省优良品种,其共有特点是丰产性能好、上市早、耐贮藏、风味佳,大的栗子每公斤40个。久负盛名的三元大红袍突出表现为栗子一大、二红、三发光的特征,能切片制肴,为席中珍品。宁国板栗分布面广,板栗面积达一万亩以上的有中溪、石口、桥头、平兴、宁墩、虹龙、狮桥、梅林等8个乡镇。宁国板栗品质优良,上市期长,市场畅销,栗农开发积极性高。

梅林镇是我市板栗的主产区,种植面积24500亩,其中盛果期面积18000亩,年产量5000吨。经调查,2010年产值3600万元,人均1600元。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近几年,板栗收购价格逐年攀升,平均收购价格从2008年的2.3元/斤,稳定上升到今年的3.6元/斤,年平均上涨价格为0.45元/斤。板栗产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前胡

宁前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宁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自明朝以来,宁国县所产前胡均作为贡品上奉朝廷,清嘉庆《宁国府志》食货志记载,“土贡,宁国县,原编户部甲乙二库,本色前胡五斤二两”。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宁前胡一枝独秀,颇负盛名。 据《宁国县志》记载,宁国市所产前胡以具有“个大、皮黑、条长、内黄、香味浓”等优点而著称,因产于安徽省宁国市的前胡质量上乘,清代就享有“宁前胡”之称。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宁国生产的前胡就外贸出口港台,历来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和欢迎。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根为不规则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扭曲,根头部粗大,下部有分枝或其中较小分枝被除去,长3—1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根头部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茎,上端有密集的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的白色皮孔。质较柔软,干者坚硬可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白色,韧皮部约占横断面的3/5,散有多数棕黄色的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木质部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辛,以粗壮,支根少,质柔软,断面木质部金黄色,气香浓者为佳。 (2)内在品质指标: 白花前胡甲素(C21H22O7)不得少于0.9%,浸出物不得少于20.0%;水分含量不超过12.0%;杂质含量不得超过1%;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 (3)安全要求:Pb、Cd 、As、 Hg、Cu含量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对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规定,农药残留及微生物限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地域范围

宁前胡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安徽省宁国市云梯乡、仙霞镇、中溪镇、宁墩镇、南极乡、万家乡、梅林镇、霞西镇、竹峰办事处、甲路镇、胡乐镇、方塘乡和青龙乡等13个乡镇现辖区域,北纬30°17′-30°37′、东经118°37′-119°24′之间,海拔高度200—500米。生产规模700公顷,产量800吨。

安徽宣城特产宣城特产介绍简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