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藏秘康缘土特产批发 西藏土特产批发价格表大全最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21:35:49

一.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余酿皮

余酿皮是青海西宁的特色佳肴,是用麦面为原料,加一定量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多揉搓,在放入凉水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成蜂窝状时为止。此面团即面筋。剩的湖水沉淀后,铺入蒸笼中蒸熟,即为“蒸酿皮”。将“蒸酿皮”切成条状,缀以面筋多片,加调料,即可食用。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浓厚的传统小吃,吃起来辛辣、凉爽、柔韧,滋味悠长。

二.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均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淮椒(红干椒)做成红油。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然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都取用当地,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干章、百页)、豆圆子等为辅料。淮南牛肉汤,给人的感觉是:汤浓醇鲜,香辣适口,原料丰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无穷,四季皆宜。

淮南地处淮河南岸,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牛羊遍地,特别盛养牛羊,当地古沟一带又是回民居住地,对牛肉酷爱。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牛肉汤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风靡江淮大地,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

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均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淮椒(红干椒)做成红油。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然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都取用当地,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千张、百页)、豆圆子等为辅料。淮南牛肉汤,给人的感觉是:汤浓醇鲜,香辣适口,原料丰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无穷,四季皆宜。

淮南牛肉汤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久经熬制而成,青香可口,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令人百吃不厌,是江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淮南牛肉汤起源之一是清乾隆年间,淮南人翰林大学士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庭御膳高官,深得皇上厚爱。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边,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因此淮南牛肉汤以它特有的风味名盛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百吃不厌。

淮南牛肉汤另一起源于安徽淮南谢家集区的孤堆回族乡。相传该地生活回族为主,以牛肉作为主要的肉类,淮南周边的黄牛,肉质较好。该地回族人自制牛肉汤食用。孰不知该地渐渐做起牛肉汤生意,逐渐传入淮南的李郢孜镇、唐山镇、杨公镇、孙庙乡等地,后以李郢孜镇大菜市街附近比较有名。后传至蔡家岗汽车站附近以及寿县等地。逐步传播多地。

三.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上窑馓子

上窑粗条馓子,也称“油果”、“油面条”。(上窑、洛河一带较为多见)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 等和成油面,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具有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上窑古称秦墟,历来就有经商之习,是三县一市重镇,商贾云集,骚客多集此地,故民风盛行。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日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

四.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淮南馓子

淮南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曰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大家都把它称“馓子”,也有称“油果”、“油面条”等的。总之这种食品由来已久,据相传和考证:“馓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上窑一带,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据老人回忆,上窑街上的“馓子”做的最地道的有两家,就是“杨氏炸馓铺”和“蔡氏炸馓铺”。上窑“馓子”和其它地方的“馓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一直保持传统工艺,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经过饧制过程,制馓艺人用其高超、熟练的技术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由于其食用方便,价廉质优,颇受当地乡邻和外地客人喜爱。

五.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筏子肉团

筏子肉团是青海西宁的名菜,俗称“炸筏子”。将猪的胃壁脂肪膜九俗称蒙肚子油或包肚油)做包裹皮,把肝、肺、肾、脾等,剁成泥,拌入盐、姜粉、花椒粉、胡椒粉、酱油、清油、葱沫、蒜泥等掺入面粉和团粉,拌匀,填入脂肪膜中,再用洗净的小肠管来回密密地扎成一长圆形肉团,两端封口、煮熟,再蒸一个时辰可食。有的做法是把羊肉装入肠中经煮、蒸而成。因形似当地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而得名。特点是肥而不腻,鲜嫩味美。青海各族人民都吃筏子肉团,回族和撒拉族群众多在自己的节日扎羊肉筏子吃;汉族和土族群众都集中在岁尾制作,作为春节的美食。

六. 四川省 南充市 嘉陵区 大通热凉粉

大通热凉粉,是嘉陵区大通人乃至嘉陵西路人历代流传下来的一道小吃食品。

原料及制作:该食品以豌豆为原料,辅之以腊肉、油、米豆腐、花生、黄豆、芹菜、葱、蒜、大头菜、榨菜、萝卜干、冬菜、花椒面、辣椒面、味精等十多种食物或调料为佐料,经加工而成。

其制作工序是:先将豌豆浸泡发胀之后,磨成豆浆,再过滤去渣,沉淀取粉,将粉加水煮熬至熟,然后加入调料即成。

特色:口感柔爽,味道清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特点:“吃热凉粉”是大通人乃至嘉陵西路人历代相传的习惯,“大通热凉粉”独具风味,享有盛誉,深受世人欢迎。

说起热凉粉,应该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据传张献忠统治四川末期,兵败经过大通,遇一冯姓人士,要求其在15分钟内做出饭来吃了好赶路。冯家很 穷,没米没面,只有自家磨制的豌豆粉。情急之下,冯家人将豌豆粉倒入锅中热水里胡乱搅拌,随后加入一些辣椒、盐、姜、葱、蒜等调料,盛了一大盆匆匆端上桌 去。没料到张献忠等人吃得津津有味,连声称赞“热凉粉真好吃,好吃!”自此之后,大通热凉粉开始在民间传播。几百年来不断改进,“热凉粉”无形之中成了一 道地方名吃。

名曰“热凉粉”,自然有热腾腾之感。但是,热凉粉并非热得不能下口,相反,热凉粉吃在口中,温度适中,而且口感柔爽,味道清香。不过,当你第一次接 触热凉粉时,或许会对这种“稀里糊涂,杂七杂八”的小吃心生疑虑,不知它是否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只有吃过之后,你才发觉热凉粉美味无穷,同时感悟出什么 事不能只凭表面现象作出判断定下结论的。而事实上,在大通场镇上以及附近的乡镇,热凉粉是饭桌上的必备佳肴,随便到场镇上的大小饭店一溜达,哪家也少不了 热凉粉;三朋四友,随意走进一家饭馆,一盆热腾腾的“热凉粉”端上来,既实惠又实在;饭馆、酒楼,不上“热凉粉”就会被认为是一个缺憾。在南充西路一带, 热凉粉可说是家家会做,老少皆宜,雅俗共“尝”。如今,大通热凉粉已成了当地人待客的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如今,大通热凉粉作为一种小吃在嘉陵以至南充都很有些名气,虽然尚无统一的配方、统一的原料供应,也无注册商标予以推广,但是在南充西路一带乡 镇,热凉粉总是吸引外地来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地人更是引以为骄傲,常常底气十足地对城里人说:欢迎到我们大通来吃热凉粉哦。

大通“热凉粉”好吃,但却少有人家亲自操刀自己做给自己吃。除了自家煮的凉粉稀稠不好掌握外,复杂的调料更是让人不是少了这样就是落下那样。而 热凉粉的好吃就全靠这些调料,少了自然味道就差了,以至于不少南充城里人专门开车到大通街上,几个人要上一盆热凉粉,吃了又“打道回府”。曾经有一次,我 专门去打探热凉粉的调料有些啥,在一家做热凉粉很有名气的餐馆,我看到,腊肉、米豆腐、花生、黄豆、芹菜、葱、蒜、大头菜、榨菜、萝卜干、冬菜、花椒面、 辣椒面、味精……摆了一大片,我才终于明白为何有人宁愿开车跑很远去大通的餐馆吃热凉粉,也不愿意在家里自己弄了。

七. 安徽省 铜陵 郊区 大通藤编

大通藤编,具有工艺精湛、造型古朴、质地柔韧、经济实惠等特色,常由朝九华的香客带往港澳地区。藤编:一种传统实用工艺品,是利用山藤编织的各种器皿和家具。

八.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新庄黄瓜

新庄黄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庄黄瓜是青海西宁大通县的。

“新庄黄瓜”是大通县和西宁市乃至全省知名优势蔬菜品种之一。新庄镇最早于1994年开始引种黄瓜,至2006年初步形成规模,逐步开始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之路,2007年新庄镇新庄村成为“一村一品”黄瓜产业村,2009年新庄黄瓜申请成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2012年,新庄镇黄瓜生产基地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上荣获一村一品基地奖。大通县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及土壤条件生产出的“新庄黄瓜”其外形好看,品质和口味俱佳,生食适口,口味脆嫩,深受西宁市周边老百姓的喜爱。近年来,我县通过“一村一品”、绿色蔬菜基地等建设设、国家蔬菜标准园的建设及宣传致力于新庄黄瓜的品牌化建设,逐步提高新庄黄瓜的市场知名度及占有率,争取让新庄黄瓜走出青海,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新庄黄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新庄镇,该镇北至宝库乡,西邻城关镇,东南与塔尔镇隔河相望,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9.5公里,总面积54.4平方公里(涵盖新庄镇全境),下辖上山、下山、李家山、申哇、硖门、新庄、台其庄、吉仓、中滩、尕庄、红石崖、兰龙1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4′25″~101°36′2″,北纬37°06′32″~37°01′25″。该镇为大通县已认定的双新公路沿线万亩绿色设施蔬菜产地最北段。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黄瓜,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瓠果,瓜条圆筒形,瓜条顺直,瓜长30厘米—35厘米,粗细均匀,瘤状突起明显,密生白刺,刺瘤小,瓜把短,心腔较细,表皮深绿色,有明显光泽,瓜皮薄,果肉浅绿色,肉质细脆,横切面圆形,味道清甜,口味佳。2、内在品质指标:果实可食部分达93%(±1%)。每100g果实内含水分96.0g(±2g)、蛋白质1.18g(±0.02g)、膳食纤维0.72g(±0.02g)、氨基酸总量1.07g(±0.1g)。

九. 四川省 南充市 嘉陵区 大通蜜柚

走进大通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个个又大又黄的蜜柚挂满枝头,不少市民钻进蜜柚园,采摘蜜柚,与果农共享丰收的喜悦。

“这里的红心蜜柚每斤4元,和市场价差不多。到蜜柚林里亲自采摘,吃着新鲜,还能过一把‘果农瘾’。”正在蜜柚园里采摘蜜柚的市民赵映说,他准备和朋友购买20公斤蜜柚。

在蜜柚园旁的公路上,停放着数辆成都和重庆等地牌照的车辆。记者获悉,不少买家都是自驾前来采摘。合作社业主蒲东热情地帮助客人选果、过秤、装箱。

“合作社种植有150多亩红心蜜柚,可从10月初一直采摘到11月中下旬。”蒲东介绍说,自10月1日开始采摘以来,每天可销售蜜柚1500公斤左右。(转自南充日报)

十. 安徽省 铜陵 郊区 大通茶干

大通茶干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通茶干”早在明朝就开始生产。它的做法是讲究点卤、筛浆网布眼细,每块干坯用纱布包裹,上板压紧。然后将白干子放进冬菇、八角、甘草、冰糖和原汁酱油配制的汁水里泡八个小时,再放进锅里煮,待捞上来后再拌上麻油。因此形方体薄、有弹性、韧性(一块干子可以卷成一个小筒)。具有色艳味浓、鲜美耐嚼的独特风格。早年,全国各地及印度等国朝拜佛教胜地九华山的香客,途经大通,都要买一些大通茶干,以解吃素之需。大通茶干,因此名声越来越大。大通茶干又有火腿、虾米、蒲包、臭豆腐干等种

( 铜陵)

铜陵茶干,铜陵茶干在本市及周边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及美誉度,它是近几年兴起的名优农产品。特点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

西藏土特产批发价格表大全名优西藏特产多少钱一斤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