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面包特产介绍 资溪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1-15 18:27:47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大列巴面包

秋林大列巴是一种原由哈尔滨秋林百货公司经营的俄罗斯大面包,俗名“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面包几乎比现在家庭用的蒸锅还大。由于在中国只有哈尔滨有正宗的烘烤俄罗斯面包的传统面点师和设施,成为当地的特色食品。俄罗斯的农村每个村庄一般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这个面包炉定期烤一批面包,平时只在家中吃储存的面包,因此面包制作的非常大,吃时切下一片。由于历史悠久,发展出制作大面包的传统技术。大面包比小的香味浓郁,口味微酸,较硬,适宜储存,另有一番风味。

初次见“大列巴”,你会被这硕大无比的面包所惊叹,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具有百年余韵的秋林大列巴。来哈尔滨旅游的朋友如果想买点当地的话,一是哈尔滨的红肠,其次推荐的就是秋林公司生产的“大列巴”,这是哈尔滨最有个性的,它被称为哈尔滨风味食品一绝。

二. 大洋洲 斐济 面包树

面包树,又称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果实可食用,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

面包树原产于南太平洋一些岛屿国家,如斐济、玻里尼西亚、塔西提等。在巴西、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和非洲热带地区均有种植。我国的广东和台湾等地都有种植。

三.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酒卤鸡

资溪酒卤鸡产地:中国江西资溪

工艺:首先选用仔鸡,宰杀除去内脏,控干水分,用适量精盐将鸡内外均匀擦一遍,腌渍4-5小时。其次备特曲,麻菇酒,黄酒,啤酒,食盐,干辣椒,醋。再起油锅,放入猪油、白糖,不停炒拌,等糖化起泡,糖泡由大变小,颜色由白转黄,由黄转黑时,迅速倒入冷水即成糖色。将糖色与上述原料混合在一起,倒入高压锅内,再将腌制好的仔鸡放入,密封后用中火烧至高压锅煸放气泡时,改用文火烧10分钟左右,待鸡可用竹筷戳动时取出。再起油锅,油热五六成时,用筷将鸡眼球戳破,放入锅中炸至鸡皮呈金红色、骨酥时捞出,趁热用麻油将鸡身擦一遍,再用刀切成条形,摆在盘中,食时蘸上味汁即可。最后调制复合味汁。将锅烧热,放入植物油,将豆瓣酱、芝麻酱、煸炒片刻,再放入大标沫炒出香味,顺序加入辣椒酱、酱油、姜末、味精等调料,拌和均匀起锅,分装成若干小碟,随鸡上桌。

特点:鸡皮呈金红色,皮脆、肉香、骨酥,蘸上味汁,满口生香,回味悠长。

四.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猴面包

木棉科热带果树。海南出产。未成熟的果实切片用火烤后,吃起来如同面包。塞内加尔国树。

在非洲干旱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树。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欢吃它的果实,所以人们称它为“猴面包树” 。

它不但是动物们的食物来源,而且还是世界上最粗的药用树。

猴面包树学名叫波巴布树,又名猢狲木,别称猴面包树或酸瓠树,是大型落叶乔木。猴面包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奇百怪,酷似树根,远看就像是摔了个“倒栽葱”。

猴面包树的树形壮观,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欢的美味。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树”的称呼。

干旱时能存很多水

除了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诸岛,澳洲北部也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树。不管长在哪儿的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此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

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说,它能贮几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简直可以称为荒原的贮水塔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动用“储备”,只需用小刀在随处可见的猴面包树的肚子上挖一个洞清泉便喷涌而出,这时就可以拿着缸子接水畅饮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说,“猴面包树与生命同在,只要有猴面包树,在沙漠里旅行就不必担心。”

猴面包树,全身都是药材

果实、叶子和树皮都能入药,可以消炎、退热、治疟疾。

猴面包树浑身是宝。其鲜嫩的树叶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蔬菜。叶子能做汤或者可以喂马。种子能炒食。果肉可以食用或制成饮料。果实、叶子以及树皮都可以入药,并且有养胃利胆、清热消肿、止血止泻的功效,还含有抵抗胃癌细胞形成和扩散的物质。它还曾被用来治疗疟疾,起退热作用。其树叶和果实的浆液,至今还是当地常用的消炎药物。

在非洲干旱少雨的季节里,猴面包树脱掉了所有的叶子,并用庞大的身躯吸饱了水分。

猴面包树属木棉种植物,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往往要40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树冠直径可达50米以上。由于它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因此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树中之象”。

猴面包树的长相非常奇特,对此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波巴布树在非洲“安家落户”时,它不听“上帝”的安排,却自己选择了热带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连根拔了起来,从此波巴布树就倒立在地上,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倒栽树”。直到今天,它仍稀疏地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成为那里的特有风景。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干季时降雨很少。猴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时,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它的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旱时,便成了人们的理想的水源。它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

猴面包树的果实为长椭圆形,灰白色,长30—35厘米,纵切面约15—17厘米。果肉多汁,含有有机酸和胶质,吃起来略带酸味。既可生吃,又可制作清凉饮料和调味品。在果肉里包裹有很多种子,种子含油量高达15%,榨出的油为淡黄色,是上等食用油。种子还可与杂粮混合食用。

在雨季,猴面包树在枝条上长出3—7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质,是当地居民喜爱吃的蔬菜。嫩叶可做汤,味道极佳;叶片晒干捣碎后,可以做调料。果实、叶片和树皮可入药,当地居民常用来医治疟疾。树皮里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制作绳子和乐器的弦,也可作为造纸原料,很早以前人们还用它来制作粗布。

猴面包树的木质又轻又软,完全没有木材利用价值。但有趣的是,当地居民常把树干的中间掏空,搬进去居住,形成一种非常别致的大自然“村舍”。也有的居民将掏空的树干作为畜栏或贮水室、储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树洞里贮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长时间而不腐烂、变质。

猴面包树还是有名的长寿树,即使在热带草原那种干旱的恶劣环境中,其寿命仍可达5000年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18世纪,法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阿当松在非洲见到一些猴面包树,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于当地民间传说猴面包树是“圣树”,因此受到人们的保护。

五.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白眉红

白眉红外形条索紧秀,略显绒毛,隽茂,重实;色泽为金、黄、黑相间,色润;汤色金黄透亮,清澈与金圈;香气馥郁,滋味鲜活,喉韵悠长,啜一口入喉,甘甜感顿生,沁人心脾,放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杯底冷、热、温,不同之时嗅之,底香变幻令人遐想,连续冲泡十次,口感仍然饱满有回干;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挺亮丽,呈古铜色。白眉红,有机无暇,茶中珍品。

六.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红菇

红菇菌盖呈扁半球形,中部下凹,深菜红色、紫红色,菌肉白色,汤色粉红。生长于原始森林中,无污染,夏秋采,晒干。性甘、温,益血通经,补血活血。治贫血、产后恶露不尽、白带过多、月经不调、关节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红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纯天然野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D、E等,能补血,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其味道鲜美,清香爽口,汤色清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能预防感冒和肝硬化,并有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抗癌等作用。红菇形似碗碟,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为富有特色的调味佐料和佳肴,也可药用,有解毒、滋补功效,是产妇滋补佳品,宴席珍馐和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红菇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它生长于原始森林之中,人工采摘,产量较少。

七.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面包

资溪面包起源于80年代后期,1987年冬由2个1 张协旺和洪涛率先在鹰潭开办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靠过硬功夫的技术和辛勤的劳动,他们取得了成功,从此为资溪广大人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他们亲帮亲、邻帮邻,传授技术、提供信息、扶助资金,从一个组传至一个村、一个乡,并快速传遍全县。外出做面包在资溪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从业人数越来越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资溪县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面包之乡”。全县12万人当中有3万多人从事面包产业,占总人口的25%。资溪面包人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不怕困难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历经艰险,顽强拼搏,不断努力做大做强面包产业,已把8000多家面包店开至全国近千个城镇,资溪面包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市、自治区,并已开始走国门,涉足到俄罗斯、缅甸等国家。

资溪面包产业已成为全县带动群众最多、产值最大、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3年资溪面包产业年产值达24。75亿,年创税利1亿多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资溪面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仅使数万农民和下岗工人走上致富的道路、实现再就业和创业,更造就了一大批面包大户。其中千万元以上的大户有30余户(如南京协旺食品原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协旺,杭州风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风林,杭州艺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启文等)500万元以上有60余户,百万元以上的大户有300-400户,十万元以上的则达6000多户。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面包产业,提升资溪面包产业发展水平,叫响资溪面包品牌。县委、县政府分别于2001年8月和2003年3月,成立了资溪面包行业协会和协会党委,行业协会的宗旨是服务于面包行业产业,规范、指导行业产业发展。 2年多来,行业协会和党委围绕宗旨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扩大了资溪面包的影响力。积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资溪面包,《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食品报》、《江西日报》、《抚州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抚州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单位,近百次宣传报道资溪面包。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资溪面包现象》专题片播出以后,资溪面包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咨询、来访、加盟者纷至沓来。目前,又创办了《资溪面包报》和资溪面包网站,资溪面包在全国各地的影响正在迅速扩大。

二是组建了支部和分会。分别派出40多名党建指导员分赴北京、杭州、大连等地组建党组织。

目前已组建了20个党支部,40个党小组,使全县面包大军中的298名流动党员都不得有了自己的新家。积极发展会员,创建分会,已成立分会28个,会员达986人。

三是为广大面包户提供了各项服务。主要是为广大面包户提供法律、劳务信息、店面转让等服务。 四是组建了培训基地。目前全县有培训中心2家,他们常年聘请名家、名师指导,传授裱花、烘焙技艺。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管理上严格要求,培训中心正日益发展壮大,现年增训学员已达2000多人。

五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协会年会、分会年会、联谊会、同乡会、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会员、面包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六是开展资溪面包品牌申报工作。已向省商标局注册

七是实施连锁经营。目前,资溪面包品牌示范店正在筹建中。

八.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 烤面包

烤面包、奶油、果酱至今仍是俄罗斯族人的主要食品,用原始的烤面包炉,烤出的面包味道特别香。因为用白桦木燃烧加热的烤炉温度高,持续时间长。面包烤得又松又软。

九.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竹荪

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毛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质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50g100℃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资溪特产美食介绍大全资溪必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