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特色特产老街 杭州十大特产一条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11:56:34

一. 江西省 新余 渝水区 仙女湖特色青鱼

特点

酸甜可口、形似鲜花。

原料

仙女湖草鱼

制作方法

1、将鱼宰杀去鳞,刮开去内脏,再刮成两片,将鱼肉内切十字花刀后,用葱姜盐腌制片刻,再摆回鱼型,下锅炸,第二次油温七成时再炸,起锅兑汁,浇在鱼身上即可。

文化背景

相传七仙女被玉帝派出的天兵天将捉拿回天庭的时候,七仙女对董郎难分难舍,在升空之际,将身上穿的羽衣扯下一片往空中一撒,后来这一大片羽毛幻化为仙女湖的99座岛屿,董郎思念爱妻甚深,用萝卜雕刻出一个七仙女的形象,每次吃饭时都放在饭桌旁陪伴着他,好像七仙女还没有离开他一样。

二. 浙江省 杭州 风味牛柳卷

原料:

牛柳、香菜、豆腐皮、鸡蛋、面包粉、食用油、盐、味精、黄酒、淀粉

制法:

1.先将牛柳上浆,划炒一下。

2.然后在豆腐皮上摆上炒制好的牛柳、香菜,卷成筒状,依次拍上淀粉、鸡蛋液、面包粉。

3.起油锅,烧至七成热时,放入牛柳卷,炸至金黄色,出锅沥干油。最后改刀装盘。

特点:

牛肉滑嫩爽口,带有香菜的特有清香,口味别具一格。是2000年杭州市认定的48只新杭州名菜之一。

三.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玉婷特色烧烤

玉婷烧烤是众所周知昆明周边安宁特色烧烤品种最多的烧烤店,成立于1998年4月份,位置在昆明市近郊安宁市武庙坡昆钢汽管处生活区三岔路口(现名为安宁市珍泉路,连然街280号)

有包间20多个,桌子30余张,能容纳200多人同时进餐。

公认的特色好吃的烧烤有碳烤生蚝,扇贝、傣味勐海烤鸡,香辣田螺、傣味冲干巴、香草烤鱼、海鲜粥、玉婷烤鱼、蒜香鸡脚、另外包烧系列,卤菜系列,凉菜系列及自制无任何添加剂的杨梅汁,腌制生烤系列共计100余个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玉婷卤面更是吃货们的最爱,其味香辣鲜美,回味无穷。

订餐联系电话:0871-68717799

微信点餐平台:ytsk01

四.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甲鱼

产品名称:甲鱼

产品产地:杭州瑶琳镇

产品特性:甲鱼性寒,阳虚怕冷的人不宜食用。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常吃甲鱼可以降低胆固醇,是预防动脉硬化的理想补品,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近年研究还发现,甲鱼还有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是,甲鱼对久病体虚、阴虚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痛风、甲亢、肝肾功能不全等老弱病者并不适合。

产品简介:瑶琳镇是杭州市文明乡镇、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杭州市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目前全镇甲鱼养殖规模居杭州地区首位、养殖效益全省第一。瑶琳镇政府已制定《瑶琳镇甲鱼发展规划》,继续加以引导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甲鱼特色经济发展,争取到2001年养殖总量翻番,加快创建现代化甲鱼养殖园区,使瑶琳镇成为浙江省甲鱼养殖之乡。

产品典故:人们用“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不禁摇了摇头,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却了动食指,说:“这谁不会!”公子宋哈哈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不!这是它自己在动。不信你再仔细看看!”子家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再动了动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动与自己食指抖动的状态不一样。公子宋得意地晃着脑袋说:“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哪!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这只甲鱼特别大,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见这只甲鱼很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决定把它分赐给大夫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翘了翘大拇指。公子宋笑着晃起了脑袋。郑灵公见这两人这么没规矩,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你们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刚才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含含糊糊地说了句:“喔,真有这么灵验?”便不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大夫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儿的大甲鱼入在鼎(当时用来煮食物的青铜炊具)内由厨子装进盆子,先给郑灵公,然后给各位大夫。郑灵公先尝了一口,称赞道:“味道不错!”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是,公子宋却呆呆地坐着。原来,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着郑灵公,郑灵公正吃得很香,一边和大夫们说笑,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见子家也吃得起劲,一边还朝他扮鬼脸。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摘自《熟语溯源》)

五.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三都柑橘

三都柑橘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的。建德三都柑橘皮薄光滑、色泽鲜艳、肉厚多汁、酸甜适中,吃了还想吃。

三都地处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处,境内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高达86%,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之地。柑橘是三都的拳头产业,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6万吨。三都已成为杭州地区最大的种植基地,已创建省级无公害柑橘基地、杭州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被评为杭州绿色柑橘之乡、中国优质柑橘之乡。注册“松密”牌柑橘先后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十大柑橘名牌、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等荣誉,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六. 浙江省 杭州 春笋步鱼

原料:

鲜活土步鱼400克、白糖5克、湿淀粉50克、葱段10克、精盐1克、色拉油500克、味精2.5克、生净笋肉100克、酱油20毫升、绍酒10毫升、芝麻油5毫升、胡椒粉适量

制法:

1、将步鱼剖杀洗净,切去鱼鳞和胸鳍,斩齐鱼尾,批成雌雄两片,用精盐、湿淀粉上浆,拌匀待用。笋切成比鱼块略小的滚刀块。

2、将酱油、白糖、绍酒、味精、湿淀粉和汤水,放入碗中调成芡汁待用。

3、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色拉油,油温至80度时倒入笋块炸15分钟,用漏勺捞起,待油温升至130度时,倒入鱼块,用筷子划散,将笋块复入锅,约炸20秒钟,起锅倒入漏勺。4、锅内留油25毫升,放入葱段煸出香味,即下鱼块和笋块,接着把调好的芡汁倒入锅,轻轻颠动炒锅,以防鱼肉散碎,待芡汁包住鱼块时,淋上芝麻油即成。吃时根据食者爱好,加适量胡椒粉。

特点:

鱼嫩味鲜,笋脆爽口,色泽黄亮,为杭州传统名菜中初春难得的时菜,也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七.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於术

於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我市於潜地区天目山一带为白术,因其品质优异。故特称“於术”。

天目山脉自安徽黄山逶迤入浙,在原於潜县境内再度抬升,形成海拔1506米的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与东天目山海拔1479米的大仙峰遥遥相对,构成“天之双目”。双峰之间谓之中天目,自北至南为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原於潜县与临安县即以此为界。传说某年有一徽州朝奉,鉴别一株白术,说道此一半是於术,另一半不是於术,经验证此术果长于分界岭上,一半在於潜界内,一半在界外。这个传说未免过分神奇,但足以可见於术确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公元一0四年,杰出的中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这部书中记载:“白术产於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视”。赵氏治学严谨,向以“宁踏铁略之讥,不为轻信所误”而自勉,在植物进化及物种变异方面有独特之创见。他指出於术为“近所变产”故书之留给后代,以免将来为人所忽视,用心良苦,为於术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后人在《清异录》中又再次记载:“潜山出善术,以其盘结丑怪,有兽之形”。此也非谬。西天目山确有野术,其籽随风而播称风播,由鸟啄之而播称鸟籽,鼠雀食后由粪便排出而生,称鼠籽、雀术,其形干奇万状,后人随其形而称之谓“汕鹤术”、“狮子术”、“鹤顶术”、鸡腿术”,但多数形如鸡腿,故於术又名“鸡腿术”。《据於潜县志》记载,凡有术处,冬不积雪,可见药力之强大。珍贵的於术,切开之断面呈淡黄色菊花形,如伴有珠砂点,更为佳品,清香无比,可与人参相提并讨,药界常称 “南参北术”就是指因水土之异,北人食术进补功效尤如南人食参。清同治,光绪年间,於潜县城药铺昌隆,高挂“道地药材”“经销於术”,挑选形如鸡腿、鹤形之术,精工巧制,留柄五市分并系上红线,装于精致之盒中,作珍品出售,售价几近人参,声名为之远播,江、浙、川、湘、鄂、沪药商也来贩运,并出口至海外。    由于野术数量有限,遂有人工裁培,也是得天时地利之宠,於潜所种之白术,果与他地之白术不同,种植得法,竟也见菊花形,个体虽小,但香气回异有特色,得药界之公认,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题调查后肯定於术之品名。    

於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补中、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尤以除湿,利尿为佳。除中医处方外,也可单味切片泡饮,治湿困脾胃,手软脚酸之疾。近年,於潜酒厂还用于生产於术酒。    

於术生长期长,宜植于排水良好之砂质土,忌连作,栽培过於术后,须间隔五至六年才能再种,并不能与白菜、花生、甘薯、烟草等作物轮作,以禾本科作物轮作为好。通常于三、四月间育籽,第一年培育术栽;第二年二月将术裁移至大田栽植,术栽植后一般在“霜降”前后起土,最迟不过 “立冬”,鲜术起土后晒成干术,通常每270市斤晒干术100斤左右。     

於术曾长期作为白术一样,当作二类统购物资,价格偏低,每市担200余元,近几年退出后,价格暴涨暴落,1984年至1985年初,竟高达每市担4000元,后复降至1700元左右。我市解放前之产量失考,估计战前最高产量为4000~5000但。解放后,於术生产有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过二次生产高峰,第一次1957年至1959年,其中1957年产量达3900余担;第二次是1967年至1973年,其中高峰年为1969年产量4600担,从1974年至今由于受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萸肉收入起落较大,但产量时增时减,变幅较小,且呈缓幅上升之势。( 临安)

八.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白果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

产品特性:白果性凉、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还有少量的钙、磷、铁、钾等成分。

产品季节:银杏根系生长的年节律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根的生长量占全年根总生长量的70%。第二个高峰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只要土壤温度仍保持在5℃以上,根系仍能缓慢生长。提倡10月造林,就是利用根仍能生长的有利时机。银杏根系的生长与土壤的通气性关系特别密切,也与植株内部贮存养分多少有关。土质肥沃、通气性良好,银杏根系长势好。银杏根系无论是小苗或大树,切根后,可以迅速长成发达的侧根。银杏根系有泡囊——丛枝菌根(VAM)。接种苗根菌的苗木生长良好,移植容易成活。

产品历史:银杏的祖先,可追溯至亿万年以前。银杏起源和分布在我国浙江西天目山的狭小山谷。森沃德(Seward,1936)认为“中国即使不是银杏目前的产地,也是最后的天然产地”。据化石资料,美国发现的石炭纪化石,记载的二歧叶属(Dichophyllum)可作为银杏类植物最古老的代表,因为它的营养枝和木质部与银杏目相似。比较可靠的银杏类化石为早二迭纪的毛状叶属(Trichopitys),该属植物的叶比二歧叶属细长,种子(胚珠)着生在出自叶腋的分枝上。至晚三迭纪,出现似银杏属(ginkgoites)、拜拉属(baiera)、准银杏属(ginkgodium)等,这些属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和现代银杏很相似。据近50年来发现的化石表明,银杏目植物在我国云南、四川、新疆、内蒙古、河北以及德国的法兰克福、南美的福克兰群岛、甫非、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陆都有分布。

产品功效:银杏仁是清凉饮料的原料,它能生津止渴,消暑舒神;银杏叶可提取黄酮素,可制各种保健食品,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和保健的良药。

产品简介:天目山是全球银杏的发源地。银杏为临安市树,因其干果色白,故名“白果”。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称为长寿、吉祥之果。白果核仁,与肉煮为“长生肉”,与枣烧称“长生饭”,可炒食或作甜食,在酒宴席上,白果羹、白果鸽蛋、白果水鱼、白果炖鸭等都是色美味香的佳肴。因临安多产杏树,故在1986年杏树被定为县树。

九. 贵州省 六盘水 钟山区 苗岭特色烤鱼

苗岭特色烤鱼

中华文明,悠悠千年,三国传说,为世人津津乐道:桃园结义、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一个个都充满幻想与奇异色彩,据传,时隐琅邪之诸葛神侯对吃烤鱼独有偏爱,每备家宴,必邀挚友共尝,后辅佐刘备,经年后,备因劳顿有加、征战而疲、寝食不佳,诸葛闻之,遂命膳师扑鱼烤炖,铺以名贵药材料理,呈至榻前,备闻香而起,食胃大动,饱食之曰:吾今足矣,遂执枪跃马,分割天下,成就蜀中霸业。备称帝后,升善师为御厨,此烤鱼同为皇室御用上品,相传不衰,至清初,此烤鱼传至黔岭苗地,得以料理完善,深得苗氏王室喜爱,苗疆王室曾着令该烤鱼技法不得与外族相授;至200多年后明主革新,各部相杂、私口相传、得食天下食客。苗岭同族适逢大宴方能享用,并为“大菜”道喜,故曰“苗岭烤鱼”。

今苗岭之烤鱼者,汇悠悠饮食文化,承传统工艺,融烤炖之术,依黔菜之灵气,袭火锅之特色,先烤后炖,鱼嫩泽鲜,香熏四邻,成就苗岭之正品。风生水跃,鱼腾八方,融华夏志士之智慧,汇中华名典之铺料,秉烹饪之技与养生之道,终至今苗岭烤鱼焉,故盟约天下,相善告之,以膳食者!

“苗岭特色烤鱼”的绝妙之处在于工艺独特,香味浓郁,汤色红亮,辣而不燥,外皮香脆,肉质鲜嫩,还具有独特的焦香味和浓郁的料香味,回味无穷百吃不厌!在回放千百年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引领了现代烤鱼新时尚。整个烹制过程精细,有效防止了因低温或高温对鱼的营养带来的损失,使鱼的营养发挥最大化,达到妇女美容健身,儿童健脑,男人强劲健骨的功效。

“苗岭特色烤鱼”虽然名中带“烤”,却与传统烧烤做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融烤、刷等多种工艺的精华:首先,用活鱼现杀现烤,用独家秘制调料,经特殊方法淹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在炭火上烤至九成熟,使皮焦肉嫩;最后,将其放入盛有秘制汤料的盛具中,边吃边以小火持续炖煮,让汤中的料香和营养成份慢慢渗入鱼肉中。不但有鱼的鲜味,还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味和浓郁的料香味,油而不腻,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苗岭特色烤鱼烹饪之流程:活鱼宰杀——清洗——淹制——炭火上烤至九成熟——刷油——撒调料——烤鱼装盘——根据顾客要求味型炒料将炒好的味汁淋在鱼上——上桌顾客品尝。

十. 江苏省 南京市 高淳 老街布鞋

老街布鞋

老棉布鞋是高淳著名的之一。早在明清时期,高淳布鞋就名闻遐尔,远销苏、锡、常、宁、镇、扬和安徽芜湖、宣州地区。那时候,妇女大都不事农活,特别重视做针线活儿。所以农村中的妇女很少有不会纳鞋底、做布鞋的。姑娘们长到十一、二岁,做娘的就要手把手地教会她们剪鞋样、绣鞋花、纳鞋底、做鞋帮。不会做鞋的姑娘嫁到人家后,婆婆就不会喜欢,村里人就会嘲笑,说是"能剪能画的是麻利婆,不会剪画的是钝煞鬼"。

满清时期女人时兴裹小脚,俗称"三寸金莲”这种封建主义的枷锁,束缚了妇女数千年。那时候,衡量女人美丑的标准就看脚大脚小,脚小便是"美人"。这种"裹脚"的恶习,虽为广大妇女所深恶痛绝,但-者廖廖无几。女孩子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力,不得不含着眼泪让大人们用白布一层一层地将稚嫩的脚掌包裹起来。经过长年累月的煎熬,硬挤出一双"小脚"来。然而,要给"三寸金莲"做一双合适的绣花鞋,可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选好面料,如缎面的、绸面的、绫面的,贫苦农家大都用布面的。在布料颜色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未出嫁的姑娘,大都用红色鞋面;出嫁后尚未生育的媳妇,

用红色或绿色的鞋面;中年妇女一般用紫红色或黛绿色的鞋面:老年妇女通常用黑锻或黑棉布做鞋面。在鞋面上绣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衡量一个女人做鞋手艺高低的主要标志,巧手绣出的花鸟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笨手绣出的花鸟粗糙呆板、不堪入目。鞋花的品种很多,除各种花草外,还有"风戏牡丹"、"双燕展翅"、"蜻蜓戏荷"、"喜鹊登梅"等等。但很少有绣虎、豹、狮、牛、马、羊和人物肖像的。纳鞋底也有讲究,有纳"满天星"的、有纳"千家万字圣"的,有纳"必定双全"的、有纳"波浪式"的、还有纳"八卦式"的等。制作一双绣花鞋,从放样到成鞋,大致需要20多道工序。男人们穿的棉布鞋比较简单,大都是白底黑帮,花样不多,既不要绣花,鞋面用布也不需刻意选择,有能耐的女人只能在纳鞋底上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高淳民间有个传统习俗,在姑娘出嫁时的嫁妆中,不仅要准备几双供新郎一年四季穿用的单、棉布鞋,而且要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各做一双寿鞋,还要给小叔小姑各做一双喜鞋,给尚未出生的儿子做几双绣有虎头的"子孙鞋”因此,姑娘出嫁前,要花费一两年时间专门做鞋。当然,也有母亲、嫂嫂、姐姐和女中好友帮着做的。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过。不过,如今棉布鞋己被各种高档皮鞋和各种制式球鞋、运动鞋、旅游鞋取代了。相传制鞋人(俗称皮匠)的祖师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孙膑,被誉为"皮匠教神"。他编著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至今,是我-事著作中的佳品。

据说当时魏国有个叫庞涓的人,很有一些本事,他和孙膑是同学,知道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钻研过祖传的《孙子兵法》,本事比他大的多。不除掉孙膑,他就很难出人头地。于是,他假意派人把孙膑请来和他一道共事。然而庞涓居心不良,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一怒之下,治了孙膑的罪,在孙膑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并把他囚禁在监牢里。孙膑躺在冷冰冰、阴森森的牢房里,冻得浑身发抖,两腿发麻,双脚就象伸在冰窟洞里似的,冷彻心腑。后来,他被齐国使者救回了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十分佩服孙膑的军事才能。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赵国求齐国帮忙,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结果,魏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援,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和孙膑去救。孙膑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终于打败了魏军,并在马陵道用乱箭射死了庞涓。

孙膑由于两膝盖骨被刷掉,下肢渐渐失去了知觉,一年四季,不知寒暑。因此,十分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匠们听说孙膑喜欢穿皮鞋、皮靴,感到非常荣耀,将他奉为"行业神气清末明初,淳溪镇有10余家制作并销售布鞋的鞋铺,大都集中在老街上,加上圩区的鞋铺,圩乡片就有三、四十家皮匠铺。那时候,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皮匠们都要聚会为他们的祖师爷举行祭祀活动。祭祀那天,要在承办人家的厅堂上悬挂孙膑的画像,设立孙膑的牌位,供桌上摆放猪头、公鸡、鲤鱼三牲和菱、藕、李荠等祭品,皮匠们一个接一个地在神像前烧香焚纸,三拜九叩,顶孔膜拜。祭祀结束后,皮匠们依次入席,一边喝酒吃菜,一边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这种祭祀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1953年夏天,在农业合用化热潮的影响下,由制鞋能手梅位炳牵头,成立淳溪镇制鞋合作小组,后又成立淳溪镇制鞋合作社。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制鞋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向皮鞋加工过渡。梅位炳因是布鞋制作的传人,不愿舍弃本业去改制皮鞋,遂辞退回家,和爱人一起开办了一片夫妻布鞋铺。

梅位炳生于1928年,本县淳溪镇人氏,是古镇老街正宗老字号《梅家鞋铺》的创始人。他12岁开始拜师学徒,师承他的舅父,高淳圩乡很有名气的制鞋师傅周宪栋。日本鬼子侵占高淳后,他转移到乡下避难,仍以做鞋挣钱谋生。日本鬼子投降后,他重返淳溪镇开设布鞋铺,边制做、边销售。解放五十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老街上,从未挪过地方。他热爱制鞋事业,苦心钻研制鞋技术,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制鞋事业。他高超的制鞋手艺,己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他制做的布鞋结实耐穿,美观大方,式样新颖,价格公道,具有起步、养脚、不生臭、不生鸡眼,不鳖脚等诸多功能。由手他为人正直,诚信待人,从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因此,生意一直做得红红火火。近年来,由于他的商号和品牌,不断见诸于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梅师傅名声远扬,他所制做的布鞋越来越被顾客所青睐,不少前来高淳旅游的游客,都要光顾《梅家鞋铺》,选购几双各种款式的布鞋带回去,或自己穿用,或孝敬家母,或赠送亲友。

随着古镇老街的日益繁荣,《梅家鞋铺》也更加兴旺起来了。2002年5月1日"首届南京高淳老街民俗文化节"期间,《梅家鞋铺》顾客盈门,各种布鞋供不应求。为了满足顾客需要,梅师傅在老街上租了两间门面,新辟了一家《梅家鞋铺》,让他儿子、女儿、女婿一起上阵,都做起了制作和销售布鞋的生意。店铺内摆放的各类布鞋琳琅满目,相映生辉,成了老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杭州土特产一条街杭州特色特产十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