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大怪特产多少钱 陕西八大名贵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9 21:18:50

一.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秦椒

秦椒,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相传在战国时已有种植。秦椒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分为青、干两种,尤以干椒最为有名,研面油泼后,为佐食佳品。制成辣子酱,香醇适口。秦椒含维生素丙和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可以健胃,增加食欲。秦椒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是陕西一项大宗出口商品,畅销国际市场。

二.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勉县大米

勉县大米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玉器

蓝田玉器是利用“玉雕之乡”蓝田蓝田玉雕凿而成的器物,包括工艺品、饰品和实用物品几大类。

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菜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用之制做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不过,现在的西安蓝田,的确因其丰富的玉石资源,与新疆的和田、河南的南阳、辽宁的岫岩一起成为我国的4大玉石产地。同时,蓝田以众多的玉器生产企业、技艺高超的玉雕队伍,以及庞大的经销队伍,使蓝田玉产业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之一和全省首批23个“陕西民间艺术之乡”之一。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四.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剁剁

剁剁,是一种面食,有荞面,白面两种,农村人干活回家晚了,来不及擀面的一种“偷懒的”方法,只需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吃上美味的面条。

五.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驴肉鲜汤

驴肉的营养价值极高,民间有“天上龙,地上驴肉”的谚语,以此来形容驴肉之美。古人赞美驴肉的肉质鲜香细嫩,美味可口,更看重的是驴肉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健身的功效。

驴肉蛋白质含量比猪、牛、羊为高,是一种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驴肉脂肪熔点较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肉多作为酱菜,凉拌食用,一般人都能吃,用驴肉、驴骨、驴皮炖的汤,身体瘦弱者食用更是滋补。

驴全身均可入菜,驴鞭、驴唇、驴皮、驴肉、驴腰、驴蹄、驴筋、驴肚、驴肠等应有尽有,想吃啥就吃啥。

六. 陕西省 延安 宝塔区 风味钱钱饭

粗粮精制的钱钱饭。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可驱寒保暖,通体舒泰。据说貂婵就是吃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 延安)

十六国时期,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汲桑兵败被晋军士杀死,石勒因为兵败后,军士伤亡严重,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汉王平时得知石勒善用兵,且英勇善战,遂亲自召见,盛情款待,封石勒为安东大将。石勒受封后,统领大军,转战于并冀,与王弥、王波形成割据势力。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称王建立后赵。光初十年(公元327年)石勒大败刘耀,刘耀带领残兵败将逃跑,石勒率领三军奋勇直追,追到离石西北(今临县境内),在紫金山间安营扎寨。

临县久旱,加之兵祸连年,百姓饥寒交迫,到公元328年,远近亢旱,赤地千里,石勒军士饥肠辘轳,无以为食有的士兵偷窃、抢掠百姓财物。石勒整动军纪,命士兵采集榆钱饱腹。把钱钱用水掏静,掺小米熬成“钱钱饭”充饥。石勒还命士兵带上“钱钱饭”赈救灾民。使当地人度过了灾荒。后百姓为纪念石勒赈救灾民,在紫山修建应候庙,亦名石勒寺,俗称大王庙。每逢忌祀,总要供奉“钱钱饭”。无榆钱季节,以黑豆捣扁而代之。后逐渐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钱钱饭”的原料为小米和黑豆。钱钱的制作是把黑豆用开水煮过,煮到膨胀即可,凉后置于石头上(有一个平面即可),用铁锤捣,捣成铜钱厚薄为宜。钱钱饭的做法比较简单。首先将小米用凉水淘过后下锅,再把钱钱煮进去,约二十分钟即可,即可食用。爱吃稠而糊者尚需继续熬煮,此为纯钱钱饭。也有将蔬菜混入钱钱米中熬煮。诸如红薯钱钱饭,土豆钱钱饭。红薯钱钱饭是从农历九月收获红薯到次年夏前。百姓以红薯代替粮食做餐,先将水烧开,然后放进红薯,待水沸后,再放小米,钱钱煮熬成稀状或稍稠状即可食用。

“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钱钱饭由粗粮精制。原料为黑豆,经过浸泡,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

七.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陕西腊驴肉

属凤翔的腊驴肉。创制于清咸、同年间。腊制工艺是:先将退役老驴宰杀,去蹄,选其四腿和筋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寻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却后肉块表面可出现霜状结晶。其切片颜色鲜红,呈半透明状,质细腻,酥而有筋,五香喷鼻,余味回长。若选驴鞭做原料,配用上等调料腊制就成为誉满关中的“钱肉”。

八.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陕西凉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尤受年轻姑娘欢迎,一年四季都有卖,夏天吃的人更多。西安的大街小巷,陕西的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只要有卖的,就有人吃,凉皮以其棉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不但是街头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陕西各大饭店、饭庄、酒楼经营的陕西风味小吃和陕西风味小吃宴中,凉皮是必不可少的。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凉皮,但却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大流派汉中米面皮

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所以汉中、城固等地的米面皮在陕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卖面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面皮、城固米面皮以招揽客人。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

秦镇米面皮

秦镇是长安县的一个镇,离西安很近,秦镇的米面皮也有悠久的历史。秦镇米面皮和汉中米面皮的区别主要在软硬和调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十分下功夫。辣椒油是凉皮调料中最关键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和辣椒油。秦镇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越熬越亮。秦镇人自称他们制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别人学不去的,所以秦镇米面皮的味道别人也就无法相比。同时,秦镇的米面皮比汉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适合一些年轻人、中年人。在西安,秦镇米面皮经营者也很多,有小摊小店经营的,更有开大店经营的,位于南稍门的一家秦镇凉皮已开了好几家连锁店。

回民麻酱酿皮

在陕西农村,也有用小麦面蒸凉皮的,农村人一般叫酿皮。酿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面皮无差异。但在西安回民中,酿皮的吃法却与众不同,它除了放醋、盐、味素、辣椒油外,还要放芝麻酱,吃来又别有风味,所以在西安,人们又把回民的这种凉皮叫做麻酱凉皮。

歧山擀面皮

歧山梢子面是陕西面条中佼佼者。歧山人的凉皮做法也很特殊,米面皮和酿皮是把面调成糊状,放在特制的铁笼上蒸。而歧山擀面皮则是先擀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宝鸡一带的人都喜欢吃,近年来在西安也很流行。

凉皮一般是凉吃的,近年有好事之人把凉皮热着吃,即现蒸现吃,故有人把它叫热面皮,味道又很特殊,还颇受市场青睐,看来任何小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九.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朱鹮

朱鹮是稀世珍禽,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得朱鹮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朱鹮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

十.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糜子

佳县糜子

黍的一个变种。杆上有毛,穗散而聚,子实而不粘。在陕北“糜”念mi。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软米压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农民日常生活中,主要以食黄米为主,黄米馍馍也是此米做成。民谣中有“黄米干饭熬酸菜,人人见了人人爱”。

陕西最著名的特产排名前十陕西十大怪特产价格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