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特产店铺 百色市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10:56:59

一. 广西 百色 隆林 六白猪

六山猪又名“隆林猪”。有明显的特征,毛色分为六白,即额头、尾尖、四脚有白毛,故而得名“六白猪” 。也有全黑、花肚和棕色,以六白和花肚为多。据调查,该猪种是苗族人民经过长期精心选育,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地方优良猪种。是苗旗人民历来喜养的猪种,德峨、常么、猪场、克长和长发等足六白猪的主产区,其他乡、镇也普遍饲养,毗邻的西林、田林县,还有贵州交界的红水河沿岸也有饲养,区内部分地区有人来引种饲养,反映良好。经专家鉴定列为全区优良猪种之一。

隆林猪形体大,耐粗饲。饲养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全部熟喂。精料主要是玉米、米糠、野菜。平时只喂少量精料,一般日喂两餐,部分日喂三餐。对哺乳母猪、小猪、攻育肥期的肉猪,喂给精料多一些,日喂3—4餐。容易管理,圈养放养均可。

据区畜牧所测定,母猪,成年体重69.16±2I .25公斤;公猪,十二月龄77. 5±8.5公斤;肉猪,一般饲养一年的体重100—— 150公斤,两年体重200—250公斤,饲养两年也有体重300公斤左右的。1962年烂木干村杉树保屯苗族杨昌济家出栏一失六白猪体重400余公斤,当时德峨乡到县城公路尚末修通,用10多个人把它抬到县城,再用车拉到首府南宁参展。六白猪屠宰率较高,40公斤体重屠宰率达67%—68%,其中瘦肉占46.21%。60—80公斤体重屠宰率75.12%,其中瘦肉占35 .77%,脂肪上升至45 .22%。

二.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或糍粑

周末,笔者在隆或乡看到一亲戚家正在忙碌加工糍粑,热心的左邻右舍都来帮忙,让人感觉到有一股充满喜气的氛围在屋内荡漾,帮忙的人们有说有笑,在手掌中搓捏糍粑的过程中一边拉儿女婚嫁的家常,不谙世事的童男童女吃着糍粑在屋内屋外跑来跑去,给小巧的四合院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据女主人介绍,这些糍粑,是给孙子明天提亲用的,要送到女方家去,由女方分发给亲戚,好让亲戚知道有这样一桩亲事,以便今后互相来往,这是隆或汉族的风俗习惯。如果男方来不及在家做糍粑,也可以折算成钱让女方买等量的饼干之类的来代替。家族大的,有时要做1000多个,一般的也要做500到600个,今天我们要做1200多个呢。

这种糍粑,用新鲜质量好的糯米制成,通过蒸、机器碾(也有用碓舂的)、捏、摆放、凉干等步骤,糍粑中间可加馅,隆或的糍粑馅一般是米豆(也叫饭豆)煮烂熟后加油盐姜用猛火炒干,炒干后捏成大小一致的小团,这项工作得提前完成。在捏制糍粑时,又要将热乎乎的粑粑捏成大小均匀的球形,个儿与人的拳头差不多。再将球形粑粑在桌上捏扁捏平,在扁平的粑粑上放上饭豆团,慢慢拉合,揉成美观大方的形状,摆放在铺有干净薄膜的大竹席上或干净的桌面上凉干即大功告成。也有不加馅的,直接蘸蜂蜜或炒南瓜子粉吃。

这种糍粑,加馅的要及时吃掉,最多可以保鲜72小时,过了这个时段就会变馊,最好不要吃了。不加馅的,则保鲜时间要长一些。所以一般隆或汉族在制作这种糍粑送亲时,时间是安排得恰当的,保证了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人的健康。

在隆或街上,大凡是遇到街天,你不仅能看到吃到这种具有隆或特色的糍粑,而且能吃到另一种油炸后粘上红糖的“绞子粑”,放在嘴里,越嚼越香甜。不少或远或近来赶街的男女老少,当肚子“咕咕”叫时,那秀色可餐的特色糍粑或“绞子粑”就成了他(她)们的首选。

三.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黄牛

隆林黄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牛 黄牛是隆林的传统良种牲畜之,其躯体高大、肌肉发达,力大耐劳,抗病力强,粗放饲养,适应性好,是牛产性能和产肉性能较高的优良品种,闻名广西。1982年被评为广西的3个优良地方黄牛品种之一,载入《广西畜禽品种凋查汇编》中。

黄牛额部微凹,鼻镜多为肉色和黑色,角形不一,颈厚薄适中,内垂发达,公牛肩峰明显,后肢内靠,母牛十字部略高,乳房发育中等,0大小如食指,毛色以黄色为多,棕色次之,黑、灰及杂色较少。其役用效率均高于一般黄牛,据测定,成年牛每天六小时计。每头可犁翻地4.5亩,旱地2. 77亩,耙用5亩。县内以德峨、常么、猪场、克长、蛇场、岩茶、沙梨、者保等乡村的壮、苗、汉、彝、仡佬族都有饲养。

地域范围

隆林黄牛产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德峨镇、猪场乡、克长乡、蛇场乡、介廷乡、岩茶乡、隆或乡、金钟山乡、革步乡、天生桥镇、者浪乡、桠杈镇、者保乡、平班镇、沙梨乡、新州镇等16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德峨镇、猪场乡、蛇场乡、克长乡等。地理标志为:东经104°47′~105°41′,北纬24°22′~24°59′,海拔380m~1950m,保护总面积3552.96k㎡,年饲养量5.7万余头。

四.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水牛

西林水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的结合部,有着“一肩挑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古句町国都城所在地。清康熙五年(1666)设西林县,清末民初年,西林出了一门三位总督。西林水牛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几百年前西林县就已饲养西林水牛。据宋代田西县志记载:“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殷实遗嫁并胜,以使婢女、牛、马……”。古老县志《西隆州志》——自清康熙五年,即有关马、牛、牛、猪、鸡、鸭等物产的记载。西林水牛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逐步形成。自1980年起,西林县持续地开展西林水牛种牛展评活动,激励了西林水牛优良种牛的不断发展。1981年,广西区畜牧局组织开展对西林水牛进行调查、测定,1987年将西林水牛列入广西地方品种,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1991年起广西区畜牧部门实施西林水牛保种选育课题三年;2002年西林水牛载入《中国畜牧业名优产品荟萃》,2011列入广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2年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地:主产于我区西林、隆林、四林等县。

外貌特征:西林水牛属高原山地类型水牛,体躯较高,脸短、鼻镜宽,髻甲显露,肩强而有力,后躯发育较好,四肢粗壮。毛色:多为灰黑色,小数为白色;灰黑色的水牛,在咽喉和颈部有1~2条白带;有的在两眼内角及下腭两侧有白斑;四肢及下腹部毛色较浅,蹄与角是灰黑色;白色水牛的皮肤较浅,蹄与角是灰黑色;白色水牛的皮肤和蹄、角均呈肉色,个别白牛的角尖呈蜡黄色。

显著特性:

1、役用性能好;

2、繁殖性能好。发情周期20~25天之间,平均21.04天。母牛终年发情,无季节限制。

3、与摩拉水牛杂交三代平均泌乳期产量2389±700.2公斤,最高日量15.3公斤,平均乳脂率7.9%.

西林水牛现状:目前在主产地建有保种场一个,在广西主要作为杂交母本使用,与外来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使从原来的役肉兼用向奶肉兼用方向发展。

西林水牛

地域范围

西林水牛产于西林县境内的那劳乡、普合乡、足别乡、那佐乡、西平乡、八达镇、古障镇、马蚌乡镇等8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八达、普合、那劳、那佐、足别等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105°36′,北纬24°1′-24°44′。保护面积3020平方公里,年饲养量5.6万余头。

五. 广西 百色 平果 榜圩番茄

榜圩番茄是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榜圩镇的。

番茄是榜圩镇引进种植的“一乡一品”特色促农增收产业,2012年榜圩镇已种植番茄1130亩,涉及乐圩村敢强屯,长安村巴造屯、巴敢屯、坡安屯,永旺村伏旺屯、伏耳屯等4个种植点。实现番茄产量250万公斤,番茄产值400万元。

六.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蛤蚧

产地:中国广西凭祥市。 功效:蛤蚧具有很高的医药和滋补价值。蛤蚧入药具有滋补功能,它有生精补血、滋阴补肾、强肝肾壮筋骨,健脾暖胃、抗御疾病等效力,补而不燥,男女皆可。尤其适用于身体衰弱,失眠健忘,精神不振,阳痿遗精,产后体弱等症。( 百色)

七.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百色圣女果

圣女果,又称小樱桃、樱桃小番茄等,在国外又有“小金果”、“爱情之果”之称。既可蔬又可果,也可以做成蜜饯。百色圣女果主要分布在拥有独特光热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誉的百色右江河谷盆地,是百色市作为全国重要“南菜北运”基地的第一大宗产品,2013年种植面积24.76万亩,产量68.2万吨。

百色圣女果果实直径约1~3厘米,鲜红碧透(另有中黄、橙黄、翡翠绿等颜色的新品种),味清甜,无核,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食用与观赏两全其美,多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圣女果除了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之外,其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8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

圣女果中含有谷胱甘肽和番茄红素等特殊物质。这些物质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可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增加人体抵抗力,延缓人的衰老。另外,番茄红素可保护人体不受香烟和汽车废气中致癌毒素的侵害,并可提高人体的防晒功能。近些年来美国、德国科学家发现,番茄制品中的番茄红素不但可防癌、抗癌,特别是可防前列腺癌,而且还可治疗前列腺癌。圣女果中维生素PP的含量居果蔬之首,维生素PP的作用是保护皮肤,维护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对肝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美容、防晒效果也很好。圣女果所含的苹果酸或柠檬酸,有助于胃液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

八. 广西 百色 田林 三月李

田林县现有三月李面积近4万亩,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其具有早熟、易栽培、适应性广的特点,清明节前就可上市,因其皮薄、肉厚、核小、酸甜可品,具有清热利尿、消化等功能,深受市民的欢迎。1998年,三月李被列为田林县开发项目之一,其产品远销广东、武汉、青岛、上海、云南、贵州、深圳等地。全县年产果4万吨以上。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九.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广西百色地区的田林、隆林、那坡西林、凌云、乐业和百色等县。分布于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以及云南省文山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形成历史】

百色养马的历史,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地区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艺术均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百色山区牧地广阔,牧草丰富,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马匹在无棚舍条件下,放牧于高山峡谷之中,任其自由采食和繁殖,需要役用时,将马牵回圈养。使役时补饲玉米2-3kg,或糠麸4-5kg以及青草5-10kg。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地至南宁和贵州兴义的往返货物均靠马匹运输。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对马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

十.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八角

茴香,又名大茴香,俗称八角。木兰科常绿乔木,全身有香味。果实为8~9个木质蓇葖,轮生呈星芒状,红棕色。果、叶经蒸馏提取香料,名为“茴油”,是高级食用香精及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靖西的传统出口商品。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县人组织和利公司和同德公司,在五岭和龙邦一带立案垦荒种植八角。民国时期年产八角约2.5万公斤, 茴油5.5万公斤。解放后最高年产量为1974年产八角11.45万公斤,1978年产茴油4.1万公斤。1990年全县有八角林1.4万亩,产八角0.36万公斤,茴油1.16万公斤。产地主要分布在魁圩乡的扶赖、驮林、那多、那些村,岜蒙乡珍邦、新邦村,武平乡安本、立禄村,同德乡足表、意江、七联、果老村,湖润镇更村等地。这些村大多靠近德保县,产品往往就近销往德保。
广西百色特产必买清单百色特产哪里买最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