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哪里可以买到特产 宿州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1 08:43:44

一.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早酥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引进的早酥梨,平均单果重150克--250克,近圆或卵圆形;果面光滑果皮绿黄色,果肉白色,汁多,味甜,果心较小,品质上等,比砀山酥梨早上市一个月。( 砀山)

二.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符离集烧鸡(Red-CookedChicken,FulijiStyle)属于安徽沿淮风味,已有千年的历史,产于安徽省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烧鸡起源有几种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后要抹上一层红曲,故而过去不叫烧鸡而叫红鸡,然后在学习了道口烧鸡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提高,逐渐形成现在的符离集烧鸡。其与道口鸡所不同处,主要在于香料。这种烧鸡以管、魏、韩三家的制品最为出名,被列入我国名肴之林。

风味特点

此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齿颊留香。

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

符离集烧鸡的制作选当地当年肥健壮麻鸡,且以公鸡为良。宰杀前需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符离集烧鸡(2)

好晾干用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种名贵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锅里,先用猛火高温卤煮,再-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配料:

活鸡1只桂皮10克白糖15克陈皮10克八角10克辛萋2克小茴香2克精盐150克姜20克饴糖200克肉蔻3克山奈片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花椒5克芝麻油1500克

制作方法:

1.选用每只约重1000克的烽鸡10只,宰杀放尽血水,热水烫、去毛、洗净,在靠肩的颈部直开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肛骨,用水洗净。然后先用刀背敲断大腿骨,从-上边开口处把两只腿交叉插入鸡腹内;再将右翅膀从宰杀的刀口处穿入,使翅膀尖从鸡嘴露出。鸡头弯回别在鸡膀下边,左膀向里别在背上,与右膀成一直线。最后将鸡腹内两只鸡爪撑开,顶住鸡腹。用以上方法将10只鸡宰杀别好备用。

2.将别好的鸡挂在阴凉处,晾干水分,用毛刷蘸饴糖涂抹鸡身。涂匀后入大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时捞出。剩油留作别用。

3.大锅内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装入一只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锅中,将水烧开,然后加入糖、盐,调好味,将炸好的鸡整齐地放入名册人,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稍煮5分钟,将锅中鸡上下翻动一次,盖上锅盖,改用文火煮4~6小时,以肉烂脱骨为止。煮鸡的卤汁应妥善收存,以后再用,老卤越用越香。香料袋在鸡煮熟后捞出,下次再煮鸡时再放入,一般可用2~3次。若制做1只鸡可用砂锅,香料用量酌减,也可取些卤汁使用。

注意:

1."别"鸡工序不可少,这是为了成批的卤煮方便,形体完整美观。

2.当天宰的鸡,当天最好不用。因鸡的尸僵期是7小时左右,所以鸡刷匀饴糖后,即可挂起备用。第二天再进行下一步加工。

3.炸鸡的油温要始终保持在七成热。油温低,鸡不变色。油温过高,则发黑。为了控制油温,可采取一次炸1~2只,炸完后捞出。

4.卤汤一次加入的水量,以没过氖鸡为宜,中间不能再加水。

5.卤汤用后晾凉,除浮油放容器中,存入冰箱,一个星期加热一次即可。无冰箱,可每天加热一次,冬天两天加热一次。

风味特点:

1.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而已。后来吸收了山东"德州五香扒鸡"的制作技巧,不断改进发展成著名的"符离集烧鸡"。

2.此菜外观油润发亮,肉质雪白,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肉烂脱骨,肥而不腻。嚼其骨,有余香。趁热提起鸡腿轻抖,鸡肉可全部脱落,为菜中上品,冷食热食均可。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石榴

萧县石榴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安徽省著名的特色水果,石榴是一种奇异的浆果。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萧县石榴以果大、皮薄、汁多、口感好著名。得出可以通过深翻改土、改春季施肥为秋季施肥、合理修剪、树盘覆草、保水保肥、控制植株旺长、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的具体技术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食用时籽也可嚼食,减少了吃石榴的麻烦,唐朝时期即为皇帝御定贡品,每年由南诏王送入宫中,举世闻名。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今天在伊朗、阿富汗和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尚有大片的野生石榴林。石榴是人类引种栽培最早的果树和花木之—。

四.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辣汤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术上。辣汤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

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l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食用辣汤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五.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葡萄

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徽著名。萧县出产葡萄已有1000多年历史,"萧县葡萄"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很像珊瑚玛瑙,而且有穗大、粒饱、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白羽"葡萄则犹如水晶碧玉,果粒严密,皮薄汁多,香郁爽口。"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葡萄酒的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酒质清亮透明,柔和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浓郁的葡萄果香和陈酒的醇香。1984年"双喜牌"白葡萄酒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双喜牌"红葡萄酒被评为轻工部部优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萧县葡萄,安徽著名。萧县葡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安徽萧县为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

产品品种

萧县葡萄品种繁多,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尤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这种葡萄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宛如珊瑚玛瑙,并有穗大、粒饱、肉肥、多汁、甘甜、透明、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其次,“白羽”葡萄亦别具风味,它犹如水晶白玉,晶莹透明,果粒严实,皮薄汁多,既酸又甜,香郁爽口。此外,还有金皇后、龙眼、黑罕、佳利酿、北醇等品种也颇受人们欢迎。

产品价值

萧县葡萄除生食外,大量用来酿酒,并加工罐头。同时,萧县葡萄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壮筋骨、治瘘痹。从葡萄中提取的单宁,酒石酸,可用于镇静和食物防腐等。

“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

六.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大路口粉条

精选质红薯淀粉为原料,秉承传统工艺,经封闭式生产车间纯手工精制而成,具有色泽自然、口感绵软等特点。为实实在在的手工工艺,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

七.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大路口山芋

大路口山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路口山芋是泗县山芋的核心产区大路口乡,有“中国山芋之乡”称号。

大路口山芋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据历史学家考证:“甘薯之名,见于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嵇为晋时人,可知中国晋时,已有甘薯。

据《泗县志》记载:虹县(泗县古称笔者注)境内良田万顷,薯类种多,民丰物阜,商贾云集。民间相传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淮入海,给古泗州带来了灭顶之灾,州城沉入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州署不得不迁至盱山。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巡抚闵鹗元上 书朝廷,泗州署“治隔淮湖,广控驭不便,虹最近泗,请裁虹归泗,版图、民赋一并于泗,并以城为州治……上从其请”,乃将州治由盱山迁于虹(今泗县城),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加上水、旱灾害频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泗县劳苦农民颇为喜植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的高产地瓜,可生吃熟食,可切瓜晒干长年备饥荒,还可磨粉滩煎饼、烤地瓜、作面食,由此山芋成为了泗县人民灾荒战争年带充饥物、救命粮.清末、民国时期,泗县人民食用的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绿豆、豌豆、豇豆、谷子、红薯等。农民以高梁、红薯为主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地瓜成为主要充饥物。

建国初期作为用来裹腹的主要粮食,泗县人对山芋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山芋饭、山芋馍,离了山芋不能活。”在当年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山芋不仅养活了泗县,还养活了上亿的中原人。说起山芋的好,泗县当地农民是滔滔不绝:“山芋可以生着吃,烤着吃,从根到茎都可以拿来食用;而且山芋胆固醇含量低,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路口乡现辖行政区域

《泗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泗县大路口山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 泗政秘〔2016〕92号

泗县合作社标准:

Q/DLKSY005-2016

《大路口山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

八.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香雪轩毛笔

香雪轩毛笔源于安徽省砀山县黄河故道南侧的官庄坝,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曾于一九七九纳入国家出口创汇计划,一九八二年被吸纳为安徽省“文房四宝”理事会成员,成为我省出口毛笔的主要产品,并有65种产品于一九八七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和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系列香雪轩毛笔有高、中、低档300多个品种,年销售量在200万只以上,创利税近百万元。香雪轩毛笔选料精良,做工考究,精密细致,装璜美观、大方。具有“尖、圆、齐、健”四德和“刚柔相济”的特点,被书法名家、美术大师一致称赞为“挥洒如意,得心应手”的笔中极品。香雪轩毛笔分为兔毫、狼毫、羊毫、兼毫等品系,花色、品种齐全,尤其高档毛笔“青香玉”、“盖九州”、“玉龙吐珠”等都远销日本和东南亚,深受中外友人的赞扬。( 砀山)

九.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磬云石

“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壁玉”。这是《宿州州志》记载的赞颂灵壁磬云石之〈壁石歌〉中的名句,足见该石之名贵。此石击之有声,音韵悦耳。1986年,灵壁县工艺厂以其特有的磬云石为原料,精心研制出编磬、鱼 寿磬、石方响、缶等古乐器,被南京歌舞团搬上舞台。据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记载,“泗滨浮磬”正是当今灵壁县渔沟区内磬云山。其山石色如墨、光如镜、声如青铜,为历代人所称道,用其制作的乐器更为历代所珍重。宋史曾多处记载历代皇家来灵壁采磬之声。相传,在北宋时,有人取磬云石制作砚台,雕刻上“灵壁小峰”的画面,献给当朝皇帝宋徽宗,宋徽宗对雕砚十分喜爱,便信手在小峰旁刻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从此,灵壁 磬云石身价倍增,更加引人瞩目。到了明、清两代,各地来灵壁采磬云石者越来越多。据〈灵 壁县志〉记载:“石之灵光闪烁,色如壁玉。”“灵壁”二字由此而得名。

十.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永安土豆

永安镇是埇桥区菜用土豆产销的重要基地,迄今已有22年的历史。通过政策和农业部门的积极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种植持续多年高效益,当地群众积极性较高。2003年永安镇大许村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他们又成立了土豆协会一家、股份公司4家。目前该镇西南部的大许、吴赵等15个村集中连片种植面积35000多亩,总产7000万公斤,产值7000多万元,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面积10万多亩,总产2.5亿公斤,收入突破2个亿。该镇生产的菜用土豆,经过土豆协会会员外销到南京、上海、广州、厦门、深圳等全国大中城市。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800多元。

宿州特产必买清单宿州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