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批发供应商哪家好 湖北特产批发配送中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14:38:36

一.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花糕

花糕

花糕,以其色形而名之,实为鱼糜蒸制而成,故又名鱼糕。此肴在荆城一域为宴之必选,民称之头菜,宴中第一菜品,无其不成席焉。

相传,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而由其弟朱厚璁继位。时璁远在钟祥,亟待京城承嗣大统,恐一路迎送,耽误行程而滋生变故,故潜形而奔。奈金枝玉叶不堪劳顿、饮食之虞,遂将鲜鱼去刺成糜,和淀粉蒸成豆腐状而食之,既掩人耳目以彰忠孝之情,又便于携带以尽路途之速。后璁即位,号嘉靖,取此肴为“蟠龙菜”。

此法后传至民间,且荆城一域饭稻羹鱼,鱼贱而食方鲜。此法一成,即成宴之头品矣。

此肴以草鱼为主,配以少许肥肉成糜,加蛋清、淀粉和而上笼蒸之。初熟,将蛋黄汁敷面,点洒红汁,即成红黄花图。入碗前,刀成一指宽、三寸长之片,碗内衬以元宝(鸡蛋)、龙丝(粉丝)、玉条(山药),再堆成锥形,复入笼蒸。出笼再以黑木耳、黄花菜、青葱末、红辣椒、精瘦肉入芡爆炒,浇其上,五彩烂兮。

此肴晶莹细嫩,滑而不断,爽而不腻,食鱼肉而不见其形。每席每客二块。一席十六,分四面码放,以应八仙桌之东西南北矣。今吃法稍简,切片状码盘中成条即成,然其制法百多年弗变矣。

二.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荆江鸭

荆江鸭头稍小,额微隆起,似“鳝鱼”头型。眼大有神,眼上方有一长条眉状白毛。颈细长而灵活,体躯稍长,肩部较窄,背平直向后倾斜并逐渐变宽,腹部深落,个体小而结实,属蛋用鸭体型。上喙呈石青色,下喙及胫蹼为橙黄色。全身羽毛紧凑,公鸭头颈部为翠绿色,颈以下至背腰部为深褐色,尾部为淡灰色;母鸭头颈多为灰黄色,背腰部为黄底黑碎斑或褐底黑碎斑,以前者居多。成年鸭体型外貌与1982年比较,变化基本不大。

荆江鸭

荆州市沙市区荆江鸭产销协会

11537999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甜柿

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大量铁元素。( 枣阳)

四.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肉

湖北—千张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文化: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清咸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功效:“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五. 湖北省 仙桃 仙桃农家豆腐

在我的家乡,旧时过年有这么几桩要做的事;腌鱼腌肉炒辣锅,油货熬糖打豆腐。不管是年成丰歉,这几桩事中除了腌鱼腌肉特殊因素有时年关不操办,这豆腐是绝对要打的。进入农历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厨房的烟囱里,一缕缕白色的烟雾随风摇曳,随之一阵阵豆腐的香味扑鼻而入。你随便走进一家厨房,家乡人热情地从滚沸的锅里舀起一碗豆浆捧到你的手上,让你和着白沙糖一碗碗品味。

豆腐是我国食品中的瑰宝。俗话说:大鱼大肉伤肠胃,青菜豆腐保平安。仙桃著名的鱼米之乡,在农作物里黄豆的种植是比较广的,旱地、田埂上,棉田间作都种六月爆子。黄豆多了,豆腐就成了仙桃人的一道主菜。

有关豆腐的记载很多。豆腐的发明者如《本草纲目》曰:“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相传,豆腐是刘安以黄豆,盐卤等物发明的一种美食。仙桃人做豆腐的历史由来已久,独特的水质,独特的器具,独特的土质所收的黄豆,做出的豆腐独具特色,独具风味。仙桃的豆腐品种多样,以白豆腐为基础有千张,干子,熏豆腐、腌豆腐,臭豆腐、豆腐脑,豆腐丸子等。

仙桃农家做豆腐,工序大致有:把黄豆泡入冷水里,用木桶装,自来水不行,自来水泡的黄豆做出的豆腐不好吃,有股酸味。过一两天黄豆泡胀了,用磨子推浆,磨豆腐时,大人推磨,小孩子用勺子舀上带一定量水份的黄豆,看准磨眼,估计好大人推磨的圈数,往磨眼里添。大人推磨要均匀,小孩预磨要迅速准确,不然小孩的手会被磨担子撞伤的。预磨也是一件很讲究技巧的事,黄豆添多了磨眼要堵死,预少了要推空磨,因为转空磨会磨损磨子的磨齿。而且预磨的好歹,可直接关系到豆腐的产出率。接下来将豆浆舀入豆腐袋,把用热水边冲过的豆浆边搅拌边挤压,豆浆水一泓泓挤压到浆盆里,去除豆渣后的豆浆,再倒入铁锅内用温火慢慢地煮熟。火势不能太旺,旺了豆浆煮沸会溢出锅外。下石膏后等到豆浆上面起一层皱了,用水瓢舀起放进豆腐包袱里压干,掀开布就是白豆腐了。

做千张是把熟豆浆舀入铺有纱布的方格里,薄薄的一层一层,压榨后即成;豆浆成豆腐脑,一朵朵在铁锅里飘动,像棉絮在空中飘着的熟豆浆,直接舀到桶子,就是豆腐脑,豆腐脑是不需要压榨的;腌豆腐(霉豆腐)是仙桃的,腌豆腐用白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一块一块放在竹篾编成的筐里,经自然发酵,待豆腐长出了二寸左右的白色绒毛晒干后,撒些麻油,辣酱,装进养水坛子里,腌制数日后即可以吃了,皮脆辣,内部松软,咬一口一股淡淡的香味,余味无穷;还有一种叫熏干子,是将白豆腐放在灶口熏干,颜色黑不溜秋的熏干子交腊肉蒜苗去炒,吃起来香喷喷的,熏干子可保存很长时间,甚称一绝。

还有豆腐的多种吃法;如豆腐丸子,豆腐汤,臭豆腐,霉豆渣等,都称得上是农家人的异品,说不完。

豆腐不仅平民百姓喜爱,贵为帝王的也爱之。清乾隆帝很爱吃豆腐,一年乾隆到杭州在餐馆用膳。老板娘端出一碗稀奇的菜来。乾隆回味之余不禁动问:这叫什么菜?老板娘答道:这叫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板。实际上这道菜是最普通不过的菠菜配豆腐。要照现代营养学来分析,菠菜是不能同白豆腐同时煮着吃的,因为菠菜中的一种物质会破坏豆腐中的有效营养。

中国的文字极其丰富,有关豆腐的俗语如;刀子嘴,豆腐心,形容人嘴硬心软;乜串豆腐,没有提手,贬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武大郎卖豆腐,人熊货软......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话说回来,要吃豆腐,不妨来品一品仙桃的老沔阳豆腐。

六. 湖北省 仙桃 沔阳咸菜

沔阳最负盛名的咸菜——盐菜、豆豉、鲊辣椒,虽是寻常百姓家的普通菜肴,可它们曾做过清宫的贡品,被称为咸菜“三鼎甲”,享誉大江南北,蜚声长城内外。

盐菜,通常用芥菜、榨菜、萝卜菜等菜叶和叶柄腌制而成,其中尤以芥菜腌制的最佳。腌制时酌情减少盐量,腌好后的盐菜菜色嫩黄,气郁香,味酸脆。因为它是用盐腌制而成,所以人们习惯叫它盐菜。

酸盐菜炒肉,其味美不胜收;做扣肉时用酸盐菜垫底,不仅肉菜双佳,而且可使肥肉不腻人,被视为宴中佳肴。

豆豉,是用大豆蒸熟或煮熟(用蚕豆则需炒熟去壳),经过发酵,再加盐浸泡曝晒而成。制作时掺以适量的生姜、辣椒、花椒、芝麻、香油等佐料,不仅成为上好的调料品,而且也是不可多得的菜肴。细品之,久有回味。

豆豉炒虎皮辣椒、豆豉炒回锅肉等等,堪称菜中上品。

沔阳豆豉,尤以郑场镇生产的最好,它的制作工艺已达炉火纯青境地。

鲊辣椒,是将鲜辣椒剁碎,拌以适量的米粉和盐,入坛压紧密封,半月即成。食用时用油炕熟,其色焦黄,辣丝丝,香喷喷,越嚼越有味。制作时如果掺些肉丁或鱼丁之类的东西,其味道就更加醇美无比了。

盐菜、豆豉、鲊辣椒,其原料广,价格廉,制作简单,易于存放,算不了什么山珍海味,可它们是怎样进入宫廷,受到皇帝和娘娘们青睐的?这得从乾隆游江南说起。

有一次,乾隆皇帝巡视江南,微服游览沔阳的湖光水色,中午时分,行至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肚中饥肠如鼓作响,再也走不动了。正在为难之际,迎面来了一农妇,手提竹篮,篮中有饭菜香气飘出。这妇人急匆匆,边走边朝远处张望,看样子是给犁田的丈夫送饭去的。乾隆饥饿难忍,便借问路而向农妇行乞。农妇厚道大方,恭恭敬敬慷慨献食。

乾隆挑了一筷子麦米饭放到嘴里嚼了嚼,怎么也咽不下去,扑嗤一下吐了出来。他贵为天子,何时吃过这等粗粮饮食?到了这个时候,吃吧,咽不下去,不吃吧,又饿得慌,无奈何,又试探着夹了一筷子盐菜尝尝,觉得有味,接着又一一尝了豆豉和酢辣椒。这一尝非同小可,顿时胃口大开,那又酸又辣、又香又美的三咸菜,使他口中津液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本来难以下喉的麦仁这时也“顺流而下”了。只见他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和农妇拉家常,得知农妇姓杨名秀英,其夫谢文静,乃一佃农。不一会,把个饭篮里的饭菜吃了一半。他放下碗筷,抹了抹嘴,道一声谢,便坐在道边休息。杨氏女惦记着在地里干活的丈夫,急忙收拾好剩余的饭菜,朝田里一路小跑而去。

再说正在犁田的谢文静,眼见正午将过,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还不见妻子送饭来。他停住活,手搭凉棚朝家里方向眺望,见远处有一妻子模样的女人和一男子相向坐于道旁,男子正吃着饭。他放开嗓门高声喊叫不见应答,急得直跺脚,于是丢下活路,两手叉腰,目视女人,立在田边等候。

杨氏告别了乾隆,两脚生风地来到丈夫跟前,将剩下的饭菜端给他吃。丈夫一看饭菜少了一半,心中甚是恼怒,但因急于填肚肠,一声不吭,端起碗呼啦啦地吃了个精光。只见他把碗筷往地上一丢,粗声说道:“人是铁,饭是钢,吃个半饱了好打婆娘。”说着伸手朝杨氏打去,他边打边问:“今日的饭菜为何少了一半,刚才那个男人是谁?”杨氏耐心解释,农夫才肯住手。谢文静这边打杨氏,乾隆在远处看得清楚,心中大惑:“这样好的女人,其夫为何打她?我定要问个明白。”于是原地等候。

杨氏受了委屈,并不生气。收拾了碗筷,含着眼泪朝回家的路上走来。乾隆见杨氏走近时便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这位大嫂,刚才你丈夫为何打你?难道是因为咱吃了你家的饭不成?”

杨氏女不仅贤惠善良,而且十分聪明机智,见客人发问,料定刚才之事已被他看见,想瞒是瞒不住了,但又不能当着客人的面道出真情,她灵机一动,笑脸巧言道:“刚才之事,乃丈夫责怪奴家待客不周所致”。乾隆不解,又问道:“克己待人,何以待客不周?”杨氏答:“丈夫说,既是客人,就应该请到寒舍好生款待,为何在路上这般草率?这是待客不恭,并且,既是待客,就该让客人吃饱,为何将饭菜留一半?这未免太吝啬了,故此动怒”。

乾隆一听这话,敬意之心油然而生,钦佩与感激,叹息与怜悯,一齐涌上心头。心想,在这穷乡僻壤,远离京城教化之地,尚有如此慈仁笃厚之人,沔阳人淳朴厚实的道德风尚可见一斑了,孤定要重奖于她。于是,他摆出一副大官架式对杨氏说:“等秋收完毕,你把这几亩租田退还东家,我送几亩田你们种”。杨氏不以一饭图报而谢绝。乾隆以为杨氏嫌其馈赠轻微而不纳,接着又说要奏明圣上,封谢文静为黄堂四品(相当于府官的品级),封杨氏女为掌印的夫人。杨氏不信有这等好事,乾隆便解下编龙金丝腰带交给她,叫她以此为凭,于八月十五日到府台处办理文书事宜,说完告辞而去。

乾隆在江南玩了个够,秋日回到北京,想起这一饭之恩,尤其想起了沔阳的三咸菜,便下诏宣杨氏夫妇进京,并特意指示钦差,令杨氏带上盐菜、豆豉、鲊辣椒前来见驾。

杨氏夫妇接到圣旨,怎敢怠慢,立即带上这三样咸菜,日夜兼程,来到北京,叩见皇上,献上贡品,出示编龙金丝腰带。杨氏抬起头来往上一看,见上面坐的这位皇上竟是当初那位寻乞之人,心中又惊又喜,连连叩头,口称万岁,谢主隆恩。

乾隆命内待将杨氏所献之物交给御膳房加工制作之后赐给三宫娘娘、六院嫔妃及后宫百千粉黛们分食,以示恩宠。

三宫娘娘都是北方人,其他嫔妃人等也是出生东北西北者居多。中国幅员辽阔,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在口味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南咸北酸,东甜西辣”的习惯,在宫廷中也体现出来。这三咸菜,酸咸辣各具特色,深受后宫粉黛们的喜爱,人人赞不绝口。

乾隆见大家都说好吃,于是问道:“众爱卿,这三种咸菜哪个第一好吃,哪个第二好吃,哪个第三好吃?”这一问可把大伙问住了。大家只知各有千秋,可没注意到哪个第一哪个第二,再说各人的口味不同,好爱有异,怎好把它们排个名次?故难以作答。

乾隆见众人迟疑,便把目光转向正宫娘娘富察氏皇后,她是乾隆一生中最宠爱的皇后。“皇后,你说呢!”

富察氏皇后是北方人,爱吃酸的,她略加思索后答道:“回陛下,妾妃以为盐菜第一,豆豉次之,鲊辣椒再次之”。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后是掌管后宫的统领者,其他嫔妃平日不仅要揣摩皇上的意思说话,还要多看皇后的脸色行事,怎敢同她唱反调?听皇后这么一说,有不同看法的人也不敢多言了。再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如随声附和,落个人情:“娘娘说得极是,我等也是这么认为的。”

乾隆哈哈一笑:“皇后说的是,朕也是这么认为,这盐菜、豆豉、鲊辣椒,按名次可谓状元、榜眼、探花,堪称咸菜中三魁首,是未经科考的‘三鼎甲”。

众人一听,齐声喝彩:“还是陛下说得好。”

就这样,沔阳咸菜三鼎甲,盐菜、豆豉、酢辣椒,很快传遍了宫廷内外,朝廷上下。一些王公贵族、文武大臣纷纷遣人来沔购食,一时间,京城至沔阳的驿道上,车马塞途,船帆蔽日,咸菜交易十分火暴,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实惠。

七. 湖北省 仙桃 沙湖咸蛋

(又称沙湖盐蛋,清皇室贡品)

沙湖红心咸鸭蛋

咸鸭蛋中的上品是仙桃产的,仙桃有个地方叫沙湖,沙湖的红心咸蛋更是名品

八. 湖北省 仙桃 美味鲫鱼汤

仙桃市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水产品淡水鱼类中以汉江等河湖的野鱼为上,鱼塘养殖的鱼为大众化的水产食品。其鱼类主要有: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青鱼、黑鱼、鲢鱼、黄古鱼等。在这些鱼类中,仙桃人餐桌上最常见的是鲫鱼;最常吃的是煎鲫鱼、豆瓣鲫鱼、鸡蛋鲫鱼清炖、油炸小鲫鱼、鲫鱼火锅;最喜欢喝的是鲫鱼汤。“鱼头肉尾”比如我,比别人还要“好吃”,从小就爱吮鲫鱼头,说是吃了脑袋瓜子会变得聪明。

鲫鱼,也叫“喜土鱼”(性喜偎土)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脉下乳、利水消肿等功效。鲫鱼的营养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还有点甜丝丝的感觉。

产妇食用鲫鱼,不仅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有效地催足乳水。所以,当地有看望产妇送鲫鱼的习俗,尤其是送野鲫鱼最为敬。催奶当然还有猪蹄汤。

鲫鱼杂食,以水生植物为主,也喜吃小鱼、小虾、小螺和昆虫,喜欢群居。鲫鱼分为野生和养殖,现在市面上已经看不见野生的鲫鱼,养殖的鲫鱼饲养既方便,生长快。一般生活在水底。

野鲫鱼鱼鳞颜色为青褐色,体型较长,腹部较窄,眼睛是青黑色的,野鲫鱼肚肠少,迟开里面比较干净,野鲫鱼吃的是天然的植物类,消化系统简单,肠胃干净腮中无泥沙。

养殖鲫鱼鱼鳞颜色显出亮白,体型较短,腹部较宽,眼睛有红斑。养殖鲫鱼的肚肠多,里面有些脏。养殖鲫鱼吃的是饲料,属于杂食,无法完全消化。另外,因为鱼塘水浅、水质等关系,养殖鲫鱼的腮中就经常能看见泥沙。

鲫鱼适宜在冬天吃,因为此时最为肥美,而春、秋二季鲫鱼因产卵繁殖,体瘦而味淡。冬天里,烧一碗萝卜丝煎小鲫鱼,鱼和萝卜会冻住,那“鱼冻子”的蒜味鲜浓,萝卜甜酸,又可口、又下饭。

仙桃的鲫鱼汤常见的有清汤鲫鱼、萝卜鲫鱼汤、莴笋鲫鱼汤、黄瓜鲫鱼汤、豆腐鲫鱼汤、黄花菜鲫鱼汤、金针菇鲫鱼汤、笋衣鲫鱼汤、豌豆粉鲫鱼汤、酸菜鲫鱼汤………太多了,说不完,总之,我把它叫美味鲫鱼汤。

青菜萝卜保平安、秋冬萝卜赛人参。我爱用白萝卜与鲫鱼同炖;豆腐鲫鱼汤营养丰富,做起来也不复杂,我也喜欢…….如果说萝卜鲫鱼汤是我的“命”的话,有了豆腐鲫鱼汤,我是连命都不要了!

豆腐鲫鱼汤的主要原料鲫鱼两条,一块钱的豆腐。其大致做法是:

1、鲫鱼去鳞、去肠杂、留鱼籽,在鱼身两面各斜划二刀,洗干净后抹盐腌10分钟。

2、锅烧辣,放入食油,油热,放姜片爆香,将鱼两面煎黄。

3、加水适量,放些葱段,加些料酒,加盖煮沸后用小火煮10—20分钟,至鱼汤呈乳白色。

4、嫩豆腐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块。

5、开盖放盐、放豆腐,再烧片刻就可以了;放葱花,放调味品如味精、鸡精等,即可出锅。

仙桃的鲫鱼汤,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汤汁乳白,清爽不腻,鲜美可口。萝卜鲫鱼汤最为出名,关于这萝卜鲫鱼汤,家乡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某人穷吃不起鱼,某天有邻居买鱼回来,他拎了一只白萝卜过去请求搭伙,并保证自己绝不吃鱼,只吃煮在汤里的萝卜,邻居想没有什么损失,也就答应了。于是两人一起做了一道萝卜鲫鱼汤。最后到吃萝卜的人吃了个心满意足。吃鱼的人傻了眼,才知道炖完萝卜的鱼虽也还清甜,但鲜美的味道可是大不如前,而吸收了鱼肉鲜甜的萝卜,绵软入味。

家乡的萝卜鲫鱼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鲫鱼汤的余香常飘进我的美梦,牵动着游子的情怀。何时才能再喝上一碗家乡的鲫鱼汤啊!

九. 湖北省 仙桃 沙湖豆皮

沙湖豆皮是沔阳(今仙桃)的传统食品,和沙湖盐蛋一样受到人们的喜爱。豆皮状如四方包袱,外黄内白,外酥内软、香气扑鼻,味道可口,余香无穷。说起沙湖豆皮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沙湖街上住着个李大爷。他早年丧妻,与独生儿子李春生相依为命,又当爹又当娘将春生拉扯成人,又为儿子娶亲完配,帮儿子成家立业。李大爷辛苦了一辈子,落下了一身病痛。七十岁刚过,他终于病倒了。全身浮肿、四肢无力、饮食难进,躺在床上只等一死。

病中,恰逢春生出外经商,只有儿媳妇巧云留在身边。巧云贤惠善良、心灵手巧,对公爹十分孝顺。她四处求医问药,又做出可口的饭菜,端到老人的病床前,可老人一口也咽不下去。

这可急坏了巧云,她想尽千方百计调理公爹的胃口,她时而熬汤、时而小炒、时而蒸、时而煮……一天一个样,老人还是不吃一口。

李大爷见儿媳整天劳神费力,心疼极了。自己已是古稀之人,就是死了也是顺条路。如今倒好,不能帮儿媳分忧,反而成了她的累赘,他心里不安。心想,与其让儿媳天天给自己做这做那,不如出道难题考考她,让她知难而退。想罢,李大爷对巧云说:“难得我儿有孝心,天天为爹炒菜熬汤,可这些东西,爹见了就心烦,不想吃。”“爹,您想吃啥尽管说,我想办法给您做来。”巧云劝爹。“爹想吃的只怕你弄不来哟!”“您说得出来,我就做得出来。”

李大爷想了想说:“好!你听着:‘黄面白里包珍珠,脆菜香筒藏其中。虽是酥软熟透食,不须蒸来不用煮。’巧云,这样的食物你做得出来吗?”巧云毫不含糊地表示:“只要合您的胃口,我一定给您做来。”

巧云仔细琢磨公爹出的题,她想啊!试啊!今天炕粑子,明天烤软饼,后天……巧云做出来的食物,公爹看也不看一眼,只是摇头。巧云不灰心,还是天天坚持试,坚持送到公爹的床前,但一样也不能调开公爹的胃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巧云终于解答了公爹的难题。当巧云将一盘黄澄澄、香喷喷、状如包袱的食物端到公爹面前。公爹一见又惊又喜,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随便说说,巧云真的照他的题目做出来了。

李大爷一骨碌地从床上坐起来,端起盘子,美滋滋地吃起来。顿时满口生香、胃口大开、食欲大振,吃了还想吃。

巧云见公爹爱吃,天天给他做,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月,只见公爹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病全好了。

巧云给公爹摸索做出的食物叫绿豆皮。绿豆皮的主要原料是绿豆、大米、鸡蛋和榨菜。辅以猪油、香葱、精盐等佐料。其制作方法如下:

大米八分,绿豆二分,混合后用水浸泡两个时辰,磨成浆备用。将铁锅置于旺火上,用刷子点少许油水抹锅底,再将绿豆米浆四两,用小碗旋转倒人锅中,四周均匀抹平,使其成为薄薄的皮子。鸡蛋一个打泡,均匀地投上皮子表面,待皮子圆周翘起时,用双手揭起翻面。然后,将熟糯米一两,猪油半两,榨菜八分,香葱五分,熟精盐四分,放入皮子内,在锅中折成长方形包着,经反复翻面,外皮烤至金黄色起锅即成。

绿豆皮是沙湖人首创,又叫沙湖豆皮。绿豆皮是儿媳做出来孝敬公爹的,又称“孝心豆皮”。

绿豆皮黄面白里,内藏糯米如珍珠,好吃好看。绿豆皮中,绿豆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暑解渴之功能;大米是人的主食;鸡蛋、糯米营养丰富,能滋补强身;榨菜开胃,增强食欲;香葱解表、发汗、散寒、通窍。绿豆皮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能治病、强身、保健……

巧云将绿豆皮制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传给街坊、邻里,绿豆皮在沙湖乃至沔阳很快传开了,成了城乡的时尚食品。家庭用它待客,餐馆用它作早点。人们还在冬至后,立春前,将绿豆皮(不加辅料)卷成筒,切成条条,晒干成腊货,用腊肉煮汤,更是脍炙人口,别有风味。

沙湖豆皮是民间传统佳品,在宫廷膳食中也有一席之地。清末沙湖人李绂藻在朝为官,将沙湖豆皮制作工艺带进京都,命厨师做好后,献给慈禧太后食用,老佛爷品尝后,圣颜大悦,赞不绝口:“沙湖盐蛋一点珠,沙湖豆皮包珍珠,水乡尽出宝啊!”

从此,沙湖豆皮与沙湖盐蛋齐名,誉满湖广,名噪京城。

十. 湖北省 潜江 太子米

太子米主产于湖北省孝感的孝昌县邹岗镇,历史上曾是皇朝五大贡米之一色亮、味香、口感好,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1991、1997、2001年被评为全国农副产品银质奖、全国农业博览会湖北地方名牌产品。目前,太子米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需求量在6-8万吨。孝昌太子米开发总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拟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年产6万吨太子米生产能力。近年来,孝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太子稻,太子稻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在12万吨以上,生产太子米的原料有足够的保证。
湖北特产专卖店在哪里湖北特产批发进货渠道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