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特产白酒 黔东南特色白酒营养价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02 10:46:48

一.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锦屏县 茅坪香桔

茅坪香桔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茅坪镇的。茅坪香桔果实外观呈椭圆型,橙黄色,皮薄果小,香味醇厚,甜味浓,肉软多汁,油胞细而密,留香持久,是无公害的绿色果品,馈赠亲友之佳品。

茅坪香桔产于清水江河畔——锦屏县茅坪镇。这里青山连绵,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因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出产的香桔香味醇厚、甜味浓、橙黄色、皮薄果小、肉软多汁、油胞细而密,留香持久,是无公害的上佳绿色果品,更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茅坪镇发展香桔产业已9年,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4100多亩,种植农户近300户。产品远销湘黔渝等周边地区及东南亚,香桔已成为茅坪农业支柱产业。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丹寨县 鸡酥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400克,净鸡肉200克,猪肥膘50克,菜芯10棵,鸡蛋1个。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芡粉、白糖、酱油、葱、姜、鸡油、鸡汤等适量。

刀工成型: 把水发海参片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用清水多漂几次,鸡肉、猪肥膘剁成末,菜芯洗净。

烹调方法: 烧。把鸡、肥膘末加蛋清、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拌匀,用手挤成圆子,下入5成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起。锅内留少许油,掺入鸡汤,投入炸好的圆子,再放菜芯、葱节、姜片、白糖、酱油、味精、胡椒粉烧透捞出,圆子放盘中垫底用,把菜芯拼在盘的周围。锅内留少许汤汁,倒入海参烧入味,勾二流芡,起锅放盘中圆子上,淋鸡油即成。

风味特色:海参软嫩,圆子酥香,色泽微黄,咸鲜味美。

技术要领:海参要发透洗净,口感不能发麻,鸡肉圆子大小要均匀。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黄平县 黄平银饰

主要是苗族银饰和革家银饰。苗族的银饰分为首饰、颈饰、腰饰和手饰;革家的银饰分为首饰、颈饰和手饰。无活苗家银饰或革家银饰,各自都有其较固定的款式,不但造型不同,就连银饰上的花纹和图案也各有其特色。苗族银饰常以狗、猫、马、鱼、虫、花、鸟为图; 家银饰则爱用太阳、星辰、龙凤、蝙蝠及部分植物图样构图。式样的不同和图案各异,使黄平银饰显得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四.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岑巩县 岑巩柿饼

岑巩柿饼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岑巩柿饼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

柿子,是岑巩的。柿子黄果时,可制成柿饼、柿花,食时糯中带甜,润喉利尿、降压止血,通常是人们迎宾送礼或品茶的佐点。

岑巩柿饼历史悠久,相传明清时期早已上市,解放后产销很旺,近年 来上市率仍然较高。主要产于大有乡腊恰畈村大洪湾、三眼井和新屋,凉水村的贺家屯、黄秀冲,茂隆村的中古塘、野猫洞,统口村的侯家屯、枇杷园,木召村的河溪屯。

柿饼的加工程序较为复杂:白露过后,摘下七成熟的柿果,用刮刨刮去外皮,放在篾编的柿架上,白天在阳光下爆晒,晚上再用火烘烤,待柿子颜色变为棕红时,用手反复捏压成圆形饼干状,用棕叶捆扎,一般十个为一扎,然后将捆扎好的柿饼储藏,随着气候的变冷,柿饼中的糖份自然分泌,在柿饼上结成一层白色的柿霜,集色、香、味一体,十分诱人。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松树菌

这是一种自然生长在松树脚下的蘑菇,为黄褐色。一般在每年重阳节后,从松树下长出,伞状,大如香菇,是无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出产众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炖、爆炒等两种。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剑白香猪

剑白香猪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剑白香猪,在剑河称之为“两头乌”,其肉质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清煮、煎、烧等各种吃法都好吃。

剑白香猪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加、南寨、磻溪、敏洞、观么五个乡镇的中国珍稀猪种,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是剑河少数民族同胞培育成的具有历史悠久的原始猪种;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自然进化和人类培育,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少数民族的生产习俗的带有野性的特殊猪种。

剑白香猪,在剑河称之为“两头乌”,因为这种猪品种,头部和尾部是黑色,中间为白色。耳长宽几乎相等,并向两侧平伸,耳尖下垂,颈短,背微凹,四肢短小,后肢欠丰满。腹大下垂不拖地,0排列整齐,多为6对,额平有旋毛,后肢多踏系,这种猪体形矮小,基因纯,无污染,抗病力强,耐粗饲,当地群众称为“萝卜猪”,在剑河县太拥、南哨、磻溪、岑松、柳川、革东等乡镇都有饲养。

剑白香猪的饲养多以放牧或半放牧为主,一般早晚饲喂一次,生猪平常都到村寨周边深山密林觅食野果、草根,所以久仰香猪奔跑能力较强,瘦肉多。其肉质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以其猪肉特有的香味、鲜嫩、纯天然、无污染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经专家鉴定,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因剑白香猪皮薄、肉嫩、味香的特质,所以清煮、煎、烧等各种吃法都好吃。清煮则肉质白嫩,肥而不腻,原汁原味,鲜嫩可口;炒之,则色泽澄黄晶亮,清香扑鼻,尝则细腻润喉,余香在唇。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黎平县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黎平茯苓

近年来,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带动了周边省、县、市10余万人从事茯苓种、加、销产业。全县茯苓种植户达4000余户,年种植茯苓300万窖左右,年产鲜茯苓4000吨左右,成为全国茯苓产量大县。

据悉,“黎平茯苓”人工栽培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该县下步重点打造“茯苓标准化种植”,计划到2018年发展茯苓菌种繁育基地3个,茯苓种植稳定在350万窖以上。

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潮镇、永从乡、德顺乡、洪州镇、水口镇、岩洞镇、双江镇、口江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高屯镇、罗里乡、孟彦镇、顺化乡、敖市镇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黎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黎府函〔2013〕17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黎平茯苓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八.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丹寨县 丹寨糍粑

糍粑是丹寨百姓过年时必须制作的美食之后,但是随便生活水平的提高,想吃糍粑不是过年才有的了,在市场里就可以买到热乎乎、香喷喷的糯米糍粑。糍粑的制作过程如下:将糯米用清水泡在桶里,等完全泡涨了,就装到专用的蒸饭器具——甑里去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把打好的糍粑从石臼中取出,放在事先铺好一层黄豆粉的簸箕里,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加工。在手上黏蜂蜡或茶油,从糍粑上取下一小块,搓成坨,然后压扁,包上红豆、黄豆粉、芝麻、引子也就是苏麻等佐料,一个热乎乎的糍粑团就做好了。一口咬下去,又热又有韧性的糯米配上又香又甜的佐料,实在是让人胃口大开,停不下嘴来。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苗家狗肉

原料:狗肋条肉1500克。

调料:精盐,胡椒粉,狗肉香薄荷,鲜山奈,豆腐乳,野葱,蒜瓣,生姜,干辣椒,花椒面,大葱节。

制法:1、初加工:选用20斤左右的当年土狗,先用木棒敲击头部使其晕死后再放血。用开水烫遍全身,煺净毛。再用稻草点火燎至皮焦,最后用温水泡软刮洗干净皮呈淡黄色,剖腹取内脏,漂洗干净;2、切配:取狗肉斩成块每块必须连皮带骨。鲜山奈切节,一部分狗肉香、姜切末,一部分姜切片,野葱和蒜瓣分别切末,干辣椒用子母灰炮脆搓成面;3、烹制:取火锅放入冷水,下入狗肉,用大火烧开打去泡沫,下入鲜山奈、姜片,改小火炖20-30分钟,下入精盐、胡椒、大葱节、狗肉香,即可上桌边煮边吃;4、味碟的调制:取调味碗,放入辣椒面、花椒面、狗肉香末、姜蒜末、野葱末、豆腐乳、精盐和胡椒面,再舀锅中带油脂的汤汁调稀,随狗肉上桌蘸食。

特点:汤汁清亮,原汁原味,肉嫩皮脆,具有稻草的清香味,地方特色风味浓郁。狗肉是清炖的,但吃起来皮脆肉嫩、汤鲜、本味足。

制作关键:选料时,狗不宜太老也不宜太嫩,老的狗皮子不脆,太嫩的狗有腥味,且风味不足。宰杀时,一定要用木棒敲击狗头而死,不能用刀宰杀,以使血液在体内不流失,保证其风味及营养。贵州其他地方做狗肉都是先去骨后炖,再切片入锅灌汤。而苗家狗肉不去骨,且斩块时每块都要带皮。在火候上要注意,一开锅就打泡沫,打晚了会影响风味。调味时要注意,狗肉里不可过多地加香料,不加味精。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天柱 家机布床单

家机布床单

纯棉家织土布床单,源于天柱县苗侗民族文化传统工艺,采用精挑细选的优质棉花抽丝、纺纱、手工穿梭编织而成,舒适质感,按摩健体,冬暖夏凉,

经洗耐用。

贵州特产白酒排行榜贵州特产白酒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