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开江美食特产 达州特产十大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21 01:44:35

一.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绿香豆笋

绿香豆笋是集众家之长,采用优质大豆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烘烤制作、真空包装而成的绿色食品,是开江县著名的地方,其营养丰富、香嫩绵软,口感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绿香豆制品厂一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年产豆笋15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2006年该产品获得达州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优秀奖,2007、2008年获得开江十佳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和开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二.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大竹秦王桃

大竹秦王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竹秦王桃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秦王桃。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壤、紫色土壤,保水、保肥,有利于排水。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至8,有效土层≥50c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每年3月至4月砧木播种,温度不低于10℃。行距90cm开沟,沟深3至4cm,播幅宽6至10cm。密度在3株/㎡。选择8至20年生的健壮的秦王桃做母株,在每年2月至3月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

2.栽植时间:每年3月至4月。

3.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至2m×4至4.5m。

4. 疏果:采用果间距法和叶果比法进行分次疏果。每667m2(亩)产1500kg至2000kg。

5.套袋:定果后套袋,时间4月底到5月中旬,套袋率100%。

6.施肥:薄施和勤施肥料,每亩施3000至5000kg有机肥。

7.水分管理:芽萌动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秋施基肥及连续干旱酌情灌水,雨季及时排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中秋前为最佳采收时间,宜在日出前或傍晚采摘。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泽艳丽,果大又圆,单果250至500克,表面光滑、均整洁净、呈棕1色。

2. 理化指标:每100克果肉含糖12至18克,有机酸0.2至0.9克,蛋白质0.5至0.8克,脂肪0.1至0.5克。

三.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 宣汉牛肉

宣汉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宣汉牛肉系列,由载入<<世界牛种名称>>的达州宣汉黄牛肉为原料,宣汉依托大巴山良好的自然生态,草丰水美,牛羊肥壮,宣汉黄牛素有"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的美誉,以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闻名中外。

四川省宣汉县现辖行政区域

《宣汉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宣汉牛肉地理标志产品建议保护区域的报告》,宣县府〔2014〕30号

四川佳肴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JY0001S-2012《宣汉牛肉生产技术规程》

四. 四川省 达州市 大竹 大竹苎麻

大竹苎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被称为"中国草"的苎麻,是大竹县支柱产业之一。大竹自商周时种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道光《大竹县志》记载"麻稻为首"和唐朝诗人杜甫《夔州十绝句》"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反映大竹的苎麻生产、流通盛况。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竹县把苎麻生产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来抓,使苎麻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苎麻产量、面积跃居全国产麻县之首,常年苎麻产量占全省40%左右,全国10%左右,成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八十年代中后期,苎麻生产进入鼎盛时期,苎麻种植最高年份(1987年)面积达22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2.05亿元,全县人均收入236元,主产麻区人平收入上千元;麻农总收入最高年份(1986年)达到1.3亿元,真正成为大竹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进入九十年代后,全国苎麻市场疲软,县委、县政府引导麻农重推苎麻品改,淘劣扩优,苎麻单纤维支数达到1800-2300支,苎麻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面积、产量仍位列全国之冠。 在抓苎麻生产的同时,大竹县充分运用苎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苎麻纺织工业,苎麻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四川省苎麻纺织基地。全县苎麻加工企业现有23家,固定资产3亿多元,就业职工上万人,拥有长纺2.3万锭、短纺1.2万锭、织布机700台,年耗原麻可达2万吨。主要麻纺产品有精干麻、麻条、落麻、麻纱和麻棉混纺布等,先后有38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其产品因系纯天然织物,具有档次高、挺括、透气性能好等特点而倍受外商欢迎,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基本形成原麻种植生产、购销贩运,麻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已初具苎麻产业化经营形式。 目前,大竹县正抓住中国加入WTO进程加快,纺织行业复苏的机遇,一手抓优质苎麻基地建设,一手抓麻纺产品深度开发,把大竹建设成为全国优质苎麻商品基地县和苎麻纺织品集散中心。

大竹苎麻四川省大竹县苎麻技术推广站大竹苎麻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大竹县竹阳镇、城西乡、竹北乡、杨家镇、人和乡、黄家乡、中华乡、清河镇、柏林镇、柏家乡、李家乡、石河镇、月华乡、双拱乡、二郎乡、蒲包乡、乌木镇、东柳乡、团坝乡、朝阳乡等50个乡镇384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0′-107°32′,北纬30°20′-31°58′。

五.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川区 粉蒸鲢鱼

粉蒸鲢鱼

达县石梯镇座落在巴河边,巴河盛产鲢鱼。当地人习惯将此鱼切成肉条,拌以米粉,米粉中加上辣椒面、花椒面、姜末等蒸而食之,上桌前再淋以芝麻油,撒上葱花即可。粉蒸鲢鱼肥美无碎刺,独具风味,口感极好。目前市区各地都有以此菜招徕顾客的餐馆,但比起巴河天然鲢鱼来,总觉略逊一筹。

六.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米城大米

米城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城大米”又称“米城贡米”。.出产于四川省达县米城、堡子、龙滩和檬双等7个乡镇。米城乡因为历史上曾出产过贡米而得其名。. 辖区内山峦重叠,峡谷纵伸,土壤母质为棕紫泥,平均海拔782米,年均气温15.5℃,年均降雨量1359mm,春暖夏凉,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强,昼夜温差大,远离城市,无环境污染。“米城”贡米全部采用优质稻种,全程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出的稻米米质优良,米饭滋和、糯实,香甜可口。“米城”贡米已经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已通过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QS认证。.
2010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开发

“米城”贡米是达县重点开发的唯一特色无公害大米。该县统一选种,种植的Q优6号、宜香10号等水稻良种,米质均达部颁三级以上;统一集中育苗,县、乡0对统一育苗所需农药、农膜、肥料等农资经费予以了适当补贴;统一技规质量,在农事生产关键时节,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突出关键技术落实;统一防治病虫害,县农业局积极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加强对病虫害进行集中统一防治;统一订单收购,指导农民分品种单收单晒单储,县0协调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实行合同收购。.

产地范围

米城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县米城乡、赵固乡、大堰乡、檬双乡、堡子镇、龙滩乡、金石乡、安云乡、碑庙镇、青宁乡、梓桐乡、北山乡、江陵镇等1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巴山雀舌

巴山雀舌产于万源市草坝镇,境内环境优美,土壤、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自然品质好,并天然富硒。巴山雀舌系采用其茶树的 高档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匀直,绿润带毫。经水冲泡叶底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

八.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开江板鸭

开江板鸭:开江县腌腊制品历史悠久,品种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选用该县出产的开江麻鸭为原料生产的板鸭,身圆板平,带头附骨、无 脚、无肢]、无内脏、皮张伸展,洁净无毛,腊香浓郁,熏味纯正,色泽金黄,清香味爽,肉质细嫩化渣,肥而不腻,独具特色。

九.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姜葱螃蟹

姜葱螃蟹

用料:肉蟹3只,精盐2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高汤50克,姜片20克,长葱节60克,水豆粉少许,色拉油1000克,香油2克。

制作方法:

1、将肉蟹宰后去壳,洗净改成六块,大钳拍破。用碗将精盐、味精、胡椒粉、高汤,水豆粉对成味汁。

2、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将蟹壳炸后摆于盘中,然后倒入蟹肉炸熟用漏瓢打起。锅洗净,放入色拉油、姜片、长葱节炒出香味,倒入蟹肉翻炒,烹入味汁炒至亮油,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

姜葱味浓郁,肉质鲜嫩。

十.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四川达州开江县特产美食介绍达州开江县有什么特产美食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