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莲花镇特产 衢江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22:19:37

一. 上海市 松江区 松江棉布

元朝初年,松江府(现上海市松江区)乌泥泾有位叫黄道婆的妇女,从海南岛回到了故乡。黄道婆在海南岛向黎族姐妹学会了一整套纺织技术,并在若干年以后,把海南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回了家乡。她回到松江后,就热心地向当地的老百姓传授如何制作纺织工具,使各道工序都有了新的工具,代替了以前的手工。同时,她也教人们如何纺纱织布,使纺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效率大为提高的生产过程。松江府很快就摆脱了落后的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松江棉布由原来粗糙、单一、稀松变得精致、牢固、美观。在黄道婆的悉心传授下,松江布成为质地优良,花饰灿美,远近闻名的畅销品。从事棉纺织业的人口激增,松江府新兴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由于不断地普及推广,松江棉纺织业日益兴盛,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松江棉布在全国声誉鹊起。

松江棉布比较著名的有四种:

三梭布:出自松江车墩一带,幅阔三尺余,特点是光洁细密。其中府城东门外离车墩不远的双庙桥有个叫丁娘子的,弹棉花极纯熟,花皆飞起,用以织布,尤为精软,因而人称“飞花布”,又称“丁娘子布”。

番布:出自乌泥泾,为黄道婆所传授。质优价昂,“一匹有费至白金百两者”。明朝成化年间,常常以此为礼物行贿朝廷高官及接近皇帝的大臣,而且布织得越来越精美,甚至织出龙凤、斗牛、麒麟等图案。

兼丝布:以麻丝或黄草丝与棉纱混合织成,多以麻为经,以棉为纬。适宜于染色。织成的布兼有麻丝的挺括与棉纱的柔软。

药斑布:又称“浇花布”,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蓝花印布。初出于青浦重固一带,明代起松江城中多有流行。

二. 云南省 迪庆 德钦县 德钦雪莲花

绵头雪莲花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或淡黄色长柔毛,高10~25厘米。茎常中空,棒状,基部有棕黑色残存叶片。

叶互生,密集,无柄,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2~10厘米,宽0.5~1.5厘米,边缘羽裂或具粗齿,密被白色长茸毛。雪莲花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每序长15~25毫米;总苞片狭长倒披针形,长约12毫米,宽约2毫米,无毛,有光泽,中央草质,边缘膜质,有3条明显的纵脉;花两性,全为管状花,长约1厘米,直立,花冠管与檐部等长,裂片披针形;花药基部箭形;花柱线形。

瘦果,长约7毫米,扁平,棕色,有不明显的4棱;冠毛2层,外层冠毛较短,上具短毛,内层为羽状。

三.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衢县竹炭

产品名称:衢县竹炭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功效: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异味潮气吸附、饮用水水质净化、防电磁波辐射、改良土壤等领域,也可作为高档燃料。

产品简介:竹炭作为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营养成分的载体,可以增强土壤活力,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竹醋则因其具有在高浓度下抗菌、在低浓度下促进微生物活性的独特性质,因此而作为土壤消毒剂、堆肥发酵促进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同时由于竹醋能中和氮硫化物成分而作为消臭剂,还因其中混合许多杂环类物质能驱避害虫,因此而作为驱虫剂(抗白蚁、螨类等)。在发达国家的农业有机栽培(无化肥、无化学农药、无公害栽培)中竹炭竹醋可被用来代替已被广泛使用的木炭木醋。竹醋还是一种很好的农药助剂(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和保鲜剂。

产品历史:紫微山”竹炭是衢县林业局于1997年开发成功的优质木炭——乌冈炭的替代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异味潮气吸附、饮用水水质净化、防电磁波辐射、改良土壤等领域,也可作为高档燃料。目前,年出口量约1200多吨,实现产值约2000多万元,创利税200多万元。今年,国家科技将衢县的“竹炭生产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后,衢县林业部门与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国家大型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了衢县竹炭的开发工作,已开发成功竹炭深加工产品30多个。

四. 江西省 萍乡 莲花县 莲花老酒

莲花老酒,俗名"莲花酒娘",产于本地区莲花县。它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制后,在常温下贮藏2--3年而成。此酒特点是:色泽暗红、酒质纯净、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进口爽甜、回味怡畅、营养丰富,能与江西九江封缸酒比媲,是招待贵客之佳酒。常饮此酒,有润肤色,舒筋活络之功能。

"莲花老酒"价廉物美,分瓶装和六斤罐装三种,其中,六斤装的陶罐外型美观,古色古香,外加包装,携带方便。该酒年生产量15万余公斤,外销南昌、湖南等地,初学者尝后倍增重饮之欲.

五.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衢州山茶油

衢州山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衢州山茶油

衢州市山茶油质量安全协会

山茶油有“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之美称。山茶油的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占80%左右,在目前各类主要食用油中是最高的。

2015年,衢州市油茶基地面积达到了69.48万亩,约占全省油茶面积的27.3%,油茶产业总产值9.5亿元,约占全省油茶产业产值的42%,居全省第一。全市油茶加工企业19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9家,另有小型榨油作坊155家。

2015年,我市油茶产业产值95200万元,其中一产27711万元,二产59209万元,三产8280万元。油茶产业涉及全市645个村、63.12万人。

2006年“常山山茶油”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我市最早的山茶油区域品牌。图为使用“常山山茶油”品牌的包装盒。

油茶产业是一二三产统筹发展的产业,我市油茶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其中,“常发”在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并同时成立了山茶油现货交易中心。

六. 河北省 承德 围场 围场金莲花

坝上金莲花,保健饮品。天然的。又名金芙蓉,金梅草等,是稀有野生植物,喜冷凉湿润环境,多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疏林地带。其主产地在坝上周边地区的沿坝地带。金莲花金黄璀璨,口感清爽,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阴清热和消火杀菌的作用,长期饮用可清咽润喉,提神醒脑,清食去腻,使人精神振作,嗓音清亮。成其对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和声音嘶哑者有消炎,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从事播音,声乐,教育和通讯等语音职业者有特殊的保健治疗作用。

七.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肉松

肉松是福州传统名牌佐餐食品,质地酥软,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香味可口。最初由林鼎鼎创制,在肉松系列产品中,一般以“鼎日有”油酥肉松为最。制作肉松,一般需要取带皮后腿肉洗净,依横条纹切成2cm厚的肉块(这样,肉的厚薄就决定了肉丝的长度)放到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后,纯精肉撕成细丝,越细越好。

八.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孟棕竹炭

产品名称:孟棕竹炭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简介:高产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超过4万亩。竹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竹炭、竹席、竹胶地板、水煮笋、竹制工艺品等出口额在 300 万美元以上。衢江区孟棕竹炭在′99中国竹文化节上获国际竹业博览会金奖。

九. 重庆市 黔江区 酸酢肉

酸酢肉

将猪五花肉切片,加盐腌制后加酢粉拌匀,装入坛内,塞满稻草或竹叶,密封倒扣,腌制15天~30天,使肉与调料充分发生反应,微微发酸。食用时取出,蒸、炸、煎均可,还可在蒸、炸、煎之后再加各式配料炒食,是土家苗乡特有的开胃美食。

十. 重庆市 黔江区 黔江鸡杂

黔江鸡杂是黔江煨锅系列的代表菜,运用土家烹饪方式,用鸡肠、鸡肝、鸡心等鸡内脏为原料,并把鸡肉切成薄片,辅以土豆块、尖头泡椒、鲜葱等烹制而成,口味麻辣兼备,色鲜味美,醇香可口。

黔江鸡杂煮熟后,用文火边煮边吃,可添加白菜、豆芽、冬瓜、青菜等素菜,形成别具特色的一道土家菜肴。

外地人来到黔江,首先必尝的菜品就是“黔江鸡杂”,天龙鹏琳鸡杂、长明鸡杂、国庆鸡杂、祥哥鸡杂等以经营鸡杂为主的食店已经成为黔江对外的招牌店。重庆主城、成都到处可见“黔江鸡杂店”、“黔江古镇鸡杂店”,黔江人相继在北京、上海、拉萨、广州等地开设了“黔江鸡杂店”,并受到热捧。

到过黔江的人留下过一句经典台词:美食仨地儿如果没去,你就不算真到过黔江;到了黔江没食黔江鸡杂,你也不算真正品尝过黔江美食!

在黔江,鸡杂这道久负盛名独一无二的美食,将中国人的饮食智慧和对食材的广泛运用再一次表现得淋漓尽致。鸡杂已经成为黔江享誉重庆乃至全国的一张“美食名片”,也是为数不多被冠以地理标识的黔江美食。

什么是鸡杂?鸡杂是鸡杂碎的统称,包括鸡心、鸡肝、鸡肠和鸡胗等。

巴渝湿气重、喜吃麻辣。黔江鸡杂运用土家烹饪方式,鸡杂的腥膻味重,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辣椒、粉嫩嫩的泡萝卜丝,辅以葱、姜、蒜、花椒等调料烹制而成。口味脆嫩鲜香、麻辣兼备,色鲜味美,醇香可口,麻辣得人食欲大增。

鸡杂在煮熟后,用文火边炖边吃,成为别具特色的一道土家菜肴,几十年来,一直深受黔江人的喜爱。

黔江的鸡杂店多,全国的很多地区也有打着“黔江鸡杂”招牌的店铺。但黔江人以试,就知道正宗不正宗。一看锅里只能加油不能加水;二看锅里只能有泡菜和鸡杂,不能有土豆、芋头等配菜,以免冲淡味道;三看泡菜水是不是用几十年“0子水”,本地黔江鸡杂用的泡菜,都泡在用了几十年的“0子水”里,泡菜坛类似酵池,每年只打捞沉淀物,不能换水。由于泡菜水里含有藿香等中药材,当地人还会饮用它来止肚子疼。

如今,黔江鸡杂可以带走了,还可以边吃边走。黔江鸡杂已申请集体商标。重庆城市后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了一家以正宗口味的黔江鸡杂为主打产品的特色食品加工厂,成功研制了保存时间长、便于携带的“阿蓬记”品牌“黔江鸡杂”成品。从此,黔江鸡杂正式从“小厨房”走向了“大市场”。

黔江人爱吃鸡杂,也爱带着外地朋友品尝鸡杂。黔江人不论到外地读书还是工作,谈起家乡,都不免垂涎欲滴地谈起家乡的鸡杂。

衢州莲花镇特产是什么水果衢江区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