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黄州区彬芝土特产品店 黄冈黄州区零食批发市场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1 16:57:10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龟

龟产于蕲州者,颇为奇特,故又名曰:“蕲龟”。蕲龟形状与普通龟相似,惟背甲生着细长而浓密的绿色绒毛。故又名曰:“绿毛龟”。其绿毛一说为藻类附生物,但焚之,毛蜷缩并发出咝咝的声音和散发出焦毛味。可见实为绿毛而非藻类。《一统志》载称:“绿毛龟,蕲州出。置壁间,数年不死,能辟尘。”《本草纲目》亦载:绿毛龟”今惟蕲州以充方物。养鬻者取自溪涧,畜水缸中,饲以鱼虾”,“久久生毛,长四五寸。毛中有金线,脊骨有三棱,底甲如象牙色,其大如五铢钱者,为真。他龟之养亦生毛。但大而无金线,底色黄黑为异尔。”蕲龟自唐宋以来就负有盛名,人常饲养于庭院以供观赏。若取龟置清水中(一日换水一次),绿毛轻漾,漂浮满盆,金丝浮动,晶莹耀眼,既如一团青苔在水中沉浮,又似镶嵌在白玉中的一块裴翠。如捞出水外,绿毛紧贴龟背,金丝井然不乱,颇为奇特。外商更视为奇宝,竞相购买,价值昂贵。故常有人“将普通龟捉回洗净,置于缸中,久而也能生毛,或用藻类绿苔粘在龟背,冒充“蕲龟”,索取高价.

蕲龟喜食鱼虾、牛肉。清初顾景星《黄公说字》载:“日食去血牛肉四分。每岁雷动出蛰;雷收声入蛰。入蛰时,以绵裹其身,置筒中可不死。”蕲龟既是美丽的观赏动物,又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良药,民间传说食用蕲龟可延年益寿。李时珍说,此龟“滋补方往往用之,与龟甲同功。”龟肉鲜品供食用,味甘、酸,气平、性温,无毒。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有滋阴补血之功。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并可用治阴虚、劳热、骨蒸、久嗽咯血、疟疾、血痢等症

蕲龟现在为数甚少。原因是,由于前些年治山治水,破坏了蕲龟的生活环境。近年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划定了保护区。( 黄冈)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麻城 张广河天麻

张广河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广河天麻

麻城市三河口镇张广河天麻产业协会

天麻是一种珍贵药材,具有平肝息风、祛风止痛、降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天麻喜湿,不耐高温,海拔600米以上山腰最宜种植。以三河口镇张广河为中心的九个村仿野生天麻种植主产区,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c,日照1600-2513h,日照充足,降雨量充沛,适合天麻的生长,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张广河天麻“个大、肉肥、色黄白、质坚实、无空心”的优良品质。

多年来,三河口镇政府大力推进“张广河天麻”特色基地建设,并于2016年成立了张广河天麻产业协会和天麻种植合作社,将特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积极推动合作社与贫困户对接,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并以保护价回收产品。该镇现有种植农户5000余户、从业农民20000余人,种植面积80000余亩,年产量约500万斤,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产品畅销湖北、安徽、河南等大中城市和省市地区,出口到新加坡、香港。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烧梅

馅芯以肥肉、熟馍、桔饼、花生、葡萄干、冰糖、桂花、红绿丝等制成;用薄面皮包馅,封口处呈梅花形,故名。可蒸、可炸、可烤,香甜可口。

黄州烧梅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特色小吃。黄州烧梅是黄州区的汉族传统名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配料精、制作细,上似梅花,下似石榴,亦叫石榴烧梅。可蒸、可炸、可烤,香甜可口。

烧梅,黄州府城的传统甜食名点。相传在北宋初年就创制出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时黄州为八县生员应试之地,各地考生喜食黄州烧梅,店家就在烧梅上端点了一点,象征红顶子,祝考生科场如意,高榜及第,又含有“榴结百子,梅呈五福”之意。

烧梅的制作方法是将肥膘猪肉、馒头、橘饼、花生米、冰糖、葡萄干等切成小丁,略炒,以不冒油为度,再用桂花、红绿丝、白糖调合成馅。面粉加水适量,放少许精盐揉和,醒约3分钟,搓条,切小,案上撒上干淀粉,擀成荷叶形成薄皮,放入馅心,加少许麻油。或炸、或烤、或蒸。其味香甜可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黄州烧梅既可笼蒸,也可用麻油炸食,每逢迎亲嫁娶,欢度节日,黄州人总喜欢做烧梅,办“烧梅酒”,烧梅是黄州人待客的名点。

“顺香居”位于汉口花楼街、交通路的交汇处,是一家经营重油烧梅近五十年的老店。该店的烧梅油重而不腻人,形如银菊,味道鲜美,久负盛名。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汽水粑

汽水粑是湖北省罗田县的早点名吃,它的加工程序简单,由酒曲做成的老面,自然发酵手工揉面放入铁锅用柴火慢慢烙烤,大铁锅蒸发,靠汽水蒸熟,故名汽水粑。

制作方法

1、原料:(1)面粉3斤加酵母粉和水揉成面团。(2)芝麻0.5斤加白糖0.4斤拌成馅。

2、制作:将揉成的面团分成30个小团包好芝麻馅做成圆饼发酵30分钟后,锅放入水1.5斤至小火烧热,把做好的汽水粑贴在锅边上用小火蒸8分钟后至熟而成。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茅山螃蟹

茅山螃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策湖出产的茅山螃蟹(湖在浠水,山在蕲春)、学名“中华绒鳌蟹”,以个大体肥、黄多味美闻名遐迩。据清光绪《蕲州志》载:“蟹出茅山下者,黄多而味甘,较它处为胜。”茅山螃蟹体重每只达半斤,黄多使它爬行时腹贴地,不象它处蟹肉钳,螯支撑悬空。茅山螃蟹,最肥的季节在立秋前后,有“七月的尖,八月的圆”和“九月重阳,蟹子满黄”之说。蟹肉气寒味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尤其是蟹黄(卵巢和消化腺)味更鲜,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蟹肉蟹膏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每百克含蛋白质十四点五克)、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还含有钙、磷、钾、铁等成分。烹饪方法有醉、糟、酱、炒、清蒸等。蒸蟹先用清水将蟹壳外面的污物洗净,放进盐水浸泡一小时左右,让蟹将肠里的细菌及脏物吐出,再换清水洗刷干净。蒸蟹要熟透,熟透的标志是壳色变红。如将蟹蒸熟,蘸以姜末、醋,同时喷点热酒,既能杀菌,又能去寒,其味更鲜。据《本草经疏》记载,醋蘸熟蟹,食之能补骨髓,滋肝阴,舒筋活血。茅山蟹还有散瘀血、抗结核的功能,对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素养,治疟及黄疸,或将其捣成膏涂疥疮、癣疮,捣汁滴耳聋,均有较好疗效。浠水策湖一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的大臣康茂才(蕲春人,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进阶荣禄大夫,死后明封为蕲国公)回家省亲,返京时,特将策湖的茅蟹带到京城,送到御厨房做成蟹黄面,敬献皇上,朱元璋吃后,称赞:“这蟹黄色、味都好,妙极,妙极!”。

策湖产的螃蟹为什么这么好呢?主要是有个好的生态条件。策湖多眼子菜,苦草,其根脆多甜汁,湖内鱼虾多,是蟹的佳饵;加上湖底土质松软,湖水清澈,日照时间长。这对茅蟹的生长均有利。清初年产两、三万斤;光绪二十九年建茅山闸后,产量降到两万斤左右;一九0年茅山闸再次改建,堵死了江湖通道,幼蟹不能溯江入湖,加上围湖开田,缩小了湖面,茅蟹濒于绝迹。

茅山螃蟹(茅蟹)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策湖水域,涉及策湖村、蒿墩村、仙女庙村、山洲坪村、茅山闸村、四壕村6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总面积30.23平方公里。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苕

红安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安红苕种植历史悠久,所产红苕以其品质好而著称湖北。红苕淀粉含量适中,纤维素及糖份含量高,生食甘甜可口,熟食绵软芳香,是共认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赞誉。 红安县常年红苕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年产量5000万公斤,红安属低山丘陵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红苕的内在品质和产量,生产红苕的类型基本上是直接食用型,应用品种是红安本地品种,独具红安地方特色。

红苕全身是宝,一亩地的苕藤可以供一头猪一年的饲料,苕叶茎用青椒爆炒也是一道好菜,将苕洗净磨细做出的苕粉丝或切成粉块是可口的美味佳肴,近些年来兴起的烤红苕更是令人百吃不厌。红安人有做苕片的习俗,用水煮熟或晒干收藏,到冬季伴着煮稀饭,过年时炒苕片作点心,一家人在慢慢咀嚼中品尝一年辛劳汗水换来的甘甜。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红苕也渐渐从人们耐以裹腹的粗粮摇身变为高档宾馆餐桌上的珍品。红安的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红苕生长,所产出的红苕有着独特的内质,皮薄肉红、少粉多糖,生吃甜而脆,熟食则温软而醇香。精明的商人在大中城市打着“正宗红安苕”的招牌,把红安苕的名声传播得很远很远。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红苕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据专家学者对蔬菜果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各类防癌食品中,生红苕防癌抗癌指数高达97%,居第一位;熟红苕防癌抗癌指数达96%,占第二位。红苕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对红苕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的系列开发,红苕将逐渐从封闭的山沟沟跃入广阔的大市场。过去,红苕养育了红安人,如今,红苕可望开发成一个大产业,铺就一条通向富裕文明的康庄道!

红安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红安县太平桥镇、八里镇、觅儿寺镇、高桥镇、上新集镇、二程镇、城关镇、杏花乡、永佳河镇、七里坪镇、华家河镇、火连畈茶场等12个乡镇范围。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软萩粑

软萩粑是湖北省大别山一带的一种风味小吃,它将野生软萩(鼠曲草)扎碎与糯米粉粘米粉加60℃温开水揉成面团,黑芝麻加白糖拌匀做馅,做成圆饼再用微火烙制而成。

制作原料:

野软萩菜1斤糯米粉2斤粘米粉1斤黑芝麻0.6斤红糖0.5斤

制作方法:

(1)将软萩曲菜扎碎与糯米粉粘米粉加60℃温开水揉成面团待用。

(2)黑芝麻加白糖拌匀做馅待用。

(3)把揉成好的面团分成15个小面团,然后用面团将芝麻馅包好做成圆饼。

(4)将做好的软萩粑圆饼用锅至微火烙制而成。

烙粑技巧:

相比较而言,烙粑没什么讲究,在锅里加一点油,烧热后放粑,待粑皮烙硬了就翻面。如此反复多次,粑就熟了。完全烙熟的粑,是柔软的,有些黏。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羹粑

朋友聚会的时候,菜单上有一个叫“水上漂”的,有人问那是什么,回答是羹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来一份。”

一份羹粑勾起了我对儿时那份美食的甜蜜回忆。儿时煮羹粑,吃羹粑的情景马上浮现在脑海。

那时羹粑并不是常常能够吃得到的,只有在家里轧米的时候才有。而家里每年轧米的次数也是数得清的,因而吃羹粑的次数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每次轧完米母亲就筛子筛米,完整的米用来煮饭,筛子筛下的细米不好煮饭,就用家用石磨磨成米粉,夹(煮)羹粑。每当奶奶要夹羹粑的时候,我总是到灶间帮奶奶烧水,奶奶先把米粉放入瓦钵里,舀点水调湿,等水开后,奶奶小心地用汤匙把湿米粉一匙一匙地挑进锅里,奶奶舀完所有的米粉后,还用水把瓦钵洗洗,把水也倒进锅里。盖上锅盖,不一会儿,锅边冒大气了,奶奶揭开锅盖,一个个羹粑浮出水面,奶奶再放些青菜,加点盐,用筷子挑上两砣猪油,顿时锅里香气四溢,我赶快盛上一大碗,用筷子夹起一个用嘴吹吹,不等吹凉就咬上一大口,啊,好烫啊!不断地把羹粑从左边换到右边,又从右边换到左边,还不住地唏嘘着,奶奶连忙提醒我:“慢点,慢点,别烫着,别噎着。”还用筷子夹着帮我吹凉,笑眯眯地看着我吃......要是菜园里的葫芦长大了,奶奶就会把白菜换成葫芦,葫芦那甜甜的味比白菜更鲜美,更好吃。

许多年过去了,家里也不曾磨过米粉,也没有再夹过羹粑,那一碗碗香喷喷的羹粑,总是让人回味,当年的羹粑什么时候还能再尝上一口呢?

“水上漂”终于端上来了,一团团乳白色的羹粑配着碧绿的白菜叶子漂在盘子里,我盛了一碗,夹起一个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一股香味顿时弥漫开来,耳边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

我也在超市买过米粉夹过羹粑,还在米粉里加了鸡蛋,羹粑里面放上西红柿,加了鸡蛋的羹粑呈淡淡的奶黄色,配上红色的西红柿,那颜色可真是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淋点小磨麻油,真的是鲜香无比。我也曾在羹粑里面加过虾米和紫菜,有时还换成土豆丝,尽管先生总是说“此味只就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每次吃的时候,耳边总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总觉得儿时的羹粑才是最好吃的,那时的羹粑最味美的。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艾

蕲艾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艾,艾草的一种,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炙酒则能透坛。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蕲艾因产地而得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对蕲艾颇有研究,著有《蕲艾传》,说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蕲艾古代皆为野生,随着需求量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逐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并加式成多种产品进行销售,市场反映很好。

植物学特征

又名艾蒿,属菊科蒿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高三、四尺;叶片轮生,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大缺刻叶上又有三至四个小缺刻,叶面绿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遍产蕲春县近水向阳之田埂地边,山坡上也少量生长。

化学成分

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对蕲艾与一般艾含的精油化学成份作定量分析,蕲艾叶主要成份为1、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2~松油醇、葛缕酮等化学物,其精油的出油率蕲艾(1.06%)为一般艾(0.54%)的两倍。同时,蕲艾含侧柏酮(15.6%)和异侧柏酮(2.7%),而一般艾则未见此成份。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药效功能

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蕲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蕲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 后世研究认为,蕲艾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为中医妇科常用的要药之一。内服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 蕲艾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对于产妇和婴儿,洗用艾叶可以消毒强身。将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炙经穴,或染麻油引火点炙柱,滋润炙疮,至愈不痛。炙疾有奇效,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故医家谓艾可炙百病(《名医别录》),称之为炙草。用艾灼一次,为之 “一壮”。 蕲艾不仅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具禳毒杀菌的功效。“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蕲春人更是把蕲艾蕲艾比一般艾更香,入药治病疗效更好。

相关风俗

作为吉祥之物。过去有民谣曰,“五月五日下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至今端午节这天,人们仍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点燃熏室,并边熏边念。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蕲春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蕲艾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技术要求

(一)种源。 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cv)。 (二)立地条件。 土壤为黄棕壤,耕层厚度≥25 cm,土壤pH值5.7至6.3,土壤有机质含量≥1.6%。 (三)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分株繁殖。 2、栽种:栽种时间2至3月份,每公顷≤83250穴,每穴2至3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期:端午节前后一周,在晴天中午12至14时采收。 2、采后处理:采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至叶面无水,再脱取艾叶。 3、干燥:自然阴干,水份≤14.0%。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叶片宽大肥厚,被毛密而长;淡青色或灰白色,色泽一致;香气浓郁。 2、理化指标:挥发油≥0.8。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大金葡萄

大金葡萄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大金镇的。大金葡萄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葡萄在当地供不应求,口感甘甜,颗粒大,广受水果批发者的欢迎。

大金镇葡萄种植村有张榜、刘元、刘元政、宋煜、周干等7个村,品种也由有“腾埝”“红贵族”“金藤”为主的18个优质高产品种。 宋煜村种植葡萄约100亩,张榜村将和宋煜村等附近村落计划联合建设万亩葡萄镇、千亩葡萄村。用3—5年的时间,建成10000亩葡萄园,2—5个千亩葡萄村。

黄冈土产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黄冈市土特产商店在哪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