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老家特产 安徽淮南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6 11:27:02

一.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河口丝瓜

河口丝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口丝瓜

安庆市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河口丝瓜种植历史悠久,产于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长江河流冲积地带,丝瓜中维生素c、b含量较高。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河口村种植丝瓜已有20多年,所用品种是当地品种河口丝瓜,其品质好、产量高,在8~9月"伏缺"期间大量上市,生产效益好,最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3hm2以上。

二.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火烧冬笋

火烧冬笋系山区传统风味。

制法:将冬笋连壳埋入木柴火灰中,烧焖至手按觉微软时拨灰取出,去壳、根,用菜刀的后部插入笋肉中向外撬成一块块的如劈柴状的条块。另用蕃茄酱、甜面酱、辣酱、芝麻油、酱油、葱姜汁等作调味品,可根据个人喜好选用。

冬笋脆嫩,入火灰中焐焖,笋内水分损失少又不少原味,用刀将笋肉撬下,笋肉表面毛糙,极易吸收卤汁,故味浓,质清脆鲜嫩。

三.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搅粥

搅粥

搅粥不是粥,而是饭。是玉米面省时又省粮的一种做法。在玉米面粥中加面搅和,稠至可用筷子夹起止,就菜食用。是最为独特的涞源风味,它处少见。原本为艰难岁月了草度日的吃法,今日成了变换口味、改善生活的美味。

四.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寿柴胡

寿县北山所产柴胡,质地明净,药效好,为医家所推崇,称之为寿柴胡,以区别于其他地方所产之柴胡。明代列为贡品。嘉靖《寿州志·贡赋》载,每年进献北京9斤,南京10斤。

五. 河南省 信阳 新县 淮南猪

为北方瘦肉型古老地方良种。其体型较大,耳大嘴短,四肢雄健有力,被毛粗黑发亮,产仔率高,肉质鲜嫩,色泽鲜艳,五花肉少,瘦肉率最高达35%。1961年起,河南省外贸局在产区建立外贸生猪出口基地,近年用长白、大约克和少量杜洛克、汉夏普优种交配选育,使活猪瘦肉率居全国首位。

六.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淮南豆腐

淮南豆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南是中华美食—豆腐的发源地。驰名中外的八公山豆腐、风味食品“大救驾”、淝王鱼等更使人回味无穷。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内贸易部每年在淮南举行“中国豆腐文化节”,以豆腐为原料的“豆腐宴”享誉海内外地方名特优产品有腐竹、腐皮、豆腐、大救驾、紫金砚等数十种。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七. 安徽省 淮南 凤台县 金钱饼

做法:将绿豆粉、面粉加水和成水粉浆,下平锅中摊(烙)成似铜钱状大小的饼片。可炒、炸、烩、挂箱等,当地有软炒豆饼、香炸豆饼、怪味豆饼、挂箱豆饼,是入馔佳品。典故:传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古洛涧(洛河)大湾,连年饥慌,寿州知府令郑氏为洛涧郡长郑郡令赴任,勤恳为民,治郡有方,鼓励乡邻务农经商,并提议制豆饼为商品,是时洛河一带盛行,故影响四方。

八.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淮南猪

淮南猪主产于固始县,系“黄淮海”黑猪类型,论其产仔数、繁殖力、适应性、瘦肉率及肉质等方面为“我国少有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淮南猪历史悠久,在固始最近出土的文物中有形态非常逼真的陶猪模型,据考证为西汉时期的文物,足以说明如今的淮南猪是在固始县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经劳动人民长期选择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淮南猪体形中等,背毛全黑,鬃毛粗长,耳大下垂,母猪平均每窝产仔13.4头,商品仔猪平均日增重392克,生猪屠宰率69.37%,瘦肉率44.66%。从检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淮南猪肉质相当优良,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猪种。其抗病力极强,因而致病微生物及药物残留均未检出,是正宗地道的绿色、健康、放心食品。

九.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紫金砚

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有一部《云林石谱》,记载了用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雕琢成的砚台,称之为“远古物也”,多有赞美之词。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紫金山又是古代八公山的别称。专家推测,用八公山紫金石制砚,就是始于汉,盛于唐,后来因为连年战乱不绝,曾繁盛数百年的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以后的各个朝代对紫金砚开发渐少,到明代已经珍衡得可以上贡皇宫,而到清代则基本绝迹。直到近几年,八公山区政府在振兴经济、繁荣文化的时代条件下,依据历史文献和少量存世的实物,聘请雕砚名师进行重新开发,紫金砚才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经北京荣宝斋等地的砚石专家鉴定,被誉为是集砚石的“下墨、润泽、质坚”三美于一身,为国内所罕有。


砚,毕竟是蕴含着中华文化品味的书画伴侣;紫金砚,又是满蓄着汉唐盛世文化的衡有而且珍贵的一支是八公山这块楚汉文化交汇地,繁盛地孕育了它的生命基调。在历经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涅 重生的紫金砚将以丰厚、古朴、大器的汉唐文化尤其是汉代文化为依托,衍化出与地方历史、文化相一致的工艺精品来,为源过错流长的中华书画文化添加上浓重而艳丽的色彩。

十.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淮南馓子

淮南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曰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大家都把它称“馓子”,也有称“油果”、“油面条”等的。总之这种食品由来已久,据相传和考证:“馓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上窑一带,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据老人回忆,上窑街上的“馓子”做的最地道的有两家,就是“杨氏炸馓铺”和“蔡氏炸馓铺”。上窑“馓子”和其它地方的“馓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一直保持传统工艺,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经过饧制过程,制馓艺人用其高超、熟练的技术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由于其食用方便,价廉质优,颇受当地乡邻和外地客人喜爱。

安徽淮南特产送人一览表安徽淮南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