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荣斌土特产经营部 合顺家园土特产销售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3 10:03:25

一.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唐昌板鸭

唐昌板鸭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口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为促进农民增收,我镇一直鼓励农民饲养各种优质小家禽,仅鸭子一项一年出栏在120万只左右,更为唐昌板鸭生产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现已形成了以西北村、蔬菜村、鸣凤村为代表的加工基地及一批加工大户,其中有成都市名优商标“施牌”板鸭,“蜀唐牌”板鸭,也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张胖鸭”等等,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在周边区市有较高的声誉,在成都、都江堰都有唐昌板鸭的直销门市,除成都地区外,产品运销乐山、绵阳、德阳、重庆等地,年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

二.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走地鸡

走地鸡

如果到郊区的农庄,必有走地鸡可抓,鸡种五花八门,但可以即点即吃才是重点。花田镇台商多,最“火”的一种做法就是“烧酒鸡”,看看它的吃法,我们立刻明白了“火”的原因:此菜用1.5公斤20°的台湾纯米酒做汤底,里面放进了花旗参、党参、当归、姜片、红枣等药材,再放入整只走地鸡,先是煲上半小时,揭锅了还不能吃,先点燃锅里的米酒,“哄”一声,整个锅面蹿起了红红的火苗,满屋子顿时充盈了酒香,火势持续10分钟之久。待火苗熄灭时,才可动筷。此时鸡味里带有了浓浓的酒香味,血气直往脸上冲,现在吃要开足冷气,冬天吃才是最妙了。

台湾花果园更是夸张,里面建有田园别墅,你可以在果园里垂钓、烧烤、观赏花果,迟些还可以打高尔夫球。到芙蓉度假区的设施更加齐全,爬山、游泳、漂流等等一应俱全,你还能尝到那边的山坑螺、山坑鱼和走地鸡呢。还可顺便到芙蓉嶂度假村度一下假,也是一大快事。

三.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吴家熏肉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传统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吴家熏肉以鸡和猪的心、肝、肠、肚、蹄、口条、头为主要原料。其成品棕色中衬着金黄,“灵”味中夹着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沾,放置三天而不腐。

清末民初时由吴老广创制,吴氏三代,独家经营,百余年来,盛名不哀。吴家熏肉是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7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它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红枣

  随州红枣又名神农大枣,品种有秤砣枣、枕头枣、灯笼枣、滚枣等,其中尤以秤砣枣著名。秤砣枣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以个大肉厚、脆甜可口而著称,是大枣中的上品。红枣全身是宝,含有较多的糖、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维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有补气养血之功,可治脾胃虚弱和贫血。枣树适于表土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随州红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量达1800吨。随州曾都区唐县镇华宝是神农大枣集中产区,年产红枣近20万公斤。

五.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萝卜牛腩

萝卜牛腩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鲜牛腩,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在一些繁华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萝卜牛腩的清香飘满街。在街上,你会常见到端着碗吃着萝卜牛腩逛街的人,特别是少男少女们.

六.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咸蛋焗金瓜

咸蛋焗金瓜,在广州是可以品尝到的一个美味佳肴。用咸蛋黄熬制的酱料,搭配上金黄爽脆的炸南瓜。

材料:南瓜一个(500克左右)、咸蛋4个。食用油、吉士粉适量,鸡粉、盐、黄酒等少许

做法:

1、首先把南瓜洗净去皮。然后将南瓜切开,去籽,然后切成大小一样均匀的条状(约2-3厘米长条).

2、将咸鸭蛋去壳,去掉蛋清。用刀把蛋黄压碎。

3、锅里倒入油(半锅左右),开一碗吉士粉浆,把南瓜沾上吉士粉浆,然后放入煮热的油里酥炸。用文火将南瓜酥炸7—8分钟,待南瓜炸至金黄后捞起。

4、再在锅里放入油(少量),将压碎的鸭蛋黄放入锅中用小火炒。等炒到起气泡,加入少许水,(将蛋黄稍微稀释)。在当中加入少许盐和鸡粉调味,最后把炸好的南瓜倒入锅中均匀地翻炒,直到蛋黄全部沾满南瓜即可。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茶叶

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所产茶叶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称号,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车云山毛尖。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州市北部车云山。车云山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茶农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茶》。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厉山腐乳

厉山腐乳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的。厉山腐乳生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随县地方名产。它制作精细,具有细、黄、软特色,五味调和,滋味香酥。

厉山腐乳,又称白方。相关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年间,淅河镇有刘姓人家善制腐乳,因工艺考究、味道独特,兼具香、酥、泡、甜、鲜等特色,被列为清廷贡品,享誉四方。

1929年,厉山富商秦观楼开设酱园,聘请淅河刘家后人制作腐乳,借神农出生之地的甘甜泉水,做出的腐乳味道更美,广受百姓欢迎。因其产自厉山,“厉山腐乳”这个名号渐渐传播开来。

1956年,私营酱园实行公私合营,酥香腐乳改由厉山供销社生产经营。由于是酱园老工人们配料制作,其口味、色泽依然纯正,厉山腐乳的品牌魅力不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1958年,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的1到随县视察,品尝厉山腐乳后,连声称赞“香醇可口,回味无穷”。1987年,厉山腐乳包装改为古编钟型陶坛,使美味与艺术融为一体,荣获国家包装二等奖。1996年12月在京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食品名牌产品”,名动一时。

六十载的发展传承,厉山腐乳已成为地方重要的饮食文化,成为地方名产,名气与品牌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为了让厉山腐乳成为随县惟一,1987年,厉山镇供销社申请注册了“厉山”商标。从此,“厉山”牌腐乳远销大江南北。

九.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咸阳琥珀糖

咸阳琥珀糖是关中四糖之一(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耀县雪花糖、富平琼锅糖),其渊源追溯于秦时,传承发展两千余年,是咸阳地域独有的地方名优特色食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市场上消失近40年。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著。2009年6月,咸阳琥珀糖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琥珀糖,因与虎皮同色,原名虎皮糖,皮糖因其中掺有中药,亦称加料皮糖。

相传秦时,秦始皇之母因患气管炎,久咳不止。御医熬制中药,味苦难咽,秦母久病不愈。吕不韦遂令御医,将中药混合碾制成粉,交给糖坊,掺入饴糖之中。由于药物和谷物熬制的饴糖同属温热,互促疗效,且口感好,容易下咽,秦母食后很快病愈。之后,此方流传民间。几千年来,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虎皮糖作为一种功能食品,造福民间,蕙荫广众。入冬后,几乎户户储备,以防老幼越冬不测。虎皮糖,也就形成了在咸阳地区一种独有的具有药疗的食品。

唐宋时期,虎皮糖作为养生保健、馈赠亲友的佳品。并在咸阳及长安与各地的交往贸易中,占比倚重。当时,咸阳北关骆驼场内,虎皮糖一直是众商通往西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北方各省及俄国、中东、欧洲等地。

明清时期,虎皮糖已成为宫廷贡品,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民间的艺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并向虎皮糖中加入了核桃仁等,其口感甘甜清爽,油润酥脆,甜中微苦,苦中含香。清高宗乾隆皇帝夜批奏折时,书案呈放的夜宵中就有虎皮糖。君常以虎皮糖赏赐宫娥嫔妃及朝班大臣。

据咸阳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至西安。一日,西太后法门寺降香祈福,回经咸阳,偶遇风寒,咳嗽不止。咸阳知县觐献虎皮糖,西太后吃后顿觉病情好转,细观此糖,颜色金黄,内含核桃仁色白如玉,酷似琥珀,遂说:“此糖可名琥珀糖”!。慈禧的命名,使咸阳这一特色食品名声大振,琥珀糖成为咸阳乃至陕西最具代表的特色食品。

解放前,咸阳城内北平街潘家巷(今咸阳法院街)有琥珀糖制作工坊20余家,城外大小40余家,其中以“和興全”字号尤为出名,其制作的琥珀糖工艺精湛、口味纯正,誉满三秦。

和兴全•咸阳琥珀糖8大优点

1、咸阳地方名产:咸阳人发明,唯咸阳独有。

2、历史悠久:传承发展两千余年,特色显著、文化底蕴深厚。

3、古丝绸之路重要商品:凝结着咸阳人对外贸易、交往的古老情怀。

4、古老字號:《和興全》字号传承于明清,为”咸陽琥珀糖”代表性品牌。

5、保健养生功能: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健脑补肾,温中散寒,延年益寿的食疗功能,尤其对一些慢性支气管病人有极佳的疗效。

6、王者贵气:从明清开始,一直是皇室貢品。慈禧太后赐名“琥珀糖”。

7、绿色环保:主料小米饴糖、核桃仁,辅料系千年传承中药配剂,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炒制,无废水,无废气,天然环保。

8、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十.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洪山鸡

洪山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随县洪山鸡是我国名贵的“三黄”鸡种之一,源于大洪山山脉北麓,当地群众依据对黄羽、黄喙、黄胫鸡的爱好,经长期选择培育而逐渐形成,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洪山鸡属蛋肉兼用,具有易育肥、皮薄、肉嫩、味鲜和杂交效果良好等优点,是优质鸡生产的宝贵资源,分布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长岗镇、三里岗镇、新街镇、环潭镇、均川镇、柳林镇、安居镇等8个镇,因其羽毛、喙、胫均为黄色,又称“洪山三黄鸡”。根据其外貌特征,可分为“三黄一翘”和“三黄一垂”两个类型。洪山鸡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且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主体。烹饪或深加工均可,表现为柔软鲜嫩,清爽可口,风味独特。

洪山鸡是我省兼用型地方良种鸡之一。因其羽毛、喙、胫均为黄色,故又称“三黄鸡”,其主产区位于原洪山县境内,现曾都区西南、枣阳市南部的大洪山山脉北麓,由此命名为“洪山鸡”。1985年被收录于《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1年开展品种资源调查时,仍沿用“洪山鸡”这个名称。

数量与分布

洪山鸡产区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洪山、双河、长岗、环潭、三里岗及枣阳市清潭、平林、资山等乡(镇),其中曾都区洪山、双河和枣阳市清潭饲养较多,外貌比较一致。

洪山鸡过去分布不广,数量也不多。1968年在省外贸部门扶持下,在随县洪山建立了洪山鸡场进行繁殖,同时发展生产队办集体鸡场,饲养洪山鸡,并采取优质优价及奖售措施,群众纷纷向鸡场换蛋孵化或购买小鸡,对促进洪山鸡的发展和柿康奶岣撸鹆嘶淖饔茫968~1981年当地共育肥出口洪山鸡13.6万只,群众增加收入40余万元,换取外汇20万美元。1973年仅当时的洪山区就养有洪山鸡15万只左右。此后由于收购价格、技术及资金等问题,饲养量有所下降。据1981年调查,随县洪山共饲养洪山鸡4.5万只,占当地养鸡总数的50%左右;枣阳县清潭饲养洪山鸡近2万只,约占当地养鸡数的40%。2001年产区洪山鸡存笼10万只,其中随州市存笼8.1万元,占当地鸡存笼的26.8%。

产区生态条件及形成历史

洪山鸡中心产区洪山镇和枣阳市清潭镇,位于大洪山山脉北麓,平均海拔135~200米,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水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8~16.4℃,最高温度35.9~39.2℃,最低温度零下-2.3~-8.3℃。常年空气相对温度73~79%。年降水量890~1200毫米,风力每秒钟平均1.8~1.9米,最高是4~8月,这五个月一般风力每秒2~3.5米,无霜期为212天,冬季少雨,春夏多风。全年日照时间在1846~1877小时。土壤以黄泥砂土与白鳝土为主,约占72.5%。土层较厚,植物生长茂盛,草场资源丰富。

农业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间有棉花、芝麻、豆类、玉米、红薯和花生之类。

洪山鸡的来源无字可考。据当地老农回忆,他们的祖辈就已饲养这种“黄母鸡”,在当地的环境条件下,根据群众对黄羽、黄喙、黄胫鸡的爱好,经长期选择培育而逐渐形成,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解放后,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强化疫病防治、加大选择强度、扩大养殖规模,使洪山鸡的品种纯度和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1972年秋曾将洪山鸡剥制成样品,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示,受到外商好评,创立了洪山鸡品牌。湖北省畜牧科研所于1958年开始研究洪山鸡,着手选育提纯和提高生产性能。1973年省外贸公司与随县食品公司,为了扩大洪山鸡生产规模,增加出口,换取外汇,联合在产区选择外貌比较一致的“三黄一垂”土鸡开展村、组办场,对洪山鸡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

体型外貌特征

洪山鸡羽毛、喙、胫均为黄色,青年鸡羽色较深,随着年龄增长,羽色逐渐变为浅黄色。头部宽而较短,颈长短适中,以单冠居多,复冠约占5%,冠与肉垂鲜红,耳孔周围白色,虹彩多呈红色,少数为深红色,胫部无羽,四趾,从体型外貌上可分为“三黄一翘”和“三黄一垂”两个类型。

“三黄一翘”型为黄羽、黄喙、黄胫,尾羽上翘,公鸡颈羽金黄微红色,瑶羽黑色,母鸡主尾羽亦为黑色,体态直立,体型呈方形,全身羽毛紧凑,产蛋性能良好,约占洪山鸡的40%。

“三黄一垂”亦为黄羽、黄喙、黄胫,而尾羽下垂。公母鸡全身羽毛均为黄色,公鸡瑶羽不发达,母鸡主尾羽羽干纤细,均呈下垂状,仅尾部左右各有1~2根伸出于两侧,整个尾羽似佛手,俗称“狮子尾”,体型椭圆,羽毛较疏松,肉质细嫩,约占洪山鸡的60%。

洪山鸡结构匀称,体型紧凑,胸部比较丰满,体质发育健全。“三黄一翘”类型比“三黄一垂”类型的体重大23~33%,而且体躯较宽,胫部亦较长。

生产性能、繁殖力及生活力

1、生长速度

洪山鸡生长速度较慢。就两个类型比较而言,60日龄体重“三黄一翘”型比“三黄一垂”型约高66~69%;“三黄一翘”型60日龄体重为初生重的14.90~16.35倍, “三黄一垂”型则仅为63%。

2、产蛋性能

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963年引种观察,洪山鸡“三黄一翘”型304天平均每只母鸡产蛋115.26枚,年平均产蛋率为37.91%,折合全年产蛋138.39枚。又据华中农学院1974年试验,洪山鸡“三黄一垂”型334天平均每只母鸡产蛋89.28枚,年平均产蛋率26.73%,折合全年产蛋97.56枚。另据随县洪山产区1984年30户定点观察,平均每只母鸡年产蛋137.30枚,最高个体产蛋可达184.81枚,最低个体仅为75.73枚,个体间差异达一倍以上。“三黄一翘”型比“三黄一垂”型产蛋量高40%左右。洪山鸡蛋重平均为48克左右,“三黄一翘”型较“三黄一垂”型略大。蛋壳坚实,表面光滑,呈椭圆形,蛋壳较厚,蛋形指数为1.27,壳色以白色较多,也有浅褐色的。蛋的组成比例,蛋白占56.80%,蛋黄占31.78%,蛋壳占10.92%。

3、繁殖性能

据洪山鸡产区观察,公鸡平均开啼日龄为95~105天,母鸡平均开产日龄210~225天。另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在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选种后,母鸡平均开产日龄可从263天提早到177天,可见对地方品种鸡加强饲养管理及选种的重要性。洪山鸡就巢性一般。据产区观察304只母鸡,就巢母鸡占观察母鸡的10%。又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观察,3~6月就巢母鸡占全群的21%,平均每次持续24.4天。在人工催醒的情况下,7~10天可以醒抱。

产区群众饲养洪山鸡,对公、母鸡的比例,并无一定的要求,每户不论养母鸡多少,一般均养一只公鸡。据对产区洪山鸡场的调查,共有成年母鸡304只,种公鸡27只,公、母比例为1:11.26。根据对产区抱房的调查,受精率为81.88%,孵化率为80.38%,雏鸡30日龄成活率为78.80%。

4、育肥能力

洪山鸡易于育肥,肉质良好。产区群众一般在屠宰前20~30天将鸡关在简易笼内,限制其活动,用糠麸调稀饭饲喂。经过育肥后的鸡,皮薄肉嫩味鲜。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963年试验,取洪山仔鸡5只,60日龄去势,恢复期10天,从70日龄开始笼养育肥,育肥期70天,平均增重892克,料肉比为5.24:1。

评价与展望

洪山鸡是我国名贵的“三黄”鸡种之一,属蛋肉兼用,具有易育肥、皮薄、肉嫩、味鲜和杂交效果良好等优点,是今后我省优质鸡生产的宝贵资源。在港澳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特别是加入WTO后,这一特有的家禽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针对洪山鸡存在的个体不大、生长较慢,产蛋较少,饲料报酬偏低的缺陷,一是在产区建立洪山鸡繁殖场,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品种质量,重点向优质鸡方向发展。二是将洪山鸡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要求,划定洪山鸡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引进外来品种的家禽。对保护区内的种鸡场、孵化场严格审验,办理许可证,农户喂养的0公鸡一律淘汰。鸡苗由符合条件的洪山鸡孵化场统一提供。三是培植洪山鸡生产的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地域范围

洪山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北省随县洪山镇、长岗镇、三里岗镇、新街镇、环潭镇、均川镇、柳林镇、安居镇等8个镇。东邻曾都,南环京山、钟祥,西接枣阳,北靠汉丹铁路。地理坐标位于:东径112°43’—113°46’, 北纬31°19’—32°26’,区域面积2800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洪山鸡羽毛、喙、胫均为黄色。从体型外貌上可分为“三黄一翘”和“三黄一垂”两个类型。“三黄一翘”型为黄羽、黄喙、黄胫,尾羽上翘,公鸡颈羽金黄微红色,瑶羽黑色,母鸡主尾羽亦为黑色,体态直立,体型呈方形,全身羽毛紧凑,产蛋性能良好,约占洪山鸡的40%。“三黄一垂”亦为黄羽、黄喙、黄胫,而尾羽下垂。公母鸡全身羽毛均为黄色,公鸡瑶羽不发达,母鸡主尾羽羽干纤细,均呈下垂状,仅尾部左右各有1~2根伸出于两侧,整个尾羽似佛手,俗称“狮子尾”,体型椭圆,羽毛较疏松,肉质细嫩,约占洪山鸡的60%。 2、内在品质:洪山鸡皮薄、肉细、油多、味鲜。烹饪或深加工均可,表现为柔软鲜嫩,清爽可口,汤色黄亮,风味独特,回味绵长。 3、符合《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4-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巴中经济开发区钰蓉土特产经营部康县兴源土特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