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桔普洱茶哪里特产 新会产区小青柑普洱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6:55:37

一.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有机沙糖桔

广宁县有机沙糖桔自2005年上市以来,一直都是“皇帝女不忧嫁”,远销加拿大、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4日,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厂正式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的有机认证,是全国第一家通过国环有机产品中心认证的农业企业。这意味着该公司生产的有机沙糖桔出口获得了“国际通行证”,可以销售到全球各个角落。从此,广宁有机沙糖桔将踏大步走出国门,高高兴兴赚外汇。

据悉,广宁县创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立体种养“三高农业”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拥有柑桔有机种植基地1650亩,种植沙糖桔、贡柑10万株。在获得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之前,该基地已分别获得了香港有机认证中心得有机食品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CQC认证两个权威认证。从2005年起,该基地实施有机种植,成为国内首家实施柑桔类有机种植的农业公司,开创了国内柑桔有机种植的先河。2006年,该公司品牌产品——“第一吉”牌有机沙糖桔在香港销售价达60元/公斤。目前,该基地是肇庆市获省出口检疫局批准的果园和加工厂同时获得供港澳资格的两家柑桔生产企业之一。

据介绍,有机沙糖桔区别于普通种植的沙糖桔,具有釉面更有光泽、糖度更高、化渣无核、清甜脆口等优点,糖度最高可达到17.5度。经过多年种植培养,该生产基地以华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严格遵守有机栽培技术规范,坚决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合成农药,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治理虫害,配备了年加工柑桔4000多吨的流水加工生产线,建设了容积为6000立方米的沙糖桔冷藏保鲜仓库,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种植、加工、保鲜经验。从2008年开始,该基地每年挂果合格率达95%以上,果品的保鲜期最长可达到90天。今年,该基地有机沙糖桔产量将达到2000吨,同比增长30%。

广宁有机沙糖桔品牌的打响,将更有利于全县沙糖桔的内销和出口,尤其是对全县沙糖桔的有机化、标准化种植和销售起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广宁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沙糖桔作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培植,确立了“稳定面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促进流通”的发展思路,做强、做优全县沙糖桔产业,提出从2008年起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全县沙糖桔质量,做优做强全县沙糖桔产业,全力打造“优质沙糖桔出口基地”。

目前,沙糖桔种植遍及全县17个镇,种植面积达23万亩。2005年10月,广宁县被评为“中国沙糖桔之乡”,沙糖桔产业成为了农民增收的甜蜜产业。有机化、标准化沙糖桔的种植推广和加工保鲜,为农民提供了创业致富的途径和就业岗位,仅创展公司就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超过500个就业岗位。2008年,仅沙糖桔种植一项,就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约500多元。

今年,在以顺广沙糖桔专业合作社、广沙桔果场、创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及八一生态农场为龙头的基础上,引进了更多的流通公司参与,在排沙、南街、洲仔、古水、横山等沙糖桔种植大镇发展沙糖桔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使全县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7.5万亩以上。同时,计划明年引导全县更多的沙糖桔种植户与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挂钩,形成合作组织,使全县沙糖桔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出口量达到5万吨以上,出口产值3亿元以上。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富邦腊肉

富邦腊肉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邦乡的。富邦乡腊肉色泽鲜红、味美可口、色、香、味俱全,在乡内一年四季均可保存享用,远近闻名。

富邦乡位于澜沧县西北部,国道214线在乡境内经过,距县城64公里,交通便利。境内最高海拔2436米(乡政府驻地1850米)。年平均降雨量1800-2200米,年平均气温14.8℃,空气清新。由于富邦乡生态香腊肉产自高海拔地区,有“天然冰箱”保鲜,源料又比较生态,成品腊肉色泽鲜红、味美可口、色、香、味俱全,在乡内一年四季均可保存享用,远近闻名。其品种有腊腿、腊肉、腊肚、腊脚、香肠、小干肠等。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四. 四川省 眉山市 丹棱县 丹棱桔橙

丹棱桔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丹棱桔橙果实葫芦形或倒卵圆形、中等至大,果顶平、柱点微凹;果皮橙色、较粗,易剥皮;果肉橙色、脆嫩化渣、味浓甜,多汁,无核,品质上等。

丹棱优质桔橙包括“不知火”、清见、春见、爱媛等多种优质品种,都是风味极好、品质特优的柑桔新品种,并且各富特色,共同特点都是皮薄易剥、水分充足。其中:“不知火”异常甘甜、脆爽可口、多吃不上火;春见果肉丰盈、口味甘甜怡人;清见柔软多汁、甜橙香气馥郁,入口细腻;爱媛果肉饱满、细腻、爽滑,酸甜适宜;春香则融合了桔和柚的特点,颜色青绿、口感脆爽鲜滑。

目前,丹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不知火”生产基地之一,在发展“不知火”的同时,还积极发展同样优质并各富特色的其他几类优质桔橙,形成以“不知火”为主,清见、春见、爱媛、春香等为辅的优质桔橙发展格局,全县以“不知火”为主的优质桔橙种植面积达11万亩,总产量15万吨以上,农民人均产果量1.15吨。根据丹棱县规划,“十二五”末,该县优质桔橙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

丹棱桔橙

地域范围

丹棱桔橙产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丹棱县境内丹棱镇、杨场镇、双桥镇、仁美镇、张场镇、石桥乡等6个乡(镇),6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103°35′、北纬29°52′-30°08′之间,东邻眉山市东坡区,南接夹江县,西接洪雅县,北连蒲江县。保护面积21万亩,年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丹棱桔橙果实葫芦形或倒卵圆形、中等至大,果顶平、柱点微凹;果皮橙色、较粗,易剥皮;果肉橙色、脆嫩化渣、味浓甜,多汁,无核,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丹棱桔橙可食率≥60%,可溶性固形物≥13%,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 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普洱咖啡

普洱咖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普洱咖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当今咖啡与茶叶、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据《思茅地区志》与《思茅县志》记载:1956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曼老街创建咖啡农场,引进小粒咖啡品种种植。1982年,在南屏公社大开河引种小粒咖啡320亩获得成功。1987年,思茅地区与广东省东莞市雀巢咖啡公司进行经济协作,引进资金、技术发展咖啡生产,计划到2000年建成10万亩咖啡商品生产基地,地、县供销社系统负责领导,统一规划开垦,组织生产经营。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咖啡商品基地,在南屏乡大开河村种植咖啡606亩。1989年,累计已开垦定植高标准集约型的咖啡园3.2万亩,已投产3000亩,咖啡豆产量20吨。思茅地区的小粒咖啡品种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品质优良、香味醇和、味道很好,可与世界优良品种媲美”的饮料,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如今,普洱市(原思茅地区)的咖啡产业已步入规范化运作:生产技术统一、产品质量一致,“普洱咖啡”这一地域品牌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目前,普洱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地和咖啡交易中心,全市咖啡在稳步发展,提高单产,生产优质产品过程中,实现亩产150公斤以上,优质咖啡豆达到80%以上。咖啡产量、产值连续增长,咖啡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出口创汇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1年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普洱市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决定》文件;2011年4月《DB53/T 154—2006 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促进了普洱咖啡产业化的发展。

普洱栽培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88年开始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十一五”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特色生物产业和文化旅游养生产业作为普洱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战略目标,把咖啡产业作为优势骨干产业来抓,咖啡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普洱咖啡的国际品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普洱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2011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43.9万亩,投产面积19万亩,咖啡产量2.8万吨,咖啡产值8.5亿元。2012年投产27万亩,实现咖啡产量3.65万吨,产值9亿元。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6362.56万美元。目前全市注册的咖啡企业70家,其中有出口资质的企业12家,脱壳加工厂42家;深加工厂4家;有专业合作社62个,有咖啡产业从业人员3万户,10万多人。

咖啡生长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普洱市因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种植的小粒种咖啡(阿拉比卡种)品质优越,风味独特。自2004年起,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从全市咖啡产品中抽样送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历次送检BHC(六六六)、DDT等均未检出,卫生指标皆优于绿色食品标准;自2006年起,东莞雀巢有限公司每年从普洱收购的咖啡中抽样送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禁用和限用的农业化学品均未检出。普洱咖啡优秀的内在品质,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认定为一类产品;雀

巢咖啡公司推出的精品咖啡(Limited Edition),原料豆即为普洱咖啡; 2006年美国特种咖啡协会把普洱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连续三年的杯品比较结果公布,普洱咖啡的综合评分88.75分,哥伦比亚咖啡综合评分85.88分;2012年1月星巴克首席杯品师Jeremy Wakeford再次为普洱咖啡打出了81.5分的高分。优越的品质使普洱咖啡产品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以现代农业理念谋划咖啡产业发展,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做精咖啡产业,把普洱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咖啡精加工基地和咖啡物流中心、贸易中心。把普洱打造成为“中国咖啡之都”、国家出口农产品(咖啡)质量安全示范区。力争到2016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投产面积达到70万亩,年产咖啡豆10万吨,咖啡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小粒咖啡普洱市栽培咖啡大约150年历史,由传教士引种在澜沧、江城、景东、景谷、孟连县等地零星种植。普洱市咖啡产业化发展始于1988年。由于规模化种植咖啡以来一直沿用思茅市地名,加之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54.1-10-2006《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所用名称也是“思茅”,所以,普洱咖啡仍然使用“思茅小粒种咖啡”的原料品牌。20多年来,普洱市委、政府始终把发展咖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骨干产业来抓,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与雀巢咖啡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咖啡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环境,普洱咖啡的品质一直为世界公认是比较好的咖啡,为世界著名咖啡公司所青睐。自2004年起,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咖啡产业联合会抽样(全市30余家咖啡公司产品混合样)送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进行检测,历次送检BHC(六六六)、DDT均未检出,卫生指标皆优于绿色食品标准;自2006年起,雀巢公司从普洱收购的咖啡中抽样送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禁用和限用的农业化学品均未检出。思茅小粒种咖啡优秀的内在品质,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认定为一类产品。雀巢咖啡公司新推出雀巢精品咖啡(Limited Edition),其原料豆即为普洱优质的思茅小粒种咖啡。而日本的达依那姆综合投资株式会社(北京吉意欧咖啡有限公司)也在日本注册了思茅小粒种咖啡。

历史咖啡是普洱的优势骨干产业,市委、政府非常重视咖啡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几年来,普洱先后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生态咖啡园建设,水滴灌溉亩增产30%咖啡试验,有机咖啡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并提供一定的咖啡种,鲜果加工流程配套试验。实现咖啡平均亩产商品咖啡米125公斤,实现最高亩产鲜果2638公斤/亩(商品米400公斤)。先后有10多个国家的咖啡专家及客商上千人次到普洱参观、交流、学习。制作了一万份“思茅小粒种咖啡高产优质栽培规程图”。2003年率先在全国组建咖啡产业联合会,以“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共同利益、发挥咖啡产业整体效益”为宗旨,坚持诚信自律,规范咖啡行业的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市场营销行为。 未成熟咖啡豆

目前,普洱市的咖啡产业已基本步入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生产的时代:生产技术统一、产品质量一致,“思茅小粒种咖啡”这一地域品牌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全市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咖啡豆品牌9个:雀巢、桑莱特、北归、澜沧江、阿拉比卡、莱福山、曼1(翰德)、塞纳、乾润(昆明重工),深加工产品品牌3个(曼崖、北归、首品),咖啡馆(室)31个,出口企业9个,咖啡产业从业人员10余万人,涉及农户2万余户。其中:桑莱特咖啡脱壳精选加工厂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咖啡初加工生产设备,年加工咖啡壳豆1.2万吨(每小时加工10吨),可以同时加工出8个级别的咖啡米,标准化的咖啡脱壳生产线一次完成脱壳、粒度分级、重力分级、抛光、色选、自动称量打包等流水作业,使咖啡一级品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中国咖啡初加工一次性与世界接轨。

地域范围

普洱咖啡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内,涉及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1区9县,共84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为: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南北纵距208.5公里,东西横距中北部55公里、南部299公里,种植面积6.7万公顷,年产咖啡豆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茎为直生,茎上有节;每个节上有1对叶片,绿色;花为:白色,雌雄同花,盛花期一般在3月~4月;成熟鲜果为圆形红色(黄色)浆果,鲜果脱皮后一般多为2粒子,鲜果成熟期一般在10月至次年2月。商品咖啡豆为浅蓝色或浅绿色。 2、内在品质指标 普洱咖啡色泽好、品质优,具有“香气浓郁持久、略带果酸味”的独特品质特征;酸味及浓稠度较好,有浓郁的咖啡味。其中,水分≤12.5%,灰分≤4.2%,水浸出物≥20.0%,咖啡因≤1.2%,总糖≥8.5%,蛋白质≥11.0%,粗脂肪≥5.0%,粗纤维≤35.0%,总酸≥0.5%。 3、质量安全规定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用投入肥料、农业等管理使用参照《种植业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规范》、云南省地方标准《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DB53/T154.1~10-2006 执行。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景东烤烟

烟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烤烟是云南省景东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突出“三个特色”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突出山坝结合的特色,抓住景东山地烟叶质量好和坝区连片种植容易管理的特点,坚持以山地烟叶生产为基础,河谷田烟为突破,注重山区抓面,坝区抓点,着力在坝区点上抓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经验后在面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实现点出经验面出成果;突出品种特色,全县以K326烟为基础,着力培育开发KRK26新品种;突出生态特色,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生态+科技+适度规模”理念,引领景东烤烟产业发展。利用“林在地边生、烟在林中长”的自然生态优势展示景东的烟叶生态特色。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思茅咖啡

思茅咖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国咖啡专家说:“一个不被世人发现的美丽地方———思茅生长着品质优良的咖啡。”2006年1月,美国特种咖啡协会连续三年把思茅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作比较和综合评分,思茅咖啡88.75%、哥伦比亚咖啡85.88%。这一切无不说明普洱市生长着品质一流的咖啡。

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中,思茅咖啡以优良品质闯入国际咖啡市场,并且受国际咖啡消费者的宠爱,发展咖啡前景广阔。2009年,咖啡种植面积21.8万亩,产咖啡豆1.74万吨,产值2.7亿元;全市外贸出口3995万美元,其中,咖啡223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6%。这都是普洱市委、市政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咖啡产业,以“抓好标准贯彻、抓好基地管理、抓好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开拓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管理,培育龙头,拓展市场,走精品咖啡之路,打造思茅咖啡优质品牌的结果。

思茅咖啡

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

8958550

咖啡

八.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勐库普洱茶

勐库普洱茶是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的。勐库镇生产的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红褐、阵香显著、叶底黄褐的品质特点,畅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广东、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茶叶是勐库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勐库镇是勐库大叶茶起源之地,勐库素有茶乡之称,千百年来勐库人民在种茶、制茶、饮茶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灿烂的茶文化,生长于勐库大雪山的千年万亩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的古茶树群落,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勐库大叶茶曾在两次全国茶树、茶种审定委员会上与祈门茶、铁观音等三十个传统茶树良种被评定为优良品种。勐库大叶茶以其茶峰显露、茶条肥硕,内含物质高、茶味浓郁香甜而闻名于世。2002年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宫廷普洱茶”、“特级普洱茶”获得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究会名优产品评比金奖,2003年获云南茶叶协会“云茶杯”评比金奖,2004年“勐库牌”紧压茶(青饼)获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康乐杯”名优普洱茶质量评比金奖。3年连获5个金奖,彰显了勐库大叶茶的优良品质。现勐库有茶叶面积3.3万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6723亩,总产量达1300吨。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景谷 普洱豆汤米干

普洱叫的“米干”,即昆明叫的卷粉,广东人叫的肠粉,都是现蒸热卖。思茅地区普洱县城的豆汤米干远近闻名,是为正宗的素食者和威肥者的上乘食品,吃起来松软可口而鲜甜,享誉东南亚国家,凡到普洱出差或旅游的人,都要品尝一番。

豆汤米干的做法是,取当地圆润饱满的干豌豆磨成豆面粉,经三道筛滤后细如淀粉,放在锅中煮沸调成糊状豆汤,然后把刚蒸熟的新鲜米干切成条丝状,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面糊汤,并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汤、酱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腌萝卜或泡腌京白菜即配套成了普洱豆汤米干,吃后回味无穷。


小青柑普洱茶广西特产正宗广东新会特产小青柑普洱茶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