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特产粉 正宗潮州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7 10:44:42

一. 台湾省 宜兰县 包心粉圆

包心粉圆

是在嫩Q粉圆中加入各种不同的馅料,如红豆、绿豆、大豆、花生、芝麻之类。

尤以红豆最符合大众口味也最受欢迎。

包心粉圆的创始来自宜兰罗东夜市,是粉圆的创意开发,也是宜兰最有名的小吃之一。推荐:台湾宜兰县罗东镇公园路夜市1078号(近罗东观光夜市)

电话:

008863-9544086

这家包心粉圆在台湾东部是大有名气,位在罗东公园夜市区,小小一个排档摊,挤的满满都是人。每颗粉圆弹性十足,咬起来回味无穷。

二.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猪脚粉

钦州名气最大的名小吃,用当地特有的上好细米粉,配以调制好的熟猪脚做佐料而得名,香辣鲜爽,一般都是5到7元一碗,分量很足,各大小餐馆和街边小摊都可吃到。

钦州猪脚粉,神仙也打滚。钦州的招牌美食在钦州,原汁原味的猪脚粉很讲究。首先,是猪脚的炮制,一般是晚上烤猪脚,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炸猪脚,起一个大锅,放入足够的油,炸到一定程度,再放到锅里加入配料焖炖,炖到猪脚肉里都渗够了配料的味道,而那些炖猪脚的汁是最香的了。其次,就是粉,有大粉和细粉选择,根据个人爱,将大片切粉卷起切成两指宽的小块,泡上猪脚汁就是很美味了。即使不吃猪脚单吃汤素粉也很过瘾。

三.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围垦粉葛

新会围垦粉葛--无公害农产品,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地方特色农产品。

保健药膳

1、桂花葛粉羹: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粉,再用沸水冲化葛粉,使之成晶莹透明状,加人桂花糖调拌均匀即成。此羹甘甜润口,气味芬芳。此羹具有迟热生津,解肌发表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口渴、心烦、口舌溃疡等病症。

2、葛根粉粥: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溅出,与葛粉同拌均匀,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调味品。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具有营养机体,时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3、葛粉饭:葛粉200克,梁粟米饭500克。先用滚开水将饭淋湿,加人葛粉拌匀,放入豆鼓汁水适量,在旺火上煮熟。适当拌以调味品即可食。此饭具有清心醒脾,促进智力的作用。适用于狂症,心神恍惚,言语失常,记忆衰退等病症。

4、葛粉:猪胰汤葛粉50克,猪胰半具。将猪胰洗净切薄片,煎水,待猪胰熟后,加人葛粉调匀,酌加五味调料,即可食用。此汤鲜香适口,具有生津止渴,降糖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消渴,多尿等病症。

四.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粉干

常山粉干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配菜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是大多数人喜爱吃的食物之一。吃的方法与面条差不多,夹在筷子上,既柔软又细腻,令人胃口大增;吃在嘴里“滋、滋”作响,既滑溜又顺畅。往往是“哗哗哗”几大碗下肚,还舍不得放碗,那滑而不断的滋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种类

粉干的烧制种类很多,一般有香菇青菜粉干、虾仁鸡蛋粉干、肉丝炒粉干、茄子鸡蛋粉干、鱼炒粉干、蟹炒粉干、青椒蘑菇炒粉干等。干炒粉干的方法是:先将粉干用热水泡十分钟左右后沥干待用;然后干锅热油再加入肉丝(也可以是香肠切片)、酒、蒜、酱油、鸡精等进行爆炒,五六分钟后倒入粉干炒,炒的时候用筷子挑着拌,水分炒干后装盘。

制作

常山粉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北宋初年我县的粉干家坊制作就比较盛名,有些农户就以制作粉干谋生。粉干如此好吃,加工的程序当然是比较复杂的。

1.浸泡润米包括洗米(去杂)、浸泡、润米等工序,排除大米中的糠片、砂石等杂质。一般情况下,浸泡半小时,润米1至2个小时,其本上能使淀粉颗粒松散,达到良好的效果。2.粉碎搅拌通过机械作用,将大米研靡成粉,并使水分均匀、适量地混合在粉粒中。3.压条又称打粒子,就是将米粉通过粉干机初榨成松散颗粒。4.蒸料,使物料在蒸汽的作用下,升温下至熟化,提高压榨效果。5.出条,又叫出丝,是从大米到制成粉干的定型阶段。6.晾晒,将出机后的粉干疏散,用竹子撩起摆平后晾干或晒干,轧成长220毫米左右,用专用纸包装好即可。

总之,吃一碗晶莹透明、柔软爽滑、味道纯正、物美价廉的常山粉干,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能体验到乡村的清新和恬静。

五. 河北省 衡水 景县 景县粉玍大

景县粉玍大是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美食。景县粉玍大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深受当地人喜爱。

玍大(音ga da),这个怪怪的名字对一些人来说也许感到陌生,然而对衡水景县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很普通的一种传统食品。它是把绿豆面和成糊状,在平底锅上摊成饼,烙一面,待熟后折叠成三角状或四角状,然后采用凉拌、炒、炖等方式食用。

景县人吃粉缶大的习俗已流传了五六百年的时间。永乐初年,一群以李姓居多的山西移民迁到离连镇不远的一个地方定居。这里土地贫瘠,李姓居民便以摊缶大(当地人将粉皮也归入其类)、做粉皮等买卖为生。他们摊了粉缶大去连镇、孙镇等集市上去卖,因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不久便远近闻名,人送村名缶大李。后来,缶大李逐渐演变成缶大庄。

数百年来,做粉缶大的技术由缶大庄逐渐传至邻近的焦庄、赵庄等村。吃粉缶大的习俗也逐渐遍及景县全境及毗邻的阜城县几个乡镇。相传,旧时京津地区售的粉缶大也是景县人制作的。粉缶大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是以景县的面貌出现的。

1981年景县地名普查时,缶大庄因系生僻字村名,又因该村已发展为苏、王两姓居多,遂改名为苏王庄。如今,苏王庄的村民早已不靠摊粉缶大为生。虽然时代变迁了,“缶大庄”人的谋生方式改变了,但他们吃粉缶大的习俗一直没变。每当逢年过节或来客人时,村民们都要做些特好的粉缶大,变着花样做成各种菜肴来招待客人。

像苏王庄一样,景县的大多数乡村也持续地传承着吃粉缶大的习俗。在景县乡间,经常会看到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卖粉缶大 的生意人。城里的蔬菜门市部也兼卖这种小吃。在景县的一些酒店,针对当地消费群体的饮食特点,采用现代烹饪方式,把传统的粉缶大做成许多颇具现代气息的地方特色菜,如糖醋粉缶大、醋溜粉缶大、缶大汤等,很受人们欢迎。一些景县人在衡水开的酒店也有这种地方特色菜,非常受顾客青睐。

六.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白首乌粉

滨海县素有"首乌之乡"美称。相传清咸丰年间就有种植。首乌是可药食两用的滋补品。滨海县利用这一土,办了首乌制品厂。所产总渠牌精制白首乌粉,以首乌块根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去杂、粉碎、过筛、粉乳沉淀、分离、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产品呈粉状,洁白带光泽。荣获盐城市"传统品奖",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和东南亚一带。

七. 福建省 三明 梅列区 泥鳅粉

泥鳅粉

泥鳅粉是三明从选料到加工,都是很讲究的,首先要选用从不受污染的水田里捕捉来的活泥鳅,不能用人工饲养的。泥鳅抓来后要放在清水中养1-2天,让它吐尽泥味。煮前1-2小时,还要给泥鳅喂少许食盐、酒糟、味精,使调味品的味道进入泥鳅体内。

煮泥鳅时,先在锅中放入冷水,把洗净的泥鳅倒入锅中,让它在冷水中游动,然后文火烧锅,使泥鳅在游动的状态下被煮熟,这样煮出来的泥鳅又软又滑。泥鳅煮熟后,在泥鳅汤中加入烫过的上好粉干和生姜、腌菜、红酒等调料,即可食用,正宗的南霞泥鳅粉干,讲究嫩、香、软、滑、鲜,无怪乎其名声远扬了。泥鳅煮粉干,不仅可以一饱口服,也有食疗的作用。

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泥鳅是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素的上佳食品。据有关资料介绍,每百克鲜泥鳅含蛋白质18.4克,脂肪3.7克,钙3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烟酸,其营养价值比瘦猪肉还略胜一筹。

八.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牛腩粉

牛腩粉是广东阳江市著名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之一。

因以调制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起于民间,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南宁、梧州等城市。

牛腩粉除了牛腩的味道要讲究外,河粉的质量也很讲究的。阳江的河粉比其它地方的河粉要簿一点和韧一点,口感比较爽口。这样的河粉配上牛腩,那滋味吃过一次,就想再吃。在阳江牛腩粉是很多人的最爱!早餐来一碗牛腩粉配上几条猪肠碌,那真是一大享受!

牛腩粉的传说

相传,从前有一户贫穷潦倒的人家,家中只有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八十多岁的0,孩子的母亲因为受不住煎熬而另外找了个人嫁了。男人用积攒多年的一点点积蓄了一个米粉店。可生意却很不景气,一家老小常常饿得饥肠咕噜,不舍得吃粉,就只好吃些照得见人影的稀粥,连肚子都填不饱。孩子们没有东西吃,饿得面黄肌瘦的,比同龄的孩子瘦很多。菩萨非常同情这一家人的遭遇,于是就托梦给这个男人,告诉这个男人了一种制作米粉的方法,让他用这种制作米粉,再加上一些牛腩和其他配料,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第二天,男人用菩萨教的方法制了一些米粉,还加上了一些牛腩和其他配料,谁知这种制出的粉很香,人们很快就抢购一空,这天,男人赚了不少钱,孩子们吃上了有始以来最饱的一餐。生活渐渐好了起来,这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男人死后,这种方法渐渐在人间流传开了,因为加了牛腩,所以人们把这种粉称为“牛腩粉”。

九. 广西 来宾 象州 象州螺蛳粉

象州名吃——螺蛳粉。那配料可真讲究,白滑滑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青菜,调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焖螺蛳的汤水,吃着是酸辣爽滑,相当可口,真可谓是 “零星的摊位,五星的滋味”!这样的小店,这样的小吃做得如此精致,象州人对吃可真是讲究。据当地人说,在西环路上有几家肥仔螺蛳粉店,那里的螺蛳粉味道更正,路过的人一定去尝尝。


十. 广西 南宁 青秀区 南宁粉饺

南宁粉饺 其以米粉作皮,富有弹性;瘦肉和马蹄剁碎作馅,鲜香清爽。等到蒸得香飘四溢时出笼,晶莹剔透,饱满圆润,浇上黄皮酱,洒些许油星,便是一味美食。

忘记多少珍馐佳肴,忘不了水街粉饺。

水街的名小吃很多,粉饺就是其中一品。在南宁,水街粉饺与老友粉齐名。然而,因为很多老店的技艺已经失传,很多人只闻其名,难睹其容,难尝其味。正因如此,水街粉饺才最让人难忘。如今,老甘粉饺已经注册商标,成为品牌。

悠久遥远的历史

曾经,水街有三四家粉饺齐名,但传承到现在仍被人认可的就是老甘那一家了。

在大同街6栋109号,女儿们在店里包着粉饺,86岁甘贤英阿婆则坐在小店门口卖马蹄糕。甘阿婆的父亲是甘家粉饺的创始人,甘阿婆是甘家粉饺第二代传人,甘家粉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阿婆说,从她记事起,父亲就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她就跟在父亲身后,后来手艺尽得父亲真传。转眼,甘阿婆也已经白发苍苍,这么多年来,周围的环境不断在变,不变的还是那粉饺的味道。

在甘阿婆地道的南宁白话里,展现这样的一幅画面:每天清晨,一个叫卖粉饺的男子,穿越晨雾独行。青蓝色的对襟褂,一对卷起的裤管,黑布鞋,箩筐里面晶莹剔透的粉饺、粉虫,冒着热气,散着浓香。从街头到巷尾,悠长的叫卖声幽幽飘荡,长长的巷子里,不时有人开门出来买粉饺、粉虫。

一年又一年,一朵朵小花,飘落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枯萎了又开放;春去秋来,巷边门面镜子,一槅一槅模糊在日月的轮转和沧桑中,时光轻易地让粉饺凝聚了上百年的历史。招待外地客人,南宁人喜欢来水街吃粉饺。除了粉饺的香味,品的就是延续百年的文化。不管穿着西装,还是趿着拖鞋,没有人在意,坐在方寸之间的小凳子上,在如凳子一般大小的小桌子上摆上粉饺、粉虫……那股小市民的悠闲,那股浓浓的市井风情,在邕城的古街风韵中穿行。

独一无二的工艺

粉饺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糯米粉蒸熟作皮。因为南方人不习惯吃面食,却对大米情有独钟。粉饺就是北方饺子在南方的本土化后的产物。

一盘粉饺摆到了桌上,记者迫不及待拿起筷子细尝起来。眼前的粉饺,粉皮光滑透亮,皮质结实有嚼头,用料特别厚实。据说,这种粉饺即使多次抛起来也不会烂。用筷子试抛了了好几个粉饺,掉下来的粉饺完好无损,真的与其他很多粉饺不同——那些粉饺,刚刚夹起下半截就烂在碟里,更不用说抛起来了。

与北方饺子的肉味浓郁、广东饺子的清爽相比,水街粉饺的味道带着浓郁的“西南风”——酸甜中带着肉香,馅是广东风味的冬菇肉末,皮和潮州粉果相似。

西乡塘水街甘家粉饺的第四代掌门人卢志告诉记者,粉饺之所以能传承百年,靠的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做粉饺要用优质的大米,经过泡、洗、挑选、磨米、调浆、蒸制等十几道纯手工制作工序,在这过程中绝对不能加任何添加剂,搓出来的粉皮自然厚实有弹性,蒸熟后也结实有嚼头。当然,在这过程中作用最大的还是米质,米质的好坏决定了粉皮的品质。

粉皮做好之后,将瘦猪肉、虾米、香菇、木耳、莲藕、马蹄等制成馅心,然后包成饺子。蒸熟后就可以上桌,蘸酱、醋等不同的调料,就有不同的风味。值得特别推荐的是老甘粉饺的蘸酱,比如黄皮酱,酸酸甜甜的,还有一种用肉煮成的酸甜汁,蘸着粉饺,味道浓郁而令人开胃,令人大快朵颐。

推荐产地:西乡塘区水街

路径:可以搭乘203路、18路、78路公交车到人民解放路口站下车,拐进旧水街菜市即到。

潮州特产小吃及价格正宗潮州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