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聚农土特产 云南普洱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8 19:41:08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澜沧薏仁米

澜沧薏仁米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的。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截至2004年底,澜沧县科技局科协已在竹塘、东回、拉巴、勐朗四个乡镇示范种植薏苡5680亩,总产量达1420吨。近几年,澜沧县生产加工的薏仁米主要销往安徽毫州、广西樟树、广东清平、广西玉林、四川成都等地,薏仁米具有稳定的销售市场。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普洱茶

墨江普洱茶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早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墨江坝溜杨八寨村民即从绿春引进种植。

墨江是思茅市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为普洱茶产地之一。茶区有景星(今景星乡)、玛玉(今划归绿春县)两大茶山以及碧溪乡的须立茶山,零星茶园各乡都有。墨江地处北回归线上,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广大地区,茶叶生长都很好。墨江苍莆塘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5.87米,基部于径43厘米,树幅2.7米。墨江界牌大茶树有一株树高3.2米,基部干径41.3厘米,树姿开展,树幅5.1 8米,是栽培型的。

景星茶山种茶历史悠久,民国30年(1941)时种有茶树30万株,年生产茶叶40—50担,最高年产60担,其生产的“玉露”云针,品质精佳,深受省内外顾客欢迎,1949年生产茶336担。碧溪的须立茶,比较有名,其味清香醇厚,经开水冲泡三至五道,色、香、味仍佳,在清朝年间,须立茶被列为贡品。l954年时,全县有茶园一千多亩,生产茶叶100多担,1984年全县有茶园2万亩,茶叶产量3000担。

墨江茶厂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墨江云针茶”获思茅地区1982年优质产品奖,1985年被列为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2003年“露水雪芽”在中国云南第二届茶交会中获金奖。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澜沧土锅

澜沧土锅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景谷 碧安大山茶

碧安大山茶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碧安乡的。

碧安乡距景谷县129公里,是距县城最远的乡。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群山起伏,箐深林密。

与原始森林伴生的碧安大山茶,茶树为纯天然生长,所制成的茶汤色黏稠油润,滋味阳和,苦、涩、甜、回甘变化丰富,韵味无穷,越喝越甘甜,曾被众多做茶研究的老茶人称为云南最甘甜的茶。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孟连县 火把果

名称

火棘;别名:红籽、火把果、救军粮,科属:蔷薇属。

产地分布

产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

形态特征

为常绿灌木,征 株高约3m,侧枝短,先端成尖刺。叶多为倒卵状长圆形,缘具圆钝齿。复伞房花序,花小、白色,梨果近球形,橘红或深红色。花期4-5月。 果期8月至12月。

生长习性

喜光,抗旱耐瘠,山坡、路边、灌丛、田埂均有生长。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壤土。

园林用途

火棘枝叶繁茂,春季白花朵朵,入秋红果满枝,经久不落,是良好的庭园植物。可用作绿篱及盆景材料,也可植于草地缘。

繁殖培育

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播种,可于果熟后即播或翌年春播。扦插可于2-3月进行,也可在雨季行嫩枝扦插。火棘栽培容易,管理粗放。

火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皮含柔质,可制烤胶叶,可代茶,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敛止泻、果实其营养价值特别高,其营养成份,特别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含脂肪酸含量比例很大,在一定的PH范围内,它对光热氧及酸碱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还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色素。它的根若药用,主治虚劳、闲经、跌打损伤.它的果实味酸涩甘,主治功能为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叶的药用可治血崩及贫血、经闭和暴发性火眼。就以上所述,这样一种对人体有极大好处的天然植物未被利用而被抛弃,而年复一年的荒废在山区是多么的可惜!总之,若开发利用它,给人类造福,是目前最理想的保健食品。经本人长期研究、试用,对人体确有意想不到的好处。经我国北大医学部分析化验资料表明,也确定了他所含的营养成份是全世界野生植物中含量最多也是最高的。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大耳环

早就听说佤族的银饰品非常奇特,耳环大得出奇夸张,大得让人不敢相信。不久前,我慕名来到孟连县的富岩乡,终于见识到了这样的大耳环。

富岩佤族妇女的耳环,以纯银打制而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有的似缩小了的象脚木鼓,直径3至4厘米,长6至7厘米,中间空心,朝耳背的一面加盖;有的象锣面,锣面直径达8厘米以上;有的还垂有许多银穗,走起路来窸窣作响,摇曳生姿。

佩戴耳环的妇女说,这些耳环是她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珍贵礼物。过去,不仅妇女戴耳环,男子也戴耳环。耳垂上之所以饰以环坠,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激发恋情。现在,这些耳环不仅是为了吸引异性,而且还是财富的象征。许多人为了能戴上漂亮的耳环,小小年纪就忍受穿耳的痛苦,起初是在耳轮上穿孔,并塞进去一块很小的木栓,以后逐渐用大一些的木栓替换,直至最后塞进一块直径约4厘米的栓塞为止。

另外,还有一个秘密,大耳环也是一个实用的工具。空心的耳环体相当于一个储钱或小针小线的容器。几张100元的人民币,只要把它卷成筒状,很轻易就能把它装进耳环之中,然后盖上盖子,非常安全。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血拌肉

血拌肉是澜沧人的一道特色小吃,说是血拌肉,其实肉是事先煮熟的,但是血是生的。有的人看了会觉得害怕,其实血拌肉的味道是很好的,里面有很多作料,如姜、蒜、辣椒和一些野生香料等等。

有的人说血是生的估计不卫生,其实血拌肉的血必须是检疫过的没什么疾病的猪血。再则,拌的过程中有辣椒之类的作料也起杀菌作用,所以其实血拌肉可以放心食用。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镇沅柑桔

柑桔属于芸香科的柑橘亚科,为常绿小乔木。中国多在长江以南诸省栽培。

柑桔包括了柑、桔、橙、柚、柠檬等品种,其区别是:桔的果皮薄,果皮和果肉容易分开,果瓣之间也容易分开;橙果皮厚,果皮和果肉,果瓣之间都很紧密;柑是桔和橙的天然杂交种,果皮比桔厚些,但是容易剥开。

柑桔在水果中属于产量高,营养全面,又容易保存的一类。柑桔含有含有的大量柠檬酸,对维生素C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加工成果汁之后,最易被破坏的维生素C能够大部分保存下来。含钙量在比苹果高出10倍。中医认为桔皮能够理气、化痰、止咳、健脾胃。桔络能够通经络,消痰积、治神经痛。

早在夏朝(前21世纪-前17世纪),中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桔,已列为贡税之物。经过长期栽培、选择,柑桔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15世纪,葡萄牙人把中国甜橙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称为“中国苹果”。后来,甜橙又传到拉丁美洲和美国。1821年,英国人来中国采集标本,把金柑带到了欧洲。柑桔是中国人民的创造,中国柑桔资源丰富,品种、品系繁多,产量、技术都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十.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玛玉茶

玛玉茶:产于滇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的玛玉茶场。茶园位于黄连山麓,海拔1100—1300米。前有玛玉河,长流不息,故取名玛玉茶。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用火烤干,也属竹筒茶之类,畅销墨江、思茅、普洱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的玛玉茶,采用烘青制法。成品外形条索肥硕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锋苗秀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带蜜糖香味,叶底柔嫩匀亮。常泡玛玉茶,茶具一般不起茶垢。1980年和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德宏)

玛玉茶因产于绿春县骑马坝乡哈尼山寨玛玉村而得名。该村地处红河州境内省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黄连山腹地。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2637米,方圆133平方公里。这里山峦起伏,岩壑幽深,碧水常流,高湿低温,土质肥沃。山顶上,云雾缭绕,古木参天;山脚下,茶园飘香,郁郁葱葱。

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玛五茶天然的植物养分。玛玉茶具有条索壮实、墨绿油润、银毫闪耀、经久耐泡、汤色如玉、清醇馥郁、回味隽永、杯不起垢等优异品质,在名茶中独树一帜。玛玉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多酚类、糖类、脂肪等有效成分。有除烦去腻、解渴、明日、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

玛五条按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分为特级和普通级两种。特级玛玉茶选用发育健壮、初展完整的一芽一叶玛玉鲜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干、复揉、烘焙、拣剔等工艺精制而成。普通级采玛玉茶一芽二至三叶,以云南大叶茶烘青制作工艺进行加工而成。玛玉荼由过去单一的产品发展为系列产品,有玛玉银针、玛玉茶、梦之春、千里香、七叶参、炒青、绿茶、云雾等。其中玛玉茶曾连续三届被评为云南省优质名茶,玛玉银针被列为首届“昆交会”指定产品。

人工种植玛玉茶已有4仍多年的历史,而黄连山脚下早就有野生茶树。在目前发现的上千株野生茶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生长于玛玉村旁的一株主干直径为84厘米,树高10余米的大茶树。这株茶树已有1700多年的树龄,是世间少有的茶树王。

近几年来,玛玉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主产玛玉茶的绿春县茶叶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在加强茶园和队伍管理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工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使玛玉茶在市场上保持了较好的竞争势头。玛玉条的种植由以前田间地头零星种植.发展为现在的大面积种植,目前,县茶叶公司拥有茶园4400多亩,年产玛玉茶近13万公斤。产品销往省内外,远销摩洛哥、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云南普洱市十大特产在哪里云南普洱市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