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粘土民俗特产 超轻粘土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03:04:34

一. 亚洲 韩国 民俗工艺品

民俗工艺品是代表韩国国家文化水平的重要遗产。不同的工艺品予以着不同的含义具有韩国特色的民俗手工艺品,象征着平安、吉祥,一种美好的祝福。如韩国的长鼓和平安鼓是韩国的民族乐器,长鼓是女生用的,平安鼓则是由男生敲打的。这两种乐器是韩国节日庆典的时候通常用到的。长鼓代表的意思是长长久久;而平安鼓的寓意则是代表平平安安。也有说法是说这两种鼓是韩国婚礼庆典的时候的男女双方所佩带的饰物,象征幸福长久和美满平安。

身着华丽韩服的玩偶、扇子、假面、刺绣、木刻、水鸭子、风筝、螺细漆器制品等民俗工艺品充分体现了韩国传统文化和生活艺术。表现韩国人喜怒哀乐的这些工艺品,从小巧精品到生活用品皆为是最好的礼物佳品。在景福宫的韩国传统工艺美术馆内有著名匠人的作品展销。

购物场所:梨泰院、南大门市场、仁寺洞、长安坪古董品市场、黄鹤洞市场、庆州民俗工艺村。

二. 广西 桂林 兴安民俗文化 瑶族大粽粑

打醮这种活动解放前在瑶族中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进行。瑶族人民每当有疾病流行时就进行打醮。打醮分为三等,即(1)上元三府醮:还此愿时进行七天,请师公七人。(2)中元二府醮:还愿时进行五天,请师公五人。(3)下元一府醮:还此种愿时,需时三天,请师公三人。还愿的形式有集体进行时,如太平人丁愿;也有以家为单位进行的,如安龙愿。

太平人丁愿是集体进行时,当当地疾病流行时,即召开大会,讨论是否进行还愿,如决定还愿时,即在盘王庙中-,到冬天还愿,还愿时请几个师公和每户出一人到盘王庙住,请师公的人数和还愿的时间由还愿的种类而定,如还的是上元三府愿则要在庙内住七天,请七个师公,最后一天就将盘王庙的神位请到村里,各户所有的人都聚而进餐。聚餐和在庙住的时期所用的米,酒都是自备的,此外,平均每户还平摊用的钱。

家中有病时则单独还愿,叫安龙愿,也是在冬天还愿,时间的长短和请师公的人数,同样由-的等级而定,还愿是在自家的祠堂中进行。

三.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凹凸棒石粘土

凹凸棒石粘土:珍贵的石油钻井泥浆材料

四.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民俗文化 八宝印泥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4个部分组成,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它的每一章互相不可分割,通篇或分章演唱均可。梅葛曲调分为“正调”和“慢调”两种;根据演唱内容不同,又分为赤梅葛、辅梅葛、赤梅拉梅和娃娃梅葛四类,其中赤梅葛和辅梅葛属于比较古老的曲调,又叫“古腔调”。赤梅葛一般是悲调(又叫哀调),忧伤低沉,多用于丧葬、祭祀;辅梅葛一般是喜调,婉转抒情,多用于婚嫁、节庆、起房盖屋、生产放牧等;赤梅拉梅是在上述两种古腔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叫杂调,如大姚县昙华乡流行的“过山调”、“玛嫫诺调”、“马樱花调”等和婚礼时唱的“请客调”、“讨亲调”、“青棚调”、“进门调”、“迎客调”和“送客调”等。

梅葛演唱有单人、双人和集体3种形式,前二者一般为坐唱和站唱,多人演出为走唱,与舞蹈结合,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伴奏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口弦、笛子、月琴等。用彝汉两种语言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五字句为常见,其中以五字句居多,讲求彝语声韵,诙谐风趣,深受彝族群众喜爱。

过去,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既是彝族祭师,又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创作的曲目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多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如《民兵队长阿利若》、《昙华山上不老松》、《彝家山寨新事多》、《红军长征过楚雄》、《美上加美》等,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获得各种奖励。

五. 吉林省 延边 安图县 伊利石粘土矿

万宝伊利石粘土矿区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万宝镇南东110°方向直距约10km处之前进村附近,行政区划隶属于安图县万宝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5′30″~128°27′15″,北纬42°51′00″~42°52′00″。

矿区距安图县城明月镇约70Km,明(明月镇)—长(长白山)省道通过万宝镇,万宝镇经前进村至勘查区有乡村水泥路及林业集材路相通,交通比较方便。

经吉林省第六地质调查所地质勘查,探明该矿体分布面积很大,延展面积达1.14平方公里,长度约2000米,宽度约500米,平均厚度50米,资源储量约1.46亿吨,远景储量2亿吨,属于单一特大型砂质伊利石粘土矿,全国排在第一位(原河南舒山伊利石储量1.38亿吨,全国排在第一位)。外观呈粘土状,浅绿带白色,干燥后白色,天然粒度较细。

【原矿的品质及指标】 矿土中,砂质(石英、斜长石、碱性长石等)含量约占50%以上,粘土质(伊利石、高岭石及蒙脱石等)含量一般占30%-40%,局部50%,经水洗选矿后,氧化铝可达30%左右。矿物形态明显具备砂质高岭土的特征,适合采用类似砂质高岭土的水选选矿工艺。

【开发方向】 根据相关科研机构权威实验目前安图县伊利石资源开发方向可作为高档涂料添加剂、饲料霉菌吸附剂、化妆品填料、日用化工精细化学品添加剂等。

【实验产品】 安图县目前正与相关科研机构、生产企业联合实验已经开发出伊利石土壤改良剂、伊利石分子筛、伊利石白炭黑、伊利石降解地膜、伊利石净水剂、伊利石饲料添加剂、伊利石化妆品、伊利石洗涤用品。

六.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府谷耐火粘土

府谷耐火粘土

耐火粘土分布于海则庙、府谷镇一带,初步探明储量535万吨,经国家经贸委建筑研究所化验,生料含三氧化二铝(ALO)43%,耐火度高达1790℃以上,品质优良,用途广,且大部分暴露于地表,可露天开采,是烧制高铝耐火砖、民用陶瓷的重要材料。

七. 云南省 保山 腾冲民俗文化 灰豆腐果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翡翠加工讲究碾磨过程,用传统工序制作,一个玉件从解、磨、细磨到抛光,每个程序都有不同的步骤,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工具,以达到细腻的工艺要求。其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与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玉雕工艺十分吻合:“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充分印证了腾冲的翡翠雕刻一直保留了传统工具和工艺过程。20世纪70~80年代,腾冲玉雕工艺有了改进和更新,采用了电动化机械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工具,提高了玉雕的产量和制作速度,但部分流程仍然采用传统工艺。

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加工和销售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腾冲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民俗文化 沅陵糍粑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星子灯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子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湘东赣西的民间舞蹈项目,属于传统龙灯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曾经一度濒临灭绝。2007年,经过醴陵市政府的挖掘和整理,被列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醴陵市政府再次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

“星子灯”现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属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

星子灯套具“捻子”(注:醴陵话叫“枚子”),其制作过程是:用荷树皮、杉树皮烧成炭末,加上杉树木炭一起磨成粉用细筛过滤后,再用土硝掺和均匀,剪一张9cm宽,30cm长的土纸,把二根粗香压在粉上卷成1.5cm大小,用浆糊封口晒干,待用。星子灯有8个头灯:清吉灯(七星灯)、康泰灯、月灯、日灯、水灯、土灯、金灯、木灯。星子灯演员7人,由男演员担任。表演时间是每逢中秋前后一周,时间为半月,具有浓厚的醴陵民间特色。

九.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民俗文化 广州小凤饼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以其外形美观,色泽光润、香醇芳厚、味鲜可口、皮薄脆而甘甜,耐于储存的特点而深 受大众的喜爱。广式腊味制作工艺相当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 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此外,还选用自晒的生抽和老抽,使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风味”、“香味”。生产腊肠可细分为“切肉粒”、“灌 肠”、“烘干”、“成品”等几个工序。广式腊味的代表“皇上皇腊味店” 始建于民国2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腊味家族中占到了重要地位。
超轻粘土做土特产超轻粘土制作湖北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