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土特产直播 韶关丹霞山购买韶关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1 05:10:41

一.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金竹峰单丛茶

金竹峰单丛茶

金竹峰单丛茶是乳源瑶乡茶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香型乌龙茶。该茶具有花香浓郁、滋味醇和、回甘力强等特点,2005年5月获广东省第六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乳源瑶族自治县瑶乡茶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潮州茶王”—广东宏伟集团属下子公司,专业从事茶叶栽培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现有生产基地1000多亩。

二.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松香

始兴松香色泽好,质量佳,长期以来畅销海内外,是县内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由于松香的价值高,用途广,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松香资源极为重视,先后多次出台关于加强松香生产管理规定。

三.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韶关铜勺饼

铜勺饼,广东韶关的,其制作方法大概如下:以浓稠粘米倒入直径8~9厘米的浅平铁勺内,再放入酸菜、辣椒作馅(也有放入黄豆、花生仁或小鱼、虾、螺肉作馅的),然后再裹上一层米浆,用油炸酥。你若去了韶关,很多小店都有这种特色食品。因为它是韶关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铜勺饼为民间小食,作佐酒小吃或零食,香酥可口。

四.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石韭菜

韭菜大家吃得多了,石韭菜你可能没听说过。石韭菜,顾名思义就是长在石头上的野生韭菜,有些地方会叫野韭菜,从化、佛冈地区还会叫观音菜。

广东的石韭菜都野生在石灰岩地区,在只有一点点泥的石头窝里一茬茬地长着,生命力很强。曾经有些农业公司也将其开发成项目,在从化等地人工种植,所以在超市里有时也能找到包装好的。不过现在不流行野菜了,所以想要吃的话大概要去产地的市场才能找到。

说来也奇怪,一般野生的蔬菜总是比人工种植的同种要矮瘦一点的,更别说是长在石头上的野菜了,偏偏这石韭菜却比我们平时吃的要高大得多,以至于第一次从乳源拿了两把回家的时候,父亲竟以为是我在山区挖到的野兰花而没敢放进锅里。

韭菜纤维很容易就残留在牙缝里,因此吃起来不太方便,不过在清明前后的石韭菜却完全没这个问题,不仅又爽又脆,而且香味不像种植的韭菜那么浓烈,吃完之后也不至于在嘴里留着一股味道。因此每年四五月间,如果有朋友从韶关到广州的话我总会拜托他们带两三斤石韭菜。

烹调上也没多少讲究,终归是瘦物,所以一般用来炒咸猪肉、五花腩等。最地道的吃法当然是炒瑶家腊肉了,吸足了肥油的石韭菜碧玉般的铺成一碟,隐约地可以看见一指宽的暗红色肉片点缀其中;还未上碟就香气四溢,能让楼上楼下都食指大动。

因为不想总是麻烦朋友带土腊肉来,所以我又自己想了个好办法,在市场的鸡档讨些鸡膏,回家煎成鸡油来炒石韭菜,起镬的时候再搭点普宁豆酱,既好看又美味,后来也成了我家的一个招牌菜了。

吃石韭菜很讲时候,只有四五月的石韭菜才是最新鲜的,过了这个时间,菜就老了,吃起来满口是渣。不过,这样也符合我们老祖宗的教导:不时不食。过了季节,对食物的相思会更美。

五.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黄烟

素有“黄烟之乡”之美誉。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六.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大峡谷牌荷兰豆

大峡谷牌荷兰豆

生产基地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境内,总面积20000亩。当地海拔高度500—720米,属于昼夜温差大,夏秋凉爽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825小时,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24.6℃,平均最低气温4.8℃,无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1680.4毫米。土地、水源、大气等没有工业废弃物、排放物及有害物质污染。主要种植台中603、604软荚类型品种,蔓长150—180cm,节间长5—9cm,荚长9.5cm、宽1.6—2.5cm,单荚量5—10克,播种至初收期为50—60天,连续收获期为70—80天。

该产品营养丰富、品质优。以其肥厚多汁幼荚供食,口感脆嫩,香甜可口,别具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合成不了的氨基酸。

七.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深洞茶叶

洛阳镇:“深洞茶叶”。

八.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大峡谷牌生菜

大峡谷牌生菜

本产品产于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大桥等地,主要品种有意大利生菜、玻璃生菜。生产基地总面积1500亩,空气清新、洁净,无任何污染源。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6~20℃,年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左右。

生菜叶近圆形,黄绿色,叶柄白色,心叶抱合。叶质脆嫩,纤维少,品质优,营养丰富,含有莴苣素,早熟,播种至初收90—100天,耐热,常年可播种。

九.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烟叶

南雄烟叶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十.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香菇

香菇是始兴县的传统,栽培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久负盛名的一个地方特色产品,“粤北香菇”的正宗代表,是名闻遐迩的“北菇”生产基地。据90年代初的《始兴县志》记载:“始兴民间生产香菇有300多年历史,长期沿用古老的育菇方法,产量不高,民国时期全县一般年产干香菇15吨。进入70年代,从外地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菌种培育技术取得成功,全县年产干香菇上升到五六万市斤,熟年达七八万市斤,1987年-1988年发展袋栽香菇后,年产干香菇突破10万公斤,连同段木育菇在内,全县香菇总产值约1000万元。县供销部门从1959年-1989年共收购干香菇178.9吨。”始兴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曾经这样描述香菇的栽培:菇民在大山中将“枫树、圆树、钩树伐之,置于山中,以刀间劈之,寸木受霜雪,越年出香菇。”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居北江上游、浈江中游地带。四周高山环绕,始兴土地肥沃,土地总面积为326.12万亩,属中亚热带气候,始兴县是全国闻名的林业县,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示范点和国家林业综合发展示范县,全县有林面积17.3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2%,森林覆盖率达75.2%,森林覆盖率达76.6%。始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十分适宜食用菌生长。

始兴香菇按品质不同分为野生、木质人工制菌和袋栽菇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花菇、冬菇、香信(春菇),以花菇质量最优,为香菇中的上品,花菇的顶面呈现淡黑色,菇纹开暴花,白色,菇底呈淡黄色,花菇因顶面有花纹而得名。始兴香菇素以柄短、肉厚、细嫩、纹显、爽滑、清香等特点而深得美食家偏爱。传统上,始兴香菇为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主要产区分布在司前、隘子、深渡水、花山、罗坝、澄江、北山、刘家山等地。1992年12月,始兴县成功举办了“香菇节”,550名客商及专家学者云集始兴,共商香菇发展大计。2004年5月,始兴县科技开发中心申报的星火计划项目食用菌产业化示范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现在,始兴县以山区林木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由于以前长期沿用古老的种菇方法产量很低,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开始,始兴县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香菇,并根据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引进了椴木香菇和袋装香菇新品种,大力推广椴木香菇和袋装香菇栽培。

1、采用高温蒸汽用于香菇培养基质的灭菌,具有高效节能,节省劳力,降低杂菌感染率;2、袋装香菇培养料配置比:桑枝50%、桠枝材(木屑)25%、麸皮20%、白糖2%、石膏2%、专用料1%、含水量1:1.1,PH值6—6.5;3、机械搅拌与袋装,选用规格为15㎝*55㎝*0.05㎝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袋装,然后高温灭菌与冷却;4、用液体菌种注射法在培养室接种,然后堆放在培养室进行发菌养菌管理,菌丝经过2个月的培养基本发透;5、当少量菇芽形成后,即可进入菇田排场见光,放入搭棚出菇管理;6、菇的采收与加工,鲜菇采收后分级包装或者在3至4摄氏度的冰库中保鲜,上市用2至5摄氏度冷藏车或泡沫箱装运。

广东韶关乳源特产去哪里买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