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姑娘特产是什么 苗族姑娘是哪个地方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0 01:51:21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苗族扎染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苗族扎染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扎染一般比蜡染价格要稍贵一些,小件的扎染作品,如头巾(3-10元/件),较大的扎染方布(50-70元)。扎染名师吴花花,张桂英的艺术作品因为艺术价值较高,作品以70-600元不等。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苗族拦门酒

苗族同胞们有着独特的欢迎远方客人的方式。如果事先他们知道了客人从远方而来,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盛装站在寨门口迎接远方客人。而客人到来后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苗族拦门酒。

拦门酒是苗族自己酿造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来就要一气喝完,而在喝的时候不允许客人有任何的推辞表现。客人喝酒时不要用手扶着牛角,那样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再给你灌上第二杯拦门酒。许多号称海量的朋友就是因为不明其中原因而还未进苗族寨门就被灌倒而一觉睡过时间错过苗寨做客的好机会,拦门酒之名因此而来。不过,对于酒量实在不高的人只要说明原因一般他们会酌情处理的。

三. 四川省 阿坝州 小金县 四姑娘山沙棘

四姑娘山景区内及周边地区盛产富含有含各种维生素,尤以Vc含量最大的沙棘。

中国沙棘,从果实颜色看,基本上属橙黄色和桔黄色两个类型,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阴湿区可达18米。幼叶密被鳞片或星状毛,老枝灰褐色,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单叶近对生,披针形或钜圆状披针形,长2-7.5厘米,宽0.2-1厘米。

用沙棘果实加工的饮料,营养价值高,饮用后具有增强心脏功能、防止坏血病、阻止致癌物甲基亚硝胺的形成、消除疲劳、提神兴奋之功效。加工后的沙棘果汁含维生素C500-1500mg/100g,是弥猴桃的2.3倍、山楂的20倍。被科学界誉为“第三代水果”、“维生素之王”和“21世纪最有希望的保健品之一”。

沙棘作为药品载入中国药典。卫生部已确定为“药食同源”资源,现代科学已研究发现沙棘果内含有19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开展综合开发利用和深加工研究,可将全果加以利用。同时,将其生化成分分离、提取后,分别应用于生产医药、保健、抗衰老、美容产品等诸多方面,可使沙棘果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沙棘叶、果和种子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及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都是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保健价值。

小金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生长出的沙棘果经加工后因其质量和色泽均属上等而倍受喜爱。所产沙棘晶、沙棘蜜等固体饮料,是选取野生沙棘果肉、汁、优质糖、蜂蜜精制而成,具有防癌、清热、生津提神、缓解便秘、增进食欲之功效。在加强宏观战略发展研究,树立西部大开发,生态要先行的战略思想,沙棘资源被列入我县野生资源重点开发项目之一,进行保护性开发。

四. 贵州省 遵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豆腐

  如果你到农村,到寨子,你可能听到“叽嘎、叽嘎”的推磨声,而且这种声音又不大,不像推包谷那种“轰轰轰”的声音,显得十分清脆,悦耳,那就是推豆腐啦。

    农村,推豆腐,推酸汤豆腐是常有的,而且是待客的方式。你一听到“叽嘎、叽嘎”的声音,那一定是哪家来客人了。

    革命先贤、现代文学大师瞿秋白在他《多余的话》中写道:“中国豆腐,世界第一”。

    我不知道秋白先生讲的中国豆腐,是不是我家乡的豆腐、务川豆腐--酸汤豆腐。

    秋白先生走南闯北,走过欧洲,到过苏俄,在中国已走过许多地方,最后得出“中国豆腐,世界第一”的赞叹。

    我们务川的酸汤豆腐是正宗的酸汤豆腐,是用自家制作的酸汤点的。首先要选好黄豆,用水把黄豆淘洗干净,再放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长。冬夏泡的时间不一样。泡过了,出不了好多豆腐。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里慢慢地、细细地磨,磨出又白又浓的豆浆,再将豆浆放在锅里涨,不要涨糊,不要涨出来了,这样细细的火。待快要涨开时,才将酸汤放下去,不能太急。就像小船的浆在水里慢慢地划。这时锅里就飘浮出许多白白地、嫩嫩的“雪花”来,这就是豆花啦!这些豆花如雾如雪,如棉如白云。一团一团的飘浮在清花绿的“窖水”中。再把这些一团一团的“白云”用水瓢舀在一个特别的木框里的搪帕里,包好搪帕,用石头压好,如此反复,待水榨得差不多的时候,打开搪帕,白嫩嫩的豆腐就成功了。

    豆腐是一道好菜。雅俗共尝。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喜欢它。可以蒸,可以炒,可以炖,可以烤。可以说什么样的烹调技术都可以用在它的身上,使你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豆腐却有讲究。它必须是酸汤豆腐。有些是作不出来的。例如胆巴豆腐,石膏豆腐,就做不出油榨豆腐、麻婆豆腐、干焖豆腐、霉豆腐等。即或做出来,也是大相庭径、口味、形状,全然不同。因此,市场上常有鱼目混珠的,你买回来之后,做不出菜来,或吃在口里又说:“又不是酸汤豆腐!”

    为什么有人要做这种石膏、胆巴豆腐呢?这主要是个利益问题。因为胆巴、石膏点的豆腐涨份大,做出来的豆腐多。同时使用方便,又不易变质,卖的时间也长。

    1987年务川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了很好地接待来宾,在民招(当时最好的招待所)专门请了砚山的师傅来推酸汤豆腐。石磨从砚山运来,黄豆从砚山运来,连烧火的柴,豆稿子也从砚山运来。滚末子灰(燃出的柴灰)炮出火炮海椒,配上嫩绿的蒜苗、香菜、芫荽,紫苏叶、花椒,再美不过了。当然,客人吃了赞不绝口。

    今年贵阳几个朋友要来,我知道他们是冲我务川的酸汤豆腐来的,他们知道,在贵阳那几年,险些吃豆腐吃呕的。我常发出:“还是我们务川的酸汤豆腐好吃”。每到此时,他们总是用狐疑的眼睛看着我。

    这次,他们来了。我一阵豆腐汤,闷豆腐,羊肉炖豆腐,令他们大开眼界,而且还吃出品味来了。他们说:“这个灰豆腐,灰又跑在哪里去了呢?”而且说:“完全可以进入超市,做出品牌。

    我们这里有许多是靠做豆腐发了家的,有几家做酸汤豆腐还做出了名,他的豆腐根本不用推到市场上去卖。去迟了,还买不到,当然了,正因为他做酸汤豆腐做得正宗,做得品位,还受到那些不是酸汤豆腐的白眼的。

    我说了这些,你可能想吃了,我说你完全可以找个农民朋友,找个农家亲戚,(农家乐也行)饱饱口福。你可以大声喊道:”推豆腐,整酸汤豆腐,要两造饭,不放味精,要朝天火炮海椒,要放木姜籽,要芫荽,紫苏叶……你可吃出汗水,你可赞叹着说:“这才吃得舒服哟”因为,在城里,很难吃(做)出这种味道啦。

    我想,我们也该申报什么吉尼斯了,我们的豆腐,世界第一。要不,像泡菜那样被别人抢注了,岂不后悔?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苗族数纱

泸溪苗族数纱是一门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名家学者的青睐,成为研究和探索苗族的重要对象。它那充满天真的活力、具体与抽象的艺术形式、朴实而单纯的对比色彩、神秘而古老的几何图形、栩栩如生的生灵图象,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六.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苗族挑花

贵州挑花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挑花艺术不仅苗族喜爱,布依族、水族、侗族、仡佬族也同样喜爱。每逢节日盛会、过年、走亲、访友,特别是“踢场”时,她们都要穿着自己亲手挑成的花衣,互相比美。谁的花样多,谁挑的精美好看,谁就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年轻姑娘们在初恋过程中,都把自己挑得最好最心爱的衣物作为纪念品,赠给自己心人。不少苗族老年妇女至今还保存着几十年前的花衣。

贵州苗族的挑花艺术的图案设计上,大多采取单独模样,二方连续形式和四方连续形式。单独模样在背衣、背扇、衣脚上最多。衣脚、衣袖、背扇脚四周是二方连续形式,衣袖也有四方连续形式构成的。在纹样取材上,主要是苗族群众在生产劳动中所熟悉的东西。如牛、羊、猫、狗、花.鸟、鱼、虫等;有带吉祥意义的猪蹄叉、狮子、龙鱼等形象;也有苗家日常所见的浮溧、茨藜、石榴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另外,还有一部分几何图形构成的图案。在图案色调上,主要有大红、粉红、黄、翠绿、蓝、白等五种颜色。其中以大红、白色为主调,其他颜色镶边。在表现手法上,有挑花、插花、豆花等区别。

七.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紫色红薯

贵州省松桃县太坪营乡永红村地处梵净山东麓,位于贵州东北边缘川、湘、黔三省交界处,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森林植被、山川河流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景像。当地土质肥沃,多为酸性红壤,地势较为平坦。得天独厚的土壤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的特色农产品的培育。

永红村建有特色农产品原生态生产基地3000亩,主要生产紫色红薯、紫色马铃薯、蓝莓浆果等紫色、蓝色花青素特色农产品。农作物的生产全部采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不施化肥和化学农药。注重于原生态的生态系统平衡,其产品安全、环保、质优。2009年该村种植紫色红薯250亩,由于种植的紫色红薯品种质量好、商品外观好、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销往重庆、怀化、贵阳,被消费者称为“紫罗兰”红薯。 2010年该村种植紫红薯1000亩,总产鲜薯2000吨。

太坪营乡永红村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于“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称号,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八. 贵州省 遵义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酸菜孜耳面

原料:面粉300克,酸菜100克、盐、猪油、味精、胡椒粉、香油、葱花、去芯西红柿、青黄瓜皮等适量。

制作方法:面粉加清水揉成子面团放案板上饧10分钟。搓成小细条,用刀切成小丁,每个小丁在专用小木梳平面上用大拇指压搓一下,即成一面有纹路并卷起的薄面片。酸菜切成短节。锅中烧开水下入酸菜,面片加盐、猪油、味精、胡椒粉、香油、葱花等调好味,放少许切成小菱形片的西红柿皮、青黄瓜皮配色,煮好后连汤舀入碗中即成。

风味特色:面细腻滑爽,汤咸鲜酸香。

技术要领:面片的大小厚薄要均匀,子面团不要太硬,酸菜用帮不用叶。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锦屏县 黔东南苗族酸鱼汤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黔东南是“吃酸”的故乡。日常生活的家宴、宴会、红、白喜事中,酸食无处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爱好。难怪当地乡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车”(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东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风格。    

在世界“吃在中国”。在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盐、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同为吃辣,湘、贵、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谓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戏说。具体而言,贵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东南又与贵州其他地区不一样,强调和突出的是第一个字“酸”,而其他地区则强调和突出第一个字“辣”。常言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可见酸食习俗,实非偶然,它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黔东中地区气候潮湿,多烟瘴,流行腹泻、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帮助消化和止泻。因此,每家每户都少个了几个酸坛子:酸水坛、醋水坛、奄莱坛、腌鱼坛、腌肉坛,还流传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鱼、正月腌肉”和“坛不下,莱不烂”等关于酸食的腌制季节和保存方法的俗语。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吃酸的独有风格和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    

人类长寿,确有几份酸的功劳: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药用,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酸食有防腐保鲜之功能。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寿星与总人口之比高于传统长寿区广东省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长寿是多因素的,这其中应该包含有“吃酸”的因素。198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一群记者采访世界老年长跑冠军黔东南运动员李发品老人,问到能创造世界界老年长跑纪录的秘诀是什么时,李发品老人答道:“我要是能吃上家乡的酸菜,还要跑得快。”可算是妙语惊人。进入本世纪后期,酸食这一具有黔东南民族特色的传统食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酸汤鱼、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有的落户京城,有的飞进国宴,有的漂洋过海,更多的被移植宾馆、洒店,凡是到贵州的中外游客,都点名要吃正宗凯里酸汤鱼。

十.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红军鞋

红军鞋(土家线耳鞋)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时期的历史因缘,结合土家族群众的民间服饰习俗。编织以糯谷草、麻丝等作原料,主工有制麻、搓绳、编织、穿线等工序。是土家族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按摩止痒、吸汗透气、杀菌祛臭、防滑等功效。

详细介绍:

梵净山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作印江油纸伞、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新型企业。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才,完善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生产工艺,超前的服务理念。企业员工均属残疾人(50%);退伍军人(20%);下岗人员(30%)。通过严格再就业专业培训,公司尚有100多个民族工艺品和旅游纪念正待开发。

我们的信念:“先做人,再做事”。以质为本。开拓创新,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塑造中国西部梵净山旅游纪念品的第一品牌。

苗族十大特产苗族的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