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产周口香油 河南周口特产纯芝麻香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2 16:27:43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汝阳刘毛笔

汝阳刘毛笔。出产于项城汝阳浏村,已有2000多年的制作历史。具有尖齐饱圆,刚柔相济,挺拔有力,运转自如,书写流利,意到笔随,经久耐用等特点。现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羲之妙笔、精颖狼尾、蜂花狼尾、鼠花狼尾、鼠须眉、紫尖、梦笔生花等10余个品种为最佳,曾在广州评笔会上被评为一等奖。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周口)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槐山羊

沈丘槐山羊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的。沈丘县槐山羊多瘦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膳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槐店东关熏羊肉,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

槐山羊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因产于沈丘县槐店方圆,以槐店为集散地而得名。其体型中等,毛短而密,性早熟,繁殖快,善采食,耐粗饲,喜干厌潮,擅登高,爱角斗,易于放养和喂养。槐山羊多瘦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膳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槐店东关熏羊肉,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

沈丘槐山羊周秦时已有饲养,有数千年的历史。解放前槐店镇已形成较大的羊皮集散地,通过汉口畅销国内外,被皮业行家誉为“汉口路槐皮”,售价比外地羊皮高1~2倍。解放后的1950年沈丘县存栏数为9464只。1980年达228481只,皮革收购达53万张,居全省首位。国家曾多次派专家对槐山羊进行考察研究,建立了沈丘槐山羊研究所。近年槐山羊饲养量迅速发展,羊皮已畅销英、美、日、意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久负盛名。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扶沟县 王三水饺

王三原名王绍先,因他排行老三,故人称王三。他在周口市开三处水饺馆,制作的水饺味道鲜美,所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人们称赞他是"水饺王"。

王三祖籍北京,在清朝初期周家口商业鼎盛时期,祖上由北京迁居周口,至今约300年。祖辈传统经营饮食,曾祖父、祖父及父亲先后在周口二板桥、胡家集、大渡口等处开设饭店,出售面条、锅盔、水饺等以水饺为主。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周口老桥南卖水饺,稍有名气。1979年以后王三重操旧业,专卖水饺。他大胆创新,饺馅中除葱、姜外,其它一概不用,而以适量的江米代替。水饺味道特别鲜美,一鸣惊人。远近顾客蜂拥而至,营业额激增。

王三水饺特色是:皮薄馅饱,皮筋馅脆;肉丸不散,入口流油;肥而不腻,清香可口;不腥不膻,味道鲜美,具有独特风味。王三水饺1989年被评为市优质风味小吃;1990年又被评为地区优质风味小吃。( 周口)

四.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鹿邑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片薄,酥脆香甜、爽口而成为名牌产品。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周口麻花

周口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1947年8月,刘邓首长率中原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路经沈丘,县城人民用兆丰酒、顾家馍、周家麻花慰问刘邓首长和人民子弟兵,至今被传为佳话。1990年周家麻花被县、地评为优质风味小吃。( 周口)

六.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鹿邑妈糊

鹿邑妈糊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的特色小吃。鹿邑妈糊以地产黄豆、小米,浸泡膨胀后磨碎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细腻无渣,滑润如脂,香甜爽口,不亚乳汁,故名妈(俗指奶水)糊。

鹿邑妈糊为国内独有,是鹿邑地区以黄豆、小米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糊类食品。饮时佐以咸面黄豆。饮后碗净如洗者如上品,如不净则必有玉米掺入,其味不佳。旧时城内以陈家妈糊为上。

七. 河南省 周口 沈丘县 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槐山羊板皮是河南周口沈丘县的。

沈丘县槐山羊的饲养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槐山羊发展很快。1952年,全省仅36万只;1962年就达到429万只;到1990年,已猛增到800万只以上,分布范围也由沈丘向周围扩散,并广泛分布于周口、商丘、驻马店、开封、新乡等地区,使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山羊板皮出口基地。

槐山羊板皮(槐皮)

河南省沈丘县,项城市郑郭镇、王明口镇、官会镇、付集镇、千佛阁办事处、花园办事处、秣陵镇、三店乡、高寺镇、丁集镇、南顿镇、永丰镇、范集镇,淮阳县新站镇、豆门乡、鲁台镇、朱集乡、冯塘乡、徐湾乡、王店乡,郸城县钱店镇、东风乡、巴集乡、石槽镇、宜路乡现辖行政区域

《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槐山羊板皮和槐山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周政函〔2014〕22号

沈丘县槐山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HY0001-2014《槐山羊板皮(槐皮)》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顾家馍

沈丘老城面塑起源于沈丘县老城镇南关居委会下湾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习惯上把沈丘面塑称为顾家馍。目前,有3000人从事顾家馍的生产制作。顾家馍在当地及周边,影响广泛,人人皆知。每逢春节、庙会,凡来老城赶会的人均购买之。除此之外,在外工作的人回乡探亲时,都要捎些顾家馍,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现在顾家馍已是声名远播。

顾家馍起源于当地一位姓顾的人家。明末清初,在沈丘老城南城脚边住着一家姓顾的人。顾家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卖馍卖茶为生。清朝末年,为扩大营生,顾家后人顾二别子,把顾家馍发展为工艺品,传承到今天已是第十七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家住沈丘老城的御医刘璐,带进皇宫敬献给康熙帝品尝,由此成为进贡皇宫的贡品。

顾家在卖馍的过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蒸馍技艺来。后又经顾家世代人的提纯、锤炼,终于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有名的风味。

据顾家馍第十七代传人顾松堂介绍,顾家馍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作坊的制作工具,还保持着原始性、传统性。揉面、制馍坯在木案上操作,蒸馍一律用大口铁锅,单竹秕,秫秆锅盖,燃料一律用木柴或庄稼秸秆等。如果用煤作燃料以笼箱蒸之,或用机械化制作,其产品就会出现变形,有裂口裂纹等瑕疵。

顾家馍工艺考究,从选小麦到描彩勾花纹共72道工序,具有馍体浑圆,外型工整,无裂口裂纹,不歪不扭,立而不斜,卧而不堆;外观洁白、光滑、锃亮,在阳光下如瓷般迎光闪亮;馍底部呈阴阳八卦图形,构建了顾家馍的独特商标。

顾家馍的造型多取材于民间常见的动物、瓜果、鱼虫以及人们喜闻乐道的民间传说。其彩绘以勾线与着色相结合,很接近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用白酒溶化食用色涂到馍坯上能渗透,色彩饱和,经久不褪。捏制和勾勒的各类面塑千姿百态,形似神真,而且都带有吉祥和喜庆的色彩。如猴骑虎、猴骑马等寓意“马上封侯”,小狗、小兔、小刺猬、小鸡、小鸭等,都表达着劳动者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装饰得丰富多彩,期盼美满生活的吉祥寓意。

“在彩绘着色上,顾家馍使用分层着色法。以黄色衬底为主色,红色点睛,蓝、黑、青等色勾架描脉络花纹。同时,注重彩绘与勾线相结合,以色传神,以神着色,从而形成了色彩艳丽而不俗,美而不妖不媚的境地,充分显示出了喜庆、祥和的韵致。”顾家馍第十六代传人顾体成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当地政府为推广继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组织大规模生产。由顾家第十五、十六代传人向大家传播技艺。至此,顾家馍的绝技被推广开来,得以发扬光大。现在生产顾家馍的不单单是顾家人了,李、陈、张、岳等姓,200多户人家皆会生产之,家家有生产作坊。

2009年沈丘县城关镇因顾家馍面塑工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淮阳县 烧蒲菜

烧蒲菜是淮阳独有的名菜,被列为河南省地方名菜之一。它以城湖蒲子下端的嫩蕊为原料,加配佐料烧制而成。烧蒲菜可单独烧制,也可与肉、鱼、蛋拼合烧制。种类有虾仁烧蒲菜、蛋黄烧蒲菜、鱼片烧蒲菜等。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留福红薯粉皮

留福红薯粉皮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的。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留福镇韩庙村利用红薯加工粉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加工粉皮的手艺。由于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客户品尝后屡屡出现“再次买”的好现象。

河南周口特产同福香油河南项城特产小磨香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