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德宏特产 德宏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17:36:42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景颇族舂筒菜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的菜谱中,以"舂菜"最富于特色,吃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景颇人的"舂筒菜"可谓桌上的"永恒主题"。"舂筒不响,吃饭不香",景颇族群众几乎每一家都有舂筒,每一顿饭都加舂菜。而且所有动植物菜类都可用此法烹调。其中熟舂法多适用于制作牲畜、兽及鸟鱼等肉类,且均取烤干之瘦肉和可捣碎的骨骼。其佳品是舂烤绿斑鸠、烤鳝鱼和沙鳅等。植物菜中的哩拉竹笋、大苦子果、小苦子果、蚕豆、豇豆等亦可熟舂。生舂则以植物菜为主,岩姜、生姜、马皮泡、奶浆菌、鱼腥菜、豇豆、蚕豆等为首选。舂筒菜的主要佐料是豆豉、辣椒、姜、蒜、苤菜、小酸茄、野芫荽等。舂筒制作简单,用一节竹子做筒,用木棒来做杵。舂菜是凉的,药用价值很高,夏天吃起来格外爽。比如马蹄菜能消热利湿,解毒消肿,鱼腥菜能清热解毒,滤水消肿等,有防病、治病作用,有许多原料本来就是草药,一般有清热、健胃、消炎、利尿、解毒等作用。人们熟悉的鱼腥草、苦练子果、金介等也都是舂菜的原料;如果有跌打痨伤,还可以用五加风等做舂菜原料。舂菜很卫生,凡是舂菜原料和作料,都要用水洗干净;如果加鱼、虾、黄鳝等,都要用火烤熟,再舂。( 德宏)

二.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户撒刀

户撒刀是进景颇族的。户撒刀距今已有600年的制作历史,素有"削铁如泥、吹发即断"的美称,还有"柔韧可绕指、放开即弹直"的特点。其刀形奇特多样,上面多刻有龙凤及十二生肖等图案和户撒两字及工匠标志。

当初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明将沐英率兵屯垦户腊撒,阿昌人从屯兵那里学来打铁和制造刀剑的技术,从此几经陶治,这刀越打越精,选料也越来越讲究,淬火独特,工艺精巧,终于制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名刀。

户撒刀不仅远销内蒙、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在缅甸、泰国、印度和日本等国都有一定的市场。如今产品达到50多种130多个花色,并形成了一些半机械化生产的刀具专业户。红亮亮的木鞘上镶裹着黄澄澄的铜饰,威严朴实;抽出刀来一看,顿觉寒气逼人,用手一试刀锋,立感锐利无比。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麻竹

2003年4月底,经过考察,德宏州将瑞丽麻竹、陇川麻竹、梁河鲜藕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申报为国家列项的示范区,11月初国家将瑞丽麻竹列为国家一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陇川麻竹、梁河鲜藕列为国家二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陇川县目前已栽植麻竹2100hm^2。分析了陇川县发展麻竹产业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麻竹产业的思路,努力实施“4511绿色经济工程”,实现麻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德宏州陇川县在退耕还林中大力发展麻竹,不仅成为全省最大的产业基地,也实现了增收,有效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麻竹是笋材两用的优良经济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陇川县退耕农户都十分喜爱种植这一作物。陇川县探索出了适宜本地发展的以冬天清理林地,雨季植苗造林,打塘规范种植,间种抚育管理,除草松土和施肥的麻竹造植技术模式,并大面积推广和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7年来,陇川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3.1万亩,其中发展麻竹6.4万亩,带动发展麻竹基地10.7万亩,成为云南省种植麻竹面积最大的基地县,使麻竹产业成为继蔗糖产业后涉及千家万户、工农对接的重要产业。全县2006年麻竹产值为751.5万元;2007年麻竹产值为993万元;2008年产竹笋3157吨,干笋368.1吨,竹材7万根,竹叶50吨,产值达1002.1万元。

四.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瑞丽芒果

瑞丽芒果是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

瑞丽的芒果有好多种类,比如说象牙芒果、青芒果。青芒果是青的就可以吃,不苦不涩,酸酸的,当地人喜欢用青芒果的肉沾着盐巴和辣椒吃。象牙芒果,香甜可口,个大皮薄。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佳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其做法是选用上好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糅合成粉团状,后用采来的芭蕉叶,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形即可上蒸笼。蒸熟后的粑粑,松软而富有弹性,还可在粑粑内包上馅心。这种漏水粑粑可保存一周,变硬可油煎。有人称它是傣家年糕。

傣旺牌泼水粑粑。产品为傣味特色食品,是用孔雀之乡特有的鲜竹叶和瑞丽优质紫糯米、鲜肉、红糖、白砂糖包裹蒸制而成,寓事业有成年年高,生活滋润节节高双祝之意,且保质期长,易加热,清香诱人,甜而不腻,是居家必备之小食,佳筵配点,更是赠亲朋好友的傣家风味食品。到处可以买到。

每年的4月12日为泼水节,各个傣族村寨以及汉族同胞会分别派出代表在节日前一天到山上采花;在德宏,泼水节有“大泼三天,小泼七天”之说。也就是说集体狂欢的时间一般有三天,在这三天里,早晨的时间是大家跳舞,吃泼水粑粑的时间(免费发放哦!)。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银泡

银泡是景颇族女子特有的一种肩饰。

妇女着盛装,上衣前后及肩上都钉有许多银泡、银片,颈上挂六、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银响铃等,跳起舞来叮叮作响;耳朵戴银耳筒,有的比手指还长;手上带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

妇女以戴银饰多为美,表示能干。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景颇族手工艺品

景颇族,一向被称为大山的民族,长刀是景颇汉子的亲密伙伴,山中的奇花异草,古木野生,使他们对雕刻悟性最深,观察最透。潞西景颇族的雕刻作品有山的神韵,有物的灵魂,山石草木,飞禽走兽,惟妙惟肖;其竹刻酒筒,精细至极,上下盖交拢闭合,滴酒不漏。

景颇族织锦刺秀,与傣锦风格迥异。选料多用高级羊毛线,一图一式编织而成,凡生活中的所想所需都可以经过景颇族妇女灵巧的双手编织出来。西山乡景颇族织锦刺秀工艺品中的长短裙、挎包、护腿、包头等产品,色彩艳丽,工艺精巧,图案多达三百多种,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时尚风格,成为市场上的-产品。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豪甩

豪甩

傣族的风味小吃,用料为当地产的干豌豆粉和上等饵丝,先把碗豆粉调制成稀豆粉,把饵丝烫好后放入葱姜末、精盐等调味,再佐以草果、辣椒酱、八角油、白兰花油。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介桃咖啡

介桃村是云南省德宏州风平镇的一个傣族自然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各种农作物种植。一直以来,介桃村村民都在努力找寻一条能充分利用850亩旱地增收致富的道路。直至2000年发展了咖啡种植,拥有60户傣族居民的介桃村就有55户成为了咖啡种植户,并建立了介桃咖啡示范基地。现今介桃村咖啡种植总面积300余亩,投产面积近200亩。通过与公司的技术合作,基地咖啡自投产以来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亩产值达1950元,总产值连续三年突破30万元,2006年介桃村就咖啡一项收入达到了35万余元,人均收入达3800多元,比未种植咖啡前人均收入增加40%。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牛肚子果

瑞丽江位于北纬24度线上,与海南岛相差5个纬度线。但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关系,海南岛的许多热带植物也在这里安家落户。菠萝蜜树高大粗壮,它的结果方式与其它果树不一样,在树枝上、树身上结果,在树根上也可以结果。一棵树结果最多可达几百个,大的一个就有几十斤重。由于果皮和形状有点象牛肚子,所以当地人也叫它"牛肚子果"。( 德宏)
云南德宏特产哪里买德宏土特产专卖店昆明地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