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碧绿土特产店 平远县特产批发市场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14:54:05

一.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下滩辣椒

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乡下滩村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地处西龙海兰新经济带,兰白核心经济区,交通便利,灌溉方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甘肃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且靖远县地处海拔1398米,早晚温差大,日照充足,特别适合酱用辣椒的种植,辣椒品质的主要指标红色素和A/B(即红黄色素比)值在全国占领先地位。

近年来,下滩村抢抓蔬菜产业发展机遇,按照“科技创新、典型示范、品牌增效、组织保障”的总体思路,建设糜滩乡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蔬菜生产规模,蔬菜产业已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种植的“陇椒”、“衡椒”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市场欢迎。配套建设标准化育苗棚8000平方米,通过标准化育苗,提高辣椒品质。下滩村辣椒远销河南、陕西、四川、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兰州等地,多家省内外客商慕名而来,与辣椒协会洽谈订单生产。

二.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三.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冬果梨

冬果梨,它色泽鲜艳,形体美观,皮薄肉细,甜酸适度,能长期贮存,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市场。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实呈倒卵圆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皮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浓,酸甜适度,含糖量约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条变异而来,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梨多,贮期不如大冬果梨长,但果皮薄,果肉细,果味甜,因其味夺冠,成为甘肃省地方最佳品种之一。冬果梨在医学上应用甚广,疗效颇高,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润肺、除烦利尿、清热解毒、润喉消痰、降火止咳的功效。若把冬果梨掏空去核,再装入蜂蜜、冰糖煮熟,连汤带果食用,更有止咳散寒、清肺去痰的功效。( 武威)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五.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大果子

冬果梨 当地俗称大果子,属白梨种,原产黄河流域,是靖远县果类产品中的名优品牌。据地方志载,明代境内黄河两岸已有“园圃为业者”,并形成规模。冬果梨树对水的条件要求较高,宜在具备灌溉条件的轻土壤上栽植,树冠高大,枝繁叶茂,200多年的老树,仍能开花结实,果农们称它为“老寿星”。成年果树单株产量500公斤,树龄较长及高产者可达1000至2000公斤。靖远冬果梨主产区分布在乌兰、北湾、平堡、兴隆、石门等乡镇,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量3000吨。
    冬果梨果肉呈水白色,细脆多汁,味道甜酸适度可口,宜于储藏。含水份85%左右,富含果酸、葡萄酸、蔗糖、苹果酸、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不仅有鲜食之美,而且还有蒸食、煮食之妙。生吃可生津润肺,清除内热,熟食则滋补内脏,止咳散寒。鲜果贮藏到寒冬腊月,若将其掏空去核,再装入蜂蜜、冰糖等佐料,封闭其口,煮熟后即为香甜可口的“热冬果”,汤果一并食用,具有化痰止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等特别功效,老年性哮喘以及气管炎病患者食用大有裨益。 

六.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房店地区农产品就是地瓜和苹果,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地域范围

“瓦房店闫店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地域范为: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东临普兰店市,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全市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11个镇(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6个乡(土城乡、闫店乡、西杨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两个民族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4个新区(大连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大连瓦房店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大连瓦房店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瓦房店闫店地瓜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瓦房店闫店地瓜生长区域主要地在地处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具体东至万家岭万屯村,西至东岗镇黄泥洞村,南至复州湾战屯村,北至太平湾滨海公路。全境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闫店地瓜种植分布于2793.5平方公里之内,瓦房店闫店地瓜保护面积12.2万亩,平均亩产3000kg,总产量36.6万kg。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点:由于瓦房店地区具有北纬:39°20′到40° 7′地域独特的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沙壤土质优、年降 水适中的北方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且按照无公害 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再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瓦房店甘薯更加具有独特的产品特点,瓦房店闫店地瓜具备如下特征 1.1.外观优:薯块纺锤型、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6个,薯面紫黑亮、美观。 1.2.品质优:该品种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其赖氨酸、钾、锰、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5-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甘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因此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1.3.食味优:该品种由红皮黄瓤生食味甜甘脆,熟食香甜绵软色香味俱佳。 1.4.该品种品质、颜色、秧蔓均表现特佳,稳产、高产品质奇特、营养丰富,每公斤甘薯中,含蛋白质20-23克、糖290克、脂肪3克、维生素A6.8克、钙80毫克、磷20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C300克、尼克酸55毫克、抗坏血酸30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九种氨基酸,能防治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等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抗疲劳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保持身体苗条健美的最佳食品。 2:质量安全规定 2.1.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产品。 2.2.部分获得认证的有机地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2.3.要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卫生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地瓜采收。 2.4.包装、储存和运输,避免受污染。

七.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孙甘店花生

孙甘店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17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南石冲村等22个行政村。孙甘店乡属于沙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因此这里花生资源丰富。孙甘店乡利用花生资源优势,从花生加工为切入点,办起了烤花生厂,吸纳村里的劳动力,使全乡经济有了很大增长。

八.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九.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线刀粄

线刀粄,又叫水粄子,就是以线为刀割制的米粄,如同北方的刀削面一样。它洁白爽滑、清香可口,充饥又解渴,是客家人喜爱的传统美食。过去,不论街头小巷还是乡村小店都有摆卖,每逢新谷登场,大家就用新米为原料,做线刀粄庆丰收。

线刀粄的制作不复杂但极考究,首先取适量的优质大米,用清水搓洗2~3次,直到洗不出浑浊水为止,滤干后再加清水(米水比例为1∶2)浸泡2~3小时,然后将米水用石磨磨成粄浆(现改用机械打浆),用大盆或其它容器盛好。

在磨粄浆前,选干燥、干净的稻秆一把烧成秆灰。粄浆磨好后,把冷却后的秆灰用干净的大布包好,置于粄浆之上(勿让秆灰撒漏,以免污染粄浆),吸收粄浆多余水分,约半小时左右,除掉灰包,粄浆便成为嫩滑的粄团。

然后,将粄团搓韧并压成牛舌状,置于光滑的瓢背,两手绷紧一根苎线,成为线刀,把瓢背的粄块均匀地割削至煮沸的水锅中,雪白的粄条就像一条条泥鳅在乳白的粄汤中逐浪翻腾,待粄块割完、粄条熟透,线刀粄便可起锅吃了。线刀粄可不放油和其它佐料,只在起锅前放适量的精盐,吃起来满嘴纯正的米香,口感滑嫩无比,回味无穷。

十.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平远慈橙

平远慈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远慈橙产于梅州市平远县,具有果型美观、色泽鲜艳、甜酸适度、果肉脆嫩、汁多、化渣、无核、风味浓郁、鲜美可口、富有香气、早熟且耐贮运等特点,享有“橙中之王”美称。平远慈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平远脐橙产于梅州市平远县,具有果型美观、色泽鲜艳、甜酸适度、果肉脆嫩、汁多、化渣、无核、风味浓郁、鲜美可口、富有香气、早熟且耐贮运等特点,享有“橙中之王”美称,该果品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养分和水分,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作用,有清热、润肺、止咳、益胃、通便、增强肌体免疫功能之功效。

为表达对慈母的感恩之情,进一步打响平远脐橙的品牌,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将平远脐橙赋予厚重的文化底蕴,实现传统产品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于2012年1月将“平远脐橙”冠名为“平远慈橙”。

平远慈橙栽培历史悠久,从1983年开始试种,1995年后在仁居镇、差干镇、上举镇、八尺镇、中行镇等北部乡镇大面积推广种植。在广东水果市场上,平远慈橙声名远播,以平远慈橙为代表的国产慈橙已可以和美国新奇士公开叫板,并已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被誉为“中国的新奇士”。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还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更已成为泰国正大集团、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易初莲花连锁超市等多家大型超市的指定慈橙供应商。

平远慈橙也先后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广东省柑桔类评比金奖、广东省区域优势农产品“最具发展潜力奖”、岭南十大佳果“最佳果型大奖”等荣誉称号。

平远县慈橙果业协会

11159882

橙(鲜水果)

平远县刘仙姑土特产店平远土特产在哪能买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