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特产 四川简阳市有什么土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6 05:52:24

一. 四川省 成都 简阳 尽春意精品老窖

简阳市政府接待专用酒。产于北宋名相刘光祖故里——简阳市东溪镇,该厂依托东溪得天独厚的黄泥土壤,印山之泉和优质高梁、小麦、玉米,厚积数百年的传统生产工艺精酿而成。


一九九二年获得巴蜀食品节银奖,二OO三年获四川省优秀酒称号。价格:每瓶148元。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石磨豆花

花园镇一带的石磨豆花,白净、细嫩且韧性特好。传说为汉刘邦庶子淮南厉王刘长贬居雍店(花园镇古名)时,其妃雍氏善磨豆花,雍氏去世后,花园镇一带的豆花已小有名气,人们认为系雍氏神力所助,故称"神仙豆花(豆腐)"。这种制作豆花的精细工艺很早便在郫县流传开来。望丛祠餐厅推出的"魔方豆花",当属郫县豆花的佼佼者。



除豆花白净、细嫩、韧性好以外,因豆花佐料有40多种,分放在细瓷小碟中,小碟里外三层放在一张桌子上,构成一个美妙多彩的图案,因其形状如魔方而被人称为"魔方豆花",最有趣的是,就餐时客人须亲自动手,按自己喜好,调制豆花蘸碟。这是郫县最有名的一道特色菜,被誉为"东方一绝"。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周鸭子

油烫鸭子,是流传已久的邛崃名小吃。县人周福元根据传统工艺,细心制作,在临邛镇畅销时,被人们称为“周鸭子”。

他用料考究在选鸭和卤水上肯下工夫,先用多种香料起好卤水,再将宰杀洗净的土鸭熟起锅,晾至微温,抹上糖汁,放入油锅炸制而成。他制成的油烫鸭子色泽红亮,皮酥肉嫩,咸甜适宜,味香回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1987年,“周鸭子店”的油烫鸭子在成都市个体名小吃、名工艺、名产品评比展销会上获名小吃奖。( 邛崃)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彭州市 彭州大蒜

彭州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蒜属百合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硬叶蒜和软叶蒜两类,硬叶蒜可抽生花茎——蒜苔。大蒜的蒜苗、蒜苔和蒜籽均可供人们食用,蒜苗叶色翠绿,口感香辣,是川菜盐煎肉、回锅肉必不可少的伴菜;蒜籽有瓣蒜和独蒜两种,既是美味的调味佳品,又因含有天然抗菌素,有防病治病之功效;尤其是蒜苔,脆嫩可口,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优质蔬菜。

彭州大蒜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彭州蒜苔具有色鲜嫩脆、香甜可口、蒜味浓纯、粗细适度等特点,商品率高达阳%以上;蒜籽个大质优,便于贮运,行销省内外,特别是独蒜甚至远销东南亚诸国。彭州种植大蒜历史悠久。西汉时,大蒜由新疆引入内地,彭州就开始少量 种植清光绪《彭县志》载:“蒜苔产万家庵(今隆丰镇境内)”,此时彭州大蒜已经得到较大发展, 成为传统大宗农田经济作物之一。彭州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很适合大蒜生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多种经营迅速发展更促进了大蒜的生产,八十年代初彭州大蒜种植遍及平坝地区并扩展到部分丘陵 区乡镇,种植面积也由1949年的不足千亩增至1997年的62000亩,主要种植乡镇有隆丰、九陇、楠杨、西郊、利安、军乐、天彭、致和、太清、丽春等i0余个乡镇,其中尤以“蒜苔之乡”隆丰镇种植面积最大,达两万亩左右,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一半。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蒲江县 蒲江蓝莓

蒲江蓝莓

四川野生蓝莓历史悠久,大部分山区均有生长。蒲江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址蒲江县,进行蓝莓驯化研究,并在蒲江县建立了蒲江蓝莓驯化、生长、繁育基地。蒲江县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栽种蓝莓,所产蓝莓颗粒饱满、味道醇正。90年代以后,蒲江县广泛开展了蒲江蓝莓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内容涉及园地选择,土壤改良、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实采收与加工技术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蒲江蓝莓栽培技术规范。目前,全县乡镇均由不同密度的分布群,集中成片开发种植近10万亩,主要集中在朝阳湖镇,其它乡镇有少量分布。经过数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开发出以蒲江蓝莓鲜果、和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按用途和行业管理分类,已形成食品、保健两大类产品。近年来,蒲江县委政府连续举办蒲江蓝莓采摘节,通过蓝莓采摘、品尝、交易等活动,以节会朋,以会聚友,扩大“蒲江蓝莓”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蒲江蓝莓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双流区 二荆条辣椒

二荆条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二荆条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荆条辣椒是正宗川菜用作调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郫县豆瓣和涪陵榨菜等名牌产品必须用二荆条辣椒作为重要原料。这“二荆条椒与一般辣椒的辣味不同,其特点在微辣且香,二荆条辣椒作为鲜菜食用的,大都采收青果,采收时间在5月上旬—10月,红椒采收时间7月—9月。

二荆条辣椒特点为:一是它煎油色泽红亮,红油能自动向盘边溅射上爬,口感辣度适中,味香。二是椒角细长,椒尖有“J”形弯钩,椒果外形美观、晶 莹碧绿。三是辣椒果皮和胎座中含有辣椒素,是辣味的来源,辣椒素含量的多少因品种而不同,一般含量约17%—27%。二荆条辣椒高达27%以上,每100 克鲜椒中含胡萝卜素1.56毫克和抗坏血酸105毫克,较一般蔬菜含量高。长势强,分枝多,果实长条锥形,微弯,40%以上尖端有沟,成熟系深红色,光泽好,单果重5-8 克,较耐热,香辣可口,辣味适度,油分重。含丰富的维生素 C、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油、红色素、辣椒碱,挥发油、钙、磷、铁、抗血酸等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和物质。可炒食、腌渍、加工豆瓣、泡菜,可干制成干椒和辣椒粉,是很好的调味品。

双流二荆条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双流县胜利镇、黄甲镇、公兴镇、正兴镇、永安镇、煎茶镇、永兴镇、黄龙溪镇、籍田镇、大林镇、三星镇、合江镇、兴隆镇等1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成都市 金牛区 灯草糕

灯草糕是四川省历史悠久的糕食品种。糕条雪白细软,状似灯草,故名灯草糕。制品纯甜清香,物美价廉,很受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的欢迎。原料配方:搅糖27.5公斤回粉22.5公斤色素按国家标准制作方法:1.回粉:糯米浸泡后滤干,以砂拌炒,再粉碎成细粉,并用100眼筛子过筛。然后置于专设的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吸收水分,成为回粉。2.搅糖:搅糖中川白糖占90%、花生油5%、饴糖5%,同“花糕”中搅糖的制作方法。3.糖粉:搅糖与回粉混合,反复滚压,用60眼筛过筛。4.装盆:用专用方形锡盆。将糖粉装入锡盆后压紧,并用铜镜走平,再按规格切成块状。5.炖精:将糕盆置于热水锅内搭气(需加盖),水温80~90℃,时间10分钟左右。糕体微有热度时倒出,侧置于“气板”上,于锅内再搭气(行语“搭倒气”),水温60~70℃,经5~6分钟后,即起锅冷却。6.成型:将糕体两端着红色,静置12小时左右,即可成型。成型时先切成厚约1.5毫米的薄片,后切成方形丝条,即为成品。质量标准:规格:条状,形似灯草,粗细均匀,体形完整。色泽:糕体白色,两端红色。组织:软绵,细腻,无杂质。口味:纯甜,并有糯米粉香味。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青羊区 青城山茶

青城山气候温润,培育茶树和茶叶制作均有上千年的历史。贡茶多于清明时节采摘,经十余道工艺而成。成品形如眉,汤色清澈明亮,味道香浓持久。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微量元素。如配以青城高山矿泉水冲泡,更是别有风味。

青城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花色品种丰富。据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雪芽是近几年发掘古代名茶生产技艺,按照青城茶的特点,吸取传统制茶技术的优点,创制而成的。价格在80~300元左右。

青城苦丁茶以青城山生长的冬青科大果冬青等的优质鲜叶,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加工技术精心制作而成。内含苦丁茶素、葡萄糖醛酸、植物胆固醇、维生素B、氨基酸和多种无机盐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饮泡时取3克-5克茶叶放入茶杯,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具有汤色清纯,回味甘甜、清爽等特色,并且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去油腻,治头痛、齿痛、痢疾等功用。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彭州市 彭州莴笋

彭州莴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建县设郡已有2000多年,是古蜀国建都立业的核心地区,素有“天府金盆”、“蜀汉名区”之美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彭州莴笋种植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既有少量种植,据《彭县县志》(1911-1985)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彭州开始引种、发展地方蔬菜品种,莴笋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彭州莴笋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四川“大地蔬菜”的代表。 彭州莴笋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莴笋—稻—莴笋”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彭州莴笋营养丰富,口感优异,含有钾、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且四季种植、周年供应,当北方还是冰天雪地之时,彭州莴笋仍能自然种植并大量供应,有效补给了全国其他地区莴笋生产的淡季,被专家和消费者形象地称为“大地莴笋”,2003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986年,彭州被列为四川省“外销蔬菜超亿斤商品蔬菜基地”,1988年被列为“全国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001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蔬菜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市,2001年6月年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市)县”,2001年彭州市三界镇被命名为“四川省莴笋之乡”。 彭州莴笋产业近代发展迅猛。建国初期,全市莴笋种植面积仅1万余亩,1964年,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贯彻执行,促进了彭州莴笋产业发展,70年代,彭州莴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成为彭州蔬菜的代表之一。彭州莴笋与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增产增收、文娱活动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冬、春季节农民80%的收入都来自于莴笋,是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2011年底,彭州市三界镇组织了以莴笋为主的农业技能大赛,当地农户纷纷踊跃参赛。近年来,彭州莴笋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逐步提高,产品60%用于鲜销,其余主要用于泡菜、腌渍菜、脱水莴笋产业,已形成粗、精加工和深加工产业链条。彭州市三界镇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外向型莴笋加工基地,产品主要销往外资企业及出口海外,客户包括美国百胜餐饮集团等。目前,彭州莴笋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到4.8亿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彭州莴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三届镇、濛阳镇、九尺镇、升平镇、隆丰镇、丽春镇、致和镇、天彭镇、军乐镇等9个镇,180个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0°54′-31°26′、东经103°41′-104°10′之间,东邻什邡市,南邻新都区,西接郫县,北靠彭州市桂花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敖平镇。保护面积6667公顷,年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彭州莴笋长35-40厘米,茎干笔直、基部无裂口、无明显纤维木质化状、呈鲜绿或略带紫红;叶色鲜绿,紧裹茎干,顶端无抽薹;皮薄肉厚,肉色鲜绿、质脆、清香味浓。 (2)内在品质指标: 彭州莴笋干物质≥6.0%,维生素C≥7.0mg/100g,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硒、钾元素。 (3)安全要求:彭州莴笋执行《无公害农产品 莴笋》(DB51/ 335)标准。

十. 四川省 成都市 简阳市 简阳晚白桃

简阳晚白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简阳晚白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简阳晚白桃,是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的著名,该品适应性极强,抗旱、耐瘠薄,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其果实较大、整齐度高,果实香甜可口,软溶质,多汁化渣,风味浓郁。

简阳市属县级市,隶属于四川省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素有“天府雄州”、“蜀都东来第一州”、“成都东大门”之美誉。简阳晚白桃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上海水蜜桃中熟种芽变而来。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国著名果树专家章文才教授随金陵大学内迁入四川大学农学系,把上海水蜜桃从南京引入简阳市园艺场(简阳市园艺场原为川大农学系园艺实验站),最初定植在简阳市园艺场龙泉驿长松寺分场(柏合镇长积村)。在50年代中后期简阳市园艺场场长葛文斌从引进的材料中发现变异株系,并在60年代引回简阳市园艺总场(简阳东溪镇)作近一步观察分析,经多年观察发现该变异株具有晚熟特性,肉质白嫩,综合性质为优,取名晚白桃。

四川的龙泉、资中、乐至、内江、长宁、贵州等地都有引种栽植,表明简阳晚白桃丰产性、稳产性强,果大质优,遗传性状稳定,适应性广,抗旱耐瘠等特点。国内外专家多次到简阳进行鉴定,都认为该桃为优良晚熟桃品种,品质优于其他品种,是南方品种群珍稀晚熟品种,适宜规模化发展。

简阳晚白桃适应性极强,抗旱、耐瘠薄,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盛果期最高亩产2500kg,200g以上大果占总产量70-80%。其果实较大、整齐度高,平均果重250g以上,最大果重600g,果实香甜可口,软溶质,多汁化渣,风味浓郁。8月上中旬成熟,此时市场优质桃极少,竞争力强,以“早结、丰产、晚熟、果大、质优”著称。

1996年,简阳晚白桃获“四川优质果品“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简阳晚白桃,并颁布实施《简阳晚白桃无公害体系标准》地方标准,四川省农业厅将其确定为全省水果主要推广品种之一。2006年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专业组评审并通过,简阳市被正式誉为“中国晚白桃之乡”称号。

简阳晚白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简阳市周家乡、灵仙乡、丹景乡、简城镇、草池镇、石钟镇、养马镇、石板凳镇、禾丰镇、三岔镇、玉城乡、坛罐乡、高明乡、武庙乡、五指乡、贾家镇、老君井乡、石盘镇、新民乡、东溪镇等二十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1′34″-104°47′32″,北纬30°14′29-30°35′5″。保护面积8000公顷,年产量36万吨。

简阳特产排行榜前十名简阳可以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