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水特产马蹄 湖北特产马蹄荸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10:09:21

一.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陂马蹄

  名声在外的东陂马蹄(荸荠),实为大富头村。大富头村今属丰阳镇,东陂镇距大富村头有数十公里。大富头的荸荠怎么成了“东陂马蹄”呢?这就是东陂生意人的精明了。东陂镇自古生意兴旺,有商户将优质的大富头马蹄收购过来,再运销东南亚一带,号之“东陂马蹄”。如此一来,大富头荸荠便以“东陂马蹄”这个晶牌名扬海外了。大富头村家家种荸荠,该村之所以能生产出与众不同的荸荠,是因为附近有一片 叫做“板田垌”的水田。这片十多公顷的土地,以黄泥为面,白黏泥为底,土层结构十分特殊,村民说:“保肥保水哩。”

    大富头周围一带的水田,亦有出产马蹄的,但总不如板田垌的好,甚至一埂之隔的上下田种出的荸荠,味道也有区别,难怪大富头村家家种马蹄。由于大富头荸荠品种好,年年不变,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南海县便有人专程前来购买大富头的马蹄种,且每隔两年便来重买种子。“东陂马蹄”因其皮嫩、爽甜、无渣,一直畅销。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百花菜

百花菜,也是盐菜的一种,味美,吃了一回,还想着要吃第二次,第三次……。

百花菜,属白花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人体必须的钙、铁等元素。这种菜具有独特的风味,是闻名遐迩的地方。其茎叶腌制后可食用,是夏季主要的一种腌菜,可炒肉、蛋炒或单炒。其味清香鲜美,能提神生津、开胃建脾、增进食欲。全株还能作药用。安陆是白花菜的原产地,其栽培历史有文字可查的就有3000多年,早在康熙五年(1665)安陆县志就对白花菜作了这样的描述:“白花菜一名香菜,夏日开小白花,可谓奇香味绝,胜有红梗和白梗两种,红梗优美,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我市常年种植面积2万吨,产值1500万元,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全国各地。

百花菜又名香菜,含有特殊的百花菜素。经腌制具有特殊香味。白花菜含有丰富的营养, 经测定富含氨基酸,比常用蔬菜高10倍,比一般腌菜高3-6倍,磷,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比一般蔬菜高数倍,其综合营养成分可与豆类相比美。

1958年董必武来安陆视察工作时,品尝后倍加赞赏。

百花菜自古即为皇家贡菜。安陆为中国腹地,是东西地貌的连接带,水流到此,由激而缓,晶亮清沏,金沙沉底,汩汩达意。传说天帝七女儿在此沐浴后流连往返不忍离去遂嫁与董永为妻,见董永家贫将从天庭带来的“百花菜”和“南乡罗卜”交于董永栽种。从此以来安陆就有了百花菜。而且只有安陆这块土地能种出人间美味“白花菜”!

百花菜 :

1. 百花菜菜肴

1) 百花菜蚕豆米炒肉末

它类似雪里蕻,爽脆无渣。经过腌制后,有一种浓郁的清香,显得野性十足。蚕豆也是来自湖北,其肉质鲜甜肥嫩,这段时间是它最完美的时期。

该菜将蚕豆的清香与百花菜的异香糅和在一起,既有口感,又有镬气,相当诱人。

此百花菜来自湖北安陆,与广东人所谓的“百花菜”不是一个概念。它类似雪里蕻,爽脆无渣。经过腌制后,有一种浓郁的清香,显得野性十足。蚕豆也是来自湖北,其肉质鲜甜肥嫩,这段时间是它最完美的时期。

该菜将蚕豆的清香与百花菜的异香糅和在一起,既有口感,又有镬气,相当诱人。

2) 白花菜炒鸡蛋

3) 白花菜烧红椒

三. 湖北省 仙桃 仙桃菱角

野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根丝状细裂,叶漂浮水面集生于茎端,叶柄具纺锤形气囊,以利漂浮。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野菱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把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野菱角,有四个刺角,易扎人,我们把它装衣兜里就不敢跑,也不好剥。

到处都是沟沟汊汊的老家,有水的地方就养有菱角。站在池塘边,远看一片绿,水面上漂浮着菱角。碧绿色的叶子挨挨挤挤,覆严在水面。这种菱角叫家菱角,长有像牛头的二只角,家菱角果实含淀粉高,一般蒸煮后食用,也很容易咬开和掰开。

街上卖菱角的老人多半会在小摊前摆一个小木礅,一把奇怪的砍刀,砍去其角,剥去其壳,专卖菱角米。老菱角粉爆,嫩菱角味甜。

家乡的湖里长满菱角,也长着莲藕。当盛夏过后,荷花的花瓣渐渐脱落,便会变成一只只碧绿的莲蓬。立秋后正是采摘菱角、莲蓬的大好时节。小时候,约上三五个同伴,用荷叶做顶帽子,戴在头上,来到湖里采菱角、捡莲子,把菱角叶担回家养猪。菱角刺扎满小脚,害得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挑拨扎进脚里的菱角刺,用口为我吮吸流血的伤口。

湖里到处都有船,湖里乡的孩子都会撑船和划船,除用木船采摘菱角外,也有划着一种像大脚盆似的“杀猪盆”(腰盆)去摘菱角。坐在盆里,手里的划板忽东忽西,向前划行,停下时,牵起菱角藤把菱角一个个摘下来。遇到老莲蓬也采摘,摘莲蓬也是有技术的,要手指掐住枯莲梗,轻轻一折就下来了,蛮拉是很容易被荷叶梗刺划伤手,或是将莲连梗拔起。

把采摘的菱角洗净,将菱角倒入放有水的锅里,翻动均匀,煮透不煮烂,把熟透的菱角菜捞起沥干,热腾腾喷香的菱角,就可以掰开吃食菱角米了。老菱角粉足又甜,吃起来有口味又饱肚子。

每每去吃菱角用牙齿咬开,嘴上总会粘上黑黑的一层菱角的薄皮,都会留下一大堆菱角壳。一家人一边剥菱角,一边话家常,其乐无穷。菱角也可生吃,口感就像藕,脆生生的,嫩甜爽口。剥出菱米去烧菜,比如菱角炒肉、菱角炖汤等,都非常可口、其味道也不一样。大集体时期,有的生产队把菱角、莲藕,鱼肉分给各户,让社员们过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

我曾听老人讲过,菱角一旦长大成熟,慢慢变老的时候,就会自己离开菱角藤子(当地俗称wu子),靠自身的重量沉到泥里,并用它身上的刺角把自己固定在水底。到了来年,又会生根发芽,池塘里又是翡翠一片了。呵,故乡的菱角,它们是多么热爱脚下的土地啊!

“采菱女儿新样装,瓜皮船小水中央”古老的诗句,对采菱船做了如此生动的比喻。采菱姑娘划船采菱,唱着民谣,成为古代诗人笔下醉人的景致。回想起小时候采菱的情景:碧波秋水,满眼1,湖池摇船,清香袭人,夕阳西下,采菱归去,菱歌婉转,和着夜雾…….多么动人的一幅幅采菱图啊!

可以说我是吃家乡的菱角长大的,对菱角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又是一年秋来到,儿时的故乡,记忆犹新的那些往事,是那般遥远而亲切!

2012.08张才富于北京

四.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马蹄松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马蹄而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和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 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 温州)

五. 广西 桂林 荔浦 荔浦马蹄

荔浦马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马蹄之乡——青山,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马蹄久负盛名,它以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还有钙、磷、铁、质、胡萝卜素等元素;马蹄作用价值甚大,能清热润肺、生津消滞、舒肝明目、利气通化作用。岭南诸类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马蹄是荸荠的俗称,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根据资料,马蹄入药,历史悠久,其中《随息居饮食谱》只用了26个字就概括了马蹄的保健作用,即:“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等。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马蹄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C等。还含有抗癌、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荸荠英。

马蹄品种又以桂林荔浦马蹄最为著名。2009年荔浦县马蹄生产获国家马蹄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05年,省级龙头企业广西绿园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绿枝园马蹄产品获得广西优质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荔浦马蹄获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以荔浦马蹄为主要原料可做成马蹄罐头、马蹄饮料、马蹄果脯、马蹄糖果、马蹄粉、马蹄糕等方便食品。

地域范围

荔浦马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东昌镇、新坪镇、杜莫镇、荔城镇、青山镇、修仁镇、大塘镇、花篢镇、双江镇、马岭镇、龙怀乡、茶城乡、蒲芦乡,辖10个镇3个乡141个村。东到思贡村、西到下龙村、北到龙坪村、南到榕垌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6′至110°41′,北纬24°18′至24°46′,马蹄种植面积5360公顷,年产量1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荔浦马蹄球茎扁圆形,顶芽钝而粗,脐稍凹,皮红褐色,表皮光滑,有圆环节4-6个,单球重20-40g,横径3.8-4.9㎝,球茎高2.5-3.0㎝,肉白色,质地细嫩,味甜多汁,鲜食渣少,较耐贮藏。 (2)内在品质指标:荔浦马蹄营养丰富,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脂肪、粗纤维,以及维生素B、C和矿质元素、无机盐等。淀粉含量4.6-5.8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7-11.7%。(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NY5238-2005)的安全指标要求。

六. 河南省 新乡市 卫滨区 马蹄街馄饨

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1920年,张家馄饨第二代传人张坤对配料和品种加以创新和改进,以白面鸡肉、鸡血、薄鸡蛋饼、吓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香椿。从而使张家馄饨具有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喷香适口酸辣具全的特点,渐渐名声大振。

七.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马蹄酸笋牛什煲

  马蹄爽带甜,酸笋酸带脆,牛什香滑带辣,混为一体,慢火开煲,其特点咸、甜、酸、辣、爽脆,口感复杂,将会使您吃得有滋有味一头汗。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黄田马蹄笋

黄田马蹄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蹄竹又名绿竹,属禾木科慈竹属,为合轴型丛生竹。马蹄笋口味鲜美甘甜,据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多种维生素等有机物营养物质,以及磷、铁、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防癌之功效。

马蹄笋生长在武夷山脉闽江中游双坑为中心, 方圆10公里范围云雾缭绕的闽江两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致它的味道和营养比其他地方生长的同类产品有着独到之处,它的历史悠久,成名于乾隆年间,因为它长在山麓之间,当时名叫“麓笋”,乾隆皇帝下江南期间骑马路过黄田境内的一岗岭,因劳累饥饿过度摔下马背,被一笋农发现。好心的笋农便挖笋给乾隆充饥,乾隆帝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食品,便问此为何物?笋农答曰:“麓笋”。此时乾隆的坐骑引颈长鸣,马蹄朝笋农方向踢来踢去,乾隆一看此笋与马蹄极为相似,就赐名为“马蹄笋”,一岗岭也赐名为“马蹄岭”,从此马蹄笋便成了皇宫贡品。

黄田双坑的马蹄笋生产已形成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模式,生产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每年上市时间在4月—11月之间,生长周期长达7个月之久,(其他产地的马蹄笋上市时间6月—9月),今年预计旺季时的日产量可达100多吨,以后每年的产量还会成倍增长。

马蹄笋以鲜食最佳,还可加工成笋干、笋丝、卤笋片、酸辣笋、香心等系列产品,用户普遍称赞马蹄笋的肉质脆嫩、清甜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护肤、美容减肥等特点。

经过几年的市场开发,目前黄田双坑的鲜笋与笋干已进入浙江、江苏、上海、新疆等十几个全国大中城市的各大市场,远销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双坑马蹄笋基地,位于南平和古田交界处,内有316国道贯穿,外福铁路古田火车站和千吨水运码头。交通十分方便,现已建成闽江中游唯一的马蹄笋批发交易市场。

马蹄笋大有发展潜力,开发前景广阔,内含无限商机,热忱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来洽谈、开发、办厂。

九.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福州马蹄糕

马蹄糕是福州的传统甜点小吃。简单来说,主料为地瓜粉,加水、白糖搅拌均匀,放入特制的模具中,上面撒些荸荠粉,猛火蒸熟就可以食用了。制作非常简单,吃起来香甜扑鼻、松软可口。常常散见于各处街头巷口,来往行人,即买即吃,非常方便。

看了小编简略的介绍马蹄糕怎么做,也许大家觉得还是有些不明白,那么小编就详细的说说几种不同的马蹄糕的制作方法吧。

福州小吃马蹄糕之双色马蹄糕

原料需要马蹄粉(也就是荸荠粉),白糖,牛奶,香草粉,水,可可粉。首先,把马蹄粉用部分牛奶溶开后,在剩下的牛奶中加入白糖、香草粉,放入锅中烧开。接着,把烧好的牛奶倒入部分溶开的马蹄粉中,搅拌至粘稠状,放入碗中上火蒸熟,制成浅色马蹄糕。然后在剩下的溶开的马蹄粉中倒入加有白糖和可可粉后烧开的水,搅拌至粘稠状,入碗蒸熟制成深色马蹄糕。两种颜色的马蹄糕可以做出各种造型,深浅搭配,非常好看。

福州小吃马蹄糕之玛瑙马蹄糕

原料有荸荠、山楂糕、白糖、淀粉。首先,你要把选好的新鲜荸荠,削去皮洗干净,然后切成小方丁。把山楂糕用力捏成泥状。然后将锅放在炉火上,加入开水一斤和切好的荸荠丁,山楂泥,白糖,待水烧开,见糖溶化,立即用淀粉加水调匀后均匀的淋入锅中勾芡,并用勺子轻轻的推搅几下,再烧开后冷却。等到它彻底冷却以后,你就会看见好像金黄色呈半透明状的玛瑙马蹄糕就制作成了。尝一口,味甜酸可口,助消化,是酒后的最佳甜品。

十.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商河马蹄烧饼

商河马蹄烧饼历史久远,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就已享有盛名。据载,清朝末年,在县城经营马蹄烧饼的张氏家族和小街子(怀仁镇的一个村)的康氏家族,名气颇大,所制烧饼经常被过往商人带往外地和京城,故"马蹄烧饼"不胫而走。

商河名吃--马蹄烧饼是用面粉、植物油、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锅炉烤制而成的食品,其形状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

历史渊源

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马蹄烧饼和糖酥火烧作贡品呈献给乾隆皇帝,倍受皇帝和大臣们的赞赏。由此可见马蹄烧饼和糖酥火烧早就是远近闻名和倍受喜爱的商河名吃了。

品质特点

马蹄烧饼品质优良,特点突出。刚出炉的马蹄烧饼皮瓤分离,外脆内嫩,酥香兼备,香气四益,色、味、形俱佳。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马蹄烧饼制作考究,经济实惠,易于储放,携带方便。

制作方法

马蹄烧饼的制作方法非常考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需要10余道工序,其配料严格精细,所用面、油、酥、芝麻均有精确的比例每个烧饼2两重,但需要两个面剂制而成,一个面剂与用油炒好的酥卷制成层层叠叠状,当作烧饼的瓢,然后再用另一个面剂包在外面,当作烧饼的皮。随即在光滑的石墩上搓制成马蹄状,蘸以芝麻和糖色,贴在炉被锅面上烘烤七至八分钟而成。
马蹄烧饼除配料严格精细外,掌握烤制火候也是十分重要的。制作马蹄烧饼所用的锅炉比较奇特,它所用的大平锅面朝下,底朝上,为保持炉内所需温度,锅底需用泥糊好,炉底上下不透气,制成马蹄烧饼最理想的燃料是木炭和谷糠,也可用锯末代替。

发展前景

商河马蹄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完美,近年来,商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传统名吃的继承和发展,采取措施扩大生产和提高质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开放,马蹄烧饼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不仅在商河城内有十几家烧饼铺,还有120余家烧饼铺分布在全县的乡镇农村,据统计,全县马蹄烧饼年产量可达300余吨。这些遍布全县的烧饼铺,在继承制作的同时又有改进和创新,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互相竞争,取长补断,互相促进。这些产品不仅供应本县之需,而且周围县市,以及省城济南市也常有人批量购买。
由于马蹄烧饼物美价廉,老幼皆宜,是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尽管店铺遍及全县,其产品仍呈供不应求之势,每当节假日,人们更是争相抢购,销路广阔。加之商河县具有生产马蹄烧饼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商河县是历史上有名的粮面油生产基地,近年来,优质小麦面积不断扩大,生产马蹄烧饼的基本原料均可就地取材,资源十分丰富,这就为马蹄烧饼奠定了基础;二是各村镇均有技术熟练的老师傅,形成了一支烤制马蹄烧饼的技术骨干队伍。因此,马蹄烧饼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湖北特产马蹄荸荠武汉特产水果马蹄叫什么名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