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产特级和田大枣 正宗新鲜的新疆和田大枣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0 08:07:29

一.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维药

和田维药

和田维吾尔医药作为一个古老的、具有独特实践与理论的医药体系,与藏药、蒙药一样同属生物药、天然药范畴。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等复杂环境中成长的神奇的维药,不仅为生存在这个相当严峻乃至恶劣的环境中的人们赋予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使新疆和田与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罕萨、厄瓜多尔维列巴姆齐名,被列为世界著名的四大长寿区。

从古至今,维吾尔医药生生不息,乃至在中亚等地区声名远播,它不仅以其独特的理论为支撑,以宝地西域纯天然的物产为原料,更有为其独树一帜的疗效作保证。

海内外许多专家十分看好维吾尔医药在治疗风湿、肿瘤、心血管病、皮肤病、妇科、男性、糖尿病、白癜风等病症上的独特疗效。专家称,内地省份服用维药者极少,他们的耐药性小,使用维药疗效可能更好。

早在公元前4世纪前古代维族祖先的医药学基本理论形成,认为整个自然界以至整个宇宙的基础是由火、气、水、土四要素的矛盾和组合而构成;而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界中四要素的组合才得以形成并得以维持的。从公元前400多年前和田维药传承者哈孜巴义编著的《药书》开始,到《于阗医学文献》,奠定了和田维药理论和实践运用的基础,公元8世纪,唐天宝年间,于阗(今为和田)古代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汗应聘入西藏,担任王室侍医,曾将自己所著《医学宝鉴》《伤寒解义》《尸体图览》《甘露宝鉴》等10余种医书译成藏文献给藏王,后来与他人合写《汉地脉诊妙法》《消肿神方》《放血铁莲》《穿刺巧术》《养身晶珠》等30多部医药著作。这些维医药著作对后来的藏医名著《四部医典》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唐时代,古代维吾尔医药曾经兴盛一时,远传至西安和东南沿海口岸。扬州是当时的商业城市,西域的僧侣、商人也络绎不绝来到扬州。扬州高僧鉴真和尚为到日本去传教,因几次渡海失败,患眼疾失明,多方医治无效,后来请到西域维医给他做了手术后痊愈,重新起航去日本进行传教。由此可见,当时维医也有相当高的外科手术技术。

维吾尔医名医贾马力丁•阿克萨依出生在和田墨玉县阿克萨依村,他以本村名命名的维医专著《阿克萨依》于1899年在印度勒克瑙城正式出版,同时作为印度首都德里的伊斯兰医学院正式教材用到1929年。该书包括:维医基础理论、各科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及方剂等,是一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维医药名著。

元朝时期和田维吾尔名医毛拉•阿日甫(1556~1662年)著《DasturulIlaj》(医疗指南)对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明、清朝代,更是和田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就了一批象维医学家太吉力(1848~1927年),和田皮山的马苏•阿吉,和田的吐尔迪•阿吉等著名维医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维吾尔医药学获得了新生。特别是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田维药得到中央政策的重视,在和国建立了中国目前最大的维吾尔医院和维吾尔医药专科学院,给有名望、真才实学的维医人员被授予相应的职称,鼓励他们带徒弟,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已故和田维医医院吐迪•买买提医师编著的《维医治疗手册》及已故吐迪•阿吉维医主任医师的《维医处方集》成为了新派维药的倡导者。

至今的和田,是中国维药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国维药专家学术研究的中心地带,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药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民族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

二. 北京市 大兴区 洪村大枣

洪村大枣,大兴区 , 又称“洪村脆枣”、“贡枣”,因产于黄村镇洪村而得名。个大皮薄,核小肉多,质细甜脆 , 果实呈圆柱形 , 果皮红褐色。单果重 7 克,纵径 3.15 厘米,横径 2.21 厘米。清嘉庆年间,洪村大枣已享誉京城。慈喜太后曾将此枣赐予外国使臣和朝中大臣,故洪村大枣有“贡枣”之说。此枣分白色和黄色两种 ( 村民称白口、黄口 ), 尤以白口为佳 , 果实酥脆 , 坠地即裂。百克鲜果含果糖 10.9 克 , 蔗糖 14.33 克 , 全糖 25.33 克 , 维生素 C437.18 克。现有 500 余年大树。洪村大枣是北京市政府正在挖掘和抢救的果树品种之一。

三. 山西省 吕梁 孝义 孝义大枣

孝义大枣

红枣,又名大枣。自占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红枣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

四.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黑鸡

尼雅黑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黑鸡是新疆和田民丰县的。尼雅黑鸡的登记保护区域民丰县,民丰县古称“尼雅”,地处新疆和田地区的东部,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在精绝国(今称尼雅遗址)发现的黑鸡的毛和骨,说明了早在1750年前就有黑鸡的饲养。目前已经制定了《民丰县尼雅黑鸡保种场繁育基地实施方案》、《民丰县尼雅黑鸡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到政府130多万的尼雅黑鸡保种繁育项目,已经成为民丰县特色经济养殖的亮点。 明朝李时珍名著《本草纲目》记载:黑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认为黑骨鸡有补虚劳赢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也是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健脾固冲的良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其有特效的营养及医药价值。尼雅黑鸡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经过同化和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后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尼雅黑鸡为蛋肉兼用,其肉质鲜美、香味浓郁、脂肪含量少、口感细嫩、肉与蛋营养丰富,为人类优良食品。 2009年,尼雅黑鸡被列入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公示名单和自治区一级资源遗传保护名录。2010年1月完成尼雅黑鸡商标注册,2011年成功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有机认证。2013年完成了100万羽尼雅黑鸡的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地特征:民丰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昆仑山北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属典型的温带荒漠性气候。据历史记载,早在1750年前,精绝国所在地(今尼雅遗址、距民丰县城约160公里),是当时西域丝绸之路的重镇。地质勘探尼雅遗址发现有和田黑鸡的毛和骨,说明在精绝国时期就广泛饲养和田黑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丰县至今仍保持着和田黑鸡原有的特性。

产品特性:尼雅黑鸡全身羽毛均为黑色,成年鸡耳叶呈现黄色。公母鸡大部分是“四爪”,个别是“五爪”,胡须为黑色,全身皮肤为白色或黄色,胸部肌肉为白色,胫部肌肉为红色,公鸡为杯状冠或单冠,母鸡为单冠,冠色呈红色。尼雅黑鸡适应性强,主要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耐寒冷,育雏率、育成率和种鸡存活率均达95%左右;食性广杂:一般的玉米、稻谷、大小麦、糠麸、青绿饲料均能喂饲;巢性强:尼雅黑鸡就巢率可达90%以上,且一年四季都有就巢行为,秋冬季略少于春夏季。尼雅黑鸡体型较小,公鸡性成熟100天,公母配种比例1:8。母鸡开产日龄120~140天,性成熟120天。年产蛋150枚以上,蛋重45克左右,蛋料比1:2.8,蛋壳呈白色、黄色,蛋形指数76%左右。

尼雅黑鸡属原始类鸡种,易喂养、抗病强、肉质好,是民丰独特的地方品种。具有很好的抗逆、抗病、耐粗等特征,其肉质鲜美、香味浓郁,而且黑鸡的蛋和羊油及冰糖经过科学配置,具有食疗和滋补功效。该鸡食量小,喜食草料蔬菜,属节粮型鸡种,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牧业增收农牧民致富的好渠道。

地域范围

尼雅黑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民丰县尼雅镇、尼雅乡、若克雅乡、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乡、亚瓦通古孜乡、安迪尔乡6乡1镇,保护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年产量100万羽。民丰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理位置为东经82°22′—85°55′,北纬35°20′—39°30′。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南越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接壤,北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315国道穿越民丰县,民丰县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

五. 新疆 和田 于田县 和田大芸

和田的大芸,被称为沙漠中的"人参"

大芸,是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常常生于沙漠中的梭梭、红柳、白剌、沙拐枣及蒿类等植物根部,依靠这些植物供给养料和水份。它在沙质土壤中,不见阳光能长到50公分至75公分。在地下生长时,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叶绿素合成。出土后,抽苔的苗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合成叶绿素,使黄褐色的鳞片变成青紫色

没有出土的大芸披挂黄色鳞甲,很象古代战将披挂的战甲,故名"黑司令"。单个的大芸似兵器,有花朵和含苞未放的花蕾。刚开的花是白色,后来变成紫色,并有芳香气味。成片的大芸如不及时采集,会形成白紫色花丛,十分艳丽

一丛沙漠灌木一般寄生一窝大芸,最多发现过五窝。通常每窝只有一条根寄生大芸。寄生大芸的根不再长须根和侧根

大芸一般高度5-100厘米,圆柱形,药用的肉质茎春秋采挖,以出土前采挖的质量为好

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大芸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大芸列为滋补药。大芸,"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肉苁蓉。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因为它是野兔最爱吃的食物,所以和田维吾尔族农民称之为"吐什干斋代克"(意为兔子吃的黄罗卜)

和田幅员辽阔,沙漠面积大,其中适合大芸生长的灌木林荒漠有157.83万亩。和田是我国大芸的重要产地。大芸分布于柽柳灌木丛植被,以于田克里雅河下游、民丰萨勒吾则克、安迪尔地区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从1959年至1988年和田共收购大芸214.56万公斤。近几年每年收购10多万公斤。为了扩大药源,增加大芸的产量,和田医药公司李德传等同志自1973年以来,对大芸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研究,获得了《大芸的人工培植》与《盐渍秋大芸》两项科研成果,为发展大芸生产作出了贡献

他们探明,大芸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沙漠干旱地区能生衍繁殖,是与它的种子及寄主红柳等灌木的顽强特性分不开的。自然界的大芸种子脱离蒴果飞落沙地以后,由于环境干燥,长期不会腐烂。种子随风到处飘游,一旦遇到寄主红柳等灌木的毛根细胞,它们结合在一起,长出大芸芦头。因靠灌木主根吸收深层的地下水,使大芸芦头得以生长发育。芦头得到充分的养料和水分逐渐变粗,红柳根也逐渐长大。这时芦头就形圆形的萌发尖。芦头可以一连多年长出大芸,而大芸却是当年生长当年成熟。因此,确切讲,大芸是一年生植物。要说多年生,那是指芦头和它的寄主。这种观察研究,为人工种植大芸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芸以采摘的时间分为春大芸和秋大芸。过去,和田只收购春大芸。春大芸每年四月开始采挖,经过夏季炎热阳光下翻晒,肉质、地茎晒干后包装调运,秋季生长的大芸采挖空心时期在9至10月份。它的个体比春季大芸略小,含水份和春大芸一样,但由于秋末冬初阳光弱,温度低,日照时间短,难以保证质量、规格。1981年秋天,和田医药公司派人前往民丰立新公社采集秋大芸标本进行盐渍秋大芸试验。经地区药检所化验,证明盐大芸药效不变,和正品春大芸一样,试验获得成功

为发展大芸生产,和田人民认真保护药源,保护大芸的寄主--红柳及灌木林,严禁滥采滥伐,为建立高产大芸基地而努力。( 和田)

六.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北山大枣

北山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北山大枣产于曲阜北部九山前的峪口、龙尾庄、大河崖等村,具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就成为鲁国君臣的进补品。根据《续修曲阜县志·物产》记载,清乾隆年间,北山大枣年产干枣达15万公斤之多。北山大枣有长红、圆红和脆枣之分,前两者多加工成干枣,后者以鲜食为主。北山大枣以长红质量最优,皮软、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因维生素含量为诸果之冠,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生熟均香甜可口。2013年,在曲阜市工商局指导下,曲阜市吴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新鲜枣类注册北山大枣地理标志商标后,对商标统一管理和使用,使其知名度大增。如今,北山大枣不仅销往大江南北,还走岀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囯家。

北山大枣

曲阜市吴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13072966

枣(新鲜的)

七.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艾得莱斯绸

艾得莱斯”即扎染绸之意。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染色。丝绸采用常见的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等图案为主,经过艺术的变化加工而造成了彩丽缤纷的效果,如彩云飘风,奇妙浪漫,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地产丝绸。艾得莱斯绸因产地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和田、洛浦的艾得莱斯绸讲究黑白效果,空间虚实布局得体,图案形象粗犷奔放,简洁而不单调;喀什、莎车的艾得莱斯绸以色彩鲜艳著称,绸面上平行排列着几条宽窄不等的相对的条花图案,其纹样结构细密严谨,常用翠绿、宝蓝、桃红等颜色,五彩纷呈,光华夺目。( 喀什)

八.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行唐大枣

行唐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唐红枣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策》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有面积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行唐山区丘陵13个乡镇,其中行唐墩子枣10万亩,行唐长枣9万亩,行唐大枣10万亩,行唐玉女红金丝枣1万亩,经多年选育出了红枣优良新品种玉城脆,现已推广100多亩,目前行唐红枣最高年产量1亿多斤,常年产量8000多万斤,好果率达90%以上,产值15亿元,其产量占全省第三、全国第五,1998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批准,行唐红枣及系列产品被注册为北国红。行唐红枣已成为行唐优势产业,经济支柱。

1990年元月全国在北京召开的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行唐红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同类展品中名列前矛,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农民日报》都分别报道了行唐红枣参展盛况并对行唐红枣品质、特点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行唐红枣誉满京华。1991年12月中国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新食品展交会上行唐红枣独领-,被授于鹏城杯奖,99年9月行唐红枣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行唐红枣驰名中外。行唐县被中国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枣之乡”。

九.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洛浦地毯

洛浦地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古老的“和田地毯之乡”,目前,家庭织毯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民重要副业收入来源之一,产品远销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土尔其等20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艾得莱斯”绸,以图案生动古雅,色彩鲜艳和谐,工艺独特,质地优良,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如今的洛浦已是昔日古丝道上的明珠,将更加璀璨。

十.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阿克恰勒甜瓜

和田阿克恰勒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田阿克恰勒甜瓜是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阿克恰勒乡的。和田阿克恰勒甜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和田古称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是著名的古代西域四镇之一,在两古和田宜谷稼,多众果,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在南队过往中,已将中亚及内地果树,带至和田栽培,交流繁多,据史料记载,1959年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晋代(公元265—420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和唐朝(公元816907年)的古墓穴中,先后发掘出甜瓜的种子和干缩果皮。 和田种植甜瓜的历史悠久,气候温暖,光热资源资源十分丰富,是个古老的农业区,1984年和田市西甜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80公顷,应市场需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和田市每年的甜瓜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产量在5万吨左右,除了满足本地市场供需消费之外,也大量外销与中亚、内地市场。和田阿克恰勒甜瓜甜瓜是本地土品种,个大味美,从古至今,瓜果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阿克恰勒乡位于昆仑山北麓中段塔里木盆地南缘,辖区内绿洲、草场、胡杨林和沙漠交错,其中耕地面积1.8万亩。由于受河流风沙影响,多处可见隆起的沙丘,河床两侧局部地带有漫滩和沼泽地。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干旱、炎热,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12.8℃,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226天。土壤为沙性土壤,土壤含盐碱量高,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甜瓜种植。

2013年,和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申报的“和田阿克恰勒甜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阿克恰勒乡为和田市下辖的一个乡镇,距和田市100公里,位于昆仑山北麓中段塔里木盆地南缘,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河间地块,东沿玉龙喀什河与和田市的吉亚乡相望,西沿喀拉喀什河与墨玉县喀瓦克乡相望,南边与和田县伊斯拉木阿瓦提乡及拉依喀乡的上游农场接壤,北边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比邻。和田阿克恰勒甜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肖尔巴格村、尕宗村、阿克塔什村、阿曲村、苏克敦村、托甫恰村、其格里克村共7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37°14′23″,海拔高度1350m左右,保护面积为1000亩,年产量4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和田阿克恰勒甜瓜果实椭圆形,个头硕大型如炮弹,单瓜平均6-8公斤/个,大者可达8-10公斤,色泽黄绿或青绿色。瓜肉切开呈黄或橘色、纤维少,口感纯正、脆甜、瓜香醇郁,回味无穷。 (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阿克恰勒甜瓜总糖含量为7.60-9.50(g/100g),总酸0.45-0.8(g/kg),还原型维生素C 2.5-4.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9.0%-11.4%,钙38-50(mg/kg)、铁1.8-3(mg/kg)、钾3200-3500(mg/kg)、磷120-138(mg/kg)、锌0.1-0.3(mg/kg)、钠520-560(mg/kg)、镁120-140(mg/kg),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 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类》标准的要求。

新疆特产和田大枣多少钱一斤新疆特产和田精品大枣价格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