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13县特产都有啥 运城十三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8:47:26

一.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胡叶

为胡叶树的叶子。胡叶树生长在中条山一带,为落叶灌木。叶长约七、八寸,宽约五、六寸,长圆形,边缘有园形齿。当地的人们过去用它做蒸馍的笼布。胡叶可养蚕。有人试验在中条山胡叶林中放养柞蚕,收蚕茧,经济效益颇佳。

胡叶是一种很好的食品绿色包装材料,对人体有益,对环境无污染。最近几年,人们从平陆东部山区大量收购胡叶,出口到日本作食品包装材料。

二. 山西省 运城 河津 龙门麻黄

产于山西河津生长于沟坡地、丘陵地,主产于河津市柴家乡。龙门麻黄为当地久盛名的中药,相传唐朝名将尉迟敬德龙门山上金钩倒挂摘麻黄,给唐王服用去疾,遂得名“金钩倒挂麻黄”。龙门麻黄株高杆空,外绿内红,皮薄内红,皮薄肉厚,含碱量大。杆入药,性温和,味道甜中带苦,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可以治疗外感风寒,怕冷发热,咳嗽气喘,水肿等症;根入药,性平味甘,可以治疗自汗、盗汗。

三. 山西省 运城 绛县 运城席张白水密杏

运城席张白水密杏,主要产于席张五马、李家坟一带,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种杏个大形圆,淡黄透白,略缀红色,皮薄肉厚,质细汁多,含纤维少,味甜醇香,并含有果酸、果糖、蛋白质、钙、磷、镁、铁、抗坏血酸等。( 运城)

四.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柿酒

又名花酒。过去平陆县东部山区柿树集中的乡村多酿造。这种酒是以柿子为酿酒料,将生、熟柿子捣碎,拌以碾碎的糜黍面,放入酒曲,发酵后进行蒸溜而成。用柿子酿酒具有两大优点:一是不用粮食,二是度数较低,符合现代酿酒业发展方向。平陆东部山区用传统工艺酿造的柿酒,入口绵,香味浓,为地方一大历史名产。柿酒能够活血化瘀,止咳,对治疗风湿、老年人腰背酸痛有一定疗效。

五. 山西省 运城 河津 北原苹果

北原苹果个大味甜多汁,色泽好光照强,品种多,

六.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红不软桃

红不软桃 8月中旬成熟。高桩平顶,全身鲜红,俏丽非凡。成熟后桃面光滑,茸毛短而稀少;硬溶质,货架期长,常温下可放20d,树下不摘,可卖40天;浓甜芳香,汁液中等,白肉细腻,品质极佳、离核,核小,含糖量16%;果个大,单果平均300g,最大超过800g,自花授粉,极为丰产。

七. 山西省 运城 河津 晋南牛

晋南牛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晋南盆地位于汾河下游,傍山地带泉水丰富,气候温和,具有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无霜期160~220天。

晋南牛分布于运城地区的万荣、河津、临猗、永济、运城、夏县、闻喜、芮城、新绛,以及临汾地区的候马、曲沃、襄汾等县、市。其中河津、万荣为晋南牛种源保护区。

晋南牛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体躯高大结实,具有役用牛体型外貌特征。公牛头中等长,额宽,顺风角,颈较粗而短,垂皮比较发达,前胸宽阔,肩峰不明显,臀端较窄,蹄大而圆,质地致密;母牛头部清秀,乳房发育较差,0较细小。毛色以枣红为主,鼻镜粉红色,蹄趾亦多呈粉红色。晋南牛体格粗大,胸围较大,体较长,胸部及背腰宽阔,成年牛前躯较后躯发达,具有较好的役用体型。

晋南牛的外貌特征:体格高大,骨骼结实,健壮。公牛头适中,额宽,嘴阔,俗称“狮子头”。母牛头清秀,鬐甲宽而稍隆起,胸深且宽,背腰平直,长短适中,尻部较窄,四肢坚实,蹄大而圆,蹄壁为深红色。公牛角圆形,角根粗,母牛角多扁形,向上方弯曲,角色蜡黄,角尖呈枣红色。毛色以红色为多,其次是黄色及褐色,被毛富有光泽。群众总结晋黄牛基本特征:狮子头,老虎嘴,兔子眼,顺风角,木碗蹄,前肢如立柱,后肢如弯弓。公牛体重607.4千克,体高138.66厘米,体长157.4厘米,胸围206.30厘米,管围20.20厘米;母牛体重339.4千克,体高117.4厘米,体长135.20厘米,胸围164..66厘米,管围15.60厘米;阉牛体重453.9千克,体高130.80厘米,体长146.40厘米,胸围182.90,管围18.30厘米。

八.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涧北芹菜

因产于平陆张村镇大、小涧北村而得名。当地农民采用大棚菜的形式,每年可以收两季芹菜,年产量约在50万公斤以上。

芹菜分冬种菜和春种菜两种,以冬种为主。大、小涧北,由于独特的水质、土壤、气候诸因素影响,芹菜无丝,苗高杆粗,吃着脆而香,所以涧北芹菜闻名晋、陕、豫各地。除了供本县人们食用外,大部分销往河南陕县、三门峡及陕西西安等地。据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回来时从陕州路过,吃了涧北芹菜,大加赞扬,传旨每年进贡皇宫。自此以后,人们竞相购买,这样便使涧北芹菜供不应求,种植面积也渐渐增大。

九.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常平百合

常平乡:百合

十.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晋南驴

产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临汾两地区的22个县,以夏县、闻喜两县为中心产区。分布于中心产区各县。据1983年统计,产区有晋南驴12万匹,其中中心区两县1.5万匹。

产区地处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是我过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从夏县当地的文物古迹考证,也是夏禹王的故乡。由于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仅一河之隔,故从汉朝向关中一带引入驴后,必将通过黄河扩散到这一地区。由于产区有悠久的农牧业发展史,又有著名的运城盐池和许多大小煤矿,农业耕作,粮棉和煤盐的运输,历史靠驴、骡驮运。这种客观的经济需要,促使农民对役畜的精心喂养和选种选配。历史上形成的在庙会上展示各种饲养种驴户所饲养的种驴的质量,借以争取选配母驴的群选方式,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期。当地人民喜爱驴,视驴为不可缺少的家畜。产区农民习惯种植苜蓿,利用鲜苜蓿与麦秸碾青的调制方法,使驴等家畜全年都能得到请饲草。在管理上,做到畜圈保持清洁,每天刷拭驴体,饱不加鞭,饿不急喂,热不急饮,孕不拉磨和三分喂七分使的经验,促进了驴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使其体格、结构都得到提高和改善。1949年后,人民政府在夏县建立种驴场,承担晋南驴的选育工作。各县有组建多处改良站,实行人工受精,选育优良种驴为广大农村的母驴配种,进一步提高了晋南驴的品质,并向外地输出大量优质种驴。

运城的特产13县的特产运城十三县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