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产中原馆 中华特产品鉴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26 10:24:37

一. 吉林省 吉林市 舒兰市 福源馆小吃

福源馆创建初业,是一个以卖茶水为主,兼营油茶、江末条的小茶食店,经营品种单一,门面很小,连作坊、仓库才二百多平方米。因得老船厂水旱码头之地利,以香茶招客,,有美食邀宾,生意渐隆,始立字号埠源馆”。后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有一个号称“俊六大大”姓吴的商人由外埠来店,投资扩建,聘请名师,制做各种糕点,自行销售。兼营水果、香肠、火腿、板鸭、叉烧肉等二十多个品种。随着经营发展,盈利渐增,为使财源水续,遂取“福三源”为宝号奠基,改“埠源馆”为“福源馆”。伪满后期,该店业况日下,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直到1948年吉林市解放,随着新中国的建设,福源馆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如今,福源馆已由过去的小作坊,小门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中、西糕点加工,速冻食品加工、熟食加工、饮品加工和批发零售兼营的食品企业。1994年被中华由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品种:各式传统中点、新或西点、生日蛋糕、速冻食品、熟食、饮品、冰点等

二. 广西 贵港 桂平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在广西桂平市西山风景区洗石庵内。由桂平城区佛教协会营办,可预约承办港澳台胞、华侨和各界人士的素餐,并供应素面、粉饺等风味小吃。在敬慈斋馆进餐,不仅可以领略素食的特殊风味,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吃在佛教文化中的渊源。

敬慈斋馆制作的素食受广东的影响,有相似之处,又有别于广东佛教界制作的素食。素餐宴席上经常出现的菜色有“绣球玉液”、“彩菇争艳”、“杏林春满”、“百花拼盘”、“千层百叶”、“芙蓉酥酡”、“酥脆香卷”、“如意吉祥”、“不可思议”等。有的菜名诗意盎然,表现了出家人的幽默。如“杏林春满”、“不可思议”等。“杏林春满”用冬菇、杏仁、胡萝卜、丝瓜、竹笋、作料,切粒混合炒制而成。红、绿、黄、白、褐五色相间,清雅素淡,春意盎然。用沙田柚皮泡制的“不可思议”皮酥肉嫩,甘香可口,如无人介绍,吃时不知是何物所制,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意吉祥”用荔浦芋制作,形状酷似“五柳鱼”,甜、酸、酥、嫩皆备,闻其味即令人食欲大增。

三. 台湾省 云林县 北港素食馆

在北港镇上提起北港素食馆,可是老少皆知,无人不晓。这家30年老店由3位大婶经营,物美价廉,店内卖的都是常见的菜羹、稀饭、素菜面等,但吃过的顾客却一再光顾,大概除了好吃之外,老板娘亲切地招呼,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云林县)

四.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贵德地方特产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五.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合记烩面

合记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而享誉中原。94年5月荣获“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制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受合记烩面的影响,经营羊肉烩面的国有、集体、个体饭店林林总总,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人称郑州为“烩面城”。

没吃过羊肉烩面的郑州人不多,爱吃羊肉烩面的人肯定尝过老合记烩面。最近,人民路上的合记烩面总店有了一个小变化:这里的服务员也开始像绝大多数饭店一样送面上桌,顾客不用自己排队端饭了。在郑州餐饮行业的名店中,只有合记烩面总店长期坚持顾客自己排队端饭的销售方式。

说起这种变化,合记烩面馆总店的张伟芳说,这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过去是排队等饭,现在是等座位。虎小黑经理在这里干了几十年,说话更直,以前排队还知道前面有几个人,心里有数;现在坐在那儿等,啥时端上来,心里没底。据说这一变,有的顾客还不愿意了,外地一个食客抱怨:我大老远领着朋友来体验排队的感觉,你却不让排队啦!

这话是真是假无从考究,但合记生意火爆却是“地球人都知道”,拿郑州的土话讲:生意好得“带样”,语气中包含着羡慕和妒忌。每到饭点,人民路上的合记烩面馆里都会有这样的场景:三五人结伴而来的熟客,分头行事,有的排队,有的买票,有的找座位……统筹安排大大提高了效率;一个人来就麻烦了,好不容易排到取饭的窗口,小心翼翼地端出烩面,却找不到座位,手里的烩面碗越来越烫,直烫得人龇牙咧嘴,实在耐不住了,只有借别人餐桌一角放下,眼巴巴等着人家吃完……

除了合记,在郑州其他几家有名的烩面馆也会经常出现如此的场面。

记得以前相声中就有这样的情节,等座位的人看见有一桌快吃完了,就兴奋地招呼同伴:“这几个人快完啦!来这儿吧。”恐怕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有过吃饭排队、等位置的记忆,但在餐饮市场发达的今天,如此现象确实罕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郑州的羊肉烩面馆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遍布大街小巷,20多年来此消彼长,前赴后继,有的茁壮成长,有的已如日中天,有的如流星划过。但郑州人吃烩面的爱好却被扎扎实实地培养出来了。说郑州是一个烩面城,一点都不过分,据了解,仅计算标有“烩面”字样的饭店,郑州就有4600余家!

烩面的由来

随便问一个郑州人,他都会如数家珍般给你介绍几家好吃的羊肉烩面,冯记、闪记、刘记、周记、黎记、丁记、八一八、老四场……许多老郑州从外地回来,一下火车不是赶紧回家,而是直奔相熟的烩面馆。郑州人招待外地的客人,尝尝本地的特色小吃,首选也是羊肉烩面,烩面已成了郑州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

熙熙攘攘的烩面馆里,无论是高大威猛的小伙儿,还是苗条秀气的姑娘,面前都是一只大海碗。初来乍到的外地食客,看见这碗就会感觉有些先声夺人,再看碗里的面条,仿佛皮带般粗细,更是吓人一跳。热腾腾的肉汤上面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绿莹莹的香菜点缀在上面,即使你不饿也肯定会舌下生津,食指大动。先喝一口汤,浓酽醇厚,再吃一口面条,鲜香有韧劲,拿郑州话说是汤鲜味美面筋拽……

关于烩面为什么会在郑州产生并发扬光大,说法不一,但北方人喜好面食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郑州本地流传的“夏天吃捞面,冬天吃汤面,不冷不热吃卤面”的顺口溜是很好的佐证。

多年从事郑州市餐饮行业报道的廉春融老师和郑州市饮食公司宣传教育处的利宝生同志都说是赵荣光师傅首创了合记烩面。而合记烩面的最初产生是赵师傅的“即兴发挥”,它的前身居然是饭馆厨师和服务员的工作餐。

据他们介绍,赵荣光师傅1901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长垣县(今属河南省),14岁到河南开封同天聚饭店跟名厨周文汉学徒。赵荣光是汉族人,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回族饭菜的制作。他个人喜好面食,尤喜面条。抗日战争时期,饭店经常因躲避空袭关门,有时厨师刚端起饭碗就要急于逃命。空袭过后,饭早已凉了。赵师傅就把剩饭加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他发现重新烩过的面很好吃,于是就在面里放些盐、碱之类的原料,使面更筋,别有一番风味,成为店员们的主要伙食品种。后来,一些老顾客发现店员吃的面香气四溢,就要求购买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中原烩面

小盆似的粗瓷大碗,肉香浓郁的汤水,粗厚筋软的拉面,一小撮嫩香的香菜,一筷头油炸辣椒,一搅,那个香啊……本来羊、牛肉是宁夏、内蒙的,拉面是陕西的,经洛宁人一融合并加以发挥,成了洛宁的名吃。许多洛阳、郑州、三门峡等外地人不远“百里”慕名而来,呼呼啦啦一碗下去,那叫得劲儿。

信息来源:县旅游局

七.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袁森泰鲜汤馆

“家庭小作坊”。汤的味道“不错”,就是可能“加多了味精”,“喝完容易口干”。

地址:汉口铜人像附近

八.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赵家馆馄饨

赵家馆馄饨,自1936年开馆至1956年公私合营,20年间,誉满全城。赵家馄饨馆共有老少爷5个,由于是自家经营,不计工钱利润,只为全家糊口。因此,做的馄饨质好量足,物美价廉。

赵家馄饨的用面,全是精制的白面。用煮熟的瘦肉做馅,放点用药料煮肉的白汤,加上葱、蒜、姜、味之素,到冬春两季再放点鲜嫩的韭菜。这样配制的馅,肉烂、菜鲜、味美。馅配好后,将揉匀的面擀薄,然后切成三角形或菱形的小片。把馅捏在里边,猫耳朵形的馄饨即成。馄饨汤的配料也很讲究,汤里有紫菜、虾仁、白汤、喝起来,味道鲜美。凡是到赵家馄饨馆用过餐的人,无不夸好。因此,小小馄饨馆每天顾客盈门,络绎不绝。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郑州蜜桃

郑州蜜桃分为两大类,即白桃和黄桃,白桃中较为有名的“五月鲜”、“麦香”、“六月白”、“鸡嘴白”、“吊枝白”和以高产而著名的“大久保”等品种。黄桃可分为“橙香”、“露香”、“早熟黄甘桃”等品种。郑州白桃皮白、味浓、肉细、甜略有酸味,汁液较多,香气浓烈。黄桃从果实外形、风味、色泽、肉质上与白桃相比,均差异很大。白桃属味甜类,黄桃则属味甜酸类。

信息来源: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郑州烧牛肉

工艺:清炸 口味:炸烧味

主料:牛肉(瘦)(3000克)

调料:红曲(50克) 八角(30克) 姜(50克) 草果(25克) 大葱(50克) 高良姜(15克) 桂皮(20克) 丁香(15克) 沙姜(10克) 花椒(30克) 陈皮(20克) 料酒(30克) 花生油(260克) 盐(60克)

类别:河南菜 私家菜 特色菜 健脾开胃调理 营养不良调理

制作工艺

1. 将牛肉选洗干净,切成150~200 克重的方形块;

2. 将切好的牛肉块用精盐、花椒拌匀,放入缸中腌制,夏天腌制2~3 天(冬季加倍);

3. 待腌渍肉质发红后,捞出洗净,放进锅里煮半小时,撇去浮沫;

4. 将调料包入纱布中,投入牛肉锅中同煮;

5. 煮至汤开后,改用文火煮熟捞出,晾约10 分钟备用;

6. 另取一只锅,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晾好的牛肉放锅中炸至外表微焦即捞出;

7. 食用时切成条或块装盘上桌即可。

工艺提示

1. 腌制时,先用一半花椒和400克精盐拌匀,腌制时间要以肉质发红为宜;

2. 红曲米也可先煮成水,待牛肉煮熟后,刷在牛肉外表,再行炸制;

3.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1500克。

菜品口感

色泽红亮,肉质软烂,醇香浓郁。

历史文化

1. 此菜是佐酒冷食佳品;

2. 郑州烧牛肉是大规模生产的肉食产品,有20 年生产经验,曾获1984年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已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

中原特产馆中华特产品鉴馆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