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特产有什么东西 咸阳的土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7-28 16:08:14

一.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醪糟

兴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而盛于唐,经历清代至今技术日趋成熟,有史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而食,故名醪糟”。

兴平醪糟是汤式食品。选用高级糯米,经筛、捡、淘、泡、蒸后,并拌入特制曲母,利用一定温度储封发酵而成。以气味醇香、清甜质绵、耐饥止渴、益脾健胃而著名

陕西关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县城里,小镇上,大多都有专门叫卖醪糟的生意人,随着夜市兴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城市里还有卖冰镇醪糟的。还有的专门卖那未经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称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众多的醪糟中,兴平市的最著名,人称兴平醪糟或兴平桂花醪糟。制作方法与民间一般的方法略同。特点是汁浓味醇,烧开后糯米浮于水面,酒香扑鼻。据传兴平醪糟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把全国各地的民工征来修建茂陵,其在位54年,茂陵就修了53年。其中就有吃米饭长大的民工,但工程量浩大,吃饭都很紧张,随生产出了醪糟这一既有营养,又能放置多天,又能解暑的好食品,并流传至今。

历史渊源

《辞海》里的解释为:醪,本指汁资混合的酒,即酒酿。《后汉书.樊传》:“又野王岁献甘醪膏饧。”李贤注:“醪,醇酒汁滓相将也。”引伸为浊酒。杜甫《清明二首》诗: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由此可见,醪糟起源于汉代,其历史比大唐军中充作干粮的乾州锅盔更加久远。在杨贵妃生活的盛唐开元天宝年间,醪糟已经由宫廷贵族饮品演化为民间的大众饮料。

于是兴平醪糟悄然进入杨妃东渡的千古传奇,并在杨贵妃的生死关头充当了救命祥符。

话说天宝十五载,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忠倡唐玄宗逃往四川。玄宗乃命龙武大将军陈元礼领六军马九万匹出发。玄宗独与贵妃姊妹及太子皇子妃皇孙等皇室成员和亲近宦官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一行人行至离长安百余里的陕西兴平县马嵬驿,将士们干粮袋里的锅盔早已荡然无存,又饿又疲乏,都特别痛恨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兄妹,于是六军停顿不肯前进。军士故意诬说杨国忠与叛军勾结谋反,遂将其杀掉。杨国忠既死,大将军陈元礼上奏玄宗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应再在左右,请陛下割恩,一同正法。”玄宗无奈,不得已而赐贵妃自尽。遂命宫监将军宦官高力士牵贵妃到佛堂执行死刑,用白练缢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长恨歌》不朽名句传诵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敬请聪明的读者仔细玩味“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的深奥玄伟大天才的经典名篇,留下杨贵妃生死的千古悬疑!

笔者对杨贵妃东渡之谜破译如下:

宦官高力士将杨贵妃牵佛堂,即将行刑,高力士请杨贵妃留下遗嘱。贵妃含泪拜佛道:“佛爷,佛爷!我杨玉环在宫时,哪里防到有这个结局?想是造孽深重,因遭此遣,今日死了,还仗佛力,超度阴魂。”说至此,伏地不动披发委地。高力士闻外面哗声未息,忙将贵妃牵至佛堂后院一棵梨树下,解下罗巾,系住树枝。杨贵妃不禁泪下如雨,泣不成声道:“可叹荣华富贵过眼烟云,如今命该如此,虽香消玉殒死而无怨,只求临行前喝一碗兴平醪糟,以表对大唐饮食文化最后的怀恋与赞美,而且权当痛饮壮行酒,但愿十八年后又是一位美人儿!”

高力士应允了杨贵妃的最后请求,传唤一名宫女用托盘端进一碗兴平醪糟。该宫女容貌酷似杨妃,而且杨妃对该宫女有救命之恩。于是酷肖杨贵妃的宫女以死相报,心甘情愿充当替身,与贵妃换了衣裳。在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关头,佛堂兼行刑室里仅有高力士、杨贵妃与宫女三人,被白练缢死的是酷似杨妃的可怜宫女,而身穿宫女衣装、手端托盘及饮尽兴平醪糟的空碗而出者,才是真正的杨贵妃。由于是暗箱操作,调包计得以成功,杨贵妃金蝉脱壳死里逃生,终于东渡扶桑。兴平醪糟从此名声鹊起,饮誉四方。

有诗为证:

兵变马嵬驿,命系一杯醪。

杨妃东渡怨,犹念大唐潮。

二. 陕西省 咸阳 杨凌 枣卤沫糊

红豆熬汤,放红枣汁,调入面糊,煮熟热食。味美色佳,有滋补功效。

三.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礼泉苹果

礼泉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礼泉苹果果个大、色艳、果肉香脆,多项理化指标优于美国蛇果。礼泉是有名的“苹果之乡”。

礼泉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北部,是我国历史明君的的栖息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常年低温,四季降雨适中,其旁有泾河。礼泉是有名的“苹果之乡”。

礼泉是中国苹果20强县,现有苹果面积70万亩,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合理,早熟苹果以美八、嘎拉为主,中、晚熟品种以花冠、红星为主,晚熟品种以富士、秦冠为主,8月至10月下旬成熟采摘。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礼泉苹果的优良品质,经陕西省果品研究中心测定,礼泉苹果果个大、色艳、果肉香脆,多项理化指标优于美国蛇果。截至目前,全县绿色果品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标识认证5万亩。

四.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咸阳琥珀糖

咸阳琥珀糖是关中四糖之一(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耀县雪花糖、富平琼锅糖),其渊源追溯于秦时,传承发展两千余年,是咸阳地域独有的地方名优特色食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市场上消失近40年。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著。2009年6月,咸阳琥珀糖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琥珀糖,因与虎皮同色,原名虎皮糖,皮糖因其中掺有中药,亦称加料皮糖。

相传秦时,秦始皇之母因患气管炎,久咳不止。御医熬制中药,味苦难咽,秦母久病不愈。吕不韦遂令御医,将中药混合碾制成粉,交给糖坊,掺入饴糖之中。由于药物和谷物熬制的饴糖同属温热,互促疗效,且口感好,容易下咽,秦母食后很快病愈。之后,此方流传民间。几千年来,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虎皮糖作为一种功能食品,造福民间,蕙荫广众。入冬后,几乎户户储备,以防老幼越冬不测。虎皮糖,也就形成了在咸阳地区一种独有的具有药疗的食品。

唐宋时期,虎皮糖作为养生保健、馈赠亲友的佳品。并在咸阳及长安与各地的交往贸易中,占比倚重。当时,咸阳北关骆驼场内,虎皮糖一直是众商通往西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北方各省及俄国、中东、欧洲等地。

明清时期,虎皮糖已成为宫廷贡品,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民间的艺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并向虎皮糖中加入了核桃仁等,其口感甘甜清爽,油润酥脆,甜中微苦,苦中含香。清高宗乾隆皇帝夜批奏折时,书案呈放的夜宵中就有虎皮糖。君常以虎皮糖赏赐宫娥嫔妃及朝班大臣。

据咸阳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至西安。一日,西太后法门寺降香祈福,回经咸阳,偶遇风寒,咳嗽不止。咸阳知县觐献虎皮糖,西太后吃后顿觉病情好转,细观此糖,颜色金黄,内含核桃仁色白如玉,酷似琥珀,遂说:“此糖可名琥珀糖”!。慈禧的命名,使咸阳这一特色食品名声大振,琥珀糖成为咸阳乃至陕西最具代表的特色食品。

解放前,咸阳城内北平街潘家巷(今咸阳法院街)有琥珀糖制作工坊20余家,城外大小40余家,其中以“和興全”字号尤为出名,其制作的琥珀糖工艺精湛、口味纯正,誉满三秦。

和兴全•咸阳琥珀糖8大优点

1、咸阳地方名产:咸阳人发明,唯咸阳独有。

2、历史悠久:传承发展两千余年,特色显著、文化底蕴深厚。

3、古丝绸之路重要商品:凝结着咸阳人对外贸易、交往的古老情怀。

4、古老字號:《和興全》字号传承于明清,为”咸陽琥珀糖”代表性品牌。

5、保健养生功能: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健脑补肾,温中散寒,延年益寿的食疗功能,尤其对一些慢性支气管病人有极佳的疗效。

6、王者贵气:从明清开始,一直是皇室貢品。慈禧太后赐名“琥珀糖”。

7、绿色环保:主料小米饴糖、核桃仁,辅料系千年传承中药配剂,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炒制,无废水,无废气,天然环保。

8、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五.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州布艺

乾州布艺是流传于陕西乾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作,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布艺,即布上的艺术,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是陕西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乾州布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甘,陕一带古周人织绸,制衣,刺绣的情景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她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千万年来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遇到疾病、地震、等重重灾难和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时,崇天地、拜鬼神,求助威镇灾难的象征物及神力形式的具体表现,借助猛兽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借助鱼类、蛙类的繁殖能力来延续子孙后嗣,逐渐形成一些谐音吉祥图案和具象征性、寓意性的吉祥物、象征物,而且成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乾州布艺出自于农村妇女之手作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色调淳朴,轻巧实用,呈现出清新朴拙的民俗风情。布贴绣品、多以动物为题材,通过捆扎、剪贴、拼凑、刺绣等手法,绣制成不同的图案形象。布贴绣在造型上富于变形夸张。在色彩艺术方面,强调明快质朴,绣工粗细兼备。颇有民间风采。乾县布艺吸收了传统的刺绣手法,又融合了中国书画艺术,绣品精细明快,色调典雅,风格多样,轻巧实用。她是文化的凝聚,她是秦地五千年历史的影集。



乾县的民间布艺主要以节日和婚礼装饰品为主,如春节,端午节等都有专门的讲究。端午节外婆给外孙送“五毒裹肚”“五毒凉鞋”等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小孩的手腕上要扎五花绳,胸前要带香包,以辟邪健身。孩子过满月或者过周岁时,外婆要送虎头帽子,胖娃娃围涎,项圈,长命锁,手镯,布艺老虎,花衣筒袖,老虎枕头,狮子枕头,麒麟枕头,老虎和猪头鞋以示吉祥并求其保佑。布艺是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工艺,如动物身上装饰性的花卉图案等都是通过剪和绣的工艺制作而成,布艺主要依赖于乾县传统的民俗而存在,布艺的造型典雅考究,颜色简洁明快,形象逼真可爱,天然成趣。过去结婚时,女方要绣花枕头套子、鞋垫、门帘送给男方,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香包、针扎送给男方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品评自己是否心灵手巧;小孩满月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肚兜、布老虎,为孩子消灾辟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姑娘给心上人的绣品更是精细入微,寓意深刻。鞋底上用细绳子纳上勾云图案,愿出门的亲人走得快,早会早回。鞋垫绣上“月儿圆”、“正月十五”等组字图案,寄托团圆之情。布艺不但是美的艺术,而且寓意深刻。花卉、虫鸟、植物等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以取避邪镇恶,希望小孩子小老虎一样健壮;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莲(连)生贵子,鲤鱼闹莲(象征婚姻和谐)图案,期盼家庭美满,多子多福;姑娘送给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过去妇女绣的花枕头“鱼戏莲花”鱼象征男性,莲花象征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结合。再如“石榴赛牡丹”,石榴象征男性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



乾州布艺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布艺制作。首先,根据所制作布艺的类型和特点,选取一块大小适中颜色适合质地结识的布块,用剪刀载出平面图,然后用小块的不同颜色布料拼接而成各种图案,用刺绣手法将图案图形固定在平面图上,又称补花或布贴花。并在图案图形上用各种彩线绣出图案图形的细节,绣花的针法很多,有铺针、平针、散针、打子,套扣、盘金,辫绣、锁绣等,接下来进行挑花,挑花又称十字绣,要求严格的按照面料经纬纹路,挑绣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种花纹图案的刺绣形式,有独特的变形吉祥几何纹装饰风格。刺绣时不伤布丝,能加强布料的耐磨损强度,然后将平面图拼接在一起称为拔(扎),为了牢固往往还要上里子,并在里面用松软的填充物棉、碎布、丝绵进行填充,这样一件布艺工艺品就算完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不得不同,现在这些手工艺布艺越来越少见了,民间会制作这门手艺的妇女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州布艺制作主要集中在乾陵脚下柳池、石马、陵前等村,目前参与制作乾州布艺的群众就达100余人,开发出具有历史、人文、地理特色的坎肩、帽子、被子、十二生肖、老虎枕头等十多个品种,在旅游区开辟了工艺品市场,办起了零售摊点,经销商户73家,经销旅游纪念品布艺30余种。同时陵前的杨志英等几名思想开放的群众将所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布艺贩运到武汉、上海、山西、广东等地,让乾县的旅游布艺纪念品走俏市场。在乾陵,妇女绣的“五毒背心”工艺精细、美观大方,既有剪纸的效果,又有刺绣的特点成了外宾的抢手货。深得人们喜爱。

六.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石雕

旬邑石雕自古闻名,旬邑县底庙镇万家川人万政银,从小酷爱美术、泥塑、雕刻。他先尝试着做泥人,后又用当地的沙石做佛像。他跑遍了全国大部分佛教寺院,拍摄了众多形象逼真、造型生动、千姿百态的各种佛像、菩萨造像;查阅了《中国历代石雕大全》、《中国佛教图像解说》等资料,满脑子的立体人物造型迫使他坐卧不宁。家乡随手可取的石头,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一块块的顽石到了他的手上便成了形态逼真的艺术品。他雕刻的石佛、菩萨、观音、罗汉、石狮、石马、石羊、石兽、石龛,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连国家级的文物专家也无法辨认真伪。

七.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水柿

一、水柿基本特性

水柿子属于晚熟品种,具有果大、个头均匀、果皮光滑、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含糖量高等特点,制成的柿饼质细,味甜,透明,霜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全市柿子生产情况

2007年我市柿子种植面为20.15万亩,产量8.7万吨。其中水柿子种植面积约为1.06万亩,产量6000吨。主要分布于彬县、乾县、永寿等县。

八.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陕西荞麦

蓼科,荞麦属。又叫“胡荞麦”。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淡绿色或红褐色,有时有稀疏的乳头状突起。叶心脏形如三角状,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托叶鞘短筒状,顶端斜而截平,早落。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春夏间开小花,花白色;花梗细长。果实为干果,卵形、黄褐色,光滑。分布于欧、亚二洲;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有时为野生,生于荒地或路旁,种子含丰富的淀粉,供食用,又供药用,也是密源植物。

九.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白吉馍夹肉

陕西有个白吉镇(今咸阳市彬县的北极镇),这个地方的饼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这种馍叫白吉馍。白吉馍据称源自咸阳。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饼形,置铁铛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炉膛侧立,上下隔着铁铛板的炭火烘烤,稍顷翻面,双面焦黄即可。我一直以为烹制食物,外焦里嫩是难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处.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配腊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白吉馍渊源典故

北极自古是陕甘通衢要道,设有驿站。因驿马全是白色因而得名白骥驿。金设白骥镇 明清时候,群众将“白骥”转音为“白吉”,也有人说是因为骥字难写,就成了“白吉”,现在当地群众仍是这个叫法。清中叶之前,这里原是回汉杂居,地名是“白吉里”,当地群众都能制作白吉馍,并作为日常主食。1863年8月,北极老户回民响应关中回民起义,就把这种白吉馍的制作技术带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成为至今仍然深受欢迎的名吃。因这种发源于“白吉”,因此也就把这种起面饼子叫白吉馍。

白吉馍夹肉制作方法

带皮猪肉250克,绍酒5克,盐3.5克,冰糖1.7克,生姜大蒜各5克,酱油1克,八角3粒,花椒3粒,桂皮0.2克,丁香1粒,草果、玉果各半个,砂仁1个半,良姜半个,毕拨半个,腊汁原汤250克。

1:先将猪肋肉改刀成3.5厘米厚的长条片,用清水浸泡一下,刮洗干净,沥干水分。

2:将腊汁原汤倒入锅内,放入250克——375克清水烧开撇去浮沫,将洗净的肉放入锅内,加入绍酒,酱油,盐,姜葱,八角,花椒,桂皮,丁香,草果,玉果,砂仁,良姜,毕拨等调料,再在肉上压一小铁弊,以便使肉充分浸入汤中。

3:用大火烧开后,转入小火炖煮,煮约2小时,肉酥烂时捞出放入砂锅中备用。

4:制馍时先留出50克面粉,将450克面粉按50%的含水量加酵面调制成面团,置30度室温下醒发2小时,加入碱面,加入剩余干粉,将面团揉透后再醒10分钟。

5:将面团分成10个面剂,每个剂重约75克,做成直径为10厘米的圆饼,放入烧热的锅上烙成淡黄色时,再放入炉内烤3分钟,止两面鼓起时即熟。

十.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三原白封肉

用料:猪肉1块、猪蹄300克

调料:食盐、葱、姜、桂皮、料酒、茴香籽、水、肉豆蔻。

制作方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长方块,放入沸水锅中煮至三成熟,捞出洗净。

2.将猪蹄洗净,放入锅中煮至肉皮变色后捞出,先进行拔毛除垢处理,直至肉皮白净,然后将猪蹄纵向劈开。

3.将小茴香放一碗内,冲入沸水,加花待用。

4.锅中倒入清水(1000毫升),先将猪蹄皮面朝下放在锅底,再把肉块皮面向上,放在猪蹄上,用旺火烧开。

5.烧1小时后,撇去浮沫,加葱、姜(拍松)、桂皮、豆蔻、料酒,改用小火焖煮。

6.焖煮2小时后,将肉翻身,使皮向下,加精盐,继续焖煮。

7.焖煮直至肉和猪蹄可以用筷子扎透时将肉块捞出,皮朝下,整齐地摆在小搪瓷盘中,用刀在肉块上划几道刀纹(以使肉汤灌入)。

7.然后将猪蹄捞出,拆去骨头,重入锅内,继续用小火焖煮30分钟。

8.焖煮至汤汁浓白发粘时,倒入已泡好的小茴香水,搅匀,撇去浮油。

9.再将肉汤过滤,倒入盘内以浸过肉块2~3分为宜,然后用白花纸吸去上面的油脂。

10.待其凝结后,即可改刀装盘。

特点:陕西三原传统风味小吃。此小吃肉色洁白,汤冻明亮似水晶,肥肉不腻,瘦肉可口,其味芳香。

烹饪技巧:

在焖煮的过程中,要保持小火,不能大开,以免汤汁浑浊不清。

陕西咸阳有什么特产适合送礼的咸阳的土特产一览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