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馍陕西特产五香 附近陕西特产石子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1:07:17

一. 甘肃省 平凉 华亭县 五香卤牛肉

五香卤牛肉

华亭五香卤牛肉:采用华亭关山上好黄牛肉.以牛展.牛腩.牛筋.牛腱子肉为最佳.配老汤.大料.草果.等卤制.最好用细绳子捆住肉.煮到九成熟就可以了.以回民制做的最正宗.肉香,耐嚼.实为下酒之佳品.比山东曹光卤牛肉好吃一百倍.有无那位投资者深加工.肯定畅销全国。

二.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天柱山五香干

天柱五香干,风味独特,香嫩可口,成为天柱山旅游休闲食品中的佳品,深受游客喜爱。五香干的来历,民间传说因王安石而起。

王安石离任舒州通判时,摆一桌宴席招待文朋诗友。没想到厨师第一次上菜时,就上了两盘豆腐。王安石问:“同是豆腐,为何分作两盘?芽”厨子说:“一种是加茶叶煮的,一种是茴香煮的。”大家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接着第二次换菜,又上了一盘酱煮豆腐,大家一品尝更觉得这种豆腐色味俱佳。第三次换菜,又上了用八角、胡椒煮的两盘豆腐。客人们感到这豆腐烧得更好,香美极了。这时王安石告诉厨师,今天五种味豆腐都不错,客人喜欢吃,叫他把这五种佐料放到一起烧制,果然有一股独特的香气,赢得满桌喝彩。

这扎干的五味佐料豆腐,就形成了“五香干”。五香干加工制作技术,在潜山世代相传,成为有名的地方。1988年9月,天柱五香干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并被推荐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荣获银牌奖,还被登录香港出版的《世界名优食品大全·中国美食》一书。

三.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五香爆鱼

原料:青鱼2500克,五香粉15克,葱姜末5克,酱油30克,白糖、麦芽糖各100克,味精15克,葱姜汁、绍酒、精盐、酱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1、鱼去鳞,开膛去内脏,洗净晾干,去头尾,开成鱼条。根据鱼条大小,批成形状相同的大片,加入葱姜汁、绍酒、精盐拌透待用。
      
2、铁锅上火倒入色拉油,烧到200℃时,分几次放入鱼块,炸至金黄色捞出,待用。另取小锅上火,稍加一点油,将葱姜末炒至发香,加入绍酒、酱油、白糖、麦芽糖、五香粉熬汁,待卤汁稠浓时,加味精,将炸好的鱼块倒入锅内拌匀,捞入大盘内稍冷,即可改刀装盘上席。
     
特点:味香汁亮,外脆里酥,甜咸适口。

四.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五香腐干

五香豆腐干以太行高寒地区黄豆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方,运用先进设备,结合纯天然“乳酸菌”点制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五香豆腐干具有精、韧、咸、香等特点,营养丰富,口味纯正,精韧耐嚼,富含植物高蛋白氨基酸及高钙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是居家旅游、酬宾宴客、馈赠亲友、休闲佐餐的无糖素食佳品。

五.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马厂馍头

在沭阳马厂镇老街东头,有一家坐北朝南的季姓馍头作坊,别看是寻常百姓,其貌不扬,可他们继承祖传工艺,做出的小馍头却是独具特色,名闻遐迩。一般馍头的做法是:用面糟头和面,待面发酵后兑碱做好馍头蒸熟便成。而季家小馍头的制作工艺独特又复杂:一开始选用优质高梁烧酒的大曲做引子,和优质小麦麸搅拌成大半碗糟糊。待糟糊发酵后用开水泡透,然后滤出糟头水(约半市斤)和一市斤面用开水拨成糟头。等槽头发酵再用开水拨新糟头。如此反复8次,每次都用一市斤面拨糟头,这样糟头越拨越多,最后用第8次糟头及25市斤左右面粉用开水和成硬面,待1个半小时硬面发酵后,再用开水拨成软一点的面,等面再发酵后不需兑碱,只需用手反复搓惯揉成小馍头。同时把笼锅烧开后,把蒸笼端下炉旁,把揉成的馍头摆在笼里。

如在上笼之前,即用烧酒大曲做糟糊到揉成馍头这些所有工序都做得好的话,馍头一上笼见热气马上就长大长足。如其中有一道工序没做好,馒头上笼后见热气则不长大,即把馍头装进笼中,放在炉上用慢火热气催长,待馍头长大长足后,再用强火烧15分钟,然后用中火蒸烧25分钟,共约40分钟即可蒸熟出笼。经过上述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出来的季家馍头,白嫩松软,清香扑鼻。数两重的一个馍头,用劲一勒,便缩成一小团,待一松手,馍头又恢复原来的一般大小,形状丝毫未变。吃起来酒曲醇香,味道鲜美,醒脑爽神,热天可保质3天,冷天可保质1个月,连热连吃,色、香、味、形一点都不变。加上用酒曲发酵、开水和面、不用食碱、选料考究、做工精细等特点,季家馍头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美食,历来受到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广泛欢迎。方圆百里,遐迩闻名,是马厂镇一大,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名优产品展览。

六.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金钩玉米馍

玉米面蒸馍是炉城平常人家常食的,就是许多做小生意开小摊铺,常蒸食玉米馍。雅安人彭大春夫妇,早年曾在康帮人干活,夫妇善做小吃。抗日战争时期,炉城大米昂贵,知炉城爱吃玉米,又爱吃“焦粑”(一种以面粉起酥肉馅炕饼的小吃)习惯,用金钩鲜肉做馅,仿效“焦粑”的做法,用上等玉米面,创造出玉米面包金钩炕饼,以其香、咸酥、脆味长诱人,食者排队购买,风行一时。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枕头馍

 枕头馍是阜阳之一,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系阜阳饮食业的。每个长约1-1.5市尺,宽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实为旅行食用佳品。
   “枕头馍”(是阜阳,又称阜阳大馍、大卷子馍。它长约一尺,宽约五寸,重达三至六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湿润柔筋,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   ——摘自《阜阳地方志》
   “枕头馍”的由来
    阜阳的枕头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民间更为具体的传说:在顺昌之战时,刘锜率领的八字军有两万多人,城内存粮虽有数万斛,但石磨加工有限,面粉供应不及,有些部队只得烀麦粒子吃,以致疾病流行,连足智多谋的刘锜也束手无策,深为忧虑。一日晚,传说金军已到白沙窝。刘锜与陈规一道,到城墙上巡察,看看防御工事,看看守城的岗哨,不让人惊动躺在地上睡觉的士兵。正在走着,见一位士兵脸朝下啃枕头,好生诧异。便俯身悄问:“你吃什么?”那士兵翻身坐起,把一个形如枕头的东西递给刘锜道:“这是我爹送来的宝物,既能枕着它睡,又能啃着吃。”刘锜接过来凑近灯亮一看,原来是个大馍,掰一小块尝尝,味道甚佳、连道:“好、好、好!”那士兵见将军如此称赞,随道:“将军若不嫌弃,我让俺爹也给你蒸两个送来。”刘锜大笑:“两个怎够用的?”笑罢他与陈规便同那士兵小声攀谈起来。这个士兵名唤刘柱,家住在城东刘家寨,听说金兵要打顺昌城,便参加了民军。离家时,他爹怕儿子受饿,即蒸上了这种枕头馍,让他卷进被包里,没想真的派上用场。刘锜和陈顺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大喜,当即派人到城外各村通知,每户都连夜蒸制枕头馍,送进城内劳军。四乡为了支援宋军抗金,都用刚收的新麦磨面,蒸成枕头馍,肩挑手提送至宋军营盘,刘锜见此光景,满心欢喜,与陈规道:“百姓如此助我,金兵必败无疑矣!”于是传令,每日一人一馍,饿时解饥,睡时作枕,从此士气大增。
    顺昌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刘锜率领的八字军以不满二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枕头馍成就了刘锜抗金的胜利,成就了阜阳历史的辉煌,也注册了自己光荣的“身世”。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桩独特的手艺,流传至今。

八.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王家核桃馍

王家核桃馍是宁强县的著名风味小吃,小如瓷盖,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油酥可口,耐储存,放置数日也不变色味。王家核桃馍已有百余年历史。传说清末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

宁强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此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独具特色,传至现在,惟“核桃馍”秀中之秀,独放异彩。

九.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五香天鹅蛋

五香天鹅蛋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两河镇的特色美食。

两河镇酒席上有一道名为“五香天鹅蛋”的菜十分有名。方法为“取八个土鸡蛋,四个鸽子蛋,去壳倒入碗中用盐,五香面调匀,取一吹大晾成半干的猪尿泡,将调好的蛋汗倒入封好口,放入笼内蒸熟,取出后将尿泡轻轻划开取下,然后将蒸好的一个“大蛋”放入盘中,用刀切成小瓣后就会发现其蛋清与蛋黄是分离的,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其神奇之处就在于鸡蛋与鸽蛋混合蒸熟后,取下用作固定外形的猪尿泡,这个大“天鹅蛋”的蛋清依然与蛋黄相分离。

十. 河南省 商丘市 宁陵县 宁陵杠子馍

宁陵杠子馍很有名气,许多外地人来到宁陵都要慕名品尝杠子馍。

早年,宁陵卖杠子馍的有不少人家,但最有名气的还数关家杠子馍,关家杠子馍至少已有三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杠子馍最负盛名。

杠子馍工艺并不复杂,但要的是力气与技巧。先把面与发好的酵母和在一起,然后在容器里和匀,发酵。蒸馍的关键工序是压面,杠子约有1.5米,80公分粗细,杠子的一端放在面板靠墙一端的一个洞里,人坐在杠子的另一端,利用杠杆的原理,把面团放在杠子底下压,直到面团发光发亮,每团面都要压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面压好后就是切馍,上笼。这样蒸出来的馍白亮,有形状,吃起来发甜、筋道,放上几天蒸上多次也不变味。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工杠子馍的大部分工序已改为机械化,但杠子馍的风味一如既往,就象它的盛名一样名扬千里。

陕西特产石子馍哪儿最正宗陕西特产石子馍工艺独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