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的特产零食 铁岭特产可带走的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0 00:23:22

一. 辽宁省 铁岭市 昌图 打饭包

饭包,当地人习称“饭包子”。是用成张的白菜叶作为包皮儿。在上面抹一层大酱,放上些辣椒末、葱丝、茴香段或各种切碎的小咸菜儿,最后在压上些高粱米饭,将菜叶团拢起来即成。极具农家风味。

二. 辽宁省 铁岭 开原市 开原榛子

开原榛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原榛子名甲天下。传说清初顺治皇帝时,大臣们从京城来铁岭,点名要开原榛子。返京后,往往拿开原榛子孝敬皇上与娘娘。原本出身东北的皇家早就知道开原榛子特别好吃,责成盛京内务府每年向朝廷进献。据开原县志记载:“榛,誉为本地有名,以梅家寨产最为著名,前清作进呈贡品”。《奉天通志》记载:奉天榛子“香美甲于他省,经荒火烧落者尤佳。产于梅家寨者为全省之冠”。铁岭流人戴梓,曾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皇帝南书房重臣,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兵器科学家,由于他发明了“连珠炮”而得罪了西洋传教士南怀仁,被诬陷为“私通东洋”,流放到了铁岭。在铁岭,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5年,-以卖字画为生。史料记载他“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是一条横穿在两座大山之间的河流,冬天的南渡江,水流不是很充沛,静静的蜿蜒向南。在南渡江上,有一座拱桥,连接着公路,每每都要从此路过。桥的两边,坐落着几户农家小屋,我要说的南渡江的“美人鱼”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大家一定奇怪了,南渡江的“美人鱼”是人还是物?又或者是不是生长在南渡江里的怪兽?呵呵

,它们确实是生活在南渡江里的,但是它们不是怪兽,它们是南渡江的居民在南渡江里打起来的小鱼。但是,我为什么要叫它们“美人鱼”呢?那就是有来由的了。

南渡江的“美人鱼”长约10厘米左右,浑身黑黑的,身形细长,曲线优美,行动敏捷,要抓到它们可要费点功夫。你会说,这跟普通的鱼类也没有什么区别。哼哼,那我就告诉你,南渡江的“美人鱼”不是美在外表上,而是美在用“美人鱼”熬制的那锅香浓的鱼汤上,美在南渡江美丽的景色上。

南渡江桥的西侧有一家餐馆,就在路边,一下车进门,餐馆的主人就热情的招待我们。为我们沏茶倒水,安排我们落座。因为是常客,所以

,主人知道我们都要些什么,当然就是这道“美人鱼”汤啦。主人把我们安排好后,就到厨房里忙碌起来。我常常就是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端着一杯茶在窗前欣赏南渡江的美丽景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我常常想,南渡江的水应该朝着南边汇入更大的河流然后到达海平面,融入大海。南渡江的四周都是挺拔险峻的高山

,非常险要,架在公路上的桥,就像一只轻盈的燕子,越越欲展翅飞翔的样子。若是遇到夏天,我一定会忍不住下到桥下去

,掬一捧清澈的河水,瞧一瞧水里欢蹦的鱼儿,唱一唱土家人民欢快的歌儿。常常在我遐想之际,店主人就已经开始招呼我们入座了。每每这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围在了热气腾腾的火炉旁边。

刚开始,我对这鱼儿是很不以为然的。心想一个简陋的农家小院能做出什么像样的美味佳肴?初见这锅鱼汤的时候,我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黑黑的十几条鱼整齐的堆放在锅里,都头朝里的堆成圆圈。围绕着它们的就是一锅跟牛奶质地差不多,但是又比起牛奶来有点发黄的汤。我们一起的罗哥还没有上米饭的时候就对店主人说:“给我多添一个碗和勺子!”当时,我就感到奇怪,罗哥就对我说:“他们这里的鱼汤是很不错的。”这下,我开始仔细的端详起这锅鱼汤来,它的汤虽然没有很多大厨标榜的奶白色,但是,看上去却是那么的自然而成,感觉它就应该是这样的。鱼肉被熬得酥香软烂,好像把自己都溶解在汤里,这时的汤就显得是那么的厚实而稳重。我带着试试的心情用小勺舀了一勺汤送入嘴里,我立刻被它的味道所折服。这汤里有鱼的鲜香,一口汤汁入嘴,让人觉得柔滑而细腻,香气在唇齿之间流串,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当你徐徐的把它吞进喉咙里时,嘴里又留下了一股子淡淡的苦味。这苦味让我觉得这汤更加的让人回味。之后,肯定不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学着罗哥,刻意的另要了一只碗,因为我要把这汤喝个够。

酒饱饭足之后,大家又要启程了,我们坐上车,店主人也站在店门口为我们送行,她总是远远的站着,一直到我们的车转过一个弯再也看不见她。

人们常说,大隐隐于世。在很多人们忽略的地方,总是会带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真正美丽的东西不是只存在于灯红酒绿的地方,在这青山环绕的地方,也有这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情怀。

南渡江的“美人鱼”你觉得美吗?如果你有时间,路过南渡江时,不妨也来品味她的美,相信我,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四. 辽宁省 铁岭 西丰县 西丰大榛子

榛子是产于辽宁而驰名中外的干果。由于辽宁地处亚热带及北温带之间,自然及风土条件均适于榛子林的生长,榛子林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开原、铁岭、西丰、新宾、桓仁等县更是榛子的集中产区。一般年景,全省可产榛子200万—300万斤,丰收年景达400万—500万斤。
辽宁采集利用榛子的历史较早,宋朝《开室本草》中已有“榛子味甘……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军行食之当粮”的记载。到了清代,开原县的榛子已被列为贡品。因为是皇帝“钦定”的榛子园,当地曾有“国园”之称。
榛子多系野生,大都生长在山坡的中下部及林间空地上,而且往往形成丛林。这种落叶灌木,树皮灰褐,叶片为圆形或卵形,其高者可达2米左右。平榛和毛榛是原产于辽宁的两种榛树,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是平榛,俗称榛子。它对气候要求不严,但喜光,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在肥沃、湿润、腐殖质多、土层厚的阳坡生育良好。
辽宁的榛子林多为萌蘖形成,其特点是结实快。经过平荐后2年生的榛子即可有可观的收获。4—5月间,红色的榛子花先于叶开放。8月末、9月初,果实由树的上层开始相继成熟。民间有“处暑到、榛子掉”的谚语,可分期分层适时采收。榛子采收后要脱苞,通常是将采下的榛子堆起来,上盖草帘子进行发酵。历时2—4天,靠果苞中单宁的作用,使果苞脱落,果壳变成艳丽的棕色。也有些地方是采用筐捂或曝晒的方法脱苞。
榛子时实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亦可炒食,味美可口并有止咳作用。果仁可以制成精美的糕点,也可以制成榛子乳、榛子脂等高级营养补药;榛子果仁还可以制淀粉或榨油,出油率达50%左右。油色橙黄,味香质清,为高级食用油。
榛子的综合利用天地广阔:榛林中可生产出大量榛蘑,为辽宁名贵食品;榛木材质坚硬,纹理细致,可为小型细木工材;榛材易燃,是最好的薪炭材;树皮、叶、总苞中含有大量单宁,是烤胶工业的原料。此外,榛林还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五.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六. 辽宁省 铁岭 铁岭县 铁岭挽马

【种质原产地】 辽宁 省铁岭县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辽宁省铁岭县,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形成历史】

本马种是在铁岭种畜场优越的自然和饲养条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复杂杂交方式育成的。铁岭种畜场于1949年从长春、农安等地选购和部队拨入的含有不同程度的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和贝尔修伦等品种血液的0母马44匹。这些0母马的资质很不一致,为了改善体质类型和体型结构,从1949年开始,用盎格鲁诺尔曼系和贝尔修伦系0公马进行杂交,1951年将全部母马改用阿尔登种公马杂交。到1958年,大部分母马已含外血达75%以上,并开始横交试验,1962年转入横交固定。同时,为了疏宽血缘和矫正体质湿润、结构不协调的缺点,先后导入苏维埃重挽马、金州马和奥尔洛夫马的血液。从1968年开始,使用第一代横交公马配种,进行自群繁育。在选配中,根据个体的表型类型和各品种的血量比、亲缘程度和后裔品质等情况,采用近交同时又避免血缘过近的选配方法,使群体的血量逐渐统一在含重种血50-62.5%、中间种血9-12%、轻种血2.13%-6.25%、蒙古马血20%-25%之间。铁岭挽马虽然来源于7个品种血液,但经过严格的选种选配和淘汰,以及合理的培育,已经形成几个亲本品种的融合体,群体特点基本一致,遗传性稳定的优良品种。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伸缩自如的专利餐桌

“全家乐牌新概念餐桌”专利家具,诚征合作!伸缩比大、运用自如、专利号ZL93236122.6,家具新概念!诚征投资、转让、加工、经营合作伙伴!http://www.0514.net/canzhuo 江苏仪征陈尚理电话0514-34124131、这个餐桌有什么用处?本产品系根据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特点而设计的,它能较好满足小家庭住房面积较小、就餐人数时有变化的临时性需要,能给居家生活带来方便,增添快乐,故名“全家乐牌”。2、为啥叫“新概念餐桌”?新在哪里?所称“新概念”包含有如下三个新内含:一、新的形式:它收张均为圆形,适宜中式聚餐,不象加长变形桌只适合西式份餐。张开时桌面直径150cm,桌中设有搁菜转盘;收拢时桌面直径90cm,搁菜盘即成为小桌面。二、新的结构:本产品采用金属和木板两种材料制造,全部是板式结构,有利于机械化批量生产。桌体分为四个单元,由同轴伸缩架联结成整体。张开时由金属架支撑,桌体平稳时在搁菜盘四周设有托轮,以保证转盘不倾斜,收拢时外形完整,无拼凑痕迹。三、新的性能:该桌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现以两种桌型作比较来说明。一是传统性的方、圆变形桌,其基本开头是方桌(通常为85cm见方),另在四边附加四块月牙形面板形成圆桌,由方形变圆形后,周长增加38cm,面积增加0.41m2,只增加1个座位;另一种是常见的腰圆变形桌,其基本形状是小圆桌(直径通过为90cm),将桌面从蹭分开后在空档内填充两真方板形成腰圆桌,由圆形变为腰圆形后,周长增加80cm,面积增加0.36m2,只增加2个座位;而新概念餐桌变形前后,周长增加188cm,面积增加1.13m2,可增加6个座位,一经对照其优异性不言而谕。该产品设计有两种规格。一是148-90cm;另一为128-80cm。前者适合于厅堂面积在10m2以上的家庭使用,后者适合于厅堂不足10m2的家庭使用。3、有专利权吗?由于具有新形式,经国家专利局审批授于了专利权,专利号ZL93236122.6,这对保护经营者权益有一定作用。 4、这么好的东东别人不会仿制吗?由于是板式结构,适宜机械化批量生产;所用金属套件均属非标异型件,市场不通用;而且本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给仿造者增加相当难度,有利于经营者保持应有的市场份额。 5、用什么方式与你合作?1、投资合作;2、技术入投;3、技术转让;4、加工订货。6、你有成品卖吗?产品业经初试,有小批量投放市场。7、怎样联系项目持有人? 产品项目持有人:陈尚理专利号:ZL93236122.6网址:http://www.0514.net/canzhuoE-mail:9906999@126.com联系电话:0514-3412413 3441169( 仪征)

八. 辽宁省 铁岭 西丰县 西丰梅花鹿

西丰梅花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丰梅花鹿是1995 年由辽宁省西丰县农垦局李景隆等人选育成功的我国第二个梅花鹿品种。(一)养殖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在辽宁省铁岭市的西丰县,并被引种到国内14 个省、自治区和市达5 000 余只。现存栏1 . 8 万只。

(二)外貌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高98 一108 厘米,体长102 一109 厘米,体重110 一130 千克。有肩峰,胸围和腹围大,四肢较短而粗壮。方头额宽,眼大。角基距宽,茸主干和嘴头粗长肥大,眉枝较细短,眉二间距很大(彩图20 )。体成熟母鹿体高81 一91 厘米,体长87 一95 厘米,体重65 一81 千克。

(三)生产性能

1 .产茸性能1 一10 锯及其以上公鹿鲜茸平均单产3 , 06 千克,产茸最佳年龄为8 锯。茸主干长44 一52 厘米,眉枝长21 一27 厘米,嘴头长巧一17 厘米,嘴头围16 一18 厘米。茸优质率71 % ,畸形茸率7 . 6 %。上锯公鹿鲜茸重达3 . 0 千克以上的占70 . 9 % ;头锯鹿锯三权率为85 , 2 %。

2 .繁殖性能 经产母鹿的繁殖成活率为70 %一78 % ,其仔鹿初生重为6 . 3 士0 . 8 千克(公)和5 . 8 士0 . 7 千克(母)。

(四)育种价值

西丰梅花鹿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和遗传性状稳定、育种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较高的特点,所以,具有很高的种用价值。若以西丰梅花鹿作为父本鹿

九.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十. 辽宁省 铁岭 昌图 铁岭胡萝卜

铁岭胡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图县平安堡镇十里村菜农通过采用小拱棚种植模式,走上了科技致富路。

在胡萝卜种植基地,农民都扣上了小拱棚。村民刘晓平介绍说,用这种方式种植胡萝卜,在上市时间上填补了与露地种植胡萝卜上市供应的空白点,具有成本投入较低、生产风险小、技术简单易掌握、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用小拱棚后,收成比裸地增加不少,一亩地产量能达到8000斤,而裸地一亩地能达到5000斤;小拱棚胡萝卜价格是0.6元到0.7元一斤,而裸地种的胡萝卜是0.4元到0.5元。算下来,小拱棚每亩地收入在5600元,而裸地只有2500元。同时,扣上小拱棚还可以复种,就是收获之后还可以再种植一茬胡萝卜,现在种的胡萝卜在7月上旬就可以上市了,上市之后还可以再种一茬,到秋天收获,相当于每年又多一茬收入。

铁岭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铁岭特产小吃可携带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