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美食零食特产 潮州最有名的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14 02:13:22

一. 广东省 潮州 潮州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这项技艺主要流行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西都村,同时波及饶平、汕头、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部沿海一带。

潮州木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现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装饰的斗拱为唐代遗物,而悬挂铜钟的木龙则为宋代遗物。潮州许驸马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其建筑装饰木雕亦以“草尾”为主。由此可知潮州木雕唐宋时期即已存在。至明清两代,潮州木雕技艺臻于完美。明末,石窟艺术基本停顿,各大寺院多制木雕佛像及佛器、案几的木雕装饰,出现多层镂雕技术。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并誉,皆以多层镂通为特色,不少木雕以金箔贴饰,以黑漆或五彩烘托,前者称“黑色装金”,后者称“五彩装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为的是达到质朴无华的效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十三年的潮州己略黄公祠,祠内各处梁柱多饰以龙、凤、狮等祥瑞动物,展现了潮州木雕的各种表现技法,被誉为“潮州木雕一绝”。民国初年,潮商崛起,兴寺庙、建祠堂、置豪宅成风,在此背景下,木雕艺人利用东南亚红木创作出“红木方曲”、“如意屐”等,形成精致、端庄、华贵的木雕新风格。

潮州木雕多以坚韧度适中的樟木为材质,镂刻形式丰富多样,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多种手法,雕出的成品剔透玲珑,层次丰富。在一件雕刻上,潮州木雕常以“之”字形布局构图,利用山水亭阁将曲折、连续的故事巧妙地分割为不同画面,做到人物繁而不乱,情节生动有序。因考虑观者的视线,置于橼梁高端的木雕装饰往往将人物某些部位适当夸张,如眼部加深、鼻子加高、口部突出等,抬头一看,恰到好处。在构图处理上,潮州木雕不是模仿中国画,就是仿照戏曲舞台,其特点是在一个木雕面上将不同时空中发生的故事同时表达出来,其叙述方式有所谓的“径路”(用特殊的构图方式处理人物活动的脉络)。潮州木雕的装饰设计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门,门被分出顶横肚、枋栏、门窗、企肚、中横肚、大肚和下横肚等装饰部位,各部位装饰所用题材、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除建筑装饰雕刻外,潮州木雕尚可制作神亭、神轿、进盒、宣炉罩、烛台、果碟等神器装饰。其雕刻形式大体分沉雕、浮雕、通雕和圆雕几种。由于分布地区广泛,出现了地方性的风格差异。仅就潮汕、兴梅地区而论,潮汕地区木雕布局繁复、结构严密、精细纤巧,以表现连续性情节见长;兴梅地区木雕刀法简练、人物不多,以突出主要故事情节为特征。清末潮州木雕行业中曾出现过奇才黄开贤,以高超地技艺为潮州木雕赢得了声誉。现代传承这一技艺的著名木雕艺人有张鉴轩、陈舜羌等,张鉴轩认为潮州木雕技艺可归纳为“匀匀、杂杂、通通”六个字,“匀匀”指虚实中主次分明,“杂杂”指要有层次又要有穿插,“通通”指镂通剔透。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变,潮州木雕失去了原先的依存条件,加之传统民俗日益淡化,神龛、神亭等物品淡出日常生活,所以潮州木雕的用武之地日渐减少。另一方面,潮州木雕工艺精细,创作难度大,加工程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目前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人愈来愈少,青年一代尤其不愿从事这项工作,这导致潮州木雕陷入后继乏人的境地,亟待抢救、扶持。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州油柑

油柑,又叫“油柑子”,是落叶小乔木,果实肉质 ,球形,成熟时成赤黃色或淡黃色,可以生吃,也可用糖或者盐腌制后实用。油柑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黄或赤黄较理 想;愈青绿的油柑,味道较苦涩且咀嚼有渣,刚入口时有点苦涩,食之满口生津,甘甜可口。油柑尤以夏季最盛产。油柑叶常用来填充枕头, 透气散热。

油柑的根、茎、叶、果都具有药用价值。在我国作为民间中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古人常用油柑果实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近几年发现,油柑对乙型肝炎、高血压亦有显著疗效。研究还证明,油柑果汁具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它能阻断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合成和提高人体红细胞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此外,油柑树皮含纯度70%以上的单宁达22%,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三.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赤凤红梅

品种来源:1994年从潮安县赤凤镇峙溪村竹梅实生群体中选出的优株

特征特性:树姿较开张,树势中等偏旺,成枝力较强,枝条较密,短果枝占41%,中果枝37%,叶片较大,花量大,完全花比率高。果实卵圆形,大小较整齐,单果重20.8克,果实可食率91.3%,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肉细脆,风味酸,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总酸5.64%,总糖1.18%,维生素C 18.7毫克/100克,不溶性膳食纤维1.26%。

产量表现:种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2.0公斤,第4年平均株产4.7公斤,第5年平均株产7.6公斤,折亩产250.8公斤。盛产期平均株产36.6公斤,折亩产1207.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选砧。选择本砧或本地种实生梅作嫁接砧木;⑵建园。选择坡度25o以下的丘陵地、山地建园;⑶定植。株行距4米×5米,种植沟、穴的面宽1米,底宽0.8米,深0.6米~0.8米。并配植适当比例桃梅、白梅、竹梅作授粉树;⑷基肥。每穴施绿肥20公斤~30公斤,腐熟鸡粪或猪牛粪10公斤~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石灰粉1公斤作基肥;⑸整形、修剪。幼年树在主干上选留3条主枝,主枝留45厘米短截,再选留2~3条副主枝,培养自然开心形树冠。成年结果树分夏季和冬季修剪。夏剪及时剪除树冠上部直立或徒长枝,对荫蔽果园中的成年结果树进行“开天窗”,回缩交叉枝,疏除过密枝。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赤凤红梅为无性系果梅品种。在粤东地区种植4月中旬成熟。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卵圆形、中等大,可食率高,果肉细脆,品质优良,适合加工。适宜在粤东沿海山区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四.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沙姜

沙姜,别名山柰、参利。为多年生草本,生稍阴山地或栽培。沙姜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2~38℃,气温25~28℃时生长旺盛。饶平沙姜肉厚、色鲜、味美,经手工加工晒干再卖。根茎药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除湿辟秽。

五.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张村芡实

  潮安县东凤镇下张村芡实,芡实又名鸡头,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性喜温暖,畏寒冷,怕干旱,只能在无霜期繁育,多生长在沼池、湖湾等静水环境中。芡实有发达的根系,形似扫把,深入土中。其茎短缩肥硕。芡叶从根部之短缩茎由外向内陆续抽生。叶面绿而背紫红。初生叶箭形无刺。以后逐渐长成圆盾形而多刺的大型浮叶,芡花部分沉入水中,日开暮闭,芡果从花托长出。球形,顶部似鸡头,外面多刺。

    内面海绵状缀满球状种子,豌豆大小,皮黑壳硬。去壳露出白色粉质的果仁,即芡米,味甘而香,富含淀粉、糖粉、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对治疗遗精、淋浊、白带、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芡实的其他部分也可利用。芡果的叶柄和花茎是较好的蔬菜,肥大的根茎因为含有一定的淀粉可作生猪的饲料。由于芡实能食疗兼用,历来行销广州、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

六.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安茶叶

  茶叶,是潮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拥有茶园2万多亩,年产1.7多担,主要名茶有凤凰水仙,有生长于海拔1200米高的乌岽山的凤凰单丛 ,有大质山麓石坪村的一线红乌龙,有铁铺村的白中水仙,以及近年新兴起种植的苦丁等。1986年国家商业部把当时的潮州市(即现在的潮安县)列为全国62个茶叶出口基地之一。

    凤凰水仙,产于凤凰镇,是中国有名的茶类之一。凤凰四面高山环抱内凤凰鸟髻、乌岽山、大质山等几座大山,海拔均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凤凰鸟髻达1497.8米。山高云雾多,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相差8至10摄氏度),土壤肥沃。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产名茶的天然有利条件。凤凰水仙茶历史悠久,宋代被称为“侍诏茶”,也名“贡茶”。后人栽制,名为“宋种”。历经几百年传播,已形成水仙茶的群体,遍布凤凰山麓。树龄一二百年的老茶树随处可见,其中有一株茶树名叫“大叶香”,俗称“宋茶”,树高5.8米,树冠宽7.3米,有5个分枝,平均枝粗34厘米,年创值一万多元。

    凤凰单丛,是从凤凰水仙群体中挑选出来的优异单株,经过单株培育采制而成。至1990年凤凰乌岽山传存的单丛茶树约3000株,目前已形成黄枝香、桂花香、芝兰香、茉莉香、蜜兰香、杏仁香、夜来香、米兰香、肉桂香等十大香型的凤凰单丛系列,饮誉海内外。1995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凤凰单丛被评为32个名茶之一,并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和奖状;1986年再次参加在福州举行的有8个国家参加的纪念茶文化800周年展评会上,凤凰单丛获乌龙茶类优质产品奖。

    铁铺白叶水仙,是从凤凰水仙挑选培育出来的一个名优产品,可以成片采摘、成片加工制造,质量达到单丛级,故称群体白叶单丛。1984年获潮州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质茶。

    一线红乌龙,又称石古乌龙,栽于凤凰的石古坪村,在大质山麓的特殊环境里生长,用精细的采制工艺制作而成。清代末年已远销海外,成为茶叶出口的一项珍贵商品。1985年被评为全国16个优质名茶之一,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奖杯。

七.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烧雁鹅

潮州烧雁鹅是潮汕传统名菜,在岭南地区广泛流传,店店有卖,家家必食,其美味适口,可想而知。之所以称“烧雁鹅”原是用野雁制做,雁是大的游禽,属候鸟类。大小外形一般似家鹅,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南回,因季节更换,飞雁难得,而且它又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遂改用家鹅代替,制法不变,风味相仿。烧雁鹅色泽红润,皮脆肉嫩,以甜酱佐食,甘香味浓。食烧鹅,饮啤酒,更快朵颐。酱佐食。

潮州烧雁鹅系潮汕传统名菜,在岭南地区广泛流传,广州市内,店店有卖,家家必食,其美味适口,可想而知。之所以称“烧雁鹅”原系用野雁制做,雁是大的游禽,属候鸟类。大小外形一般似家鹅,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南回,因季节更换,飞雁难得,而且它又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遂改用家鹅代替,制法不变,风味相仿。

八.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南村茶叶

广东省饶平县的茶叶生产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的茶叶生产大县,也是“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当地所产的“黄茶”是乌龙茶的发祥。近年来,该县突出科技兴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茶叶生产的基地化、产业化和无公害化建设,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形成。目前,全县拥有岭头单丛无公害茶园6万多亩,茶叶年产量近5000吨。同时,拥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60多家。

饶平县的新塘镇茶叶面积5200亩,年产量510吨,久负盛名的“深坑茶”远销香港、泰国、东南亚一带。2011年,广东省饶平县新塘镇南村村(茶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九.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果条汤

果条在粤菜中称河粉,是大米加工而成的食品。其实牛肉果条在潮州到处都有,味道最正宗的还是要去一些不起眼的小店。其实牛肉果条和北方的下面汤没多大区别,不同在于原料和加工过程。熬着肥鸡猪骨头的上汤,选料新鲜做出来的汤才清、香,肉是嫩、甜。

十.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杨梅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潮州特产小吃零食老字号方便携带广东潮州特产小吃零食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