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土特产有什么好吃的 绥中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4 21:26:41

一.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塔板鱼

龙利鱼也叫踏板鱼、牛舌鱼,鳎目鱼、龙半滑舌鳎。个头硕大的龙利鱼,有男人的肩膀那么宽,个头也有女孩子的身高那么高。龙利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属于出肉率高、味道鲜美的优质海洋鱼类。龙利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颇有益处。所以龙利鱼特别适在写字间里成天面对电脑的上班族。龙利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护眼法宝的原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利鱼只有中间的脊骨,刺又少、肉又多,几乎没有任何鱼腥味,香煎来吃味道真是棒极了

二.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绥中白梨

绥中白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白梨是绥中,栽培的历史悠久,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驰名全国。 绥中的白梨原产于燕山山系。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山东、河北居民迁入,在西北山区落户。后来山区人口增多,栽培的梨树也多起来,又零星栽培发展成大面积的果园,现在绥中西北秋子沟一带仍有300年以上的老龄梨树。 绥中白梨特异品种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自然条件,一个是人工创造。绥中的地貌构成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多山,土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气温雨量适宜,是白梨生长的优越客观条件。绥中的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梨果栽培,不断地改良、选优,逐渐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质的优良果种。绥中白梨的果实多为长圆形或接近圆形,萼洼小,果梗细长,果色金黄,有蜡质光泽,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果重可达250克,果皮薄,果肉厚,果核小,肉质细,酥脆多汁,甘甜爽口。果实含多种营养成分,除生食外还可制成果干、罐头、酿造果酒、果醋,据资料记载白梨还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宽肠、强心、利尿等医疗作用。解放后,白梨发展很快,1949年全县有白梨树20万株,年产白梨580万斤。经过多年发展,绥中西北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带有17个乡盛产白梨,据1983年统计,全县有白梨树80多万株。占地5万多亩,年产白梨3万多吨,产量居全省首位。绥中白梨在国内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国外,每年外销量达6000吨到12000吨。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1994年,在发展水果生产中,注重狠抓提高水果品质和果园标准。白梨高搞优良品系选育。全县280个村级标准果园中,有31个果园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市级先进标准园。以苹果、白梨、酸性果为主的果品基地已经形成。 1997年,绥中白梨、金花梨等4个品种参加全国第四届农业博览会,被认定为国家优质果品。还被国家确定为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水果产业化生产示范县。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四.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七.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红夹子蟹

红海蟹:俗称红夹子,甲壳坚硬,螯足粗壮,性凶好斗,喜栖于低潮线岩礁区和海藻密集区。当地流传着“八月蟹子顶盖肥”“春吃尖脐秋吃圆”的谚语。前者说的是阴历八月,是蟹子最肥的时候。后者说的是春天的雄蟹(脐为尖形)个大肉嫩,味道最鲜;秋天的雌蟹(脐为圆形)脂肥膏满,吃起来最香。最流行的就是蒸煮,食用时用姜末和醋佐餐即可;除水煮、清蒸外,还有姜汁蟹、炸烹蟹、炒蟹肉等多种食用方法。以一天为宜,若再食用,只需热蒸,再稍加醋、蒜末、姜末提味,则更适口。东戴河旅游开放以来,品食海蟹的中外游人,已形成系列谱系:油烟蟹块、烤蟹盖、渤海全蟹、清蒸海蟹等。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九.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烹饪方法

做法指导

1.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后,可熘、炒、烤、煮汤,制成泥茸,可制虾饺、虾丸;

2.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1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干烤大虾

主料:对虾1000克

调料:姜25克 小葱25克料酒15克味精2克 盐10克 胡椒粉3克 香油35克 白砂糖30克

对虾

1. 葱去根须,洗净,切丝;

2. 姜洗净,切丝;

3. 将大虾去头须划水,去掉沙肠;

4. 取煸锅上火烧热,注入少许香油,将大虾下锅两面煎红;

5. 投入葱姜丝一半,放料酒、盐、胡椒粉、味精、少许白糖、清水;

6. 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烤7~8 分钟,将大虾摆入盘中;

7. 原汁上火,收汁再放入少许白糖,投入另一半葱,姜丝,烧煮;

8. 汁收浓时淋少许香油,浇在大虾上即可。

芪枣大虾

主料:对虾500克

配料:黄芪30克 酸枣仁30克

调料:盐2克 黄酒5克 大葱5克 姜5克

1.黄芪、酸枣熬成药液。

2. 虾去须、爪,放入盛器内,加入芪枣药液、盐、料酒、葱段、姜片,蒸熟即可。

煎烹大虾

主料:对虾600克

调料:大葱10克 姜8克 盐6克 大蒜(白皮)7克 白砂糖25克 料酒25克 猪油(炼制)50克 胡麻油20克

1. 大虾洗净,去掉爪、须及虾枪,去掉沙包、沙线,洗净;2. 炒勺加入热猪油,烧热后将6 只大虾并排放入,一边用热油煎,一边用手勺偏,让虾身直接接触到勺底;3. 先后将两面虾身皮煎出黄嘎,头部用手勺压出虾黄;4. 再将葱丝、姜丝、蒜片放入,煎出香味;5. 烹入调料,添高汤,加盖慢火煨;6. 待大虾将入味,汤汁浓后,改用旺火收汁;7. 将主料摆放盘中。余汁淋花椒油,浇在虾身上即成。

白炒虾球

主料:对虾500克

配料:竹笋10克 香菇(鲜)10克 番茄50克 青椒50克

调料:大蒜(白皮)5克 大葱5克 鸡蛋清10克 油皮5克 白砂糖5克 料酒5克 淀粉(豌豆)5克 味精1克 植物油70克

1. 虾剥去头、壳、尾,洗净,用干毛巾压干水份,用刀从虾背中间片一刀(不要片断)取出汤泥,在二侧再各片一刀,待用;

2. 竹笋、香菇、西红柿、青椒切菱形片,葱白切马蹄形,大蒜头剁末;

3. 蛋清和干淀粉调蛋清浆,将虾上浆;

4. 精盐、白糖、料酒、味精、湿淀粉、上汤调匀成卤汁待用;

5. 锅置旺火上,下油烧五成热时,将上浆的虾倒入,用筷子扒散,虾肉卷成球并变色后用漏勺捞起,沥干;

6. 锅留余油,再置旺火上,倒入香菇、竹笋等配料,翻炒几下,注入调好的卤汁,倒入过油的虾球,翻炒几下即成。

类别:家常菜 补虚养身食谱 壮腰健肾食谱 补阳食谱 阳痿早泄食谱

工艺:蒸

口味:咸酸味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对虾250克鱿鱼(鲜)250克

辅料:柠檬50克

调料:盐3克 味精1克 料酒20克色拉油20克 淀粉(玉米)10克

烹饪方法: 1、 将柠檬切成片,铺在盘中;

2、将鲜鱿鱼切成花刀,和对虾一起放入盛有精盐、味精、料酒的碗中腌渍2分钟;

3、把鱿鱼包在竹节虾外面,摆在柠檬上,入蒸锅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

4、 将炒锅置于旺火上,放入色拉油,倒入清汤(200克)烧开,用湿淀粉勾芡,淋在对虾上即可。

沙锅

原料:虾二对,青椒一个,红椒一个,粉丝二两,菠萝丁少许,绍酒25克,白糖20克,味精3.5克,熟猪油少许,鲜汤1000克。 制作过程:

1、砂锅上旺火,用油滑锅,将虾下锅稍煎,烹入绍酒和姜汁,加盖稍焖,加糖、鲜汤,加盖焖;

2、至八成熟,放入粉丝,味精,烧沸后,倒入大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煨5分钟,再移入中火烧约二三分钟,撇去浮沫,加青、红椒丝、味精,淋入熟猪油,原锅上桌即可。

营养成份:胆固醇85mg 、碳水化合物10g 、蛋白质13g 、脂肪19g 、热量115cal 。

花椒蒸

花椒蒸对虾的做法

1.材料:冰冻对虾,辣椒,大蒜

2.大蒜去皮去蒂切成碎末,花椒亦切成末

3.花椒末和蒜末,撒上料酒,香油,生抽,黑胡椒,糖盐搅拌均匀。

4.去虾线,中间切开,洗净沥干水份后摆在盘子里。(注意:对虾除了去掉头和尾部分,中间一定要彻底剖开,否则蒸之后会蜷起)

5.把彩椒末均匀的撒在虾身上

6.锅内水烧开后,入锅蒸3分钟左右。(虾身变色即可关火取出,保持虾的鲜嫩口感)

十.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绥中十大必买特产绥中有什么特产能送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