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产销对接 呼和浩特特产批发公司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09:53:27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海红果

清水河海红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红果简介

源自晋陕蒙交界处,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的海红果分布最广,品质优良。海红果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一种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由野果变家果后惟一保持管理粗放型的优选稀有树种。叶长5——250px,叶宽2——100px,叶柄长2——75px。

完全花,伞状花序,花冠直径4——125px,白色带有红晕,花瓣卵圆形,花柱基部联合,有葺毛。果实小,扁圆形,纵向有5棱凸起,但不显著,平均单果重10克,纵径57.49999999999999px,横径62.5px,果实呈彩暗红色,果面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脆,汁液多,味酸甜。果树3月中旬开始萌动,四月中、下旬开花,6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6月底果实开始着色,9月下旬成熟,11月上旬落叶期结束,而后进入休眠。

营养成分分析

海红果营养丰富,医食同源,用途广泛。据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分析,果实含可溶性糖15.18%,可滴色酸1.04%,维生素C2.38mg/100g,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含钙66.59mg/g,铁2.16mg/g,锌0.54mg/g,含钙居水果之首,素有“果中钙王”之美称。鲜果市场。海红果实兼有鲜食、制干、酿造等用途,同时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用海红果制成的果脯、果汁饮料、果酱、罐头、海红酒、果丹皮、果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多次获奖并远销全国十几个城市,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极具产业开发潜力。

悠久历史

海红果是清水河县的特色果品,其栽植历史悠久。海红果树,树冠圆周46米,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产鲜果500公斤左右,清水河县窑沟乡乡的海红果个儿大圆润,秋天呈深紫色,同时府谷县清水乡海红梁村的村名就是以海红果而定名,本地群众对海红果树情有独钟,称海红果树为“摇钱树”,并有“家有5株海红子,顶养一个好儿子”的美喻,可见海红果在清水河的栽培历史至少也在四百年以上。由于资金和深加工技术滞后,使得海红果近年来发展缓慢,产销衔接差,农民积极性受挫。

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绿色保健食品正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县海红果产地远离工矿污染源,紧靠黄河沿岸的东南部乡镇,农田化学物质很少施用,其产品是天然状态,是最佳的绿色保健食品源。海红果资源较为独特,栽植区域较小,总产量有限,目前产业化程度不高,而且预期的产品数量也十分有限,加之营养丰富,医食同源,风味独特,天然纯净,可以预计海红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继续坚挺,市场空间巨大。由于国内国际市场对绿色保健食品的需求为海红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清水河县政府和群众亦了解海红果的价值、功效,深知其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真正做大做强该产业,纯天然的海红果产业,极具开发潜力,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蒙古手把肉

顾名思义就是手抓羊肉。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它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客人不要自己动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和林格尔县 豆面

豆面

和林的豆面薄如纸,似银丝,光滑透亮,深受人们喜爱。农民操办红、白喜事,招待客人,常把豆面视为优质白面。豆面中放上粘合剂——蒿籽,用水和起来,把它擀成比面案大一点儿的薄皮,几经折叠,一双灵巧的手再把它切成二三尺长的细条,长长的豆面便做成了。目睹这一高超的手工制品,谁都会食欲大增,交口称赞。每逢盛事,或亲朋相聚,或宾客临门,农民总要欢欢喜喜地让他们吃一顿极为稀罕的油糕、豆面饭。吃油糕、豆面的时候,先把豆面煮熟盛在碗中,舀进肉臊子或土豆菜汤,再把油糕放到盘中。一边吃热气腾腾的豆面,一边吃香脆可口、皮脆里软的油炸糕。饭毕,还觉得口边留有余香。制作豆面的豌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7~40%,相当于等量的大黄鱼、瘦猪肉、牛肉、鸡蛋所含蛋白质的两倍多。豌豆蛋白有其独到之外: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不含胆固醇。因含有皂草甙,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对于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心脏病的人,豆面是一种疗效食品。对患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民,食用豆面也大有益处。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马奶酒

马奶酒又名:马奶子、紫玉浆、元玉浆

蒙语称为:“乞戈”或“艾日戈”

产地:内蒙古

特点: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是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传统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历史悠久,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时期的宫廷和贵族的主要饮料,相传忽必烈曾以金碗盛着马奶酒来犒劳将士们。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皮囊酒壶

传统皮襄是蒙古人日常盛酒、奶的容器。皮囊酒壶是精选内蒙古草原天然优良牛皮,全手工。技师将牛皮抛光(称为“光面皮囊”)或起毛(称为“毛面皮囊”),再经过几十道加工工序,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是蒙古族牧民日用品之一。本品结实耐用,粗犷的风格,适合收藏、装饰,更是外出旅游、郊游的使用良品。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脱水蔬菜

清水河县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积极发展农牧业生产,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力打造品牌产品。清水河县脱水蔬菜产品已畅销欧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中享有较高美誉。

清水河县蔬菜脱水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国际市场,从山东引进技术和人才,建起了全区第一家蔬菜脱水厂。所产的脱水蔬菜作为康师傅方便面的主要供应商而全部包销。企业为了挖掘资源优势的潜力,把握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立足做强做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在得到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批准后,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引进了国际上一流的全自动热风干燥脱水蔬菜生产线,具有意大利帕尔玛生产的全自动脱水蔬菜生产流水线和8台热风干燥烘箱、4条逆流式热风干燥隧道,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热风脱水蔬菜、预冷保鲜蔬菜、盐渍类三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年产量可达3.6万吨,大部分产品出口,少部分销往康师傅及华龙等国内大型方便面厂。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综合加工企业,清水河县蔬菜脱水厂的20万亩蔬菜基地全部实施绿色栽培,为企业加工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企业成为自治区蔬菜加工的出口创汇大户,也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连续16年被自治区、市、县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内蒙羊背子

内蒙羊背子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马铃薯卷糕

特点:成品呈半透明状,口感筋软、甜香,是蒙古族人夏季时令佳点。

工艺:用熟马铃薯泥卷包豆沙经蒸制而成。制皮:选白皮马铃薯,洗净蒸熟,去皮。放在案板上洒干淀粉,真热用木杖压碎,捣至起劲成团,擀成长方片;烹制:将豆沙搓成条,放在擀成片的马铃薯上,卷成直径为3厘米粗的卷,上笼用大火蒸熟,取出,斜刀切段即成。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土豆

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们武川土豆不仅上了1餐桌,今年又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餐饮食品和展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中棚种植大户范埃柱的家,提起武川土豆,老范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武川县三合泉村,田间地头处处是老范一样忙碌的身影,农民们有的翻垄,有的装箱,中棚内到处堆满了刚挖出来的马铃薯。农户介绍说,每亩中棚至少可收4000斤商品薯,而且早已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被订单收购。

“哈乐镇三合泉村近两年来共建有中棚200亩,2009年每亩中棚收入超过4500元。农民种植中棚马铃薯的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今年我们还特意引进了‘费乌瑞它’马铃薯新品种呢。”武川县哈乐镇1邸国雄兴奋地介绍起武川土豆的“洋品种”。

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较适合优质马铃薯生长,土豆营养成分高。然而,长久依赖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无法让武川土豆在产量、品牌、效益等方面实现突破。

怎么办?“我们立足当地实际,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提出‘薯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开展精细化、高效种植,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武川县委书记王雪峰说,近年来该县马铃薯由过去的十几万亩迅速扩大到现在的70多万亩,年产鲜薯近8亿公斤,而中棚马铃薯的种植成为武川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一次飞跃。

据了解,为实现武川马铃薯的精细化、高效种植,武川县将中棚建设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予以推进。2008年,按照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大力发展设施避灾农业的要求,组织实施1500亩中棚种植模式试点工作。当年,头茬马铃薯亩产量超过4000斤,接茬主要种植白萝卜、西芹等蔬菜。两茬每亩平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左右,与同类大田种植相比,效益约提高3倍。

尝到现代化农业甜头的武川人认真总结完善中棚试点种植经验,2009年又建设中棚8000亩,使全县中棚总面积近1万亩。“头茬中棚马铃薯提前一个半月收获,后续种菜。中棚内有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等设备,产出的马铃薯有武川的绿色食品品牌,还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不愁卖。”范埃柱的话道出了不少武川农户的心声。

积极推进标准化种植,为武川土豆产业提供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县的中棚马铃薯都实行了“七统一”的种植栽培模式,即统一籽种、统一耕作方式、统一密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微喷滴灌、统一锄草培土、统一病虫害防治。今年,武川县继续加大中棚建设力度,又建设中棚2500亩,以“五分棚”为主,并全部配套节水微喷设施,使全县中棚面积达到1.2万亩,涉及8个乡镇、78个行政村、5750家农户、2.3万多农民。

此外,优化育种让武川土豆步入高产高效的发展之路。今年,武川县还以县种薯繁育中心为龙头,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工程,并着力打造了2.5万亩的上秃亥高效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区、圪顶盖农业综合开发样板区、得胜沟宝坤有机农业庄园等农业示范项目区,从根本上提升了武川马铃薯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夯实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

几年来,武川县在网上招商,走出去推介,和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建立了供货渠道。

经过精心培育,2008年,武川土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为1、残奥会运动员专用鲜薯。武川县也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绿色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如今,成名的武川土豆正在上海世博会向广大观众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产地范围。

武川土豆产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西乌兰不浪镇、哈乐镇、二份子乡、哈拉合少乡、得胜沟乡、大青山乡、上秃亥乡、耗赖山乡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莜面

托县莜面名闻遐迩。托县人对莜面情有独钟,三天不吃莜面思谋见就香。

托县莜面有蒸、氽、炒三种做法,有凉汤、热汤之分。

先说和莜面。莜面须放在陶瓷盆里和。一半莜面一半滚水。莜面和得“放了屁”,有了声音,民间有“惊死公公,吓死婆婆”之说,莜面才和好了。和莜面有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然后是制作。有搓鱼鱼、推窝窝、压饸饹等做法。巧媳妇们用双手搓,看得人眼花缭乱。两只手能搓拾几根,其细如龙须。蒸熟以后,入口筋道,极有咬头。推窝窝是在石板上或切菜刀上,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夹一段莜面,用手托推薄,左手食指卷起,立于笼屉之上,薄如蝉翼。最简单的是压饸饹。下好了剂,在饸饹床上压出火柴棍细的条条。

凉汤的制作极有考究。黄瓜,水罗卜,辣辣换。切得碎粉粉、红腾腾、绿莹莹、花生生。加醋、酱油、盐、芫荽、葱花、韭菜、香油、鸡精。根据口味调制凉汤的多少。然后用勺子盛胡麻油炝葱和芝麻。炝好葱和芝麻的胡麻油,须放的凉了才能加入菜中,否则胡麻油的热度影响了菜的脆度。喜欢吃西红柿、茄子蔬菜的,可以上茏蒸熟,蘸盐汤就莜面。

热汤的做法,是用新鲜的猪、羊肉切成丁状或细条,加盐、鲜姜用慢火熬熟。出锅时佐以芫荽、葱花、韭菜、鸡精,滴少许香油。,莜面蘸热汤吃,让你吃得香油辣水,满头冒汗。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滚水正好好。

氽莜面是把和好的茯面搓成筷子粗细,一寸左右长短的“鱼鱼”,蒸熟以后,加入熬好的热汤中,既汤汤水水,又不失莜面的精气。

炒莜面更是做法简单好吃。莜面蒸熟以后,切碎,用胡麻油佐葱花、姜、花椒、盐炒制。用慢火炒得莜面“出了汗”,才味香好吃。

莜面极有学问。看好了火候,带皮山药煮得快熟了,水也恰到好处,然后急火蒸莜面八分钟,锅里的水正好蒸发了,铁锅烤的山药焦黄。满家莜面香、山药香。揭笼莜面三口香,让你大饱口福。有俗话为证:莜面捣烧酒,越吃越有。

托县莜面是寻常百姓家的饮食,如今又以其浓浓乡土风味享誉四方。

呼和浩特产品市场运营哪家可靠呼和浩特产品市场运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