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宝兴路特产 珠海特产吃的哪里能买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0 22:59:57

一.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乾务软骨鲮

产于乾务水库的蒲竹坑一带,形似普通鲮鱼,但鱼身光滑,胸部一凹痕,煮熟后其骨透明,乳白色,食之如粉丝,鱼肉鲜嫩美味。( 珠海)

二. 四川省 雅安 宝兴县 野生菌面

   野生菌面.推荐级别,五个星。选用天然野生菌为主料,新鲜爽口又营养,面条劲道,汤汁用精制鸡汤,口感滑嫩.喜欢清淡素食的你一定不可错过.

三.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桥底炒辣蟹

桥底炒辣蟹是珠海的一道特色美食。它是把肉蟹宰杀后,清洗干净,然后在肉蟹上刷一层薄薄的生粉,以保住肉蟹的原汁原味;刷好后将肉蟹放在一边备用;在锅内下豆瓣酱、姜、葱、豆豉、紫天椒等,把这些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炒出香味;把蟹放进锅内,和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配料炒熟;用油炸蟹,直到蟹的外皮酥脆,然后将料酒、白糖放入,一起炒熟即可。

这个菜做出来颜色很好看,红红的辣椒绿绿的葱,会让人食欲大增。尤其是它的香味浓烈,经常会刺激得人没几分钟就把里边的调料先吃得一干二净。蟹肉入味很浓,口感很好,吃的时候最好配上红酒。这道菜在冬天吃可以驱寒暖胃。

四.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渔歌唱晚

渔歌唱晚是珠海十大名菜之一,该菜制作讲究,先把濑尿虾背上的硬壳剪掉,在中间开一刀,酿入酒店秘制的咸淡水虾胶,再上一层炸粉丝,待油烧开,放入已酿好的濑尿虾炸至金黄即可。上菜时配以一个用面类做好的网及一樽捕鱼翁雕塑,使该菜更具文化特色。

五.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路溪石硖龙眼

路溪石硖龙眼

"路溪石硖龙眼"是龙门县路溪镇精心培育的名优品种,有黄壳和青壳两个品种。路溪镇特有的气候、土质、水质特别适宜龙眼生长,因此,生产出来的龙眼与众不同。其果大核小,肉晶莹剔透,爽脆可口;味清幽甘纯,甜而不腻;蔗糖含量低,多吃不会导致脂肪增加,且有清肝明目,滋润养颜之功效。即食、晒干煲汤皆可。

目前,石硖龙眼种植面积1.3万亩,三年后,年总产量达500万千克

。路溪石硖龙眼的最佳上市时间是每年的7月份。

路溪镇(LùxīZhèn)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辖镇。在龙门县境东南部。因驻地原为小溪环绕,进出需涉水而行,故名。清代形成圩集,镇因圩名。1961年成立路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6 年建镇。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路溪镇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优质高产水稻、石硖龙眼、南洋楹速生丰产林的种植面积,农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至2002年度全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015.2公顷,6.7公顷以上连片开发的优质水果基地20多个;66.7公顷以上南洋楹速生丰产林基地20个。镇石硖龙眼商标申请已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审批,该商标被批准后路溪成为名副其实的石硖龙眼之乡。

"路溪石硖龙眼"是龙门县路溪镇精心培育的名优品种,有黄壳和青壳两个品种。路溪镇特有的气候、土质、水质特别适宜龙眼生长,因此,生产出来的龙眼与众不同。其果大核小,肉晶莹剔透,爽脆可口;味清幽甘纯,甜而不腻;蔗糖含量低,多吃不会导致脂肪增加,且有清肝明目,滋润养颜之功效。即食、晒干煲汤皆可。

目前,石硖龙眼种植面积1.3万亩,三年后,年总产量达500万千克 。路溪石硖龙眼的最佳上市时间是每年的7月份。

六.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章红

最好是生食,还特别受日本人的欢迎( 珠海)

七.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重壳蟹

重壳蟹又称松壳蟹,生长于咸淡水海域,是一种极少有的海鲜(每1000斤中只能选取10斤),其色泽光亮,肉质嫩滑,口感好,味道鲜香,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滋补佳肴,在港、澳、台和珠海等地区闻名遐迩。( 珠海)

八.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小托山桔

    盛产于黄杨山东侧之小托山。该村大家惯以茶加少许山桔款待客人。因小托山桔具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开胃祛疳的功效,颇受欢迎 。( 珠海)

小托山桔盛产于珠海斗门黄杨山东侧之小托山。小托山桔。果皮含有芳香油,可食用及作调香原料。为芸香科植物,以根及叶入药。该村大家惯以茶加少许山桔款待客人。因小托山桔具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开胃祛疳的功效,制作盆景可作观赏,也是珠海年花市场的一个传统品种颇受欢迎。

山桔属于有刺灌木,枝嫩时起棱。叶位单叶复叶,长4-9厘米,通常长4-6厘米,有光泽,叶柄几无翅。单花腋生,少为2-3朵花集生;萼片5;花瓣5,雄蕊20。果球形或扁球形。生态习性 性喜暖和及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耐阴

山桔根在广东等地基本上代替了东风桔入药。山桔叶是两广地区的常用药材,收载于广西药品标准,气味芳香,有散瘀消肿、化痰消积、祛风解毒的功效。

九.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客家咸茶

客家咸茶从清乾隆(1744年)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成为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最具特色的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流传至今。其主要原料有:茶叶(成品茶或茶青)、花生、黄豆、芝麻、蔬菜(生菜、油唛菜、西洋菜、豆角)、细叶芹菜、葱。咸茶美味可口,老幼咸宜,且有止渴生津、提神醒脑之功效,曾有常饮咸茶可延年益寿之说。

2010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代,武陵山区土家族已有以生米、生姜、生茶叶擂捣冲泡成“三生汤”作医疗良方和保健饮食的风俗,俗称擂茶。随着客家人躲避战乱而南迁,擂茶风俗便传到闽粤赣台等地,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扬弃,改进、丰富、发展,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在白蕉镇客家村几乎家家都会煮咸茶,不论男女老少,人人喜爱喝咸茶。

白蕉镇境内赖家、白石、小托、黄家、虾山、南澳以及斗门区内的客家村,共有村民25000人。白蕉镇客家咸茶从清乾隆(1744年)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其主要原料有:茶叶(成品茶或茶青)、花生、黄豆、芝麻、蔬菜(生菜、油唛菜、西洋菜、豆角)、细叶芹菜、葱等。已经成为了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最具特色的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流传至今。

2010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与中山市隔江相望,西南为斗门区府驻地井岸镇,南与鹤州垦区接壤,西北部濒临莲洲镇。全镇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辖32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全镇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水物1.1万亩,鱼塘6.3万亩,作物3万亩,农业总产值13.5亿元。有外资和民营企业264家,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051元。白蕉濒临南海,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客家咸茶这一民俗在白蕉镇辖区内客家人聚集地广为流传。

十. 四川省 雅安市 宝兴县 宝兴贡砚

产于宝兴县的外郎砚,有“贡砚”之称。相传在清代道光年间,宝兴县一名叫邓公文的石匠耗时三年,为藏族土司丹紫江楚琢磨出“九龙吐津”石砚一具,此砚雕工精湛,加之砚材坚实、纹理妍美,土司千里迢迢将砚台送往京都,呈献于皇上御案,道光皇帝验用后爱不释手,连连称赞。因此,宝兴民间手工制作的石砚便成为“贡砚”。1936年,齐白石率两名弟子游名山大川时,对“宝兴贡砚”的评价是:“继端、歙石砚的后起之秀”。1984年11月,北京荣宝斋专家对外郎砚鉴定结论为:“石质坚韧、细腻,击之有金属声。用之颇发墨,似有歙砚之优,制砚之好石也。”

珠海特产哪里买最正宗好吃珠海正宗特产哪里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