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特产豆粑 湖北黄冈浠水特产小吃三角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13 04:30:31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巴河鱼面

巴河鱼面是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巴河鱼面以望天湖优质鲜鱼、高级面粉、生粉为主要原料,配有鸡蛋、精盐等佐料使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既可作主食,又可作宴席名菜,可炒食、炸食或煮食,也是火锅的上好配料。

浠水巴河鱼面产自闻一多先生的故乡—浠水县巴河镇。巴河鱼面含有人体必须的钙、铁、磷、锌等多种元素及氨基酸和维他命。长期食用可防止糖尿病,保护心血管,健皮肤,抗衰老、增食欲,对产妇有催乳、健身、美容作用,对儿童可增长智力促进身体发育,是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

巴河鱼面历史上曾作为朝廷贡品,封为御面,20世纪80年代曾获农业部优质奖,2001年度被农业部评为名优产品。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将军菜

将军菜,生产在大别山。为菊科植物的一个大族。我国各地称作苦菜的,包括苦苣菜属、莴苣属、苦荬菜属、菊苣属等十多种。,古书上记其别名的五花八门,如苦《诗经》、荼《原雅释》、苦荬《晋书》,游冬《名医别录》、苦苣《嘉佑本草》、天香菜《本草纲目》、天精菜《农政全书》其别名之多,可见人们对它的珍重。既可作菜下饭,又可煮羹充饥,还可入药治病。李时珍说:“苦菜即苦荬也,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

胼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鹤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同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据科学分析,苦菜中含有甘露醇、蜡醇、胆碱,酒不酸等多种成份。但虽然苦,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则别有风味。鲜嫩的苦菜,去根,洗净烫水,揉去苦汁,或晒于干,用猪油烹煮,或以香油、辣椒拦炒,无不促进食欲。以它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神农本草经》说它“苦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本草衍义》说它“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麻城 麻城板栗

2005年3月以来,以板栗为主的低丘岗地开发正高潮迭起,麻城市又紧锣密鼓进行板栗嫁接的筹划准备工作。市政府拿出30万元作为板栗嫁接的启动资金;林业局在麻东、麻北、麻中南分三片组织板栗嫁接技术培训,计划培训500人;全市板栗接穗的采集已经开始,市林业局集中采集80万根接穗的首批15万根今日已从罗田县发货,这批接穗是以六月暴、浅刺大板栗、中迟栗等为主的板栗优良品种,将主要用于面积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的板栗嫁接。

近几年来,麻城市以低丘岗地开发为载体,大力发展板栗产业,板栗面积迅速从30多万亩发展到65万亩, 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给麻城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目前,全市尚有514 万株板栗需要嫁接,市政府要求今年春季必须全部嫁接完,以尽快使之发挥效益,为此,市林业局决定把这项工作作为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具体工作,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把这项工作作好,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满意。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蛇

蕲蛇是蕲春著名的,它与蕲龟、蕲竹、蕲艾合称为“蕲春四宝”

蕲蛇属蝮蛇科,蝮蛇属,为剧毒蛇。相传人被咬伤,不出五步即死,故称五步蛇。因其全身黑质白花,故又名白花蛇,还因为吻鳞与鼻间鳞均向背方翘起,所以还名褰鼻蛇。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散布有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尾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俗称“佛指甲”。蕲蛇若被逼捕得它无路可走时,它就调转“尾利钩”,破腹自杀,“死而眼光不陷。”

蕲蛇虽毒,却是我国的名贵传统中药,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进贡的珍品,也是出口的珍贵药材。关于它的习性和药用价值,在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说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巳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宋庄绰《鸡肋编》载“白花蛇”条云:“今医家所用,惟取蕲州蕲阳镇山中者。去镇五六里有灵峰寺,寺后有洞,洞是皆此蛇,而极难得。得之者以充贡。洞内外财产,虽枯两目犹明;至黄梅诸县虽邻境,枯则止一目明;其舒州宿松县又与黄梅为邻,间亦有之,枯则两目皆不明矣。”明大医药学家李明珍曾几次上蕲州龙峰山,目睹蕲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况,根据实地观察,写了《白花蛇传》。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对蕲蛇的形态、习性、捕捉干制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详尽的记述。他说:“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据他说:真正的蕲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背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旁有念珠斑,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剖之置水中,自反尾涤其腹。“《尔雅·翼柴》亦有类似记载:蛇死后皆闭,惟蕲州花蛇开。如生舒、蕲两界间者,则一开一闭,故人以此验之。”

蕲蛇旧时产于蕲州龙峰山、麒麟山、凤凰山、雨湖一带,蕲春、浠水交界的三角山亦偶尔有可得。据清初顾景星的《黄公说字》说:“谨按蕲地花蛇,有黄白黑三种,黄白二花可货数十金。黑花不过数金而已。昔产龙峰山洞,今无有,惟三角山出,一岁不能多得,土人获此物必食荤物方可。否则,其走如飞,牙利而毒,如人手足为口齿所创,必以刀断去,稍迟则不能救。”并说:“市肆所货,皆浙蛇,非蕲蛇,花与指甲皆同,土人亦莫能辨。但三角山在二蕲交界之处,相传蛇一逾界,则只一目,……。”蕲蛇名贵求之者多。《黄州府志》载有民谣曰:“白花蛇,谁教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舟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蕲蛇性喜潮湿阴凉处,多穴居栖息在山谷溪涧岩石上,落叶间,竹林下,草丛中,外出往往伏于烂草枯叶之间,以便于发起进攻、猎取食物和隐蔽自己

蕲蛇属广食性蛇类,它的食物有蛙、蟾蜍、蜥蜴、鸟类和鼠类,其中以吃鼠类的频率为最高。蕲蛇为胎生,产子甚稀,成长又慢,是为稀有动物

蕲蛇味甘咸,性温。蛇肉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并有镇痉、止痒之功能,能治风湿性关节酸痛、四肢麻骨神经痛、风瘫疠风、遍身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恶疮疥癣、小儿惊风、口疮等疾

蕲蛇窖酒,色清澄,味清润而芳香,具有祛风、活络、舒筋活血、祛寒湿、强壮滋补和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是治疗麻风病的特效药。《鸡肋编》:“以轻小者为佳,四两者可值十千足。”又说:“夏月食盖盆子者,治疾犹有功。”( 黄冈)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麻城 麻城福白菊

麻城福白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城福白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城福白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麻城福白菊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具有散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其产品质量经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反复检测,其主要指标的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远远高于其它品种的菊花。2008年,麻城福白菊被农业部登记为全国首批2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200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证明商标”的登记保护;2010年产地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保健菊花之乡”;2013年获得“湖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据浙江大学的“中国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麻城福白菊品牌价值达到2.52亿元。麻城福白菊主产于该市北部山区的福田河、黄土岗等乡镇,常年菊花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产量5000吨左右。基地亩平产值8000元左右,纯收入5000元以上,菊农单项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该市以福白菊为原料的加工和销售企业发展到15家。福白菊产业已成为该市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目前,福白菊产区的产量就占1/3左右,湖北麻城与浙江桐乡、江苏盐城并称中国药用保健白菊花三大产地,麻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菊花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采自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北部山区范围内生长的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头状花序,按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

特定品质

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气清香,味甘、微苦。河南产者称怀菊花,安徽产者称滁菊花或亳菊花,浙江产者称杭菊花,湖北福田河产者为福白菊。

文化典故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据“麻城县志”记载,早在宋朝就开始栽培、种植菊花,其时主要用于观赏。据《本草纲目》记载,菊花具有散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被中药界称之为“广谱抗生素”。麻城福白菊原野生于大别山一奇峰之上,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由福田河境内名寺纯阳寺道士移植于纯阳山周围,因这种菊花“净美香幽具驱邪之气”,被上山入寺的道教信徒移植到庭前院后,种植者初为观赏,后采之作茶、入酒,并逐步发现其药用、食疗、保健效果明显,被作为“药膳佳肴,饮中极品”。到明清,在东阁大学士郑以伟、山西总督梅国桢、御史梅之焕等福田河籍高官名流的积极倡导下,福田河的一些百姓已经将菊花种植范围从庭院扩大到大田畈移栽,并摸索出了一套福白菊耕作、繁殖、烘制、储存的技术和经验。自此,麻城福白菊开始被当地-作为向上进贡的贵重礼品,并被精明的商人运抵金陵、开封等地高价出售。大革命时期,红四军在麻城福田河成立,并转战麻城、红安、新县一带。福田河百姓将麻城福白菊送给红军。红军战士受伤了就用福白菊清理伤口,渴了就用福白菊煮茶饮用,深受广大战士的喜爱。1957年冬季,时任-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回家乡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原属湖北麻城)时,到麻城福田河仙羊岩外婆家,就对外婆家的菊花茶赞不绝口,并吩咐警卫捎上几斤菊花带回南京饮用。解放后,菊花的种植和栽培已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通过综合的政策和技术等鼓励措施,有效地推动了“麻城福白菊”产业向前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50-70年代,为小规模种植,作为中药材引种和推广,为民间观赏、药用阶段;70-80年代,作为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开始作为土、中药材进行推广的阶段;80-90年代,规模化种植,作为多种经营、副业生产的支柱产业进行基地建设和扶持阶段;90年代初-2000年,探索积累生产技术,推广新技术,着力提升菊花产量和产品品质的攻坚阶段;2000年以后,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实施了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科研课题的品牌打造阶段;

地域范围

麻城福白菊产区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北部山区,其中福田河镇为主产区,黄土岗镇、乘马岗镇、三河口镇、顺河集镇为零星种植区,共5个乡镇。产区版图面积1520.7平方公里,总人口29.1万人。产区位于北纬31°20′-31°40′,东经114°45′-115°20′;产区北与河南省新县、商城县接壤,西与湖北省红安县接壤,南与麻城市区接壤,东与安徽省金寨县接壤。主产区常年菊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公顷以上,总产量在2000吨以上。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麻城福白菊产区是长江支流-举水河源头所在地,水质好,无任何工业污染,土壤具有典型的南北过度的黄棕壤特征,土层深厚,保墒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碱解氮82ppm,有机磷11.9ppm,有效钾165ppm;pH值为6.0-7.5之间。菊花最佳种植地带为海拔200m-800m之间的山丘河谷地带。产区位于大别山长江淮河分水岭南麓向阳地带,地貌顺大别山及其余脉之山势,由北向南逐级下降,其基本地形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这里谷宽丘广,冲、垄、畈犬牙交错,坡度为5-24度,海拔100m-1000m。

(2)水文情况:产区地处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南麓向阳地带,为长江一级支流-举水河流经产区全境,有大、中、小(一)型水库共19座,年平均地表径流3.41亿m3。产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贮量1.94亿m3/年,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产区菊花种植范围内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源。

(3)气候情况:麻城福白菊产区的麻北地区属亚热带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为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6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634-2249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112.2-1688.7毫米,全年无霜期237天。具有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水光热同步等特征,非常适宜菊花的生长发育。

(4)人文历史情况:据《麻城县志》记载,麻城福白菊因味甜甘美,又称甘菊,北宋时就有种植。从观赏到引种、从引种到大田移栽,直至大田规模化种植,至今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麻城市政府已将麻城福白菊产业列为全市优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菊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几十年来,先后由麻城市政府、福田河镇政府、麻城市福白菊产业协会组织了十余次“菊花文化节”、“中秋赏菊”、“菊花诗会”等专题宣传和推介等活动,全力打造“麻城福白菊”品牌。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环境及具体指标要求:产地环境符合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标准(NY5116-2002)二级以上和饮用菊花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5120-2002)的规定。杜绝产地及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污染源(废水、废气、重金属、废原生物等),基地应选择土壤肥力和水源条件好的耕地。具体产地环境指标要求为年日照数2249h,无霜期240天,全年≥10℃的平均积温5100℃。平均海拔410m,最佳种植地带为海拔200m-800m。年降水量1000mm-1200mm。成土母质为片麻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土壤pH值6.0-7.5。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82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1995规定;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规定。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长期种植选育出的红心大白菊、小白菊等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①母株管理。开花期选健壮、花好、无病虫害的植株标记,摘完花后剪茎,将根蔸挖起栽入育苗地,覆盖10cm厚的土渣肥或腐熟厩肥越冬。②扦插育苗。4月上旬,用茎基蘖芽育苗。选粗壮、无病虫的新苗,留顶叶及6cm-8cm的茎,节下剪成斜面,蘸生根粉溶液,打浆,稍凉干,按20cm×6cm的株行距扦插,苗床保湿保肥,当扦插苗高20cm即可移植大田。③移栽大田。5月上中旬,将大田整成畦宽100cm-120cm、沟深20cm-25cm的地块,施基肥,可覆盖黑地膜,按株行距40cm×60cm在畦面上打孔,带土移苗,每孔定植一株,加水保湿。④打顶培土。打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6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底前。当新枝长到30cm-35cm时,用泥土将枝条下部压实,培土时间不超过7月底。⑤水肥管理。梅雨时期及暴雨时要清沟排水,伏旱时期要灌溉抗旱。菊花孕蕾期需水量大,要及时灌溉。大田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提倡使用菊花专用肥。⑥病虫害防治。提倡采取种苗、水肥等管理,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按GB4285、GB/T8321.1-8321.7的规定执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①采收时间。菊花采收始于10月下旬,止于12月上旬,选择无雨天、露水干后采花。②采收标准。初花期,以胎花花瓣已经伸出花蕾、花瓣嫩黄微屈卷、花蕊没有外露为标准,可择优少量采收。其后头水花、二水花、三水花采收标准为花瓣洁白平直,花心有70%--80%散开。③鲜花采收分级。鲜花采收时应按等级分开放置,每等级均不得含杂质、泥花、虫花、病花。④加工。采收的鲜花不能挤压,要及时摊开阴干,进行加工。传统加工工艺分上笼、杀青、晾晒三个步骤,形成菊花饼状干货;现代加工工艺有蒸汽或微波杀青、烘烤两个步骤,形成朵状干货。产品加工技术规程执行《饮用菊花》(NY/T5121-2002)标准。

(5)生产记录要求:麻城福白菊生产全程规定以菊花专业户和加工企业为单位,全面建立产品档案。分品种建立生产日志,要分项记录重大气候因素、物候期、耕作措施、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情况以及采收的基地名称和加工生产日期,制作产品标签。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观特征:麻城福白菊花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单花朵大2-5cm,花瓣长约22-25mm,宽5-7mm,其总黄酮、绿原酸含量高,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

(2)内在品质量化指标:麻城福白菊总黄酮含量6.1-8.2%,绿原酸0.18-0.35%。

(3)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麻城福白菊执行《无公害食品饮用菊花》(NY5119-2002)标准和湖北省地方标准《福白菊》(DB42/334-2005)(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12.30发布)。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菊花商品质量等级按感官指标分级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等外级,均要求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2)包装:包装材料(包括内、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麻城福白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运输、贮藏:麻城福白菊产品的运输、贮藏执行湖北省地方标准《福白菊》(DB42/334-2005)。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罗田天堂腊肉

罗田天堂腊肉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的特色美食。罗田人都爱吃腊肉,一年四季均以腊肉款待客人。做得好的腊肉很可口,堪称罗田的风味食品。

罗田天堂腊肉的做法是:冬季杀了年猪将鲜肉以盐腌三、五天,再挂在“火垅”上,用柴禾(最好是松柏树枝叶)烟熏火燎,一月左右,直至肉内水份熏干,皮熏黄,便成腊肉,然后取下,挂在通风处,随吃随取。

在熏肉时,一是肉要腌好,二是忌用冷烟,以防把肉熏臭。客来将腊肉取下,猛火烧皮,洗净,切成大片,这时,瘦肉通红,肥肉透亮,散发出腊肉的芳香。然后放在细玉米粉中,掺上鸡蛋等佐料,用手细揉,直至肉块全粘上玉米粉为止,再一块块放进木甑子的玉米面板上蒸熟。给客人打饭时,每碗饭上盛一片。没吃过的客人,往往不敢吃,怕肥腻。其实,这样做成的大片腊肉并不腻人,非常可口,只要尝到了它的滋味,吃了还想吃,不过一碗饭,有得一两片肉也就够下饭了。这种大片腊肉,长可搭过碗口,所以又叫它“过桥腊肉”。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春酸米粉

蕲春酸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春酸米粉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酸米粉是蕲春县的土品,选用优质早籼米经过自然发酵等15道民间传统工序精制而成,晶莹剔透、酸爽可口、风味独特。蕲春酸米粉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蕲春酸米粉是蕲春名优土品。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曾作皇宫御食,史上久负盛名。传承200多年的传统工艺是其长盛不衰的“秘诀”,这种米粉先后经过窖米、窖浆(二次发酵)、滤浆、打粑、焐粑等15道工序精制而成,无需添加食品添加剂,晶莹剔透,酸爽入口,筋道感足,质地柔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可作主食,可充菜肴;风味独特,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是人们日常食用、宴请佳肴和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作为一种绿色、营养、环保的传统食品,蕲春酸米粉备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远销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蕲春酸米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蕲春酸米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起实施保护。

蕲春酸米粉

蕲春县蕲州镇、八里湖办事处、赤东镇、漕河镇、横车镇、彭思镇、管窑镇、株林镇、刘河镇、狮子镇、青石镇、向桥乡、张塝镇、檀林镇、大同镇15个乡镇办现辖行政区域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羹粑

朋友聚会的时候,菜单上有一个叫“水上漂”的,有人问那是什么,回答是羹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来一份。”

一份羹粑勾起了我对儿时那份美食的甜蜜回忆。儿时煮羹粑,吃羹粑的情景马上浮现在脑海。

那时羹粑并不是常常能够吃得到的,只有在家里轧米的时候才有。而家里每年轧米的次数也是数得清的,因而吃羹粑的次数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每次轧完米母亲就筛子筛米,完整的米用来煮饭,筛子筛下的细米不好煮饭,就用家用石磨磨成米粉,夹(煮)羹粑。每当奶奶要夹羹粑的时候,我总是到灶间帮奶奶烧水,奶奶先把米粉放入瓦钵里,舀点水调湿,等水开后,奶奶小心地用汤匙把湿米粉一匙一匙地挑进锅里,奶奶舀完所有的米粉后,还用水把瓦钵洗洗,把水也倒进锅里。盖上锅盖,不一会儿,锅边冒大气了,奶奶揭开锅盖,一个个羹粑浮出水面,奶奶再放些青菜,加点盐,用筷子挑上两砣猪油,顿时锅里香气四溢,我赶快盛上一大碗,用筷子夹起一个用嘴吹吹,不等吹凉就咬上一大口,啊,好烫啊!不断地把羹粑从左边换到右边,又从右边换到左边,还不住地唏嘘着,奶奶连忙提醒我:“慢点,慢点,别烫着,别噎着。”还用筷子夹着帮我吹凉,笑眯眯地看着我吃......要是菜园里的葫芦长大了,奶奶就会把白菜换成葫芦,葫芦那甜甜的味比白菜更鲜美,更好吃。

许多年过去了,家里也不曾磨过米粉,也没有再夹过羹粑,那一碗碗香喷喷的羹粑,总是让人回味,当年的羹粑什么时候还能再尝上一口呢?

“水上漂”终于端上来了,一团团乳白色的羹粑配着碧绿的白菜叶子漂在盘子里,我盛了一碗,夹起一个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一股香味顿时弥漫开来,耳边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

我也在超市买过米粉夹过羹粑,还在米粉里加了鸡蛋,羹粑里面放上西红柿,加了鸡蛋的羹粑呈淡淡的奶黄色,配上红色的西红柿,那颜色可真是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淋点小磨麻油,真的是鲜香无比。我也曾在羹粑里面加过虾米和紫菜,有时还换成土豆丝,尽管先生总是说“此味只就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每次吃的时候,耳边总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总觉得儿时的羹粑才是最好吃的,那时的羹粑最味美的。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黄冈晒烟

黄冈晒烟向有盛名,系鄂东名优土品之一。清光绪年间编的《烟叶略述》记载:“湖北黄冈县土性甚宜烟草,所产向与邓州争衡。”日本外务省出版的《清国事情》也明确记载:“集中在汉口的烟草,湖北产品中以黄冈烟、均州烟声价最好,产量亦多”。民国四年(1915年),黄冈晒烟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世界烟草佳品”奖。建国后,黄冈晒烟被辑入《中国农作物名产志》,除供武汉、上海烟厂外,在广交会展出时,深受新加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赞誉,被争相订购。

黄冈晒烟以其色泽黄亮、叶片平整、筋小叶薄、油份充足、燃烧性强、醇正爽口、劲头适中等特点驰名中外。其品种主要有“九月寒”(俗称山烟)和“千层塔(俗称地烟)两种。前者种于山坡,后者种于山地。主要分布于团风的杜皮、贾庙、但店、淋山河、横河、眠龙寺、宋坳、总路嘴、方高坪等地。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达到360万公斤(清同治十二年),一般年产量200-250万公斤。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龙坪豌豆

龙坪办事处去年已种的和今年将要推广的豌豆品种为中豌6号。中碗6号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蚕豆族,是越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特性与本地蚕豆相似,中豌6号是一种短蔓、硬荚、圆粒型豌豆,主要用于食用,开白花。豌豆属北方常作作物,喜干爽,怕湿,适宜于高处旱地播种

二、生长期与上下茬口中豌6号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期间播种,采用地膜种值,可适当推迟到立冬前后播种。豆荚收获一般在五月上旬,耕作精细可提前到4月下旬,豆荚收获期一般为20天左右。成熟豌豆一般在五月底六月头收获。结合其生长特性。在龙坪地区可采取豆——棉——豆和豆——菜——豆耕作模式

三、 效益与常规作物比较中豌6号平均亩产青豆荚可达1000公斤,如果按五月上旬准时收获,武汉、九江、南昌等地市场价可达0.80元/公斤,若能4月底收获市场价格更高,亩平均经济可达800元以上。与其他作物相比,是小麦的5倍(小麦亩可近250公斤,单价0.66 元/公斤),是油菜的3倍(油菜亩产近150公斤,单价1.64元/公斤)。另外,豌豆根部带根瘤菌,类似于黄豆,有制氮作用,与种油菜、小麦相比,还有改良土壤的优势

四、 现有种植面积和规划种植面积去年,全处豌豆种植面积500亩,由于产生了较好的比较效益,在全处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规划种植1万亩,其中1000亩拟采取豆——菜——豆耕作模式,其它采用豆——棉——豆耕作模式。据农技站精确估算,采用豆——菜——豆耕作模式,亩产出经济效益可达1800元,采用豆——棉——豆耕作模式,亩产出经济效益可达1700元。龙坪在三年内可望形成有规模的豌豆产业基地。( 武穴)

黄冈黄梅县特产豆粑湖北黄冈特产正宗纯糯米糍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