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琅琊特产有哪些品种 滁州正宗特产排名前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6 01:08:47

一.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三和集千张

三和集镇:以制作千张

二.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安徽白薇

安徽白薇:气微弱,微苦,以根色黄棕、粗壮,条匀,断面白色、实心者为佳。具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效,主治阴虚内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肿毒等症。主要分布于滁州市、明光市和来安县,量多质好。

三.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全椒传统清真菜肴。名闻江淮。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在管坝街道上从事专业牛肉经营主要为三位王姓回民。据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个牙以上的老口子健康牛;由阿訇宰杀出血;牛肉放入锅中,以丁香、桂皮、八角、冰糖等十几味香料药材合理配伍;在卤制过程中不停翻捣,整个过程不能离人。卤制好的牛肉,刀切开,香气扑鼻,咸鲜可口,回味醇厚,一尝难忘。有和脾益胃,滋养精血之妙。制作者一般均家藏秘制老卤,王家龙家已经是十一代祖传。为其专门选购六牙牛的个体牛贩就有十多个。目前管坝牛肉已成为当地一项支柱产业,形成皖东第一大牛市,牛肉飘香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四. 安徽省 滁州 南谯区 滁菊

滁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菊花,别名“延寿客”,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尿、抗衰老、解热作用。入药用的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滁菊是我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怀菊、亳菊)之一(见《本草纲目》)。

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滁菊中挥发油的成份种类高于其他菊花;富含人体必须的蛋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八种氨基酸;它还含有十种天然微量元素,适于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不足。其中锌,硒等易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肌体衰老,从而起到养颜益寿之功效。滁菊茶属天然绿色饮品。花蕊金黄,花瓣玉白,有“金心玉瓣、翠蒂玉香”之称,是药用菊花中的保健珍品,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价值。滁菊可清风散热、舒筋活血,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保健疗效;并可明目护肝,排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五.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池河梅白鱼

池河梅白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池河梅白鱼

池河的梅白鱼享有盛誉,由于生长在污染小,水质优良的池河水域,鱼质鲜嫩,采用当地传统的烹饪技法,色、香、味、俱全,加以推广,市场前景广阔。

梅鱼又名“梅白鱼”,定远池河镇至凤阳梅市乡广段池河中的。 梅市地处定远、凤阳、嘉山三县交界处,因传统集市贸易而称“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鱼)而著名。

在安徽东部,有一条古老的小河,它发源于定远县西北边境凤阳山南麓,大顶山的双龙泉和东架山脚下的喷石泉为其东、西两个源头。流向始为西北——东南,行至定远县南界的连江乡转为西南——东北向。在定远县境呈“U”形,是淮河流域八条支流之一,她的名字叫“池河”。

梅白鱼是池河流域特有的鱼种,鱼色如银,浆汁似奶,肉嫩味鲜,堪称鱼类一绝;每年的梅雨季节大量的鱼群从洪泽湖逆流而上到池河流域繁殖产卵生衍,遨游在池河水域,独特的池河水质盛产出闻名遐迩的梅白鱼;每年的六七份是定远县池河镇餐饮业最为火爆的季节,客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尝美味的梅白鱼。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池河梅白鱼”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六.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雷官葡萄

雷官葡萄

雷官葡萄已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并经过多次选种改良,现主要品种有:巨峰、藤稔、超级无核等。由于本地气候等和独特的管理技术,生长的葡萄具有:果形大、色紫红、皮薄光亮、含糖量高等特点,食味极佳,具有降脂、养颜之功效。

现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良种基地100多亩,年产鲜果300多万公斤。现已注册“博鸿”和“永生”牌精品葡萄,两种品牌的葡萄已进入超市,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七.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藕夹子

藕夹子将藕切成一连两片,包以配好佐料的肉泥,然后在面糊里浸蘸,使封口(糊内需加少许食碱、鸡蛋、味精等 ),再放入油锅内炸黄取出,临食时复在油锅煎一下即可。食用时蘸以用姜末、醋等制成的佐料,外脆内软,酥美可口,别具风味。此菜春秋季节食用较多,尤在中秋节前后风行,城 乡 居民均喜制作。( 天长)

“藕夹子”是沙沟的方言,在维扬菜系中它叫“藕合”,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寓意很吉祥。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洋钱”,是因为藕夹子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象古时的钱币。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

藕夹子的制作方法:选用直径在 6公分左右的藕段,除去藕节,去皮后洗净开始切片。切片非常讲究,要求厚薄均匀,一只藕夹由两片组成,两片之间不能分离,仅留8毫米的连接,每片的厚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这就要求厨师的刀工要好。接着是制作肉馅,肉馅选用精肉剁成肉泥加上细猪油渣,并加入生姜、葱、盐、味精等,充分搅拌均匀备用。再下来要把加工好的肉馅用手从藕夹的开口处填塞进去,最后将塞满肉馅的藕片蘸满面粉糊,放入烧开的油锅中煎炸而成。

八.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琅琊玉筋鱼

琅琊玉筋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琅琊玉筋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玉筋鱼俗称“面条鱼”,在全国分布较广,但品质各有不同,尤以胶南市琅琊玉筋鱼为最佳,其形体小、肉质细腻、口感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琅琊镇及周边渔民自古就有加工生产玉筋鱼的传统,已经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地区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2012年以来,胶南市划定琅琊镇周围海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并完善各种材料,积极向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来保护当地这一独特品种,提高琅琊玉筋鱼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当地玉筋鱼加工产业的发展。

琅琊玉筋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胶南市所辖琅琊镇。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玉筋鱼科,玉筋鱼属,因形体酷似山东农家的面条,在本地俗称“面条鱼”,又名沙里钻,近海沙泥附近小型鱼类,体长柱状,稍侧扁,成鱼长约10-13厘米。保护区海域物产丰富,水域广阔,无径流注入,几乎不受大陆影响,水质无污染,水文条件相对稳定。据历年玉筋鱼的捕捞资料表明.由于超规模、超强度、超时间的捕捞,已经造成玉筋鱼资源发生明显变化。琅琊玉筋鱼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11.64%)、蛋白质(≥15.8%)、脂肪(<5.4%)、钙(≥362mg/100g)及铁(≥1.49mg/100g)等,为鱼类上品。

地域范围

琅琊玉筋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胶南市所辖琅琊镇。具体地理坐标为:(1)N35°37′29.65″, E 119°56′11.76″; (2)N35°35′18.11″, E 119°57′58.01″; (3)N35°31′20.33″, E 119°52′13.97″; (4)N35°33′29.84″, E 119°50′33.80″四点连线范围以内的海域,总面积为5366.812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琅琊玉筋鱼体长柱状,稍侧扁,成鱼体长达10厘米以上。背鳍57-58,臀鳍,胸鳍4-5,尾鳍5分枝,无腹鳍。前鳃弓鳃耙7个。体半透明,体侧淡绿色,背缘灰黑色,腹侧白色,口大,有犬齿。从表可知,琅琊玉筋鱼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0.64%、蛋白质≥5.8%、脂肪<5.4%、钙≥6mg/g及铁≥0.49mg/g等,为鱼类上品。

九.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凤阳酿豆腐

“凤阳酿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区的传统名肴

据凤阳当地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在凤阳,他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一,朱元璋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饭店里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极佳。以后,他便经常去这家饭店乞讨酿豆腐。后来他穿上龙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将凤阳城内那家黄家小饭店的厨师召进了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酿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厨师。从此,这个菜身价百倍,成了明朝宫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并得到一个“朱洪武(1368年朱元璋称帝年号“洪武”)豆腐”的雅号驰名于世,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的“凤阳酿豆腐”是用嫩豆腐为原料切成片,夹入猪肉末、虾仁末等,裹上鸡蛋粉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具有色泽奶黄,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等特色。( 凤阳)

御膳豆腐又名“酿豆腐”,是凤阳传统名菜。相传是明朝初期一位凤阳姓黄的厨师创造出来的,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初,凤阳每年把酿豆腐作为贡菜送往京城,朱元璋品尝后,十分赞赏,黄厨师后来进了宫,当了御用厨师。酿豆腐的制作方法精细考究,做时要“把三关”(选料、制作、火候)、“走四步”(做菜坯、打蛋清、下油锅、熬糖汁)。酿豆腐味似樱桃,外脆内嫩,爽清鲜美,营养丰富,为席上之佳肴。
近年来,凤阳宾馆根据酿豆腐的传统配料和制作方法又加以研究,并多次试制,使酿豆腐更为鲜美,营养更加丰富。

十.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定远桥尾

“桥尾”是安徽省定远县一种,腊肉中的佼佼者。因选用猪臀(尾)部的肥瘦肉,产于炉桥镇,故名“定远桥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定远桥尾,用料讲究,是选用当地的定远猪(一种瘦肉型的猪)臀部带尾骨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盘,精心加工腌制而成的肉制品。盘,即经过加工腌制的肉制品,形如芭蕉扇状。太肥或太瘦的厚皮猪都不适宜,每个“桥尾”重量大约在2-2.5公斤左右,形状如扇,其肉切片,晶莹透亮,红白相间,宜蒸宜煮,开胃适口,不腻不厌,过夏不哈,隔冬不坏,不滴油,且耐贮存,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滁州特产排名前十名是什么滁州十大特产安徽滁州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