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特产礼物有什么 舟山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4 23:59:46

一.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皋泄晚稻杨梅

“乡村五月芳菲尽,惟有杨梅红满枝。”每年一到夏至,定海区白泉山坡上的数万棵杨梅树上就缀满了圆滚滚、红紫紫的杨梅。舟山民谚说:“好吃杨梅皋泄岙。”皋泄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公元1298年编写的舟山方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把皋泄杨梅列为“佛国仙乡”之果品。清光绪《定海厅志·物产志》载:“杨梅种类甚多,以颗大核细为上”,“杨梅以皋泄庄为上”。

皋泄晚稻杨梅是杨梅中的上品,因其成熟期迟于其他品种10天左右,故称晚稻杨梅。晚稻杨梅系乌黑种,果实圆满球形,熟时乌黑晶亮,果大核小,甜酸适中,果汁多而肉细腻,风味独特,鲜食、加工皆宜。用精制米烧洒浸泡后食之,有祛痰、消暑、御寒、止泻和生津、提神、消乏之药用功能。鲜食营养价值也较高。故在舟山农村有“桃饱李丧命,杨梅医百病”之说。

皋泄晚稻杨梅原产爱国村泄岭下,相传有700余年历史。循史查考,到爱国村杨嘉发老人(逝于清光绪十三年)时,晚稻杨梅完成变异进化,成为海岛水果之独特珍品。1950年前,这一“佛国仙果”,却一直是“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的山中野果,栽培仅局限于皋泄乡的几个村庄,面积不到500亩。1950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当地的政府把发展杨梅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产业来抓,制 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开发步伐。至今,全镇晚稻杨梅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其中成林面积3000亩,结果大年产量1600吨。并建有杨梅生产基地10个,良种育苗场3个。

1985年7月初,经省内外果森专家品评,皋泄晚稻杨梅被鉴定为浙江省名特优品种,列为四大著名杨梅品种之一。1988年4月,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作为舟山唯一水果珍品,编入中国第一部果树栽培专著《中国杨梅志》。1994年初,市科委下达了全市该年度唯一的市级农业类重点科研课题——皋泄晚稻杨梅选优及开发项目,经过科技人员4年时间的努力,于1997年11月通过市级评审,成果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为提高晚稻杨梅品质,发挥品种优势,创造名牌产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98年11月在全省首届优质农产品评审中,皋泄晚稻杨梅被省政府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二.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岱东沙洋晒生

岱东沙洋晒生是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东镇的。沙洋晒生有近百年的历史,采用祖传秘方配置晒干而成,颗粒饱满,美味可口,系花生中的精品,是招待宾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花生又名“长生果”,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医认为,生花生味甘性平,熟花生味香性温,有润肺、和胃、止血、催乳等功效。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研究表明,花生中含脂肪油、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等成分,能延缓衰老、保护血管、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

沙洋晒生出产于省级风景名胜区“鹿栏晴沙”,晴沙境内沙质细腻,是生产花生的天然基地。沙洋晒生是岱山三宝之一,为当之无愧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沙洋晒生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下更好发展,岱东花生种植户对花生进行简单粗加工后形成半成品,交由花生专业合作社收购后进行成品生产,然后统一包装、统一检测,最后进入市场。同时,花生种植、加工、收购实现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的“四统一”。产品不加添加剂,味美清香,营养价值高,携带方便,是招待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食品。

三. 浙江省 舟山 嵊泗县 炒虾米

嵊泗的虾米由大白虾、红丝头虾加工而成,其中的“金钩虾米”为上品。这种虾米个头大,尾巴因烘烤而弯曲似钩,故名“金钩”。炒虾米是嵊泗流行的特色菜,家庭旅馆的老板常会在为游客准备的早餐上端上这道菜,和稀饭同吃,口味极佳。

四.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细沙羊尾

菜系:浙菜

口味:甜味

价格:10-40元

特色:色泽淡黄,馅心放有板油,溶化后被细沙吸收,更觉油润香甜。

原料:

红豆沙250克,猪油(板油)100克,糯米粉15克,玫瑰花5克,鸡蛋清125克,淀粉(蚕豆)20克,白砂糖20克,猪油(炼制)40克。

制作方法:

1.将猪板油剥去膜,批成长方形的薄片共20片,摊平。

2.将细红豆沙捏成20粒丸子;将豆沙丸子分别放在板油片上包卷好,滚沾上干糯米粉,用手捏紧成“羊尾馅”。

3.取洁净汤盆1只,擦干水迹,放入鸡蛋清,甩打成蛋泡,加入干淀粉,拌成蛋泡糊。

4.炒锅置旺火上,加入熟猪油,二至三成热时,移至微火上。

5.再把羊尾馅心逐个滚包上蛋泡糊,放入油锅,改用中火,翻炸至外层结壳,呈淡黄色时捞起装盘;

6.撒上绵白糖和捻细的玫瑰花瓣即成。

小贴士:

1.制馅的细沙要用精制的细豆沙,即将赤豆煮至酥烂,挤成豆汁,滗去水,加入猪油、白糖制成。包馅要捏紧,以防松散,影响成形。

2.蛋清要新鲜,打蛋泡不能掺有蛋黄,器皿不能有水,否则不易打发。蛋泡打发后不宜久放,加淀粉要适量,厚薄适宜。

3.炸用油要白净,也可用高级烹调油或色拉油。入锅炸时用温油,出时油温可略高,以防炸焦老或“胀油”。

4.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熟猪油1500克。

五. 浙江省 舟山 嵊泗县 嵊泗贻贝

嵊泗贻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嵊泗贻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贻贝俗称淡菜,也叫海红(东海夫人),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在中国沿海广有分布。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蒸、煮食之,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素有“海中鸡蛋”之称。据分析,每百克鲜贝肉含蛋白质10.8克,糖2.4克,灰分2.4克,脂肪1.4克,干制贻贝肉蛋白质含量高达59.3%。贻贝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锰、锌、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贻贝的营养价值高还由于它所含的蛋白质有人体需要的缬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

嵊泗县贻贝养殖始于1973年,当年从大连装运紫贻贝苗种3000斤进行试养并获得成功,后来通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在贻贝北苗南运、人工育苗、自然海区采苗、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不断进步,涉养乡镇达6个。2001年枸杞乡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贻贝之乡”;2003年嵊泗县被评为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2005年全县贻贝养殖面积已达到16365亩,产量为48808吨。

2010年8月26日,经过国内权威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的考察、评审,嵊泗县常务副县长方敏从中国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毅手中接过“中国贻贝之乡”金匾。

这是嵊泗贻贝继获得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全国首个海洋类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之后,取得的又一殊荣。

嵊泗贻贝养殖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全县贻贝完全依赖自然生长、人工采挖,生产效率低;1973年后,贻贝筏式人工养殖在全县开始大规模推广,产量产值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加工业的兴起,贻贝产品开始出口。

六. 浙江省 舟山 嵊泗县 酒香螺

菜系:浙菜

口味:糟香味

价格:40-80元

特色:酒香味醇,螺肉鲜嫩,风味独特。

原料:

田螺300克,荷叶20克,黄酒50克,盐20克,姜25克,冰糖25克,花椒5克,香油3克。

制作方法:

1.将田螺饿养3天,去其泥味,用水洗净,将螺壳砸破,取出肉,用精盐搓去螺头粘液,洗净黑膜,待用。

2.锅中放入清水0.75千克,放入盐、姜丝、冰糖,煮沸片刻,离火放置2~3 小时。

3.冷却后,把黄酒、螺肉、花椒和制成的冷盐水调匀加入小瓦坛内,加盖荷叶1张,用酒坛泥密封。

4.48 小时后,掀起坛盖,取出螺肉,用冷开水将螺肉漂洗至口味浓淡适当,沥干。

5.再放入盘中,加麻油少许调拌,即可上桌食用。

小贴士:

螺肉要加工干净,否则影响口味纯正。螺肉加工时,不能沾油污,所使器皿洁净,否则易变质。

食物相克:

1.田螺: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2.荷叶:荷叶畏桐油、茯芩、白银。

七.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蓬莱仙芝

蓬莱仙芝是浙江省传统名茶之一,产于岱山县岱山岛;色泽黄绿明亮,外形苗秀细嫩,汤色碧澄清澈,茶叶芳香甘醇。用山间泉水冲泡,芽叶成朵,汤色清澄鲜绿,香幽味醇,馥郁持久。
岱山县地处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岱山岛为舟山群岛中的第二大岛。这里种植茶叶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岱山镇志》记载,岱山岛古称“蓬莱岛”。因此,从岱山岛采摘的茶叶,取各为“蓬莱仙芝茶”。岱山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光照适度。雨量充沛,加之山丘土壤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蓬莱仙芝每年在“清明”后“谷雨”前进行采摘,这个时间内采摘的茶叶大都是一芽二叶,初展嫩叶,质量最好。采摘回的鲜茶要经过杀青、揉青、摊晾、上烘、炒片等五道工序。由于制作工艺精细考究,一个人每小时只能加工成品茶三两以上。每到采摘季节,人们纷至沓来,以购到几斤谷雨茶为幸。1979年,在全省名茶评审会上,岱山蓬莱仙芝被评为浙江省名茶。

八.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普陀水仙花

普陀水仙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普陀区野生水仙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就有文字记载。七十年代开始,由野生移植人工栽培,以其球大、花多、香气浓,赢得花卉行家们好评,1981年正式被命名为普陀水仙,和漳州水仙、崇明水仙并列为我国三大最佳水仙品种之一。普陀水仙为舟山市市花。    普陀水仙盆景的方式有水养和土栽两种。水养盆景又有雕刻和不雕刻之分。雕刻造型的水仙盆景,株势较矮,花色淡雅,花叶卷曲,千姿百态,其根、茎、叶、花均有观赏价值。不雕刻的水仙盆景,只要掌握下水季节,注意控制温度,也可构成疏密有致、绿叶挺拔、富有诗情画意的盆景。土栽盆景与水养盆景风味各异具有叶色更翠、花姿更秀、香气更浓、花期更长的特点。( 舟山)

地域范围

普陀水仙以优良的品质取得养花者的好评,虽花球不大,但花繁香浓,一球抽3-4葶普遍,5-6葶高见,12-13葶并不稀罕,且普陀水仙的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要胜于漳州水仙一筹。普陀水仙以优质取胜,畅销全国25个大城市,已成为中国水仙中的佼佼者。

特定品质

普陀水仙刚劲轩昂,叶似碧玉,翠绿挺拔;花枝冰清玉洁,丰姿绰约,在迎风斗雪中,昂首怒放,生气勃勃;亭亭玉立的花梗,托着剔透玲珑、润白似玉、色泽金黄的花蕊,芳香四溢,经久不散。普陀水仙花开时芬芳浓郁,香气持久,其特点是球大、花多、香浓,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病性、花量多、花期长、花香浓郁、叶绿挺拔、姿态优美。花的品种以单瓣(金盏银台)、重瓣(玉玲珑)为主,并有全黄色和全白色花朵的稀有品种。

文化典故

普陀水仙被人们用在春节期间迎宾待客,以象征吉祥如意,节日快乐,古人誉之为“劲节之花”以寓其毅的高贵品质。普陀水仙用于观察,不论在庭园、花坛、花丛、岩隙水边、室内瓶插皆很适宜,还可以加工雕刻成各种造型,置案几窗台厅房,更为人们视为艺术珍品。

九.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白鲞

舟山经济以渔为主,有关水产的品种类很多,诸如大黄鱼淡鲞(通称白鲞)、螟△鲞、金钩虾米、南海紫菜、三抱力鱼、三矾海蜇等等。就发展历史而论,当推白鲞最早,以知名度来说,也属白鲞为最,今天就先从白鲞谈起。

传说:春秋战国吴越争霸时,吴国驻海岛的军士就常常食用大黄鱼,渔汛季节鱼多时还劈成鱼鲞留着渔汛淡季吃。有一次,军士回京,带了些鱼鲞献给夫差尝尝,夫差吃罢连连称美,于是,人们便把鱼美两字组成鲞字。这个传说即使真有其事,当时的鱼鲞也仅仅是咸鱼干而已,真正形成白鲞的加工工艺使白鲞味道鲜美又久贮不坏,可能是唐宋以后的事。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渔盐》条目中说:“岁办不等,旧实无之,盖附海这民,岁造鱼鲞,多买有引客盐为用,官方未尝置局也。自至元三十年分令船户各验船料大小赴局买盐,腌制鱼鲞。大德元年,至买及800余引”,在《税课》目中又有“鱼鳔,岁纳80斤,始于至元三十年”。这些记载,说明当时水产品加工业已相当发达。但仍无法证明生产白鲞的正确年代,现在能查到有文字记载的年代是清嘉庆年间,当时,有镇海等地鱼商至岱山东沙角设厂制鲞,用“一把刀”手工劈鱼,大木桶醃鱼……,其工艺已臻完善,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区有各类水产加工厂近500家,其中岱山303家,东沙镇占162家。70年代中期,笔者曾慕名至长涂一家“鱼厂”参观过,见到了“刀手”快速劈鱼表演,然后把鱼放入一只大木桶——应当称池,居民家那有如此大的木桶?相当于皮德福飞车走壁表演的木桶那么大,只是没那么深——经过醃渍,再出桶经漂洗、晒干等工序,就成美味的白鲞了,白鲞是解放前我区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民国21年,我区出口各种水产品4000吨,白鲞占很大比重。50年代,尚有少量白鲞出口东南亚国家,60年代起,随着冷冻业的发展和大黄鱼资源的衰退,白鲞加工业实际上已经淘汰。

十.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新塘葡萄

新塘葡萄

产地:勾山街道新塘村。主要品种有藤稔、巨峰,面积400多亩,年产量500吨。新塘葡萄以其果大、汁多、甜度高而名扬千岛。在2001年10月省精品水果展销会上,勾山“南陀牌”藤稔葡萄、红地球葡萄分别获得金奖和优质奖。

舟山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东西舟山十大特产送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