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旧县镇特产 福建上杭旧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6-04 09:13:20

一.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客家凉帽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旧县乡粉条

旧县乡粉条是旧县乡传统产品。它具有色白柔韧,条细匀称,久煮汤清,色味不变等特点。因晶莹透明,被人们誉为“玻璃粉条”。

旧县粉条以优质地瓜淀粉为原料。地瓜又称“红薯”,是我县山区栽培广泛的农作物。我县山地地瓜出粉率高,色白细腻,口感柔滑,是制作旧县粉条的主要原料。秋季地瓜成熟收刨后,将鲜地瓜机磨粉碎过滤,去除渣料,便可得到淀粉,当地人叫做“粉子”、“粉面”。粉条就是用这种优质淀粉做成的。旧县粉条选料精,工艺细,制做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堪称天然“绿色食品”。

粉条可凉拌,可熟炖,可与多种蔬菜及肉类等配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大众化食品,属于农村的“家常菜”。猪肉炖粉条是旧县的特色菜,现在已进入城市饭桌,登上大雅之堂。

旧县粉条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清朝宣统年间即已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主导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全乡现有1000多处粉坊,年产粉条1亿斤,畅销东北三省和京津地区。旧县乡三利、泰龙、正亮三家精制淀粉厂生产的精制粉条已占据江南各省的大部分超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1995年联合国薯类研究中心官员来旧县乡考察时,赞誉旧县乡为“中国粉条第一乡”。

三.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上杭槐猪

上杭槐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杭槐猪因原产为上杭县而得名,是当地优良的地方猪种,已拥有千年的养殖历史。当地也家家呼呼有养殖槐猪的传统,虽然养殖难度较大,但因肉质细腻鲜美备受大众喜爱,

上杭槐猪是农业部第一批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猪种,从2000年开始进行槐猪的品种资源保种工作,通过最近十年的保种选育,槐猪种群得到进一步扩大, 2010年槐猪存栏1.8万头,出栏2.5万头。槐猪保种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槐猪种群已基本具备产业开发雏形。

槐猪采取传统饲养方法,饲养时间长,其肉质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含钙高、胶质含量丰富、肌纤维细、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香甜鲜美等优点。上杭槐猪是上杭县优良地方品种,是农业部第一批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猪种。

槐猪(俗称“乌猪”)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已有上千年的饲养历史。槐猪采取传统饲养方法,饲养时间长,其肉质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含钙高、胶质含量丰富、肌纤维细、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香甜鲜美等优点。上杭槐猪是上杭县优良地方品种,是农业部第一批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猪种。

作为福建省养猪大县之一的上杭县,走得是生态型养猪之路。上杭儒溪槐猪肉特别有名,它以绿色健康、肉质细嫩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槐猪生长缓慢,市场供应紧张,为此上杭县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儒溪槐猪产业化发展。

上杭县把发展规划、审批制度、扶持政策和治污技术结合起来。他们推行雨污分离、粪尿干湿分离等技术,目前全县已有6家猪场安装了猪粪固液分离机,约70%的养殖场采用“猪、沼、果”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引进和推行生物发酵零排放技术,预计年底将建成3万平方米生物发酵猪舍。 “上杭槐猪2000年8月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全县槐猪饲养量达5万头,年出栏槐猪45000头以上,正加快推进槐猪产业化。” 此外,上杭县在积极探索畜牧生态养殖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同时, 还严格按照生态养殖技术要求进行饲养、防疫、用药,实行人畜分离、严格消毒,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使生产的猪肉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四.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杭梅

杭梅

早在明代就已是宫廷御用极品的杭梅,据地方志记载已有600多年栽培加工历史。据《本草纲木》记载,梅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解酒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梅还有良好的降脂、降压、软化血管、消除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及美容、抗癌等作用。已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最具保健价值的水果。

五.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才溪脐橙

才溪脐橙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的。才溪镇主栽以纽荷尔脐橙为主的鲜食品种,是上杭县万亩脐橙基地,2010年“才溪脐橙”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

才溪位于上杭西北部,自1993年开始引进美国纽荷尔脐橙品种在才溪溪北村大坪里开山试种,到1996年在该镇得以全面普及,是上杭县万亩脐橙基地。才溪海拨为280—550米,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长而不酷暑,冬短又不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8.6°C左右。干湿季明显,年日照量为2043小时,无霜期达272天。才溪的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坡度较缓,土壤类型多为红壤,也有一部分是棕壤,土层比较深厚,多数带砂质且比较疏松,表层土有机质含量高。因此,土壤肥沃,适宜脐橙的种植。经闽西经济作物专家王在明、福建农林大学廖镜思教授等人的多次考察研究,认为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脐橙的种植。

近年来,才溪脐橙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3年注册“才溪脐橙”商标,2005年被评为“国家名优特农产品”,2006年“无公害食品”获得认证,同年,才溪脐橙获“省优质果品”证书,2008年,“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开始筹备,同时,部分果场开始“有机食品”认证的筹备工作。2010年1月,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现该镇种植面积八千多亩,年产量1700多吨,主要分布在溪北、岭和、四坊等村,所产脐橙除了一小部分在本地销售以外,基本销往厦门、龙岩、漳洲及广东中山、珠海、江苏南京、澳门、上海等省市。

六.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上杭萝卜干

上杭萝卜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闽西八大干--上杭萝卜干,早在明朝初期就负有盛名,迄今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上杭萝卜干以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著称。它具有色泽金黄、皮嫩肉脆、醇香甘甜、开味消食、清冰解毒等优点,可以炒吃、清炖、油烩,若将其浸泡变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盘。上伉萝卜干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糖份、蛋白质、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营养成份,以及钙、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上杭萝卜干专用“宁化萝卜”制作,并且每年从宁化引种。宁化萝卜的外形近似江浙一带的“白”,也是过来壶底细颈,但颈部较长。宁化萝卜肉质鲜甜脆嫩,它决定了上杭萝卜干的独特品质。

上杭萝卜干之所以有它的独特风味,其制作工艺是个关键。制作时间,都在冬至前后五六天之内,选取吹北风的晴天。500斤萝卜配以30至35斤盐,可制成100斤萝卜干。其制作工艺:刚挖起的萝卜,捋去泥土(忌用水洗)用大木桶,按上述萝卜与盐的配比,将20%的盐放于木桶最底层,然后一层萝卜一层盐放置,在顶层压上石块或其他重物,搁置7天,萝卜腌熟变成淡黄色,取出晒干(用特制的竹搭晾晒),切忌淋雨,晚间收取后,要揉搓,一者挤去水份,二来促进均匀熟透,约晒3天(视萝卜两头压不出水份为宜),将木桶里的浸渍盐水过滤煮开,倒进萝卜干中冲洗后,再用滚开水将萝卜干冲洗1次,趁热揉搓,挤去盐水份,取出晒干,此时呈金黄色,待萝卜干冷却后,装入甏内捣实(甏需洗净、烘干,忌异味和水份,尤其不宜用酒坛),甏口放炒盐一层,再用黄泥密封收藏(切忌跟酒品同室放置)。半年后取出,即为风味别具一格的上杭萝卜干。

历史上,上杭萝卜干年产高达40余万斤,不仅畅销长汀、永定、梅县等邻县,而且还经汀江水路,销售潮州、汕头等地,颇受人们的喜好和欢迎。

七.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红军乐

红军乐

以当地的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特制的酒曲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优质泉水酿造而成,色泽金黄透明,酒味醇香,酒精含量低。经常饮用,能消除疲劳、健体强身,是佐餐宴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八.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步云高山云雾茶

步云高山云雾茶

高山茶外形肥壮圆结,香气悠长,汤色清绿,滋味鲜爽浓厚,品质优异。采制茶叶样品多次在全市名优茶鉴评会上获得名茶、优质茶称号。

九.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南阳糍粑

糍粑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节日或粮食丰收时制作,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

糍粑,闽西各县市都有,但南阳糍粑最为盛行,上杭县南阳镇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现在的街市里虽然时而有糍粑卖,但那些机器制作的糍粑并不地道,吃起来总还有饭粒的感觉,在香、韧、甜等方面也没有南阳糍粑来得痛快。农历3月23日是南阳一带的打醮日,记者前往南阳目击了糍粑制作的全过程。

糍粑是糯米做的,它的特点是粘、韧、滑、香,那种口感是任何一种食物也无法比拟的。

糍粑的具体做法是:浸米、蒸饭、捶打、起团和拌料。将糯米洗净,漂去糠皮和杂质,浸泡4小时以上,滤干水,放入饭甑里蒸至九成熟。将蒸好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用脚踏驱动的杵或手持"T"形的棒槌去击打,因糯米的特性是黏稠,加之米饭滚烫,所以石臼旁还须一盆冷开水、一个"救糍粑"的人。

"救糍粑"的人动作要大胆而准确,既要"救糍粑",又要注意自己的头和手不被打到。南阳人打糍粑用棒槌,棒槌打糍粑是一项费力气的差事,非得壮汉不可,力气小的人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的。打糍粑既是个技术活,也算是粗活,它讲究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有韧性,这活儿即便是冰雪天气也会出一身大汗。

糯米饭捶打得黏稠了,下一步就是做糍粑。用手工将糍粑捏成小拳头大小,压扁后放在簸箕里就成了。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红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一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客家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客家人大方和好客。

上杭县可以带走的特产福建上杭县有哪些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