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送给朋友的香港特产 香港特产有什么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14:24:17

一. 香港 香港玩具


香港工业名玩具出口从1972年以来一直雄居世界冠军宝座。由于微电子、微处理技术的发展,香港的电子产品有众多适应市场需要的潮流性产品,与上述成衣,玩具并称为香港三大出口工业名品。

香港玩具展

每年1月举行的香港玩具展,规模傲视亚洲,在全球排名第二。过去多年来,这个世界级展览会一直是参展商扩展全球各地市场的理想平台。

香港玩具展秉承骄人往绩,于2007年续创高峰,吸引1,978家来自37个国家及地区的商号参展,其中包括中国内地、德国、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西班牙、台湾及泰国等地区展馆,阵容鼎盛,分别于会上展示新颖的玩具产品。

买家反应亦十分热烈,共有29,000多名来自124个国家及地区的买家到场参观,进一步巩固玩具展作为首屈一指的玩具采购枢纽的地位。此外,主办机构还邀得79个来自39个国家及地区的采购团到场参观。

尖沙咀玩具城大变身

从前,我们会认为玩具只是小朋友的玩意,但时至今日,技术上的进步令新推出的玩具不再只作为小朋友的专利品,而是连成年人也会为之迷。或许现时新推出的 玩具未必是成年人的心头好,但事实上有不少成年人都喜欢怀念昔日玩过的玩具。如果问哪里的玩具最多、最新、最齐全,相信都一定会想到在香港有二十一年历史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

虽然玩具反斗城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没有让它跟时代脱节,近日,位于尖沙咀海运大厦的玩具反斗城便经过一番全新的装修。

重新包装的玩具反斗城加入了多项崭新元素。焕然一新的店铺保留了一贯的作风,将不同的玩具作清楚的分类,并以七大主题分区形式摆放;此外更加强了婴幼儿用品及教育玩具的产品,方便顾客选购。以下就带大家很快地浏览一下这个好玩的地方吧。

粉红世界女孩至爱

第一个主题区──“女孩至爱”,我们可以看到该区全以粉红色充满童话色彩的布置,地下则用红白格仔地砖,而望上天花,更也可看到一大个玫瑰装 饰。这里摆置的都是女孩至爱的玩意,如Barbie、Disney公主等。相信每一个女孩来到,除了能挑到心仪的玩具,更会流连忘返。

经过“女孩至爱”,就到达第二个主题区──“宝宝反斗城” (Babies"R"Us)。这里以粉红墙身设计,灯光柔和,当中可以看到四处挂满了很多婴儿肖像,也发现有巨型BB玩饰;还有就是添多了不少婴幼儿的产品,如Fisher Price、Playskool等。如此赏心悦目兼好玩,家长或宝宝在此都很难没有收获。

脑力体力齐出动

下一站就来到“至多fun益智玩具”区。这个区域所进行的革新可谓整个场地之冠,首先增添了多个大型立体装置,如有30呎长的木制恐龙骨、巨型的Thomas & Friend火车站、超过百万粒由Lego组成的快乐村庄等。此外,这里更供应了很多新奇有趣而益智的玩具,如Leapfrog、Playdoh等。

第四个区是“户外运动站”,这里有很多以运动为主题的装置玩意,如有于墙上配有声效的“闪电”足球、“一飞冲天”的田径场跑道、大型篮球射篮等,喜爱运动的朋友一定不可错过。

由小到大都会称心

进入第五区──“反斗一族 / 车天车地区”,这里绝对是玩具车迷及活泼好动男孩的必到之处。这里有很多小男孩喜欢的人物,如蜘蛛侠、高达等,更有近期大热的“变形金刚专区”……相信定 会满足到不少小男孩的愿望。另外,在区内我们还看到怀旧的Beetle甲虫车载很多不同的玩意,而且播放汽车引擎声,像是小车迷的乐园。

至于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区域就叫“潮流新领域”,区内有高科技的装置如大型LED显示屏。

而这里亦有齐很多时兴的电视或手提游戏机,如Wii、Playstation、NDS等,而且更提供了最新的游戏以供购买。

当然,为了招呼一家大细到来,以家庭乐为主题的“合家欢游戏”区就最适合了。在这里可以发现一个飞天巨型棋盘,而且更有林林总总作大型游戏或派对之类的用品等。如果再在这儿找一份家庭游戏回家,实在能与家中成员一起作愉快的沟通。

二. 香港 香港凤爪

近几年,香港、澳门等地有一个酱菜脍炙人口,几乎大小酒家饭店都有供应,共名雅致,叫凤爪。凤爪乃鸡脚的雅称,誉鸡为凤,出自宫廷祭礼,《明宫史》有记。鸡脚皮厚、骨粗、肉少,以往多用作熬汤或炖品的铺料,如杏元凤爪炖海狗,有的甚至作下脚料处理。为何现在派上大用汤?据说,鸡脚含有较丰富的胶原蛋白,而胶原蛋白有消除面部皱纹之妙用。



制法



(1)煮将鸡脚用水煮至将熟,煮的水要酌加醋和饴糖。



(2)炸炸至熟透色红即可。炸后要漂水,去油腻,使皮骨分而不离,皮层收缩起皱纹,入口即化。



(3)蒸蒸时加酱料芡汁,蒸至软烂即可。加何种酱料,可随地方风味,还可随时令而有不同。目前,广东多用蚝油、桂林酱、柱候酱、OK汁等,但没有一个店是相同的。



特点



鸡脚色泽绛红,皮层胀大而有皱纹,故有皱纹凤爪之称。皮下饱含芡汁,有灌肠之感。食时,皮骨易离,皮软滑,骨酥烂,老少咸宜。

三. 香港 八仙鸭子

八仙鸭子是孔府宴席的大海碗菜。曾是光绪二十年孔令贻及其妻、母入京为慈禧祝寿时,进献两桌祝寿宴席上的主菜之一。



此菜的烹调节器方法是先蒸,再做奶汤,酥烂色白。鸭腹内装八种馅料,故名八仙鸭子。



原料:



肥鸭一只1750克,水发海参、鱼骨、蹄筋、干贝、海米、口蘑、火腿、玉兰片各50克,肥瘦猪肉250克,净白菜心50克,葱油75克,料酒25克,葱、姜各15克,盐水适量,姜汁少许,清汤250,奶汤375克。



制法:



将肥鸭整骨剔除,保持鸭子外皮完整。洗净,控去水分。



做馅料:海参、鱼骨、蹄筋、火腿切丁,口蘑、玉兰片切丁片,干贝、海米切小丁。肥瘦猪肉切小丁。将以上诸料(猪肉,火腿除外)放开水中氽过。



把炒勺放火上,加葱油(50克)烧至六成热,放入猪肉丁炒至八成熟,加入盐水、料酒(15克),将其他各种馅料加入拌炒均匀,倒出放在小盆里晾凉,拌上葱姜末。将馅料从鸭子剔骨之刀口处装入,用竹签别住刀口,即成八仙鸭。将八仙鸭子放入开水,煮约1分钟,捞出后腹朝下,放入小盆,加清汤、盐水、再入笼蒸40分钟,使熟透取出。腹朝上放在大海碗里。把白菜心用开水氽过,撕开放在鸭子周围。炒勺放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加入奶汤、料酒、蒸鸭之剩汤(用净纱布过滤)烧开后稍收,使奶汤较浓,倒入姜汁调匀,浇在大海碗内。



四. 香港 芝士龙虾

芝士龙虾制作材料:大龙虾两只,牛油三大匙,芝士三片,洋葱末一大匙,蒜蓉一茶匙,高汤5大匙,盐少许。



做法:



1、龙虾切块,用少量淀粉涂匀,下油锅炸至变红捞起,沥干油。

2、锅里放牛油,洋葱粒,蒜粒,炒香后加上高汤,芝士煮溶,放盐调味,将龙虾放入
轻炒拌均即可。

3、龙虾爪蒸熟起肉,沾柠檬牛油酱。

五. 香港 香港中西龙虾

龙虾在亚洲地区,是传统的高级海鲜。据说,龙虾的原产地是美国,后来传到日本,再随着日本的进口木材到了中国。到了今天,龙虾已经有五类约一百五十四种,分别来自美国、澳洲、中国、日本等地。香港是美食天堂,有关龙虾的煮法很多,例如“上汤焗龙虾”、“芝士焗龙虾”、“龙虾刺身”、“龙虾汤”等,都令人食指大动。



龙虾的原产地是在美国,原本的学名是“克氏螯虾”,“龙虾”的叫法,是中国人根据虾的外形貌似龙而得名,所以便有“龙虾”的说法。其实,龙虾除了可以被烹调为美味可口的佳肴之外,还有食疗的功效。龙虾在古时,就被用作药物,医治麻疹。据说,只要把龙虾加入三百毫升的水,煎至汤汁服下,就可以令麻疹患者康复。



营养丰富 美味可口



此外,龙虾亦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元、维生素A及E、硫胺素、钙、磷、铁和胡萝卜素等,有温肾壮阳及健胃化痰的功效。龙虾肉味爽滑清甜,甲壳又厚又硬,外形跟海虾相似,但虾身较巨型,食法亦多样化。体型细小的龙虾肉质嫩滑,宜烤焗; 体型较大的龙虾则肉质爽美,适合以上汤、椒盐、豉汁、姜葱,或以酸甜汁、牛油蒜茸来煮。



香港出售的龙虾,一般约为一斤至三斤,较大的可重七至八斤。本地最常见的龙虾有两种,一种是有大螯足,属于海螯虾科的波士顿龙虾; 第二种则是虾身多刺而又无大螯足的龙虾,按照来源地而分类,包括有壳身呈粉红,别称“玫瑰龙虾”的葡萄牙龙虾、肉质丰厚却味道稍淡的美洲龙虾、头大肉少的南非龙虾,以及浑身通红、价钱较廉宜的澳洲龙虾。



香港人吃龙虾的数目不少,去年便有九百多万公斤的活龙虾入口,煮法多样化。有食客认为,雌性龙虾较雄性龙虾的食味更优胜,所以吃龙虾时,都喜欢选择雌性龙虾。要分辨雌性龙虾和雄性龙虾,可以看看龙虾的胸和腹之前、第一对爪部的末端,假如呈现开叉形状的,就是雌性龙虾,故有人称雌性龙虾为“孖指”; 如果爪部的末端是“单爪”,并没有开叉的话,那就是雄性龙虾了。



市面上的龙虾大多是雄性龙虾,雌性龙虾供应较少,龙虾美味与否,最重要都是根据食客本身的口味而定。

六. 香港 中式饼食

香港有售各式令人垂涎的传统中式饼食和应节美点,包括嫁娶礼饼、中秋月饼等,适合婚嫁和不同的节日场合,选择极多元化。「老婆饼」、棋子饼、蛋卷、杏仁饼等特制美点,可口味美;时兴的精美独立包装,保证卫生,作为送礼贺品更显体面。旺角、尖沙咀、湾仔、铜锣湾、北角各区均设有不少专门店和连锁饼店,部分饼家并於主要百货公司设有分销柜位。

七. 香港 御笔猴头

御笔者,皇帝之笔也,历史上亦称皇帝之墨迹为御笔。孔府、孔庙、孔林中由历代皇帝的所赐的御笔墨迹碑匾数不胜数。孔府厨师创制了御笔猴头一菜,选用了猴头磨为主料,用肉茸等到做成毛笔开头清蒸而成。此菜取名高雅,造型特异,是孔府传统宴席名菜。



原料:



猴头蘑二个,鸡脯肉100克,火腿150克,冬菇150克,鸡蛋清一个半,干淀粉适量,精盐1。5克,姜汁1克,葱油5克,料酒5克,清汤50克,鸡油5克,湿淀粉少许。



制法:



将猴头蘑洗净,放在装八成热水的盆内,盖上盖焖起。天冷时要常换热水,保持水温,约焖2小时至猴头发软时,取出挤去水,再用清汤"度"一下取出。用刀片成大片(注意猴头蘑之外毛保持完整),放在平盘内铺平(毛朝底)。



将鸡脯肉剁成肉茸,加鸡蛋清搅习,放淀粉、精盐(1克)与鸡肉茸和成鸡料子。将鸡料竹刀摊在猴头蘑的面上抹光(可蘸葱油抹光)。将火腿、冬菇切细丝、剩余的剁成末,横向摆成红、黑相间的条。将火腿、冬菇末按12行点成点,呈笔管状,并均匀地按上香菜尖。将猴头蘑三边切齐(切下的余料另用),留一边,作为毛笔头。放入蒸笼中蒸约7分钟取出后晾凉,用快刀沿纵向等距离切成12条,呈12支笔状,并列在盘中。



将汤锅放火上,加清汤、料酒、精盐、姜汁、葱油,烧开后,用湿淀粉提芡,制成白玉卤,淋鸡油,浇在猴头蘑上。



八.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九. 香港 香港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其后,又进一步改进,务求精制巧作,并改进包装,罐装或盒装,远销东南亚。

饮誉中外,并备受广州人欢迎的鸡仔饼,其创制完全出于偶然,是歪打正着。可见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任何偶然的饮食文化现象中,都包含着饮食文化发展的某些必然趋向,岭南饮食也如此。把月饼料做成了鸡仔饼,在这偶发事件中体现的是饮食文化的发展以人们的创新精神为内在动力的必然性。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香港特产必买清单可带走香港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大陆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