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是不是中国特产 中国的大白菜来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0 05:08:37

一.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区 中国北极蓝莓

中国北极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北极蓝莓来自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能抵御-50℃严寒,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天然浆果。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

中国北极蓝莓来自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能抵御-50℃严寒,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天然浆果。

生长在巍巍兴安岭的积翠森林中。这里位于祖国的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这里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是我国北部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袤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在这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才孕育出了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野生蓝莓。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在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品交易会上,蓝莓作为全球新兴和快速发展的“第三代果品”,它的加工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大兴安岭的蓝莓企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产品开发也日趋成熟,主要有鲜果、果汁、果酱、果干,果脯、罐头、果酒以及各种蓝莓提取物保健品。此外,工艺复杂的蓝莓冰酒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再加上地理标志产品这张名片,相信蓝莓将会带动更多的绿色产业发展。

据2007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一张天然的名片,通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近日,我区“中国北极蓝莓”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我区蓝莓从“无名小卒”到“大名鼎鼎”的质的飞跃,也为即将举办的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品交易会增添了亮丽色彩。

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良品质的代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资产。“中国北极蓝莓”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产品,被誉为“浆果之王”。

据2007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我区蓝莓产品的开发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的蓝莓五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

去年12月份,在“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中国北极蓝莓”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特色、生长环境、技术规范、产品知名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认为大兴安岭“中国北极蓝莓”这一特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知名度,符合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关规定,确定“中国北极蓝莓”保护对象为鲜果,保护范围为大兴安岭地区现辖行政区域,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 成立了“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负责“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日常工作,并制定《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野生蓝莓的保护,按照《黑龙江省野生药材保护管理条例》及《大兴安岭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理保护。划定野生蓝莓的资源保护区,确保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次,“中国北极蓝莓”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加强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利用,实现野生蓝莓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兴安岭蓝莓果产业化发展规划》设计,“中国北极蓝莓”近期种植6万亩,每年种植7800亩,建设期为2009年~2015年,达产后年产蓝莓果3万吨。远期种植目标为20万亩,达产后年产蓝莓果10万吨。

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菜心(大白菜)

增城菜心(大白菜)--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菜心是增城特有的名优土品,因为上市时间较一般菜心晚,故名迟菜心。增城迟菜心菜质鲜嫩,香脆甜爽,风味独特,素有“菜心之王”、“菜品之冠”的美誉,每年11月底至来年的2月初菜心成熟季节。

三. 重庆市 酉阳 酉阳大白菜

酉阳大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酉阳大白菜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毛坝乡农业服务中心

白菜原产中国,在西安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0土的一个陶罐里有白菜籽,有6000多年的历史;比其他原产中国的粮食作物要古远。白菜古时称“菘”,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栽培,最早得名于汉代。南北朝时是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现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种。宋代陆佃的《埤雅》中说:“菘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耐霜雪也”。元朝时民间开始称其为“白菜”。明朝中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些白菜的药用价值。

四. 江苏省 淮安市 淮阴 淮阴大白菜

淮阴大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阴大白菜是江苏淮安淮阴的。

淮阴大白菜

淮安市淮阴区畜禽产业协会

13283849

腌制大白菜

五.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中国丝绸博物馆)、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联合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还包括各种巧妙的工具,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以及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

嘉兴是中国蚕桑丝织的发源地之一,蚕桑丝织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年的历史。四千多年来,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在这种共同的文化圈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生产技艺,其中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丝织机具、织物设计和织造。而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则有家族、师徒、群体等形式。当地蚕农把蚕从卵到蛹到蛾的变化与人从生到死,再到灵魂升天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对蚕产生崇拜心理,敬蚕育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蚕桑丝织特征的民俗活动,涉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语言文学和传统艺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嘉兴就有了原始的缫丝、织造技术。唐代中期所产的语儿巾名闻海内外。北宋时秀州绫已列为贡品。嘉兴又产锦,后人有诗赞曰:“宋锦由来出秀州。”至明清时,农村“桑林遍野”,集镇“蚕丝成市”,城乡“机轴之声不绝”,濮院绸“日产万匹”,王江泾被誉为“衣被天下”。丝绸贸易兴盛,万商云集,塞北、岭南、西陲以至琉球、吕宋,无不有嘉兴丝绸的行踪。在经济大流通中,嘉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丝绸之府”。

“清明轧蚕花”、“蚕花水会”、“乌镇香市”等众多的蚕桑生产民俗经久不衰。在民间,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如含山轧蚕花约起于南宋,历明、清而益盛。时间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时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便能得到蚕花“廿四分”(即双倍丰收之意)。因此,八方蚕农每年清明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或别在发髻,或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檐,或插在甘蔗上,相互挤轧,热闹非凡。家庭的主人还身背蚕种包,意为沾蚕神仙气,求得蚕茧丰收。

嘉兴市是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社区和保护责任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加强蚕桑丝织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嘉兴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五年内将构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体系、制度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

六. 黑龙江省 伊春 铁力市 铁力“中国林蛙”油

铁力“中国林蛙”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年末,铁力市中国林蛙油被国家质检管理部门确认为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铁力市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8年初,铁力市林蛙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与铁力市合作建立中国林蛙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与铁力市共同组建了东北林业大学铁力市中国林蛙研究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蛙类专业委员会挂靠该所。

近年来,铁力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与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林蛙人工养殖和精深加工的成功之路。目前已获四项国家专利,中国林蛙油、中国林蛙养生酒、蛙骨高钙片、女士养颜林蛙卵胶膜口服丸等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尤其中国林蛙油以其货真价实的高品质叫响国内外市场。

中国林蛙(俗称哈士蟆),自明代始,即为贡品,是集药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由于其独特的医疗和食用价值,中国林蛙油素有绿色软黄金的美誉。

据国内权威机构检测,人工养殖的中国林蛙,其油和有效成分含量比野生中国林蛙高出十几倍。目前,铁力市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已经进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和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铁力“中国林蛙”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0《关于界定铁力“中国林蛙”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铁政办发[2005]3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镇、铁力镇、桃山镇、朗乡镇、工农乡、年丰乡、王杨乡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中国鲎

福建中国鲎:产于长江口以南沿岸海域,福建省为主要产地,平潭县为产量最大的县份之一。其卵、肉、肢及肉脏均可食,烩制成美味佳品。又为全身性水生药用动物,对痔、疔、癣、痢、红眼、青光眼、子宫颈癌出血等疾病均有疗效。

八.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玉翠牌”大白菜

“玉翠牌”大白菜

“玉翠牌”大白菜产于肥城市王庄镇。该镇农业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厂矿企业,无三废污染,土地肥沃,水浇条件较好。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的大白菜叶球硕大,邦薄质细,柔嫩味美,凉拌如玉翠,炖吃无呛味,口感好,多种维生素和有机质,养分平衡,食用利于健康。常吃有清瘟解毒,降火消炎,舒肝和胃,利尿之功效。

目前,该镇大白菜种植面积已超3万亩,年产大白菜可突破1.5亿公斤。西部的演马、花园、尚庄三个管区,已经出现了无粮村,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确保白菜消费这一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撑地位,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大白菜的无公害生产作为增收富民的重大举措。王庄镇人民政府成立了白菜无公害管理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形成了镇、管区、村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分片包村,包农户的奖惩责任制,认真组织菜农按照无公害白菜的标准生产,先后印发了《无公害白菜质量管理手册》、《无公害白菜生产管理技术规程》、镇政府还招聘20多名专职的白菜技术员指导生产,白菜的施肥和施药,采取了大量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控制使用化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使大白菜品质大幅度提高。在工商局注册了“玉翠牌”白菜商标,经省农业厅验收合格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并颁发了证书。客商慕名而来,市场异常活跃,产品远销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深圳、香港等省市。深受客户欢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九.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水口白菜

水口白菜是开平市水口镇著名传统特优产品,已有30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矮脚、茎肥、菜叶呈匙羹状,茎白叶色深绿,形似花瓶、叶绿素、维生素含量丰富,清甜爽口。水口白菜干除内销外,还出口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水口白菜是是在变异的白菜中通过筛选、提纯,自留种子繁育的。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种易管,产量较高。

 

十.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胶州种植大白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胶州大白菜的特点是个大帮薄、卷心紧、纤维少、汁白味甜,营养丰富,生食爽口,热食味腴。胶州大白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号称“胶白”。这种菜耐储藏、易保管,是青岛城乡人民冬春季主要食用的蔬菜。( 青岛)

胶州大白菜产于山东省胶州市南三里河村。它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其它地区大白菜所不具备的“外叶淡绿、纤维细嫩、美味可口、生熟食即可”的明显特征,是驰名中外的地方。

为满足国内外游客来胶州经贸洽谈、旅游、观光、考察的需求,胶州市旅游局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研制开发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胶州大白菜旅游纪念艺术佳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地域范围

胶州大白菜是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在本市的三里河、胶河、墨水河、胶莱河、大沽河、洋河两岸广为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

特定品质

“胶州大白菜”以其品质优良而著称,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纤维细、营养好”等优点,其品质和盛名史籍多有记载,文人多有吟颂。陈毅元帅曾在诗中赞美: “伟哉胶菜青,千里美良田”。 尤其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的描述,更彰显了“胶州大白菜”的尊贵。

文化典故

话说臭名昭著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于一九一五年冬天称帝做了洪宪皇帝后,忽然想起了当年跟随西太后时曾经吃过一次胶州大白菜,那叫一个好吃啊,于是就命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火速派人前往胶州,急调胶州大白菜入京一饱口福。

大白菜是哪儿的特产大白菜属于哪个地区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