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特产生姜批发 铜陵正宗生姜出售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1 18:12:51

一.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保田生姜

保田生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田生姜:六盘水盘县保田镇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于生姜种植,生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产业,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七八千亩以上,并喜获丰收。现在保田镇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种植生姜,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

地域范围

保田生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保田镇、普田乡、新民乡、忠义乡、水塘镇、板桥镇、响水镇、乐民镇、大山镇、民主镇等10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9′—104°49′,北纬25°20′—25°28′。东西长30km,南北长45km。种植面积6666.7公顷,产量12万吨,产值36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根茎分枝多,节间短,排列紧密,色泽鲜润、表皮薄、淡黄、肉厚质细、黄色;味辛辣、香气浓。2、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7.5—10.5%,粗纤维2.0—6.0%、还原糖8.0—10.5%,铁150.5—195.0mg/kg、镁110.0—145.0mg/kg。3、保田生姜生产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产品安全质量应符合DB520222—保田生姜栽培技术规范(草案)。

二.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西留村生姜

西留村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生姜生产为主导产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走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西留村现有耕地1460亩,全部种植生姜、大蒜。其中,生姜种植面积1107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5.8%;标准化生产基地有982亩,占主导产业规模的88.7%;全村生姜种植从业户445户,占总户数的100%;生姜亩产达3500公斤,2010年全村生姜产量达5120吨,户均生姜种植收入7.5万元,人均增收2.5万元。

目前,西留村生姜产业已形成了生姜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村内拥有3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及10家农业生产加工和储藏企业,并成立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生产的“莱芜”和“尔田”牌生姜以奶头肥胖、块大、色泽金黄、纤维少、商品质量好而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欧洲、中东、东南亚、东亚、南亚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

三.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月亮牌茶干

月亮牌茶干是安徽省铜陵市的。“月亮”牌系列茶干是经传统纯手工及现代化设备结合制作而成;产品主要以优质大豆为原料,豆制品更是以其营养丰富,价廉物美,老少皆宜而成为人们的日常绿色休闲的营养食品,更是普通消费者餐桌上的可口美食。

铜陵月亮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山水古铜都——铜陵市。 是一家集科研、农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化股份公司、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营生产:豆制品、豆酱制品等。其占地面积50亩,拥有机械化生产线3条,年产8000万袋茶干,500吨豆酱生产线一条。 2006年公司被铜陵市政府授予“铜陵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铜陵市食品安全先进企业”称号;1999年被省旅游事业管理局、省轻工业厅、省商务厅评为“安徽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6年12月获“安徽省著名商标”,2007年7月获“QS标志”。

公司的主打产品“月亮”牌茶干,1998年被铜陵市工商局评为“铜陵市消费者最受欢迎的市十佳产品”,2004年被省政府认定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同年被省食品工业协会、省粮食厅评为“安徽省粮油畅销产品”;2006年公司应铜陵市政府要求,所研发生产出的“月亮”牌豆腐被铜陵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管理办公室授于“放心豆腐、豆制品”称号。“月亮”牌礼盒茶干被铜陵市政府定为:铜陵市政府接待指定礼品。依托政府的支持和农产品资源。按两翼发展战略:一翼为原料产业化,另一翼为食品产业化、实现又赢双效,规划至2010年通过订单加农户的模式,建立10万亩优质大豆原料基地,将月亮公司打造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月亮公司以绿色、健康、美味、方便为主旋律,让绿色的、健康的食品走进千家万户,我们所提倡的是“吃月亮食品,走健康之路”,大力推进食品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工艺流程,打造“月亮”品牌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四. 陕西省 西安 鄠邑区 户县生姜

户县地方:户县生姜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编印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中药药性: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功效:

外感风寒、鼻子不通气、流清鼻 涕、头痛发烧或被雨淋后发冷、肚子 痛等,可用切细碎的鲜姜 25 克加上 红糖,以开水冲泡服用。

慢性胃炎 、 时常胃疼 、 恶心呕 吐,可用鲜姜 15克、桔子皮15克, 用水煎服,一日3次。

老年人患慢性咳嗽,不发烧,吐白痰,可用鲜姜捣汁,半匙姜汁加 1 匙红糖服用,早晚各服 1 次。

风寒骨病 、 关节痛 、 患部有冷感,可用鲜姜、大葱各一半,切碎炒 热,用布包好,贴在患处。

营养分析: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


五. 辽宁省 营口市 盖州市 盖州生姜

盖州生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盖州生姜, 产地位于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盖州市的徐屯镇、归州镇等15个乡镇、场、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生产面积3万亩。2011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盖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盖州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形成了盖州生姜独特的品质,徐屯是生姜盖州主产区,该镇属辽南丘陵地带,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生产的生姜特点是块大肥硕,表皮光滑,由于含有辛辣素、姜油酮等成分,使之具有较浓的辛香味。盖州生姜富含糖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同类产品。盖州生姜用途很广,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多用途蔬菜,除用做调味佐料外,还可以加工成姜粉、姜干、姜汁、姜片、姜油等产品。由于盖州生姜含水分较低、姜皮较厚,因而耐储适宜长距离运输,不仅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盖州现生产规模为3万亩,产量12万吨,是辽宁省最大的生姜生产县,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

地域范围

盖州生姜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市内榜式堡镇、暖泉镇、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青石岭镇、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徐屯镇、团山办事处、沙岗镇、九寨镇、陈屯镇、梁屯镇、万福镇、归州镇15个乡镇办事处,生产面积3万亩,年产量10.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性特征:盖州生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生姜姜块肥硕,肉质较厚,辛辣味特浓,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六. 安徽省 铜陵 义安区 凤丹皮

凤凰山村位于顺安镇东南部,面积33平方公里。凤丹种植是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 “铜凤牌凤丹皮”多次得省优质名牌农产品称号,铜陵因此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南方凤丹基地”和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药用凤丹之乡”,铜陵凤丹已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定。目前全村凤丹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从事凤丹种植、加工、销售人员近2000人,该村于2005—2007年度先后与河南宛西制药厂、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在境内成功合作组织实施了“凤丹皮种苗培育基地”,并建立了长期的产品销售业务网络。并于2008年成立了“铜陵凤凰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使“一村一品”建设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2010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位居顺安镇前列。2007年度被省农委授予“凤丹种植专业示范村”,2008年度被铜陵市农委授予“一村一品”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十强村”称号。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生姜

全州生姜块大肥实,老姜辛辣带香,子姜微辣生脆。具有健胃驱寒,发汗驱邪,温胃等功效,多用于感冒头痛,产后病等,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可治脾胃虚寒之胃痛、腹痛、呕吐等。泡姜温经止血,姜皮利尿消肿,均为临床常用之药物。用全州生姜制作的姜糖,姜片、姜汁等,漂洋过海,远销日本、美国等地。

八. 安徽省 铜陵 义安区 太平大蒜

太平大蒜

太平大蒜亦称汀蒜,是安徽省铜陵地区与矮大头(铜陵八宝之一)齐名的大蒜品种之一,是因在原太平乡汀洲村长期种植而得名。太平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蒜头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辛辣味,是其它蒜类不可比拟的。该蒜的青蒜苗口感上佳;蒜薹微苦。露地栽培,无需任何保护设施,在国庆节前就可以青蒜苗上市,是铜陵地区填补秋淡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九. 安徽省 铜陵 郊区 椒盐猪手

椒盐猪手是大通风味小吃之一。蹄掌部的肉筋油润发亮,一根大骨头横亘在肥腴柔软的肉中,皮是焦焦脆脆的,所有的调料都预先腌进去了,连后期需要加的黑胡椒粒也在上桌前帮你洒好。这猪手咬上去非常筋道,牙齿与肉筋零距离接触,能感觉到有弹性的“拉扯感”,味道“周到”地全部渗入。面对这么好吃的美味,我保证,两个人能在短时间内把几整只消灭。

十. 安徽省 铜陵 枞阳 黄公山白茶

短短的3年时间,坐落于枞阳县雨坛乡黄公山脚下的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开发的“黄公山”白茶在茶叶市场上取得骄人成绩,“黄公山”白茶先后获得安庆市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以及中国茶叶学会2013年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荣誉称号,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模式的一个典范企业。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是雨坛乡2012年引进的大型生态茶叶种植企业,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由枞阳籍人士吴多兴等几人回乡共同投资兴办,该公司以每年50元/亩的价格取得黄公山林地20年的使用权。项目依托雨坛乡丰富的山场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引进浙江安吉白茶生产模式,主要种植白茶和黄金叶两大优质茶叶品种。目前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标准化茶园2000亩,开发的“黄公山”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形态自如花朵,毫香清鲜,汤色青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等特色,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以黄公山白茶基地为代表,让沉睡多年的荒山披上绿装,这是枞阳县通过引导农民规范林地流转,盘活分散的林地资源,实现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促进规模经营,破解耕地撂荒和水面、山场粗放经营的困境,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全县耕地流转面积已达32万亩,可养水面流转36万亩,特别是荒坡山场林地流转,为枞阳特色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辉映皖江的新亮点。(徐连祥)

安徽铜陵特产白姜哪里买安徽铜陵特产生姜多少钱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