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产包装盒定制 浙江必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13:35:22

一.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鱼丸

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 温州)

二. 浙江省 台州 临海 垒圆

垒圆

冬至日,家家户户都吃“垒圆”。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盅口大小的团子,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拌滚(这个过程,临海方言叫“垒”,故名“垒圆”)。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拌进红糖而成。类圆糯软香甜,配上大鱼大肉等大菜,自然吃得又饱又有味了。

三.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糟羹

糟羹分为甜羹、咸羹,通常在年十四家家户户必吃此羹。咸羹主要以10多种蔬菜,肉类,海鲜为主,切成颗粒状,炒半成熟后加米粉浆或淀粉浆制成。

此美食起源于戚继光抗寇时老百姓答谢将士的食物。大唐初年,小城还仅是个渔村,且常遭海盗的抢劫骚扰。当时有一位大将叫尉迟恭,发动兵士筑城拒盗。开工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老百姓照例要闹元宵,海盗就乘机而入。尉迟恭闻报,一面派兵抵御,一面加紧筑城。入夜,风雪交加,百姓就在一起商量:烧些什么点心去犒劳筑城的士兵呢?有的提议送酒菜去,好让士兵御寒。但将军严令兵士是不许饮酒的。有个老汉想出了个两全之计:用带糟的新酒当水,调上肉丝、冬笋丝、香菇、油泡、川豆鼓等肉菜和面,制成“糟羹”,味美且能御寒。大家便把“糟羹”烧好送去。兵士吃了“糟羹”浑身是劲,不久就筑好了城墙。从此,小城中元宵节吃“糟羹”的习俗,世代沿袭。甜羹主要以年糕、川豆瓣、橘脯、葡萄干、小汤圆等制成。老临海人吃羹一般不用调羹,用的是筷子,更绝的是手捧一碗糟羹蹲于家门口不用筷子不用调羹,顺着碗沿,转一圈,一口下来,一碗糟羹已入腹内。

四.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甲鱼

产品名称:甲鱼

产品产地:杭州瑶琳镇

产品特性:甲鱼性寒,阳虚怕冷的人不宜食用。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常吃甲鱼可以降低胆固醇,是预防动脉硬化的理想补品,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近年研究还发现,甲鱼还有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是,甲鱼对久病体虚、阴虚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痛风、甲亢、肝肾功能不全等老弱病者并不适合。

产品简介:瑶琳镇是杭州市文明乡镇、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杭州市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目前全镇甲鱼养殖规模居杭州地区首位、养殖效益全省第一。瑶琳镇政府已制定《瑶琳镇甲鱼发展规划》,继续加以引导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甲鱼特色经济发展,争取到2001年养殖总量翻番,加快创建现代化甲鱼养殖园区,使瑶琳镇成为浙江省甲鱼养殖之乡。

产品典故:人们用“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不禁摇了摇头,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却了动食指,说:“这谁不会!”公子宋哈哈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不!这是它自己在动。不信你再仔细看看!”子家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再动了动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动与自己食指抖动的状态不一样。公子宋得意地晃着脑袋说:“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哪!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这只甲鱼特别大,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见这只甲鱼很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决定把它分赐给大夫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翘了翘大拇指。公子宋笑着晃起了脑袋。郑灵公见这两人这么没规矩,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你们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刚才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含含糊糊地说了句:“喔,真有这么灵验?”便不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大夫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儿的大甲鱼入在鼎(当时用来煮食物的青铜炊具)内由厨子装进盆子,先给郑灵公,然后给各位大夫。郑灵公先尝了一口,称赞道:“味道不错!”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是,公子宋却呆呆地坐着。原来,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着郑灵公,郑灵公正吃得很香,一边和大夫们说笑,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见子家也吃得起劲,一边还朝他扮鬼脸。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摘自《熟语溯源》)

五. 浙江省 杭州 糟鸡

原料:

越鸡1只(约重2500克)、味精5克、精盐125克、绍兴香糟250克、绍兴糟烧酒250毫升

制法:

1、选用当年新阉肥嫩鸡,宰净,放入沸水中氽五分钟,取出洗净血蒙,放入锅中加水至浸没,在旺火中烧沸,移至小火上焖20分钟左右,端离火中将其冷却。然后将鸡取出沥干水,放在砧板上,先斩下头、颈,用刀从尾部沿背脊骨对剖开,剔出背脊骨,拆下鸡翅,再取下鸡腿,并在腿内侧厚肉处划一刀。将鸡身斜刀切成两片,用精盐75克和味精拌匀,擦遍鸡的身、翅、腿各个部分。

2、将香糟、精盐50克,加冷开水250毫升拌匀,放入糟烧酒,搅匀待用。

3、取罐一只,将搅匀的酒糟放1/3于罐底。用一快消毒过的纱布盖住罐底酒糟,将鸡身、翅、腿放入罐内,另取纱布袋一只,装入酒糟,覆盖在鸡的上面,密封罐口存放一天即可食用。

特点:

“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饲养,故又称越鸡。越鸡生长快,体重大,成年阉鸡可重达4、5千克,肉质含脂率低,是优良肉用品种。用此鸡糟制,肉质鲜嫩,糟香扑鼻,别具风格,是冬令佳品。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六. 浙江省 杭州 虾子冬笋

原料:

生冬笋肉400克、干虾子5克、味精2克、湿淀粉10克、白糖10克、奶汤125毫升、色拉油500毫升、

绍酒10毫升

制法:

1、将冬笋洗净,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8厘米厚的片。

2、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00度时,倒入冬笋“养”炸3分钟,即倒入漏勺,沥去油。

3、锅内留油10毫升,倒入虾子略煸,即放入冬笋,加绍酒、酱油、白糖及奶汤,盖好锅盖,用小火煮3分钟,放入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顺锅边淋入芝麻油,颠动炒锅,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

冬笋鲜嫩爽脆,配以鲜香虾子,其味更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七.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树参

又名枫荷梨、鸭掌菜(是每年四、五月份刚长出来的嫩叶),属五加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我国共有16种,浙江只有1种。树参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有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延缓脑细胞衰老的胡罗卜素、维生素B2、C、E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具有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等功效。经常食用,对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扭伤等有一定疗效。树参清香鲜嫩、松脆爽口,可炒食、煮汤或凉拌。在民间菜谱中,有凉拌树参、蒜泥树参,肉丝树参、树参炖老鸭、树参排骨汤等。( 庆元)

八.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海螺

产品名称:海螺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含有钙,银,维他命,氨基化合物酸

产品简介:海螺是生活在济州岛清静海域水深10米左右的干净的大海里,以裙带菜,紫菜等海藻类为食的水产物,济州岛世代流传着一个大病后喝海螺汤就会復原的传说。

海螺在被称为世界上最长寿国家的日本作为最受欢迎的食品大量输入。海螺中不仅含有钙,银,维他命,氨基化合物酸,而且具有独特的组织感和温馨的气味。

产品历史:海螺在北魏时期便已出现,现流行于沿海省份和京族、藏族、蒙古族居住地区。宋代《乐书》:“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啰之音,盖仿佛於笳而为之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一支清代贝,乾隆年间(1736—1795)所制,取天然生长的青白色海螺,磨平螺尖,镶嵌铜吹嘴。螺身镶嵌铜板,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乾隆御制”四字,全长35厘米。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大海螺制作,全长约25~33厘米,颜色青白,有的还有花条纹,音色与螺纹粗细、多少有关。磨穿螺尖作为吹孔,发音呜呜然,浑厚低沉。在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京族)、福建等沿海地区,海螺可作为召集群众集会的工具。在藏族、蒙古族居住地区,海螺是一个宗教法器,与唢呐、号筒、鼓、钹、铙等乐器伴奏,音响粗犷,气氛肃穆而庄重,并有恐怖之感。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丝瓜

丝瓜

仲夏时节,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就仿佛觉得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这里,并没有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有的只是一架架结实的棚架。那“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布成一张翠绿的天幕,遮挡夏日太阳的炽热,留下一片荫凉。纵眼望去,那些垂挂在棚架上的丝瓜果犹如岩洞中倒挂的柱石,令人叹为观止。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溟溟不见家”。借用这句诗来描绘夏天时慈溪沿海的农村,是最合适不过了。

慈溪沿海农村种植丝瓜始于民国25年,即1936年,是从上海引入试种的。丝瓜属一年生蔓草葫芦科瓜果类植物,关于丝瓜的形态性状特占及作用,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

“丝瓜,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尺许,长一二尺,甚至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括楼子,黑色而扁。唐宋以前无闻,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今南北皆有之。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以为常蔬。”

丝瓜的种植比较方便,但亦需施肥、除虫、删剪芜枝。丝瓜最怕台风秋霖,遇之则棚倒、花落、瓜烂,一无收获。丝瓜开花都为单性,雌雄同秆,不断开花,不断结果,终霜为止,然以夏初结的瓜最好。花落后不久长出的稚瓜可作羹而食,且味道鲜美,但成熟后的丝瓜络具有较高的经济、医药价值,所以人们一般不将瓜作食用。成熟后丝瓜收摘后须入水浸泡,烂去表皮和里面的瓜籽,剩下的网织状纤维柱体就是丝瓜络。人们通常将它和麦冬、红花并称为慈溪三大药材。作为药材的丝瓜,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等功能。丝瓜络除药用外,更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慈溪农村所产丝瓜络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进入80年代,慈溪的丝瓜络生产发展较快,常年种植在2500亩左右,产量约150吨。1980年,慈溪种植丝瓜络达4500亩,总产量达440吨,居全国之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丝瓜生产基地。慈溪丝瓜络约三分之二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

十.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姜茶

产品名称:姜茶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降温、祛寒、健胃、活血、养颜、预防冻疮等功效

产品简介:姜茶是传统的保健饮品,对水土不和、晕车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降温、祛寒、健胃、活血、养颜、预防冻疮等功效,特别是产妇恢复元气、补血,快速恢复体型等的最佳良药。
杭州土特产包装盒定做费用浙江特产包装盒批发价格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